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在二审程序中确立禁止不利变更原则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2,共7页
根据现行法律规范,在“余金平交通肇事案”中,二审法院改判加重被告人刑罚并无错误。该案件之所以引发热烈讨论,其根源在于中国刑事二审程序中确立的上诉不加刑原则在立法上并不周延,其在适用上存在依主体确定、“刑”所指涉范围过窄、... 根据现行法律规范,在“余金平交通肇事案”中,二审法院改判加重被告人刑罚并无错误。该案件之所以引发热烈讨论,其根源在于中国刑事二审程序中确立的上诉不加刑原则在立法上并不周延,其在适用上存在依主体确定、“刑”所指涉范围过窄、上诉后存在程序转换易滋生变相加刑的缺陷。着眼于化解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固有问题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新问题,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当在二审程序中确立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增加为被告人利益的上诉和抗诉,二审法院不得作出不利于被告人的裁判变更的规定,并可以设置例外情形。与此同时,需要强化对“不利”的判断,并将二审法院发回重审、主动启动再审程序纳入禁止不利变更的适用范围,从而消除“上诉不加刑”原则所面临的守正和创新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上诉不加刑 禁止不利变更 刑事二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规范刑事二审程序重点问题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玉安 韩芳丽 +4 位作者 吴靖 王洪伟 刘旭阳 王勇 张坤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9-33,共5页
一、修改后刑诉法施行中二审程序运行的主要成效(一)二审开庭比率大幅提高据统计,11个被调研的中院刑诉法实施八个月来二审累计开庭567件,同比增加1.75倍;二审平均开庭率为32.5%,同比提高21.3个百分点。其中,二审开庭率提高幅度最大... 一、修改后刑诉法施行中二审程序运行的主要成效(一)二审开庭比率大幅提高据统计,11个被调研的中院刑诉法实施八个月来二审累计开庭567件,同比增加1.75倍;二审平均开庭率为32.5%,同比提高21.3个百分点。其中,二审开庭率提高幅度最大的由20.1%提高至62.2%,提高幅度最小的由11.6%提高至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程序 调研 二审开庭 刑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第二审程序的审判范围——以程序功能为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根菊 封利强 《时代法学》 2008年第6期13-18,共6页
刑事二审程序应当具有权利救济功能和裁判过滤功能。我国现行的全面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刑事二审程序功能的发挥,有必要加以改造。我国刑事二审审判范围的确定应当采取复审与复查并行的双轨制,实行有限审理与全面审查相结合,以保障刑事... 刑事二审程序应当具有权利救济功能和裁判过滤功能。我国现行的全面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刑事二审程序功能的发挥,有必要加以改造。我国刑事二审审判范围的确定应当采取复审与复查并行的双轨制,实行有限审理与全面审查相结合,以保障刑事二审程序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二审程序 审判范围 审理 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的二审程序:废除、限制不如简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小剑 李尧君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71,192,共13页
为保障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诉讼效率,学界多主张对速裁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在刑事诉讼法保留二审终审制后,限制上诉又成为主流观点,实务中检察机关则用抗诉加刑来限制量刑上诉。对325份二审裁判文书的分析表明,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二审程... 为保障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诉讼效率,学界多主张对速裁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在刑事诉讼法保留二审终审制后,限制上诉又成为主流观点,实务中检察机关则用抗诉加刑来限制量刑上诉。对325份二审裁判文书的分析表明,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二审程序在防止一审错误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存在较大的简化空间。相对于一审终审论和限制上诉论,简化二审程序更有利于实现被告人权利保障与诉讼效率之间的平衡,应当成为改革方向。制度的完善包括:不允许检察院用抗诉加刑来限制上诉,限缩二审审理期间不当的时间耗费,限制发回重审、开庭审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二审程序 被告人上诉 抗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刑事二审程序中创建远程庭审方式的构想 被引量:6
5
作者 周章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61,76,共6页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二审的庭审方式成为近几年来法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二审的庭审方式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提出创立远程的庭审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二审的庭审方式成为近几年来法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二审的庭审方式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提出创立远程的庭审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建议今后修改刑事诉讼法时予以采纳,以期对二审的庭审方式的改革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程序 远程庭审 创建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审判为中心”视域下刑事二审程序的完善 被引量:2
6
作者 沈红卫 刘金格 向昱洁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55-59,共5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起诉等各诉讼环节都要围绕审判展开,做到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判决结果形成在法庭。推进该制度的改革,将对提高司法公信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起诉等各诉讼环节都要围绕审判展开,做到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判决结果形成在法庭。推进该制度的改革,将对提高司法公信力、防范冤假错案和推进司法在实体和程度上的公正起到根本保障作用。作为审判程序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二审程序,"以审判为中心"将对二审法院以及检察院产生重大影响。为了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需要推进庭审实质化,发挥审判的关键作用,提高检察院把控证据和控诉案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刑事二审程序 庭审实质化 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二审程序的审判范围 被引量:3
7
作者 汤维建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6期8-18,共11页
