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二次插管常见原因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萃 叶志霞 +1 位作者 李丽 付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8期596-598,共3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拔管 二次插管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思 张越伦 +2 位作者 车璐 申乐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胸科手术后患者接受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将2014—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所有胸科手术后因气道原因接受非计划二次插管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1∶4配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评... 目的分析和探讨胸科手术后患者接受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将2014—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所有胸科手术后因气道原因接受非计划二次插管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1∶4配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评估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 5年间共完成全麻下胸科手术7 711例,其中12例(0.16%)因气道原因接受了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选择48例患者为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22.81,95%CI 1.41~367.97,P=0.028)、麻醉时间每延长10 min(OR=1.24,95%CI 1.07~1.43,P=0.003)、纵隔手术(OR=79.16,95%CI 2.95~2122.85,P=0.009)和术前SpO2<95%(OR=92.28,95%CI 1.17~7311.58,P=0.043)是造成胸科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5岁、麻醉时间延长、纵隔手术、术前SpO2<95%为胸科手术的患者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插管 胸科手术 拔管 全身麻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冯丽伟 赵岳 +2 位作者 王思远 魏立娜 付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31例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脱机结果,分为...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31例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脱机结果,分为一次成功脱机组(25例)和二次插管组(6例),在患者准备脱机时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期间测定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采用中介作用方法,探究膈肌移动度能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结果:拔管前白蛋白水平与膈肌移动度呈正相关(r=0.036,P<0.05);拔管前白蛋白水平与二次插管呈负相关(B=-0.512,P<0.05);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呈负相关(B=-0.380,P<0.05)。膈肌移动度不是白蛋白水平与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Z=-1.43,P>0.05)。结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三者之间两两相关。但是白蛋白不是通过膈肌作用来影响脱机结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膈肌移动度 二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陈思 张越伦 +2 位作者 车璐 申乐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头颈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成功拔管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头颈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成功拔管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比例为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60例(研究组12例,对照组48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全身麻醉史(OR=9.17, 95%CI:1.05~83.33,P=0.045)、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OR=18.87, 95%CI:1.53~250.00,P=0.022)、术中液体负荷≥20 mL/kg(OR=27.78, 95%CI:1.94~500.00,P=0.014)是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7(3.0,17.0)d比2(2.0,5.0)d,P=0.013]、ICU停留时间[1(0.0,2.8)d比0(0.0,0.0)d,P<0.001]均长于对照组。结论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与有/无全身麻醉史、Cormack-Lehane分级及术中液体负荷有关,其发生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手术 非计划二次插管 气道管理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冯丽伟 赵岳 +2 位作者 王斌 李真玉 何新飙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各项资料和化验指标,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回归方法分析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态、APACHEⅡ评分、咳痰能力、机械通气时间、痰液的量、住ICU时间,为患者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为影响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拔管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是影响患者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AECOPD合并Ⅱ型呼衰 二次插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降低麻醉复苏期间非计划二次插管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朴明燚 赵利 +2 位作者 俞小玲 严敏 郑周鹏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17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降低麻醉复苏期间非计划二次插管率,提高麻醉安全质量。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恢复室2014-01/2015-12期间收治的73 664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使用PDCA循环管理,对发生非计划二次插管的17... 目的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降低麻醉复苏期间非计划二次插管率,提高麻醉安全质量。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恢复室2014-01/2015-12期间收治的73 664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使用PDCA循环管理,对发生非计划二次插管的17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干预计划,实时检查、总结,制定标准化流程,指导临床拔管。结果与2014年相比,2015年的非计划二次插管率由0.04%降至0.01%,麻醉安全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麻醉复苏期间非计划二次插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非计划二次插管 麻醉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罗伊模式对一例肝癌破裂出血伴失血性休克术后二次插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姣 郭笑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7期3044-3046,共3页
