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5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毛霉菌病3例
1
作者 李越 周小辉 +3 位作者 王晓东 王春静 曹科 刘四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4,共6页
该文报道3例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3例患儿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均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早期明确为毛霉菌感染,2例治疗后痊愈,1例因播散性感染死亡。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推动了毛霉菌... 该文报道3例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3例患儿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均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早期明确为毛霉菌感染,2例治疗后痊愈,1例因播散性感染死亡。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推动了毛霉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死率,联合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
作者 詹莉琼 杨菊菊 +2 位作者 卢晏民 李艳丽 崔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62-63,96,共3页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经皮肺穿刺组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不明原因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结合m NGS检测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经皮肺穿刺组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不明原因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结合m NGS检测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是否患有基础性疾病被分为两组,对比两组间m NGS与传统检测方法在病原体检出阳性率及采信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不同类型病原体的m NGS检测阳性率。结果 在纳入的100例病例中,m NGS的阳性检测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检测方法的73%(P<0.05)。两组患者中,m NGS检测病原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检测(P<0.05)。此外,m NGS的临床采信率同样高于常规检测(P<0.05),而有基础疾病组与无基础疾病组间采信率无显著差异(P>0.05)。m NGS在检测各种病原体方面的效率均超过常规方法(P<0.05),特别是对真菌、结核分枝杆菌和混合感染的检出效率显著提升(P<0.001)。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采用组织m NGS检测显示出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采信率,显著增强了对多种病原体的检测能力,特别是对真菌、结核分枝杆菌及混合感染病原体的检测,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常规检方法 基础疾病 不同病原体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邱梅冰 蓝秋慧 +2 位作者 聂意军 覃婷婷 杨彤 《医药前沿》 2025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3例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临床资料,收集的53份检验标本(20份血液标本,11份脑脊液标本,22... 目的观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3例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临床资料,收集的53份检验标本(20份血液标本,11份脑脊液标本,22份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传统微生物培养及mNGS检测。观察不同标本的培养结果,比较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和mGS对不同标本的病原体检出情况;观察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抗菌药应用情况。结果53份检验标本中,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病原体检测阳性13例(24.5%),mNGS病原体检测阳性37例(69.8%),mNGS病原体检测阳性率高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P<0.05)。mNGS对不同标本的检测结果提示,血液病原体检测阳性9例(45.0%),脑脊液病原体检测阳性8例(72.7%),呼吸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测阳性20例(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NGS检测结果指导下,41例患儿调整治疗方案,其中,10例患儿停用抗菌药,17例患儿升级抗菌药,2例患儿降级抗菌药,10例患儿加用其他抗菌药治疗,2例患儿更换抗菌药。结论mNGS较传统微生物培养法有更高的病原体检测阳性率,mNGS结果对指导临床抗菌药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性疾病 高通量 宏基因组 二代测序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PCR和二代测序技术对脓毒血症诊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史健 雷静 +2 位作者 刘泽世 熊朝亮 耿燕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脓毒血症迄今仍是全球关注的重点难题,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是正确诊治脓毒血症的关键。血培养作为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因其耗时长且不能常规培养苛养菌和病毒,难以满足临床快速诊断需求。数字PCR作为高灵敏度、高耐受性、无需标准... 脓毒血症迄今仍是全球关注的重点难题,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是正确诊治脓毒血症的关键。血培养作为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因其耗时长且不能常规培养苛养菌和病毒,难以满足临床快速诊断需求。数字PCR作为高灵敏度、高耐受性、无需标准曲线即可对病原体核酸绝对定量分析的新兴检测技术,可实现对病原体及部分耐药基因的快速检测。同时,二代测序技术无需培养,可以直接对患者标本核酸进行无偏倚检测、具有广泛的病原体检测范围、且检测结果受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影响较小。近年来,数字PCR和二代测序在脓毒血症诊断方面得到广泛研究,因此,本文就数字PCR和二代测序技术的特点及在脓毒血症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二代测序 数字PCR 感染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二代测序技术早期诊断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王栋 李炼 颜新生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653-656,共4页
2023年2月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运用靶向二代测序(tNGS)技术确诊的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其因畏寒、发热伴头痛7 d伴胸闷、喘气2 d入院,初步诊断考虑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后,重症... 2023年2月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运用靶向二代测序(tNGS)技术确诊的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其因畏寒、发热伴头痛7 d伴胸闷、喘气2 d入院,初步诊断考虑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后,重症肺炎病因仍未查明。运用tNGS技术对患者肺泡灌洗液样本检出鹦鹉热衣原体(序列数757),从入院至确诊时间仅3 d。确定病原体后及时调整抗菌药物,采用莫西沙星治疗获得良好疗效。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可导致人类重症肺炎及急性呼吸衰竭,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及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导致早期诊断具有挑战性和治疗不及时。