审判范围乃是人民法院在上诉审程序中对民事案件行使上诉审判权的权力界限,这个范围是由诉权和审判权交互作用划定而成的。具体来说,模式论、制度论、结构论、原则论都属于确定二审审判范围的论题。其中原则论、模式论、制度论从定性和... 审判范围乃是人民法院在上诉审程序中对民事案件行使上诉审判权的权力界限,这个范围是由诉权和审判权交互作用划定而成的。具体来说,模式论、制度论、结构论、原则论都属于确定二审审判范围的论题。其中原则论、模式论、制度论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确定了二审审判范围的横向内容,也就是划定了二审审判范围的宽度,结构论则从定量的视角确定了二审审判范围的纵向内容,也就是划定了二审审判范围的深度。它们的有机结合,共同综合作用,二审审判范围得到最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程序 审判范围 审判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第二审程序审理方式之完善——兼谈检察机关在刑事第二审中的职能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项谷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第二审程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上诉案件审理开庭率偏低,这是法条制定不够科学合理与司法运作不够规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完善第二审审理方式,应该立足国情,采用“分步走”办法,从立法与司法两个层面上...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第二审程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上诉案件审理开庭率偏低,这是法条制定不够科学合理与司法运作不够规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完善第二审审理方式,应该立足国情,采用“分步走”办法,从立法与司法两个层面上进行系统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程序 调查讯问审理 开庭审理 法律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二审程序的完善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明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刑事二审程序应具备比一审程序更严格的庭审要求。我国目前立法极度忽视二审程序中法庭审理的做法危害较大。现行规定必须修改,使二审开庭进行。二审程序不仅要顾及实体公正,也要兼顾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裁判要科学合理,贯彻司法消极... 刑事二审程序应具备比一审程序更严格的庭审要求。我国目前立法极度忽视二审程序中法庭审理的做法危害较大。现行规定必须修改,使二审开庭进行。二审程序不仅要顾及实体公正,也要兼顾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裁判要科学合理,贯彻司法消极、中立、公正的精神,使二审程序能充分保障公民个人的权益,实现立法设置二审程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程序 审判权 司法公正 诉讼效率 《刑事诉讼法》 无罪推定原则 诉讼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民事二审程序的审查范围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松美 《观察与思考》 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51条明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这一规定明确了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权限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第35条又规定:&qu...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51条明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这一规定明确了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权限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第35条又规定:"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再次明确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以"当事人上诉请求"为限,充分体现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和当事人处分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请求 处分 惩罚 二审程序 审查范围 当事人 被告人 审级利益 民事诉讼法 二审人民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二审程序的审查范围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春洪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7-39,共3页
在刑事二审程序中,依据审查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审查和部分审查。我国实行的全面审查原则有其必然、合理的一面,但其弊端日渐显现,解决方法是根据上诉、抗诉对象的不同来确立相应的审查范围。
关键词 刑事二审程序 全面审查 部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不宜以二审程序代替死刑复核程序
12
作者 叶青 龚培华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1990年第4期17-18,共2页
由于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1983年9月2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3条修改为:“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 由于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1983年9月2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3条修改为:“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复核程序 二审程序 死刑案件 危害公共安全 核准权 判处死刑 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法 社会治安 死刑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
13
作者 叶反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7-90,共4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提起的期限一般应依刑事诉讼法确定 ;二审程序可以划分为民事型、刑事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二审的审理期限依刑事诉讼法确定 ;二审的审查范围不受上诉或抗诉的限制 ,实行全面审查 ;针对...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提起的期限一般应依刑事诉讼法确定 ;二审程序可以划分为民事型、刑事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二审的审理期限依刑事诉讼法确定 ;二审的审查范围不受上诉或抗诉的限制 ,实行全面审查 ;针对上诉或抗诉的不同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查范围 上诉 抗诉 二审程序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再审案件如何适用二审程序规定的探讨
14
作者 王红岩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84-86,共3页