我国肝癌发病率高,肝癌破裂出血作为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5%~26%,处理困难、发病突然以及病死率高[1]。手术是明确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能达到15%~50%,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仍为肝脏外科的重要课题,围手术期... 我国肝癌发病率高,肝癌破裂出血作为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5%~26%,处理困难、发病突然以及病死率高[1]。手术是明确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能达到15%~50%,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仍为肝脏外科的重要课题,围手术期管理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2,3]。所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破裂出血 失血性休克 肝癌发病率 围手术期管理 肝脏外科 并发症发生率 罗伊 二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桩堵管后的二次插管施工法
8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20-620,共1页
关键词 灌注桩 堵管 二次插管 施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混凝土灌注二次插管施工实例
9
作者 彭文辉 王勇 《路基工程》 2009年第4期199-200,共2页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虽较简单,但风险较大。灌注过程中常出现堵管现象,由于处理不当而形成断桩,造成经济损失。通过多年水下灌注桩施工经验,采用实例说明水下混凝土灌注二次插管施工原理及施工要点,处理了因堵管引起的断桩问题。该法具...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虽较简单,但风险较大。灌注过程中常出现堵管现象,由于处理不当而形成断桩,造成经济损失。通过多年水下灌注桩施工经验,采用实例说明水下混凝土灌注二次插管施工原理及施工要点,处理了因堵管引起的断桩问题。该法具有不增加设备、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混凝土灌注 二次插管 施工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儿心脏手术后急诊二次气管插管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聚钊 程文莉 +2 位作者 王洪武 薛玉良 王鹤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0-401,共2页
心脏手术后急诊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约为2%[1],心肺功能不全为常见原因.患儿术后呼吸储备偏低,且循环功能尚不稳定,若采用常规麻醉诱导有可能导致插管期间低氧血症及血流动力学的急剧改变,一旦发展为困难气管插管则会危及生命.本院自201... 心脏手术后急诊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约为2%[1],心肺功能不全为常见原因.患儿术后呼吸储备偏低,且循环功能尚不稳定,若采用常规麻醉诱导有可能导致插管期间低氧血症及血流动力学的急剧改变,一旦发展为困难气管插管则会危及生命.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共进行3岁以下患儿心脏手术后急诊二次气管插管22例,均采用了氯胺酮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同时给予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保留自主呼吸的状态下完成了经口气管插管,现将麻醉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心脏手术后 麻醉处理 急诊 患儿 保留自主呼吸 芬太尼静脉注射 心肺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向光 高杰 +6 位作者 刘岩 张希涛 郭玉林 颜钧 顾松 辛悦 苏丕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OPCAB)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共2535例OPCAB患者,比较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组(R组)和无再次气管插管组(N组)病例资料和围手术期临床因素,包括术后并... 目的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OPCAB)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共2535例OPCAB患者,比较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组(R组)和无再次气管插管组(N组)病例资料和围手术期临床因素,包括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死亡率.术后R组57例,男性39例,女性18例,年龄42~78岁(平均67.4岁).结果 二次插管发生率2.25%(57/2535).49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4.04%.二次插管多发生在术后的24~48 h,占总数的66.67%(38/57).二次插管原因为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水肿,肾功能衰竭,长期吸烟史.高龄与心功能不全是二次气管插管的单因素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低射血分数(P=0.011,OR =2.91,95%CI 1.12~6.78)、术后低射血分数(P=0.005,OR=10.12,95%CI3.25~27.21),合并慢性肺疾病(P=0.042,OR=1.79,95%CI 1.08~2.79)、肾功能不全(P=0.016,OR =2.84,95%CI 2.47~7.03),吸烟指数>400(P=0.001,OR =4.20,95%CI 1.26~14.03).结论 OPCAB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主要原因是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及肾功能衰竭.二次插管增加患者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术后二次气管内插管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沙丽 毛雷芳 赵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0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心脏直视术后二次气管内插管的原因。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共施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3161例,术后撤离呼吸机后二次气管内插管64例(2%),其中,男40例,女29例,年龄3个月~72岁。手术方式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32... 目的分析心脏直视术后二次气管内插管的原因。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共施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3161例,术后撤离呼吸机后二次气管内插管64例(2%),其中,男40例,女29例,年龄3个月~72岁。手术方式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32例、心脏瓣膜置换及(或)成形术1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其他手术15例。二次气管内插管的原因包括呼吸功能不全23例、未达到拔管标准勉强拔管7例、低心排综合征11例、心功能不全10例、为二次开胸进行气管插管2例、神经功能不全2例、镇静剂使用过量1例、其他原因8例。二次气管内插管时间6h~15d(平均21±4.4h)。结果 41例(64%)二次气管内插管后安全撤离呼吸机,7例改行气管切开插管,4例二次撤离呼吸机后三次插管,7例家属放弃治疗带管出院,死亡5例。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术后二次气管内插管的原因很多,在管理上应慎于术前、精于术中、严于术后,积极预防或避免二次气管内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手术 气管内插管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二次气管插管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13
作者 张海侠 黄立华 +1 位作者 金丽英 赵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B05期123-123,共1页
0引言 心脏术后常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随着气管插管留置时间的延长,给患者带来的呼吸道压伤、感染、不舒适及管道的阻塞、扭曲,脱落机会也随之增加[1]。因此理想的机械通气应尽可能及早拔管。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拔管,而少数患者... 0引言 心脏术后常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随着气管插管留置时间的延长,给患者带来的呼吸道压伤、感染、不舒适及管道的阻塞、扭曲,脱落机会也随之增加[1]。因此理想的机械通气应尽可能及早拔管。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拔管,而少数患者因各种原因需再次行气管插管。二次插管严重影响术后病情的恢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术后 气管插管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梗阻术后二次气管插管导致气管狭窄1例
14
作者 庄海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44-3844,共1页
