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非晶硅薄膜二次晶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靳锐敏 卢景霄 +4 位作者 扬仕娥 王海燕 李瑞 冯团辉 段启亮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1-42,共2页
为研究温度对固相晶化的影响,用玻璃作衬底,在不同温度下用PECVD法直接沉积非晶硅(a-Si:H)薄膜,把在室温、350℃和450℃下沉积的样品,在600℃和850℃下退火3h,把前后样品用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二次晶化后的晶化效果比直接沉积... 为研究温度对固相晶化的影响,用玻璃作衬底,在不同温度下用PECVD法直接沉积非晶硅(a-Si:H)薄膜,把在室温、350℃和450℃下沉积的样品,在600℃和850℃下退火3h,把前后样品用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二次晶化后的晶化效果比直接沉积的薄膜好,850℃下退火的薄膜比600℃好。在450℃下沉积、850℃退火3h,SEM观察,表面最大晶粒尺寸为900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PECVD法 非晶硅薄膜 多晶硅薄膜 二次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晶化法合成高结晶度IM-5分子筛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敏 陈俊文 +1 位作者 慕旭宏 舒兴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2,共6页
以一次晶化的IM-5分子筛为母体,采用二次水热晶化方法合成了高结晶度的IM-5分子筛。系统考察了无机碱体系和有机碱体系对合成分子筛的结晶度、晶体形貌和孔结构等物性的影响,提出了符合工业化生产的有机碱体系二次晶化合成优化方案。分... 以一次晶化的IM-5分子筛为母体,采用二次水热晶化方法合成了高结晶度的IM-5分子筛。系统考察了无机碱体系和有机碱体系对合成分子筛的结晶度、晶体形貌和孔结构等物性的影响,提出了符合工业化生产的有机碱体系二次晶化合成优化方案。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和N_(2)吸附-脱附等分析表征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物性分析,并对样品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晶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IM-5分子筛的结晶度、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等物性,并改善晶体形貌;IM-5分子筛对甲苯与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5分子筛 二次晶化 结晶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X型体分子筛焙烧与二次晶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洪亮 胡宏杰 金梅 《矿产保护与利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5,共5页
以低硅铝比X(LSX)粉体、高岭土和LSX型体分子筛为研究对象,利用XRD和TG-DTA等手段对其物相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晶化条件对LSX型体分子筛静态水吸附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LSX粉体的结晶性遭到破坏,高岭土... 以低硅铝比X(LSX)粉体、高岭土和LSX型体分子筛为研究对象,利用XRD和TG-DTA等手段对其物相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晶化条件对LSX型体分子筛静态水吸附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LSX粉体的结晶性遭到破坏,高岭土逐渐转化为偏高岭土。LSX型体分子筛的最佳焙烧温度为600℃,在二次晶化温度为95℃、晶化时间为5 h、氢氧化钠浓度为2 mol/L时,LSX型体分子筛的最佳静态水吸附量达到了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X型体分子筛 焙烧 二次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晶化法制备MCM-41及其吸附特性
4
作者 蒋崇文 苏爱鲜 李雪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30-233,共4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硅酸钠为硅源、偏铝酸钠为铝源,采用二次晶化法在碱性介质中合成了硅铝比为50的MCM-41介孔分子筛,并对其进行水热稳定性测试。采用N_2吸附脱附的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吸附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硅酸钠为硅源、偏铝酸钠为铝源,采用二次晶化法在碱性介质中合成了硅铝比为50的MCM-41介孔分子筛,并对其进行水热稳定性测试。采用N_2吸附脱附的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吸附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MCM-41的N_2吸附-脱附等温线为Ⅳ型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介孔物质吸附曲线,分子筛的孔径约3.6 nm,比表面积大于800m^2/g,孔容积大于0.7 cm^3/g。水热稳定性测试后,分子筛仍保持了原有的吸附曲线,且二次晶化法制备的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说明二次晶化可以明显提高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高稳定性和高比表面积的分子筛可作为吸附材料应用在很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MCM-41 水热稳定性 二次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晶化法合成高钛含量TS-1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评价
5
作者 李伟斌 潘丽 +2 位作者 刘甜甜 赵君 史竹青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8期53-56,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钛酸丁酯为钛源、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采用二次晶化法在TPAOH/SiO2=0.1时合成不同硅钛比的TS-1分子筛,通过XRD、FTIR、UV-Vis、SEM等对TS-1分子筛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以苯酚羟基化反应为探针反应...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钛酸丁酯为钛源、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采用二次晶化法在TPAOH/SiO2=0.1时合成不同硅钛比的TS-1分子筛,通过XRD、FTIR、UV-Vis、SEM等对TS-1分子筛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以苯酚羟基化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胶液中硅钛比相同时,二次晶化法合成的TS-1分子筛骨架钛含量高于传统方法,且随着胶液中钛含量的增加,骨架钛含量呈增加趋势;当硅钛比为20时,骨架钛含量达到饱和,多余钛原子以锐钛矿形式聚集;TS-1分子筛粒径较小,为200-300nm。由于骨架钛含量高、粒径小,TS-1分子筛在苯酚羟基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当硅钛比为20时,苯酚转化率达到最高,为2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晶化 TS-1分子筛 骨架钛含量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壁部分有序化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岚 朱广山 +2 位作者 张大粱 邸岩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8-211,共4页