本文结合案例,就目前诉讼理论界和审判实践中对民事二审再审或二审后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适用二审程序时,普追认为和采用的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的观点、做法,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这种做法于法无据;可能发生... 本文结合案例,就目前诉讼理论界和审判实践中对民事二审再审或二审后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适用二审程序时,普追认为和采用的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的观点、做法,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这种做法于法无据;可能发生执行回转,给人民法院带来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势必造成审级倒置和循环诉讼。据此,提出了修改、完善我国民事再审制度和补充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性文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程序 再审案件 民事再审 执行回转 撤销原判 发回 民事诉讼法 审级 再审程序 查清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机关在刑事二审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
作者 胡承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审判机关在刑事二审程序中履行审判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刑事二审程序设计的不完善以及审判行为操作的不规范是主要原因。因此,应对刑事二审程序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科学规范审判行为,以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关键词 审判机关 刑事二审程序 审判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正与效率视野下民事二审程序的改进
16
作者 邬秀君 毛煜焕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2-76,共5页
民事二审程序检讨与改进尚未引起司法实务界、特别是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民事二审程序的改进中 ,应树立符合现代诉讼的基本理念 :上诉程序的正当应用 ;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益 ;上诉程序的非行政化 ;正义无高低之分。为切实发挥上诉审功能 ... 民事二审程序检讨与改进尚未引起司法实务界、特别是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民事二审程序的改进中 ,应树立符合现代诉讼的基本理念 :上诉程序的正当应用 ;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益 ;上诉程序的非行政化 ;正义无高低之分。为切实发挥上诉审功能 ,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个世纪主题 ,结合审判实践 ,提出上诉案件的审查与移送、审理、发回重审这三方面改进民事二审程序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二审程序 不足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方式视角下刑事二审程序的制度功能——兼评新《刑事诉讼法》第223条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玫 耿振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审判方式与审判制度功能之间存在天然联系。对制度功能不同方面的侧重会外在地体现为对审判方式的不同要求,审判方式的实际适用情况又影响甚至决定着制度功能的实然状况。新《刑事诉讼法》继续保留了全面审查原则,对刑事二审的功能定位... 审判方式与审判制度功能之间存在天然联系。对制度功能不同方面的侧重会外在地体现为对审判方式的不同要求,审判方式的实际适用情况又影响甚至决定着制度功能的实然状况。新《刑事诉讼法》继续保留了全面审查原则,对刑事二审的功能定位基本没有调整,但改变了刑事二审"开庭为原则、不开庭为例外"的规定,明确了二审应当开庭的情况,制度功能预期与审判方式之间存在一定错位。根据我国刑事二审制度功能定位,审判方式的具体适用应注意严格把握不开庭审理的条件、规制二审法院选择审判方式的裁量权、保障开庭审理质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程序 审判方式 制度功能 全面审查 开庭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二审程序审查范围的思考
18
作者 叶反修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混淆了刑事诉讼职能的划分。二审法院超越争讼范围的全面审查,违背了司法审判权应当具备的被动性和中立性的特点。二审法院的审判方式决定了“全面审查原则”难以收到实效。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应严格限制在上... 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混淆了刑事诉讼职能的划分。二审法院超越争讼范围的全面审查,违背了司法审判权应当具备的被动性和中立性的特点。二审法院的审判方式决定了“全面审查原则”难以收到实效。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应严格限制在上诉或抗诉的理由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程序 全面审查 刑事诉讼职能 中立性 被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思考
19
作者 王于红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7-89,共3页
上诉制度是司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代社会法律关系急剧变化,我国的民事诉讼上诉制度无论是在制度设计,还是在实际运作层面均存在着种种弊端,进而影响着我国整个司法的有效运行。因此要对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进行重新设计,有针对... 上诉制度是司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代社会法律关系急剧变化,我国的民事诉讼上诉制度无论是在制度设计,还是在实际运作层面均存在着种种弊端,进而影响着我国整个司法的有效运行。因此要对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进行重新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的主要解决措施有:建立复合型的审级制度,二审实行有条件的独任审判,加强上诉审与再审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二审程序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审程序中量刑建议运行的现状和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锦潮 王晶 +2 位作者 应芳 王英杰 潘玉涛 《犯罪研究》 2009年第6期62-64,共3页
量刑建议权又称求刑权,是公诉权的内容之一,是指检察官在出庭支持公诉的过程中,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在刑种、刑期、罚金数额及执行方法等方面提出概括或具体的量刑意见。量刑建议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司法... 量刑建议权又称求刑权,是公诉权的内容之一,是指检察官在出庭支持公诉的过程中,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在刑种、刑期、罚金数额及执行方法等方面提出概括或具体的量刑意见。量刑建议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司法监督,是对诉权的保障,对审判过程的约束。二审程序中的量刑建议,主要体现在对一审判决量刑是否适当所进行的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建议权 二审程序 现状 运行 公诉权 犯罪事实 危害程度 执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