-
题名广松涉“事的世界观”与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任平
-
机构
苏州大学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
文摘
日本已故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提出的以"关系存在论"为核心的"事的世界观"对"物的世界观"的批判,本质上就是对苏俄教科书的僵化教条理解方式的批判。这一理解与我多年来倡导的"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无论在哲学路向、主要观点及基本范式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当然,在"物化"与"物像化"关系、"关系基始性"还是"交往实践活动基始性"等问题上,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原则差异,需要加以分析。因此,深度理解广松涉"事的世界观",对于推进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研究,以及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重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
关键词
广松涉
事的世界观
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
Keywords
GUANG Song-she
the world picture of things
materialism of communication practice
-
分类号
B307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广松哲学的形成过程
- 2
-
-
作者
邓习议
-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以马克思、卡西尔和马赫哲学为立足点,以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为突破口,广松涉提出了“现象的所与-意义的所识”-“能知的某人-能识的某人”的四肢结构论,由此实现了由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由实体主义到关系主义的哲学变革,标志着具有独创性的广松哲学的正式形成,在格外注重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它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广松涉
四肢结构论
物象化
关系主义
事的世界观
胡塞尔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当代学校德育过程中道德性养成的问题思考
- 3
-
-
作者
汪苏苏
-
机构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599-1601,共3页
-
文摘
个体的道德性养成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但针对道德性概念的现代性理解与阐述却陷入了被大部分社会哲学家看作现代社会作为重要的社会哲学理论之一的物象化问题。据此,在道德教育中什么被创生,又有什么被埋没了呢?在此通过对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红林伸幸教授的学术论文《物象化理性与道德性问题》的研究,以期能为与"道德性""自律"相关的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
关键词
道德性
物象化
交往理性
事的世界观
事的正义
社会系统论
-
Keywords
morality
reification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world view of things
justice of things
system theory of society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广松涉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及其克服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邓习议
-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2007年第1期97-99,共3页
-
文摘
以马克思、卡西尔和马赫哲学为立足点,以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为突破口,广松涉提出了“现象的所与-意义的所识”-“能知的某人-能识的某人”的四肢结构论,由此实现了由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由实体主义到关系主义的哲学变革,标志着具有独创性的广松哲学的正式形成,在格外注重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它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广松涉
四肢结构论
物象化
关系主义
事的世界观
胡塞尔
-
分类号
B31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第6届广松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5
-
-
作者
曹立群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哲学年鉴》
2018年第1期478-478,共1页
-
文摘
2017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召开,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和日本社会思想史研究会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与包括广松邦子在内的20余位日方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以“事的世界观”和“四肢结构论”为核心的广松涉哲学体系、《〈资本论〉的哲学》的理论价值与《资本论》研究、广松涉哲学研究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三个议题展开探讨。
-
关键词
广松涉
事的世界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南京大学
四肢结构论
《资本论》研究
社会思想史
中央大学
-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