tNGS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经济的病原微生物诊断方法,对早期诊断感染病原体不明的重症肺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危重病 肺炎 靶向二代测序 早期诊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测序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及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钱克莉 袁喆 《西部医学》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早期准确检测、鉴定致病病原体对于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监测、防控及诊治至关重要。与传统方法相比,二代测序技术(NGS)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方面其检测速度更快更准确,缩短诊断时间;另一方面,二代测序技术不仅可以识别病原体,还可以进一步... 早期准确检测、鉴定致病病原体对于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监测、防控及诊治至关重要。与传统方法相比,二代测序技术(NGS)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方面其检测速度更快更准确,缩短诊断时间;另一方面,二代测序技术不仅可以识别病原体,还可以进一步表征微生物组,识别耐药基因及毒力因子。因此,其在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可能引起广泛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诊治防控领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NGS技术及其目前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治应用,以及展望其未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感染性疾病 技术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二代测序诊治在儿童重症肺炎的价值及临床应用
7
作者 仇亚萍 王立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71-076,共6页
研究靶向二代测序(Targeted next?generation?sequencing,tNGS)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SCAP)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116例重症肺炎患儿,... 研究靶向二代测序(Targeted next?generation?sequencing,tNGS)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SCAP)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116例重症肺炎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微生物检测方法(Conventional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methods,CMTs)及 tNGS 检测。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tNGS与CMTs结果的的一致性,进而分析tNGS在儿童重症肺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6例重症肺炎患儿,男性患儿为59.5%(69/116),女性为40.5%(47/119);年龄为4.1±3.5。CMTs检测阳性61例,阴性55例;tNGS检测阳性109例,阴性7例,且两种检测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提示两者存在一致性(kappa=0.133) tNGS 诊断儿童重症肺炎的敏感度为99.0%,特异度为50.0%,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94.5%,阴性预测值为85.7%。与CMTs相比,tNGS更容易检出革兰阳性菌(66/331),革兰阴性菌(90/331),DNA病毒(49/331),RNA病毒(106/331),且更容易检出细tNGS最易检出细菌合并病毒感染(57%)。结论 tNGS检测能够提高SCAP患儿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检出率,且对混合病原体的检出能力优于CM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二代测序 常规微生物检方法 重症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游离DNA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纪雪莲 徐绣宇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590-597,共8页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快速明确病原微生物对于指导合理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耗时长、阳性率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作为一种新型病原检测方法,...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快速明确病原微生物对于指导合理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耗时长、阳性率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作为一种新型病原检测方法,不依赖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也不需要特异性扩增,且其检测范围广泛,可检测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罕见病原体,甚至未知病原体,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病原学诊断。尤其是基于血浆游离DNA (cell-free DNA, cfDNA)的mNGS检测,因其采样便捷、无创性及对全身感染的反映能力,已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综述了血浆cfDNA mNGS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Infectious diseases are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causative pathogens is crucial for guiding rational treatment strategies. Conventional microbiological tests are time-consuming and have low positivity rate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meet clinical needs. 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 as an emerging pathogen detection method, does not rely on conventional microbial culture or specific amplification. With its broad detection scope, mNGS can identify bacteria, viruses, fungi, parasites, rare pathogens, and even unknown pathogen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pathogen diagnosis. In particular, plasma cell-free DNA (cfDNA) mNGS has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nd widespread clinical application due to its ease of sampling, noninvasive nature, and ability to reflect systemic infection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value,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plasma cfDNA mNGS i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iming to provide insight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血浆游离DNA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儿童肺部感染病原体诊断中的价值
9
