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4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封闭管道内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姚祺
江丙友
+4 位作者
苏明清
王培龙
李静静
丁大伟
洪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前段瓦斯体积分数、不同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和不同二次引爆距离3种因素对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产生影响的规律问题。采用自主搭建的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实验系统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固定...
为了研究不同前段瓦斯体积分数、不同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和不同二次引爆距离3种因素对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产生影响的规律问题。采用自主搭建的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实验系统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固定时,前段瓦斯体积分数接近10%时,二次爆炸压力相较于其他工况最大高出78.90%;当固定前段瓦斯体积分数时,随着后段瓦斯体积分数的增大,二次爆炸压力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0,0.1,0.2 m^(3)种二次引爆距离下瓦斯二次爆炸压力分析发现,二次引爆距离在[0,0.2]m内的增大对瓦斯二次爆炸起到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制定相应的抑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管道
瓦斯
二次爆炸
爆炸
压力
火焰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次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张海鹏
潘钻峰
司豆豆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81,共17页
为了探究钢筋混凝土梁在二次爆炸作用下的毁伤效应,开展了相关数值分析研究:利用LS-DYNA中的流固耦合算法和完全重启动技术,对钢筋混凝土梁二次爆炸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拟方法和材料模型参数的正确...
为了探究钢筋混凝土梁在二次爆炸作用下的毁伤效应,开展了相关数值分析研究:利用LS-DYNA中的流固耦合算法和完全重启动技术,对钢筋混凝土梁二次爆炸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拟方法和材料模型参数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二次爆炸场景进行扩展,对典型足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建模分析,探究了爆炸场景、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筋率对二次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损伤破坏模式和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压力膜效应的存在,在保持爆炸总当量不变的前提下,单次爆炸对钢筋混凝土梁构件造成的损伤比连续两次爆炸造成的累积损伤更严重;提高混凝土强度可以显著提高二次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爆性能;提高纵筋配筋率对梁抗爆性能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而对混凝土梁支座部位采用箍筋加密措施可以降低钢筋混凝土梁在爆炸作用下的剪切破坏程度,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在二次爆炸作用下的抗爆性能。进一步计算得到了所涉及二次爆炸场景下两种不同设计参数钢筋混凝土梁的等损伤曲线,建立了相应的损伤程度分区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爆炸
荷载
二次爆炸
流固耦合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次爆炸作用下钢板-钢筋混凝土竖井变形特征及计算
3
作者
孙善政
卢浩
+2 位作者
刘渊
王炜
陈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69-177,224,共10页
针对土中钢板-钢筋混凝土竖井结构受二次爆炸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和变形计算问题,基于竖井结构抗一次爆炸试验,开展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讨论了不同一次、二次爆炸比例爆距情况下竖井结构的破坏特征、一次爆炸工况对二次爆炸后结构变形...
针对土中钢板-钢筋混凝土竖井结构受二次爆炸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和变形计算问题,基于竖井结构抗一次爆炸试验,开展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讨论了不同一次、二次爆炸比例爆距情况下竖井结构的破坏特征、一次爆炸工况对二次爆炸后结构变形的影响,提出了一次爆炸后竖井结构抗力衰减评价指标,参数化分析了竖井混凝土强度和钢板厚度对抗力衰减程度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构建了二次爆炸作用下竖井结构弹塑性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二次爆炸作用与一次爆炸作用竖井结构破坏模式和破坏特征相同,但一次爆炸会导致结构发生塑性变形和抗力衰减,从而使二次爆炸时竖井结构变形增大,破坏程度加剧;可以采用结构广义刚度K_(stru)的衰减程度I表征一次爆炸后竖井结构的抗力变化,衰减程度I与一次爆炸竖井结构无量纲环向相对位移α1相关;混凝土强度对结构抗力衰减规律影响不大,钢板与混凝土厚度比的增大可以减缓结构抗力的衰减速度;结合竖井结构一次爆炸弹塑性变形计算方法和结构抗力衰减计算方法得到的二次爆炸作用下竖井结构弹塑性变形半经验计算方法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误差小于8.1%,可以为竖井结构抗爆设计计算和毁伤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爆炸
竖井结构
破坏特征
弹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泄爆诱导二次爆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叶经方
姜孝海
+2 位作者
贾正望
董刚
范宝春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6-362,共7页
在不同泄爆压力、不同泄爆面积和不同当量比的甲烷/空气预混气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容积为0.00814m3带导管的柱形泄爆容器和底端中心点火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泄爆实验。实验获得了内外流场测点的压力历史曲线。结果表明泄爆后外流场出现典型...