采用一种“改进的二次晶化”的方法处理介孔二氧化硅SBA-15.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子衍射(ED)、红外光谱(FTIR)以及固体核磁共振(NMR)等多种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得样品的孔壁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与普通介孔... 采用一种“改进的二次晶化”的方法处理介孔二氧化硅SBA-15.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子衍射(ED)、红外光谱(FTIR)以及固体核磁共振(NMR)等多种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得样品的孔壁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与普通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孔壁不同,显示一定程度的有序性.同时,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得到很好的保持,且样品的水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二次晶化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碱处理制备微介孔催化剂及其噻吩烷基化催化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冬梅 铁大兴 +3 位作者 高晨义 毛艳红 王海彦 于海兵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12,共13页
以SiO_2/Al2O3物质的量比为50的H-ZSM-5分子筛为母体,分别采用Na_2CO_3溶液处理后加入TPAOH溶液进行二次晶化法以及Na_2CO_3/TPAOH混合溶液同时处理法,制备了微孔-介孔多级孔HZSM-5催化剂,对其噻吩烷基化反应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以SiO_2/Al2O3物质的量比为50的H-ZSM-5分子筛为母体,分别采用Na_2CO_3溶液处理后加入TPAOH溶液进行二次晶化法以及Na_2CO_3/TPAOH混合溶液同时处理法,制备了微孔-介孔多级孔HZSM-5催化剂,对其噻吩烷基化反应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 mol/L的Na_2CO_3溶液处理后的催化剂在TPAOH溶液中发生了二次晶化;当TPAOH溶液浓度为0.3 mol/L、晶化温度为170℃、晶化时间为24 h时,得到的HZ(CO_2-3-TPA+,0.3-24-170)催化剂具有适宜的孔径和酸性,其噻吩烷基化转化率最高(99.1%)。而Na_2CO_3/TPAOH同时处理HZSM-5分子筛所得的催化剂,由于生成大量SiO_2堵塞了孔道,覆盖了催化剂表面,降低了催化剂的平均孔径和酸性,不适合噻吩烷基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碱处理 多级孔 二次晶化 ZSM-5 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酮氨肟化工艺中不可逆失活HTS分子筛的再生 被引量:3
8
作者 夏长久 林民 +3 位作者 朱斌 彭欣欣 徐广通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开发了一种简便且高效的商业环己酮氨肟化工艺不可逆失活HTS分子筛的再生方法。将赶醇处理后的硅钛物种与失活HTS分子筛混合物进行二次水热晶化处理,将促进双氧水分解的无定形TiO_2-SiO_2颗粒包埋到分子筛晶体中。TEM、XPS和Py-IR分析表... 开发了一种简便且高效的商业环己酮氨肟化工艺不可逆失活HTS分子筛的再生方法。将赶醇处理后的硅钛物种与失活HTS分子筛混合物进行二次水热晶化处理,将促进双氧水分解的无定形TiO_2-SiO_2颗粒包埋到分子筛晶体中。TEM、XPS和Py-IR分析表明,二次晶化处理可使失活HTS分子筛溶解和再结晶生长,从而造成无定形TiO_2-SiO_2颗粒被包埋到了分子筛晶内。苯酚羟基化和双氧水分解实验结果表明,将酸性富钛粒子包埋可以阻断其与双氧水分子的直接接触,减弱双氧水无效分解,因此再生HTS具有与新鲜HTS接近的催化性能。同时,本研究为"量体裁衣"式设计分子筛催化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氨肟 HTS分子筛 二次晶化处理 包埋 双氧水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薄膜结晶团晶化机理的研究
9
作者 靳瑞敏 蔡志端 +3 位作者 苍利民 阎韬 徐建军 栗书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8-281,共4页
本文用PECVD法在石英玻璃上沉积非晶硅薄膜,然后用快速光退火和传统电阻炉退火方法晶化生长多晶硅薄膜,用拉曼光谱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薄膜,发现在制备的多晶硅薄膜表面存在结晶团现象,并对这一现象的晶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非晶硅薄膜 二次晶化 多晶硅薄膜 结晶团现象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HZSM-5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催化丙烷脱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国皓 徐华胜 +3 位作者 余金鹏 张春秀 陈雅莹 王鹏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2-897,912,共7页