作者 王晶晶 张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儿童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109例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BALF mNGS与常规微生物学检测(CMT)结...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儿童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109例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BALF mNGS与常规微生物学检测(CMT)结果。结果109例患儿BALF mNGS检出率(96.3%)高于CMT(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LF mNGS共检出280株病原菌,CMT共检出130株病原菌,mNGS能够检测出更多的病原体,尤其对病毒的检出率远高于CMT;在70例mNGS与CMT双阳性样本中,42例mNGS与CMT结果完全或部分匹配,匹配样本中48%为流感嗜血杆菌,19%为肺炎支原体,17%为肺炎链球菌;分析重症肺炎患儿BALF mNGS的病原菌特征发现,重症肺炎患儿的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病毒及人偏肺病毒检出率均高于非重症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出生信息为足月正常体重儿与早产低体重儿BALF mNGS检测结果发现,早产低体重儿的铜绿假单胞杆菌mNGS检出率高于足月正常体重儿,且早产低体重有合并症患儿的铜绿假单胞杆菌mNGS检出率高于早产低体重无合并症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正常体重儿肺炎支原体mNGS检出率高于早产低体重儿,且足月正常体重无合并症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NGS检出率高于足月正常体重有合并症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F mNGS对于肺部感染患儿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尤其对于重症感染及复杂病例,BALF mNGS是常规病原学检测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常规微生物学检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彭媛媛 牛长春 《甘肃医药》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病原学复杂多样,涉及细菌、病毒、真菌和非典型病原等。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无偏向性病原检测技术,能够在单一样本中同时检测所有类型的已知和未知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病原学复杂多样,涉及细菌、病毒、真菌和非典型病原等。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无偏向性病原检测技术,能够在单一样本中同时检测所有类型的已知和未知病原,为CAP病原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本文综述了mNGS技术在CAP病原学中的应用价值,包括细菌、病毒、真菌、非典型病原和混合病原的检测,分析了mNGS技术在CAP病原检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助于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一技术于实际诊疗过程中,提高病原体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靶基因二代测序在检测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良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检测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靶基因二代测序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本院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74例作为结构性肺病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无结构性肺病50例作为无结构性肺病组。统计分析两组炎症... 目的探讨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检测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靶基因二代测序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本院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74例作为结构性肺病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无结构性肺病50例作为无结构性肺病组。统计分析两组炎症指标、tNGS检出病原体分类,并统计分析肺泡灌洗液tNGS和传统培养(肺泡灌洗液、痰)患者的一般资料、炎症指标、tNGS检出病原体分类,分析肺泡灌洗液tNGS的诊断效能,以传统培养为金标准。结果有结构性肺病和无结构性肺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炎症指标升高率、tNGS病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tNGS的病毒、真菌、细菌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高于传统培养(P<0.05),但二者的衣原体、支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tNGS的病原体检出率高于传统培养检查(P<0.05),但二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吸烟史、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传统培养为金标准,肺泡灌洗液tNGS的灵敏性为80.00%(4/5),特异性为4.35%(3/69),准确性为9.46%(7/74),阳性预测值为5.71%(4/70),阴性预测值为75.00%(3/4)。结论结构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检测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的应用价值高于传统培养,且能够检出更广泛的病原体微生物种类,进而将病原体明确下来,从而有效治疗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肺病 肺部感染 病原体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二代测序 传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南在元 冯德琳 +1 位作者 王春雨 石佳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收治的45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收集脑脊液6 ml,分别进行mNGS与常规检测后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收治的45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收集脑脊液6 ml,分别进行mNGS与常规检测后进行比较。结果经过mNGS技术检测,成功识别出共计26例可疑病原体,同时,脑脊液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出3例疑似存在的可疑病原体。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方面,mNGS组的灵敏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微生物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NGS组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方面均相近于微生物培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评估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时,相较于脑脊液微生物培养检查,mNGS的优势显著,但仍应结合多种检验方法综合判断,以达到准确判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快速现场评价联合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刘亚萌 李冠英 +3 位作者 刘翠 朱劲松 张胜利 梁希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快速现场评价(ROSE)联合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21年10月至2024年4月治疗的94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病原学检查)47例与观察组(ROSE联合mNGS技术...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快速现场评价(ROSE)联合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21年10月至2024年4月治疗的94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病原学检查)47例与观察组(ROSE联合mNGS技术进行病原学检查)47例,均给予抗生素治疗。记录2组肺泡灌洗液有效病原体检出率、抗生素应用情况、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比较2组入院第1、4、7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肺泡灌洗液有效病原体检出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59.57%(28/47,P<0.05),且观察组可检出病毒及不常见病原体(如鹦鹉热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均较短,抗生素使用种类及调整频次较少(P<0.05)。2组入院第4、7天CPIS及血清CRP、PCT水平均较入院第1天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入院第4、7天CPIS及外周血CRP、PCT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ROSE联合mNGS技术在重症肺炎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病原学检出率,及时明确病原体,从而快速指导临床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快速现场评价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病原体 肺泡灌洗液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4