在不同泄爆压力、不同泄爆面积和不同当量比的甲烷/空气预混气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容积为0.00814m3带导管的柱形泄爆容器和底端中心点火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泄爆实验。实验获得了内外流场测点的压力历史曲线。结果表明泄爆后外流场出现典型的破膜激波和二次爆炸波的双峰变化特征,前者不断下降,其强度随泄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后者经历了上升和下降过程,强度随泄爆压力、泄爆面积和甲烷/空气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力学
二次爆炸
实验研究
甲烷/空气预混气
泄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瓦斯爆炸诱导瓦斯-煤尘二次爆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尉存娟
谭迎新
+1 位作者
胡双启
侯万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32,共4页
为系统研究煤矿瓦斯爆炸诱导煤尘二次爆炸的相关规律,针对煤尘、瓦斯复杂混合物的爆炸特性,采用高压室内瓦斯爆炸破膜产生激波,激波卷扬低压室内预置好的煤尘或煤尘-瓦斯混合物的方式,在自建的水平爆炸管道内对4种浓度的煤尘进行试验研...
为系统研究煤矿瓦斯爆炸诱导煤尘二次爆炸的相关规律,针对煤尘、瓦斯复杂混合物的爆炸特性,采用高压室内瓦斯爆炸破膜产生激波,激波卷扬低压室内预置好的煤尘或煤尘-瓦斯混合物的方式,在自建的水平爆炸管道内对4种浓度的煤尘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爆炸诱导煤尘二次爆炸的爆炸压力随煤尘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煤尘质量浓度为200 g/m3时二次爆炸压力最大。以煤尘质量浓度为200 g/m3的煤尘-空气混合物为例,在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的瓦斯气体后发现,其爆炸压力为0.441 6 MPa,增加了0.08 MPa,而且随着瓦斯体积分数由1%增至2%时,爆炸压力也相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尘
二次爆炸
诱导
爆炸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泄爆过程中二次爆炸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姜孝海
范宝春
+1 位作者
叶经方
董刚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2-450,共9页
在容积为0.00814m3的柱形泄爆容器中,对泄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容器内充满当量比为1的甲烷-空气预混气,采用底端中心点火,泄爆压力为230±15kPa.基于κ-ε湍流模型和EBU燃烧模型,利用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对该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
在容积为0.00814m3的柱形泄爆容器中,对泄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容器内充满当量比为1的甲烷-空气预混气,采用底端中心点火,泄爆压力为230±15kPa.基于κ-ε湍流模型和EBU燃烧模型,利用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对该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和计算获得的外轴线上4个测压点的压力曲线和外流场的阴影和数值照片,形象地描述了高压泄爆时外部流场的变化.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根据实验和数值结果,详细地讨论了泄爆过程中二次爆炸产生的动力学机理.泄爆的初始阶段,在破膜激波的引导下,泄出的未燃气体因欠膨胀在外流场形成稀疏波低压区和悬激波高压区.高压区可燃气体密度和温度上升,成为高密度的预热区域.随后,火焰以射流形式从泄爆口泄出,点燃可燃气云.受湍流等因素的影响,特别在高密度的预热区域,燃烧速率可能迅速增大,从而导致二次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爆
实验
数值模拟
二次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道内瓦斯爆炸引起沉积煤粉尘二次爆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0
7
作者
胡双启
尉存娟
谭迎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6期895-899,共5页
为了系统研究可燃气体、可燃粉尘的爆炸特性,研制了一套由水平燃烧爆炸管道、配气系统、点火系统和爆炸压力测试系统组成的水平管道式气体-粉尘爆炸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了瓦斯爆炸引起沉积煤粉尘二次爆炸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二次爆...
为了系统研究可燃气体、可燃粉尘的爆炸特性,研制了一套由水平燃烧爆炸管道、配气系统、点火系统和爆炸压力测试系统组成的水平管道式气体-粉尘爆炸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了瓦斯爆炸引起沉积煤粉尘二次爆炸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二次爆炸的爆炸压力随煤粉尘浓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最大爆炸压力出现在煤粉尘浓度为200g/m3附近;随着煤粉尘粒径的增大,二次爆炸的爆炸压力则是线性递减的,该研究结果对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爆炸
煤粉尘
爆炸
二次爆炸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泄爆导致的二次爆炸
被引量:
14
8
作者
范宝春
姜孝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6,共6页
基于计算结果和相关实验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对高压泄爆导致的二次爆炸机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泄爆后,泄出的高压可燃气体在泄爆口附近形成可燃云团,由于欠膨胀,云团内存在稀疏波低压区和Mach干高压区。火焰射流泄出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使...