以十八水合硫酸铝、硅溶胶、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硝酸铵(NH_4NO_3)为原料,合成硅铝物质的量比为100的HZSM-5分子筛。采用乙酸钠溶液处理HZSM-5分子筛后加入TPAOH溶液进行二次晶化,通过对处理前、后的HZSM-5分子筛负载Pt,制得Pt/HZS... 以十八水合硫酸铝、硅溶胶、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硝酸铵(NH_4NO_3)为原料,合成硅铝物质的量比为100的HZSM-5分子筛。采用乙酸钠溶液处理HZSM-5分子筛后加入TPAOH溶液进行二次晶化,通过对处理前、后的HZSM-5分子筛负载Pt,制得Pt/HZSM-5催化剂用于丙烷脱氢反应。利用XRD、SEM、XRF、BET、NH_3-TPD和H_2化学吸附对处理前、后的HZSM-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浓度的TPAOH溶液对HZSM-5分子筛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孔结构、表面酸性及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酸钠溶液处理后的HZSM-5分子筛在TPAOH溶液中发生了二次晶化,不仅形成了微孔-介孔多级孔结构,还能调变分子筛的表面酸性;当TPAOH溶液浓度为0.3 mol/L、晶化温度为170℃、晶化时间为24 h时,得到的Pt/HZSM-5催化丙烷的初始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4.2%和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晶化 丙烷脱氢 HZSM-5 多级孔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和时间对制备多晶硅薄膜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靳瑞敏 王玉仓 +3 位作者 陈兰莉 罗鹏辉 郭新峰 卢景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91,共3页
通过PECVD法于不同温度直接沉积非晶硅(a-Si:H)薄膜,选择于850℃分别退火2h、3h、6h、8h,于700℃分别退火5h、7h、10h、13h,于900℃分别退火1h、3h、8h,分别于720℃、790℃、840℃、900℃、940℃退火1h,然后用拉曼光谱和SEM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PECVD法于不同温度直接沉积非晶硅(a-Si:H)薄膜,选择于850℃分别退火2h、3h、6h、8h,于700℃分别退火5h、7h、10h、13h,于900℃分别退火1h、3h、8h,分别于720℃、790℃、840℃、900℃、940℃退火1h,然后用拉曼光谱和SEM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退火温度与退火时间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出现一系列晶化效果好的极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VD法 非晶硅薄膜 多晶硅薄膜 二次晶化 拉曼光谱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制备多晶硅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瑞敏 郑小燕 +1 位作者 陈兰莉 卢景霄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3,共3页
通过PECVD法,用玻璃作衬底在30℃、350℃和450℃下直接沉积非晶硅(a-Si:H)薄膜,在600℃和850℃下退火三个小时,把前后样品用拉曼光谱和XRD分析,发现二次晶化后的晶化效果比直接沉积的薄膜好,850℃下退火的薄膜比600℃下好。
关键词 PECVD法 非晶硅薄膜 多晶硅薄膜 二次晶化 拉曼光谱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薄膜制备的量子态模型
13
作者 靳锐敏 卢景霄 +2 位作者 扬仕娥 张丽伟 李瑞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06年第4期42-46,共5页
本文提出量子态模型。发现在制备多晶硅薄膜过程中沉积温度、衬底、射频功率、氢稀释比、磷掺杂等沉积参数、多晶硅薄膜晶粒大小,以及二次晶化过程符合量子态模型。
关键词 量子态模型 PECVD法 非晶硅薄膜 二次晶化 RAMAN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ZSM-5分子筛在甲醇制丙烯反应中的失活与再生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思 张卿 +3 位作者 巩雁军 张瑛 吴志杰 窦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85-1794,共10页
研究了甲醇制丙烯(MTP)催化剂经过多周期反应后失活的本质原因,据此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催化剂再生方法,即二次晶化法,并将其应用到失活MTP催化剂的再生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_2吸附、^... 研究了甲醇制丙烯(MTP)催化剂经过多周期反应后失活的本质原因,据此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催化剂再生方法,即二次晶化法,并将其应用到失活MTP催化剂的再生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_2吸附、^(27)Al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27)Al MAS NMR)、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吡啶吸附红外(Py-IR)光谱等测试技术对再生前后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硅铝比、织构性质、酸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在常压(甲醇分压为30 k Pa)、反应温度为470°C、甲醇质量空速(WHSV)为1 h^(-1)的条件下,研究了再生前后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分子筛晶体结构被破坏、活性位流失是多周期反应后HZSM-5分子筛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经过二次晶化再生后,催化剂的相对结晶度、比表面积、孔容和酸量都明显提高,晶体结构和活性位得到了有效修复,再生催化剂在MTP反应中重新表现出优异的甲醇转化能力和丙烯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丙烯 ZSM-5分子筛 失活 再生 二次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Zr-Beta分子筛制备及MPV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峰 王红艳 +3 位作者 陈树伟 李文林 崔杏雨 李瑞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7-871,880,共6页
制备了Zr-Beta分子筛、介孔Meso-Zr-Beta分子筛和二次晶化Re-Zr-beta分子筛3种不同的催化剂。采用XRD、BET、SEM、TEM、NH 3-TPD、UV-Vis,Py-FTIR等手段对3种分子筛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碱TEAOH二次晶化处理得到的Re... 制备了Zr-Beta分子筛、介孔Meso-Zr-Beta分子筛和二次晶化Re-Zr-beta分子筛3种不同的催化剂。采用XRD、BET、SEM、TEM、NH 3-TPD、UV-Vis,Py-FTIR等手段对3种分子筛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碱TEAOH二次晶化处理得到的Re-Zr-beta分子筛具有更加优异的结构性质。环己酮与异丙醇的MPV反应评价结果表明,Re-Zr-beta分子筛具有最高环己酮转化率,达到了55%,选择性99%。这是由于在MPV反应中,与常规Zr-beta分子筛和介孔Meso-Zr-beta分子筛相比,Re-Zr-beta催化剂在保持优异晶体结构和增加的比表面积、介孔体积的同时,具有更适宜的Lewis酸性位点密度以及更高的酸量,故其具有最佳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eta TEAOH 二次晶化 MPV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ed binder‐free MWW‐type titanosilicate with Si‐rich shell for selective and durable propylene epoxidation 被引量:8