作者 胡雨欣 刘文春 李庆玲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500-506,共7页
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仍位居全球前列。早期、精准明确致病病原体对该疾病临床工作诊治尤为关键。传统病原学检测技术耗时长,且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低,容易遗漏某些常见病原体。因此为更好满足当今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临床需求,需要寻找... 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仍位居全球前列。早期、精准明确致病病原体对该疾病临床工作诊治尤为关键。传统病原学检测技术耗时长,且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低,容易遗漏某些常见病原体。因此为更好满足当今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临床需求,需要寻找更敏感、高效、适用性强的病原学检测方法。靶向二代测序技术相对于传统检测技术而言,具有通量高、耗时短、无偏倚、成本较低等独特优势,能真实获得检出病原体的拷贝数,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就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进行综述。The incidence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re still among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Early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ic pathogen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Traditional etiological detection techniques are time-consuming, with low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nd are prone to missing certain common pathogens. Therefore,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clinical need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more sensitive, efficient, and applicable etiological detection method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detection technology, 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unique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throughput, short time consumption, no bias, and low cost. It can truly obtain the copy number of pathogens detected, and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二代测序技术 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测序的HLA-Ⅱ类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及等位基因丢失防范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素青 全湛柔 +4 位作者 钟艳平 陈浩 何柳媚 邹红岩 邓志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3-609,共7页
目的:研究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深圳地区随机健康无关汉族人群HLA-DRB1、DQB1、DQA1、DRB3、DRB4、DRB5、DPA1、DP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精确性,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丢失的原因及室内关键质控体系建立策略。方法:采用Mi Seq DxTM NGS平台... 目的:研究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深圳地区随机健康无关汉族人群HLA-DRB1、DQB1、DQA1、DRB3、DRB4、DRB5、DPA1、DP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精确性,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丢失的原因及室内关键质控体系建立策略。方法:采用Mi Seq DxTM NGS平台对1012例样本完成HLA-II类等位基因分型。对质控体系软件提示的疑难样本和HLA-DRB1纯合子样本采用PCR-SSOP法或PCR-SBT法进行确认。结果:检出HLA-DRB1、DRB3、DRB4、DRB5、DQA1、DQB1、DPA1、DPB1等位基因分别有45、7、5、7、17、21、10、27种。常见等位基因(频率>10%)有HLA-DRB1*09:01(17.09%)、15:01(10.72%);DRB3*02:02(25.99%)、03:01(10.18%);DRB4*01:03(36.46%);DRB5*01:01(15.42%);DQA1*01:02(20.01%)、03:02(17.19%);DQB1*03:01(19.47%)、03:03(17.98%)、05:02(11.66%)、06:01(10.67%);DPA1*02:02(54.45%)、01:03(31.18%);DPB1*05:01(39.13%)、02:01(16.90%)。HLA-DRB1和DQB1位点基因频率与中国常见及确认的HLA等位基因表(CWD2.4)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8,P>0.05)。对NGS检出的94例HLA-DRB1纯合子样本采用PCR-SSOP法进行复检,检出HLA-DRB1位点漏检等位基因1例,通过SBT法确认为漏检DRB1*04:03等位基因,为此建立了本实验室室内质控体系。检出新等位基因2例,获WHO HLA系统因素命名委员会命名。结论:基于NGS-HLA分型方案的HLA分型结果,模棱两可结果比率更低。HLA-II类等位基因在深圳地区无关健康供者汉族人群中存在遗传多态性。在临床组织相容性试验中独立使用NGS方法存在局限性,需要内部质量控制策略来防范偶发的等位基因丢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频率 二代测序 等位基因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齐 蔡青山 +2 位作者 陈园园 周丽红 周建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 NGS)在胸内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收治的122例疑似胸内淋巴结结核... 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 NGS)在胸内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收治的122例疑似胸内淋巴结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穿刺标本同时进行mNGS、Gene Xpert MTB/RIF(简称“Xpert”)、PCR-荧光探针法(简称“RT-PCR”)、RNA恒温扩增荧光实时检测技术(简称“TB-SAT”)、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全自动快速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和涂片抗酸染色(简称“涂片”),比较6种方法对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根据诊断标准,122例疑似患者中,最终89例诊断为胸内淋巴结结核,33例为非胸内淋巴结结核患者。以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m NGS对胸内淋巴结结核诊断的敏感度为89.9%(95%CI:81.7%~95.3%)、特异度为87.9%(95%CI:71.8%~96.6%)、准确率为89.3%(95%CI:82.5%~94.2%),AUC值为0.889(95%CI:0.819~0.939),明显高于Xpert、RT-PCR、TB-SAT、MGIT 960和涂片对胸内淋巴结结核检测的敏感度(68.5%、61.8%、33.7%、49.4%和11.2%)、特异度(93.9%、97.0%、97.0%、100.0%和100.0%)、准确率(75.4%、71.3%、50.8%、63.1%和35.2%)和AUC(0.812、0.794、0.747、0.653和0.556)。