基于计算结果和相关实验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对高压泄爆导致的二次爆炸机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泄爆后,泄出的高压可燃气体在泄爆口附近形成可燃云团,由于欠膨胀,云团内存在稀疏波低压区和Mach干高压区。火焰射流泄出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使Mach干高压区内的可燃云团爆炸式燃烧,压力迅速上升,以致产生二次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力学
二次爆炸
泄爆实验
高压泄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烷-空气的二次爆炸流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9
作者
姜孝海
范宝春
叶经方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了揭示二次爆炸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带导管的柱形泄爆装置对向空气中泄爆的过程进行了实验。实验获得了在不同泄爆条件下清晰的时序阴影照片和外流场测点的压力历程。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二次爆炸的产生条件,并详细讨论了二次...
为了揭示二次爆炸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带导管的柱形泄爆装置对向空气中泄爆的过程进行了实验。实验获得了在不同泄爆条件下清晰的时序阴影照片和外流场测点的压力历程。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二次爆炸的产生条件,并详细讨论了二次爆炸影响因素在不同泄爆条件的变化,从而分析和解释了二次爆炸强度在相应泄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爆炸
流场
空气
甲烷
二次爆炸
实验结果分析
产生机制
泄爆装置
产生条件
变化规律
爆炸
强度
外流场
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管泄放粉尘爆炸过程中二次爆炸现象研究
被引量:
6
10
作者
闫兴清
喻健良
李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以2μm铝粉为介质,通过在1.3 L柱形容器顶端连接泄放导管,研究了导管泄放粉尘爆炸过程中容器及导管内的压力特性,探讨了粉尘爆炸泄放过程中二次爆炸的发生条件及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导管泄放粉尘爆炸时,由于火焰较压力波有滞后,火焰进...
以2μm铝粉为介质,通过在1.3 L柱形容器顶端连接泄放导管,研究了导管泄放粉尘爆炸过程中容器及导管内的压力特性,探讨了粉尘爆炸泄放过程中二次爆炸的发生条件及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导管泄放粉尘爆炸时,由于火焰较压力波有滞后,火焰进入导管会点燃已经随压力波进入导管的未燃粉尘,产生二次爆炸现象。当容器内铝粉质量浓度超过500 g/m3,且导管长度超过1 500mm时,导管内会出现二次爆炸现象。当容器内粉尘质量浓度为500~1 000 g/m3时,二次爆炸引起的容器内二次压力峰值不超过一次压力峰值。通过开展泄爆膜上二次放粉试验时发现,若爆炸开始前导管内存在可燃粉尘,则二次爆炸强度显著增大,容器内二次压力峰值接近甚至超过一次压力峰值。泄放导管越长,粉尘质量浓度越大,二次爆炸强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爆炸
泄放
泄放导管
二次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波诱导铝粉二次爆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11
作者
张一博
谭迎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1-64,共4页
为研究激波卷扬铝粉发生二次爆炸的爆炸特性,减少铝粉爆炸事故造成的危害,采用水平管道式气体-粉尘爆炸试验装置,用隔爆膜片将装置分割成2部分。试验时,第Ⅰ部分充入常压的瓦斯气体(纯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同时在第Ⅱ,Ⅲ部分铺上铝粉...