16
作者 Jinpeng Yin Xin Jin +5 位作者 Hao Xu Yejun Guan Rusi Peng Li Chen Jingang Jiang Peng W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561-1575,共15页
Selective and durable fixed‐bed catalysts are highly desirable for developing eco‐efficient HPPO(hydrogen peroxide propylene oxide)process.The powder titanosilicate catalysts must be shaped before being applied in i... Selective and durable fixed‐bed catalysts are highly desirable for developing eco‐efficient HPPO(hydrogen peroxide propylene oxide)process.The powder titanosilicate catalysts must be shaped before being applied in industrial processes.As the essential additives for preparing formed catalysts,binders are usually the catalytically inert components,but they would cover the surface and pore mouth of zeolite,thereby declin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active sites.By recrystallizing the binder(silica)/Ti‐MWW extrudat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dual organic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s,the silica binder was converted into MWW zeolite phase to form a structured binder‐free Ti‐MWW zeolite with Si‐rich shell,which enhanced the diffusion efficiency and maintained the mechanical strength.Meanwhile,due to the partial dissolution of Si in the Ti‐MWW matrix,abundant silanol nests formed and part of framework TiO4 species were transferred into open TiO_(6)ones,improving the accumulation and activation ability of H_(2)O_(2)inside the monolith.Successive piperidine treatment and fluoridation of the binder‐free Ti‐MWW further enhanced the H_(2)O_(2)activation and oxygen transfer ability of the active Ti sites,and stabilized the Ti‐OOH intermediate through hydrogen bond formed between the end H in Ti‐OOH and the adjacent Si‐F species,thus achieving a more efficient epoxidation process.Additionally,the side reaction of PO hydrolysis was inhibited because the modification effectively quenched numerous Si‐OH groups.The lifetime of the modified binder‐free Ti‐MWW catalyst was 2400 h with the H_(2)O_(2)conversion and PO selectivity both above 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ylene epoxidation TITANOSILICATE Binder‐free formed catalyst RECRYSTALLIZATION MICRO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 of Na_2CO_3-Modified HZSM-5 Zeolites with Tetrapropylammonium Hydroxide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iophene Alkylation Reaction 被引量:10
17
作者 Liu Dongmei Kong Feifei +1 位作者 Zhai Yuchun Wang Haiya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3期53-60,共8页
The Na2CO3-modified HZSM-5 zeolites were further treated by tetrapropylammonium hydroxide(TPAOH) solution. The effect of TPAOH concentration on the 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ing sam... The Na2CO3-modified HZSM-5 zeolites were further treated by tetrapropylammonium hydroxide(TPAOH) solution. The effect of TPAOH concentration on the 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ing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complementary combination of X-ray diffraction,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XPS, 27 Al and 29 Si magic-angle spinn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BET 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 of the HZSM-5 zeolite could result in migration of non-framework species from the internal channels to the zeolite surface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into framework speci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se modified samples for thiophene alkylation was evaluated. Both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s were improved after 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propylammonium hydroxide sodium carbonate HZSM-5 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