结论:m NGS检测对胸内淋巴结结核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在其他结核病相关检测均阴性时,该技术可给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但与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手段相比较,特异度仍偏低,尤其在鉴别疾病良恶性时,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结核 胸内淋巴结 诊断技术和方法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在骨关节布氏菌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晓伟 赵桂松 +3 位作者 李卓 董昭良 刘树仁 贾晨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评价靶向二代测序(targete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tNGS)技术在骨关节布氏菌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8例疑似骨关节布氏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主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 目的评价靶向二代测序(targete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tNGS)技术在骨关节布氏菌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8例疑似骨关节布氏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主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及抗布氏杆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综合诊断。根据最终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骨关节布氏菌病组78例和非布氏菌病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erum agglutination test,SAT)检测、采用CT导航穿刺或者手术取病灶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培养法)和tNGS检测。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比较以上3种检测方法对骨关节布氏菌病的诊断效能。结果108例疑似骨关节布氏菌病患者中,tNGS检测骨关节布氏菌病的阳性率(60/108,55.56%)明显高于SAT检测(57/108,52.78%)和培养法(25/108,2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82、37.934,P<0.001)。以最终临床诊断为标准,tNGS检测、SAT检测和培养法检测骨关节布氏菌病的敏感度分别为76.92%、64.10%和32.05%,特异度分别为100.00%、76.67%和100.0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35%、67.59%和50.92%,Kappa值分别为0.799、0.590和0.504。结论tNGS在骨关节布氏菌病患者的病原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病原体检出率和敏感度,为骨关节布氏菌病患者的精准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骨关节炎 二代测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性血管炎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衍珊 刘子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8-630,共3页
Q热是由贝氏柯克斯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罕见,经常被误诊和漏诊,导致部分患者预后不佳。此文报告1例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辅助诊断的中枢神经系统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性血管炎病... Q热是由贝氏柯克斯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罕见,经常被误诊和漏诊,导致部分患者预后不佳。此文报告1例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辅助诊断的中枢神经系统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性血管炎病例,提示mNGS技术在Q热快速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在此基础上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验,供国内外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热 贝氏柯克斯体 感染性血管炎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mN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测序在遗传代谢性肝病诊断应用中的挑战及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征 侯维 郑素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1-225,共5页
二代测序已彻底改变了罕见疾病的诊断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发现和诊断出的遗传代谢性肝病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在临床应用中,由于不能恰当选择检测方法、临床医生对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结果解读等认识不足,其应用仍存在一些困难,诊断... 二代测序已彻底改变了罕见疾病的诊断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发现和诊断出的遗传代谢性肝病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在临床应用中,由于不能恰当选择检测方法、临床医生对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结果解读等认识不足,其应用仍存在一些困难,诊断率仍然不理想。本文针对全外显子组测序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遗传谢性肝病 诊断
原文传递
二代测序技术在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晓伟 刘树仁 +1 位作者 景艳色 贾晨光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评估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85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最终临床诊... 目的:评估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85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最终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结核组(骨关节结核155例)和非结核组(非骨关节结核30例)。所有患者病灶标本均经手术或穿刺途径获取(包括51份脓液、89份肉芽组织和45份骨组织标本),且均同时送检NGS、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简称“培养”)及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GeneXpert MTB/R1F,简称“Xpert”)检测。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比较3种检测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检测效能,并分析3种方法检测脓液、肉芽组织和骨组织标本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185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中,NGS检测骨关节结核的阳性率[63.24%(117/185)]明显高于Xpert[54.05%(100/185)]和分枝杆菌培养[35.68%(66/1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982,P<0.001;χ^(2)=37.934,P<0.001)。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NGS、Xpert和培养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74.84%(116/155)、64.52%(100/155)和42.58%(66/155),特异度分别为96.67%(29/30)、100.00%(30/30)和100.00%(30/3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38%(145/185)、70.27%(130/185)和51.89%(96/185),Kappa值分别为0.799、0.590和0.504,AUC(95%CI)值分别为0.867(0.693~0.941)、0.703(0.612~0.784)和0.623(0.529~0.717)。NGS检测脓液的阳性率[80.39%(41/51)]明显高于检测肉芽组织[62.92%(56/89)]和骨组织[44.44%(2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60,P=0.031;χ^(2)=13.335,P<0.001)。结论:NGS技术可明显提高骨关节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检测效能,并以脓液标本的检测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诊断技术和方法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