为研究激波卷扬铝粉发生二次爆炸的爆炸特性,减少铝粉爆炸事故造成的危害,采用水平管道式气体-粉尘爆炸试验装置,用隔爆膜片将装置分割成2部分。试验时,第Ⅰ部分充入常压的瓦斯气体(纯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同时在第Ⅱ,Ⅲ部分铺上铝粉(气氛为常压空气)。第Ⅰ部分瓦斯爆炸后的冲击波冲破膜片形成激波卷扬并引爆第Ⅱ,Ⅲ部分的铝粉,造成二次爆炸。研究铝粉不同浓度、粒径对其二次爆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爆炸压力随着铝粉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其质量浓度为600 g/m3时爆炸压力最大;当浓度一定时,铝粉爆炸压力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激波卷扬和气体携带吹粉对比试验表明,扬尘方式对铝粉爆炸特性有影响,其中采用激波卷扬法测得的爆炸压力明显高于采用气体携带法测得的爆炸压力,在铝粉质量浓度为100 g/m3时,爆炸压力差值最大为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爆炸
铝粉质量浓度
铝粉粒度
最大
爆炸
压力
扬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粉尘“二次爆炸”过程研究
被引量:
8
12
作者
白春华
Li.,YC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11,共6页
开展了工业粉尘“二次爆炸”过程实验室研究工作。对玉米淀粉、小麦粉等粮食粉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二次爆炸”发展过程以及最后形成的爆轰波特性,还进一步研究了粉尘层冲击波卷扬过程和分析讨论了粉尘“二次爆炸”过程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二次爆炸
爆轰波
冲击波卷扬
工业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矿用二次爆炸预警仪的研制
被引量:
1
13
作者
赵新权
刘葵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26-27,34,共3页
简要介绍了新型智能矿用二次预警爆炸仪的组成、原理、性能和特点,使用该仪器对环境中甲烷、氧气的检测,通过单片机计算出环境气中有无爆炸危险。
关键词
智能
矿用
二次爆炸
预警仪
爆炸
三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弹式二次爆炸射孔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于开勋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6期807-809,共3页
为最大限度提高及恢复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油气储层的生产能力,提高射孔完井的效率,地层二次爆炸射孔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介绍含能子弹、子弹扩孔器、定向器、导向器以及套管定位支撑器的研制等,阐述了相关技术方案及研究成果。经过现场...
为最大限度提高及恢复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油气储层的生产能力,提高射孔完井的效率,地层二次爆炸射孔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介绍含能子弹、子弹扩孔器、定向器、导向器以及套管定位支撑器的研制等,阐述了相关技术方案及研究成果。经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项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射孔
子弹扩孔器
二次爆炸
射孔污染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原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陈进
肖川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9,共5页
提出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的概念并阐述了其相关作用原理,用实验验证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原理的可行性。针对选定的炸药装药,设计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的实验弹结构,利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实验弹的爆炸过程,确定二级装药在一级装药爆炸作...
提出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的概念并阐述了其相关作用原理,用实验验证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原理的可行性。针对选定的炸药装药,设计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的实验弹结构,利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实验弹的爆炸过程,确定二级装药在一级装药爆炸作用下是否发生XDT或DDT、测量起爆延迟时间和二级装药发生爆轰时其距初始位置的距离。结果表明,当有机玻璃隔板厚度值为50~80mm时,二级装药发生稳定的XDT或DDT,起爆延迟时间为2125~11000μs,二级装药产生的位移为252~645mm;采用钝感炸药装药,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生起爆时间更长的爆轰。XDT或DDT原理可应用于杀伤战斗部技术,提高杀伤破片的分布密度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力学
二次爆炸
杀伤战斗部
迟滞爆轰
燃烧转爆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糊模式识别在瓦斯二次爆炸预警中的应用
16
作者
宋绍楼
张明
李军杰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25期190-192,共3页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瓦斯二次爆炸预警性能,将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到煤矿井下瓦斯二次爆炸气体浓度的分析中,通过该方法能较准确的预测瓦斯浓度的变化趋势。硬件系统的核心选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2812,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运算速度,可...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瓦斯二次爆炸预警性能,将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到煤矿井下瓦斯二次爆炸气体浓度的分析中,通过该方法能较准确的预测瓦斯浓度的变化趋势。硬件系统的核心选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2812,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运算速度,可快速对瓦斯二次爆炸的危险性作出预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预警系统可靠性高,对煤矿井下瓦斯二次爆炸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
识别
瓦斯
二次爆炸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尘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及残留气体分析
被引量:
4
17
作者
李晓亮
鄢利
+4 位作者
刘贞堂
刘浩雄
钱继发
洪森
张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2-68,共7页
利用20L球形爆炸装置在不同煤尘浓度、粒径及点火能量条件下进行了煤尘二次爆炸实验,分析了煤尘浓度、粒径及点火能量对燃烧持续时间及残留气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煤尘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大于一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点火...