患者女,73岁,因"持续性腹痛4d"经急诊收入院。入院腹部B超示:盆腔积液,抽腹水示红细胞满视野,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院,于2009年9月4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气管狭窄 肠梗阻 持续性腹痛 术后 剖腹探查术 2009年 盆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的护理
15
作者 王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S01期0085-0086,共2页
目的 探究 NICU 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0 例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 总结经验。结果 9 例二次插管患者,在 3-6 天后顺利脱机拔管,1 例二次插管后给与气管切开,10 例患者均病情恢复顺利转出 NICU。结... 目的 探究 NICU 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0 例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 总结经验。结果 9 例二次插管患者,在 3-6 天后顺利脱机拔管,1 例二次插管后给与气管切开,10 例患者均病情恢复顺利转出 NICU。结论 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使二次插管的患者及早恢复呼吸功能,减少因二次插管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非计划 气管插管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入麻醉恢复室二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鲍云芳 《浙江实用医学》 2012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全麻手术后严重呼吸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麻醉恢复室(PACU)气管拔管后再次插管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PACU收治的742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有9例需重新气管插管行呼吸机...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全麻手术后严重呼吸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麻醉恢复室(PACU)气管拔管后再次插管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PACU收治的742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有9例需重新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治疗,发生率为0.12%。造成二次气管插管的原因有呼吸道梗阻7例、麻醉药残余作用1例、低体温1例。结论拔管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全麻用药、患者年龄及患者呼吸恢复情况等决定拔管时机,并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到拔管指证个体化,可有效减少恢复室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麻醉恢复室 气管插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二次气管插管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窦古枫 王乐天 +7 位作者 王颖 朱雄伟 李自强 范铁艳 肖桦 王维伟 邹卫龙 牛玉坚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二次气管插管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在武警总医院实施原位肝移植治疗并于术后早期接受二次气管插管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术后3个月... 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二次气管插管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在武警总医院实施原位肝移植治疗并于术后早期接受二次气管插管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术后3个月内患者生存情况,按照术后3个月时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供肝等重要参数情况,将生存率作为因变量,对纳入的变量先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结果本组55例二次插管患者术后3个月时生存率为30.9%(17/55)。死亡组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U=52.00,P <0.001)、国际标准化比值(U=167.50,P <0.001)、血清总胆红素值(U=191.00,P=0.016)、肺部感染合并症发生率(χ~2=5.30,P=0.001)及腹水合并症发生率(χ~2=5.33, P=0.001)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年龄、术前血肌酐水平、门静脉血栓发生率、胸水发生率、肝移植手术时长和无肝期时长、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供肝热缺血时间和冷缺血时间等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部感染合并症与MELD评分(OR=6.157,P=0.042;OR=1.312,P <0.001)是影响二次插管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肝移植受者,术前MELD评分及肺部感染合并症是影响术后早期二次气管插管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并努力降低MELD评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气管插管 生存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二次气管插管108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书栋 刘国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5期118-119,共2页
目的分析心脏术后二次插管的原因及并发危险因素,总结实际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针对不同情况做好相应的充分准备,并准备好应对二次插管过程可能发生的次生危险状况的防范。结果108例心脏术后二次插管成功率100%,未发生严重的和插管... 目的分析心脏术后二次插管的原因及并发危险因素,总结实际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针对不同情况做好相应的充分准备,并准备好应对二次插管过程可能发生的次生危险状况的防范。结果108例心脏术后二次插管成功率100%,未发生严重的和插管直接相关的临床风险状况。结论心脏术后气管插管的严密护理及拔管指征的严格掌握是预防二次插管的关键,充分准备和小心操作是保证插管成功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术后 气管插管 治疗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气管插管的配合与护理体会
19
作者 马玉海 黄秀梅 栾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606-607,共2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20
作者 李坤河 寇萌佳 邝立挺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3年第5期366-371,共6页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肝移植术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二次气管插管组(R组,21例)和对照组(C组,479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肝移植术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二次气管插管组(R组,21例)和对照组(C组,47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分析肝移植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拟合优度检验进行评价。结果 500例接受肝移植术的患者术后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为4.2%(21/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高、术后48 h血肌酐(Scr)升高、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是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90(95%CI:0.677~0.903,P<0.001)。制作肝移植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根据得分实现对肝移植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初步预测。结论 接受肝移植术的患者,术前MELD评分高、术后48 h Scr升高、术后ALT峰值是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气管插管 术后 危险因素 回顾性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