利用20L球形爆炸装置在不同煤尘浓度、粒径及点火能量条件下进行了煤尘二次爆炸实验,分析了煤尘浓度、粒径及点火能量对燃烧持续时间及残留气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煤尘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大于一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点火能量对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的影响最大,煤尘粒径的影响最小;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大,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煤尘粒径减小或点火能量的增大,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不断减小;对于相同条件下的同种气体,煤尘二次爆炸后残留气体体积分数均小于一次爆炸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煤尘粒径减小,二次爆炸后残留的CO体积分数不断减小,CO,CO_2体积分数的比值减小,CH_4体积分数增大;随着点火能量的增大,二次爆炸后残留的CO和CH_4体积分数均不断增大,CO,CO_2体积分数的比值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煤尘
爆炸
煤尘
二次爆炸
煤尘浓度
煤尘粒径
点火能量
燃烧持续时间
残留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尘二次爆炸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18
作者
刘浩雄
刘贞堂
+3 位作者
钱继发
洪森
邱黎明
张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7,共7页
利用20L球形爆炸装置研究了煤尘浓度、煤尘粒径和点火能量对煤尘二次爆炸特性的影响,并与煤尘一次爆炸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加,煤尘二次爆炸最大压力和爆炸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一次爆炸与二次爆...
利用20L球形爆炸装置研究了煤尘浓度、煤尘粒径和点火能量对煤尘二次爆炸特性的影响,并与煤尘一次爆炸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加,煤尘二次爆炸最大压力和爆炸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一次爆炸与二次爆炸的最大压力差先减小后增大,一次爆炸与二次爆炸的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差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煤尘二次爆炸最大压力和爆炸压力最大上升速率不断增大,一次爆炸与二次爆炸的最大压力差及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差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点火能量的增加,煤尘二次爆炸最大压力和爆炸压力最大上升速率,以及一次爆炸与二次爆炸的最大压力差及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差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煤尘二次爆炸最大压力和爆炸压力最大上升速率与一次爆炸时相比均减小;煤尘浓度为煤尘二次爆炸特性与一次爆炸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爆炸
二次爆炸
煤尘浓度
煤尘粒径
点火能量
爆炸
最大压力
爆炸
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弯管内铝粉二次爆炸及抑爆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9
作者
雷伟刚
毕海普
王凯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48,共6页
为研究弯管对铝粉爆炸及二次爆炸传播和后果的影响,基于实验室粉尘爆炸及抑爆系统,测试并分析粉尘爆炸及其抑爆的关键参数。利用弯管中丙烷爆炸产生的激波引起铝粉二次扬尘爆炸,并针对铝粉二次爆炸进行抑爆测试。结果表明:激波吹起的铝...
为研究弯管对铝粉爆炸及二次爆炸传播和后果的影响,基于实验室粉尘爆炸及抑爆系统,测试并分析粉尘爆炸及其抑爆的关键参数。利用弯管中丙烷爆炸产生的激波引起铝粉二次扬尘爆炸,并针对铝粉二次爆炸进行抑爆测试。结果表明:激波吹起的铝粉引起的二次爆炸压力明显高于纯丙烷,铝粉质量浓度为500 g/m3时粉尘爆炸压力最高,加入抑爆剂后,粉尘爆炸的火焰传播时间及火焰强度明显减小,且磷酸二氢铵的抑爆效果优于碳酸钙,爆炸压力随着抑爆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二氢铵能完全抑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爆炸
铝粉
冲击波
抑爆剂
最大
爆炸
压力
弯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规武器二次爆炸作用下浅埋钢筋混凝土拱结构破坏规律
被引量:
6
20
作者
陈昊
卢浩
+3 位作者
孙善政
熊自明
岳松林
王德荣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3-165,共13页
为研究常规武器二次爆炸作用下土中浅埋拱结构的破坏规律,对土中浅埋钢筋混凝土直墙拱结构进行爆炸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对结构模型设置多个缩比工况,同时,利用LS-DYNA对3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土中测点压力、结构测点速度和结...
为研究常规武器二次爆炸作用下土中浅埋拱结构的破坏规律,对土中浅埋钢筋混凝土直墙拱结构进行爆炸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对结构模型设置多个缩比工况,同时,利用LS-DYNA对3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土中测点压力、结构测点速度和结构挠度等数据,发现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并拓展了二次爆炸的数值模拟工况。结果表明:比例爆距设置在0.4~0.6 m/kg^(1/3),以保证结构以整体破坏为主。综合结构毁伤宏观描述和结构最大挠跨比,对整体作用下结构的毁伤等级进行划分。通过讨论结构的初始毁伤及不同爆炸顺序时钢筋混凝土直墙拱结构的破坏规律,结构受爆炸作用发生开裂、弯曲等破坏时,部分混凝土因开裂或进入塑性而退出工作,从而导致结构的刚度发生改变;结构最终毁伤程度受打击顺序影响,初次爆炸对结构最终损伤影响比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坑道
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次爆炸
破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封闭管道内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姚祺
江丙友
苏明清
王培龙
李静静
丁大伟
洪汉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安徽金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01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08085J19)
+3 种基金
安徽省高校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22AH020057)
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支持项目(gxbjZD2022017)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学术研究活动资助项目(2022H301)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22CX2014)。
文摘
为了研究不同前段瓦斯体积分数、不同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和不同二次引爆距离3种因素对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产生影响的规律问题。采用自主搭建的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实验系统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固定时,前段瓦斯体积分数接近10%时,二次爆炸压力相较于其他工况最大高出78.90%;当固定前段瓦斯体积分数时,随着后段瓦斯体积分数的增大,二次爆炸压力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0,0.1,0.2 m^(3)种二次引爆距离下瓦斯二次爆炸压力分析发现,二次引爆距离在[0,0.2]m内的增大对瓦斯二次爆炸起到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制定相应的抑爆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封闭管道
瓦斯
二次爆炸
爆炸
压力
火焰传播特性
Keywords
closed pipeline
gas secondary explosion
explosion pressure
flam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次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张海鹏
潘钻峰
司豆豆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81,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368)。
文摘
为了探究钢筋混凝土梁在二次爆炸作用下的毁伤效应,开展了相关数值分析研究:利用LS-DYNA中的流固耦合算法和完全重启动技术,对钢筋混凝土梁二次爆炸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拟方法和材料模型参数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二次爆炸场景进行扩展,对典型足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建模分析,探究了爆炸场景、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筋率对二次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损伤破坏模式和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压力膜效应的存在,在保持爆炸总当量不变的前提下,单次爆炸对钢筋混凝土梁构件造成的损伤比连续两次爆炸造成的累积损伤更严重;提高混凝土强度可以显著提高二次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爆性能;提高纵筋配筋率对梁抗爆性能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而对混凝土梁支座部位采用箍筋加密措施可以降低钢筋混凝土梁在爆炸作用下的剪切破坏程度,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在二次爆炸作用下的抗爆性能。进一步计算得到了所涉及二次爆炸场景下两种不同设计参数钢筋混凝土梁的等损伤曲线,建立了相应的损伤程度分区图。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爆炸
荷载
二次爆炸
流固耦合
动力响应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blast load
secondary explosion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dynamic response
分类号
O383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次爆炸作用下钢板-钢筋混凝土竖井变形特征及计算
3
作者
孙善政
卢浩
刘渊
王炜
陈昊
机构
火箭军工程大学作战保障学院
陆军工程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69-177,224,共10页
基金
火箭军工程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23QN-B024)。
文摘
针对土中钢板-钢筋混凝土竖井结构受二次爆炸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和变形计算问题,基于竖井结构抗一次爆炸试验,开展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讨论了不同一次、二次爆炸比例爆距情况下竖井结构的破坏特征、一次爆炸工况对二次爆炸后结构变形的影响,提出了一次爆炸后竖井结构抗力衰减评价指标,参数化分析了竖井混凝土强度和钢板厚度对抗力衰减程度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构建了二次爆炸作用下竖井结构弹塑性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二次爆炸作用与一次爆炸作用竖井结构破坏模式和破坏特征相同,但一次爆炸会导致结构发生塑性变形和抗力衰减,从而使二次爆炸时竖井结构变形增大,破坏程度加剧;可以采用结构广义刚度K_(stru)的衰减程度I表征一次爆炸后竖井结构的抗力变化,衰减程度I与一次爆炸竖井结构无量纲环向相对位移α1相关;混凝土强度对结构抗力衰减规律影响不大,钢板与混凝土厚度比的增大可以减缓结构抗力的衰减速度;结合竖井结构一次爆炸弹塑性变形计算方法和结构抗力衰减计算方法得到的二次爆炸作用下竖井结构弹塑性变形半经验计算方法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误差小于8.1%,可以为竖井结构抗爆设计计算和毁伤评估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二次爆炸
竖井结构
破坏特征
弹塑性变形
Keywords
secondary explosion
shaft structur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elastic plastic deformation
分类号
O383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泄爆诱导二次爆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叶经方
姜孝海
贾正望
董刚
范宝春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6-36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项目(2001CB409600)
文摘
在不同泄爆压力、不同泄爆面积和不同当量比的甲烷/空气预混气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容积为0.00814m3带导管的柱形泄爆容器和底端中心点火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泄爆实验。实验获得了内外流场测点的压力历史曲线。结果表明泄爆后外流场出现典型的破膜激波和二次爆炸波的双峰变化特征,前者不断下降,其强度随泄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后者经历了上升和下降过程,强度随泄爆压力、泄爆面积和甲烷/空气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爆炸
力学
二次爆炸
实验研究
甲烷/空气预混气
泄爆
Keywords
Ignition
Mixtures
Pressure
Shock waves
Vents
分类号
O381 [理学—流体力学]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瓦斯爆炸诱导瓦斯-煤尘二次爆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尉存娟
谭迎新
胡双启
侯万兵
机构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32,共4页
文摘
为系统研究煤矿瓦斯爆炸诱导煤尘二次爆炸的相关规律,针对煤尘、瓦斯复杂混合物的爆炸特性,采用高压室内瓦斯爆炸破膜产生激波,激波卷扬低压室内预置好的煤尘或煤尘-瓦斯混合物的方式,在自建的水平爆炸管道内对4种浓度的煤尘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爆炸诱导煤尘二次爆炸的爆炸压力随煤尘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煤尘质量浓度为200 g/m3时二次爆炸压力最大。以煤尘质量浓度为200 g/m3的煤尘-空气混合物为例,在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的瓦斯气体后发现,其爆炸压力为0.441 6 MPa,增加了0.08 MPa,而且随着瓦斯体积分数由1%增至2%时,爆炸压力也相应增大。
关键词
瓦斯
煤尘
二次爆炸
诱导
爆炸
压力
Keywords
methane
coal dust
secondary blasting
induced
explosion pressure
分类号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泄爆过程中二次爆炸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姜孝海
范宝春
叶经方
董刚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2-45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1CB409603).~~
文摘
在容积为0.00814m3的柱形泄爆容器中,对泄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容器内充满当量比为1的甲烷-空气预混气,采用底端中心点火,泄爆压力为230±15kPa.基于κ-ε湍流模型和EBU燃烧模型,利用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对该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和计算获得的外轴线上4个测压点的压力曲线和外流场的阴影和数值照片,形象地描述了高压泄爆时外部流场的变化.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根据实验和数值结果,详细地讨论了泄爆过程中二次爆炸产生的动力学机理.泄爆的初始阶段,在破膜激波的引导下,泄出的未燃气体因欠膨胀在外流场形成稀疏波低压区和悬激波高压区.高压区可燃气体密度和温度上升,成为高密度的预热区域.随后,火焰以射流形式从泄爆口泄出,点燃可燃气云.受湍流等因素的影响,特别在高密度的预热区域,燃烧速率可能迅速增大,从而导致二次爆炸.
关键词
泄爆
实验
数值模拟
二次爆炸
Keywords
vented explosion, experiments, numerical simulation, secondary explosion
分类号
O381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道内瓦斯爆炸引起沉积煤粉尘二次爆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0
7
作者
胡双启
尉存娟
谭迎新
机构
中北大学山西省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6期895-899,共5页
文摘
为了系统研究可燃气体、可燃粉尘的爆炸特性,研制了一套由水平燃烧爆炸管道、配气系统、点火系统和爆炸压力测试系统组成的水平管道式气体-粉尘爆炸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了瓦斯爆炸引起沉积煤粉尘二次爆炸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二次爆炸的爆炸压力随煤粉尘浓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最大爆炸压力出现在煤粉尘浓度为200g/m3附近;随着煤粉尘粒径的增大,二次爆炸的爆炸压力则是线性递减的,该研究结果对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瓦斯
爆炸
煤粉尘
爆炸
二次爆炸
实验装置
Keywords
gas explosion
coal dust explosion
secondary explosion
experimental facility
分类号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泄爆导致的二次爆炸
被引量:
14
8
作者
范宝春
姜孝海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学院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项目(2001 CB409603)
文摘
基于计算结果和相关实验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对高压泄爆导致的二次爆炸机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泄爆后,泄出的高压可燃气体在泄爆口附近形成可燃云团,由于欠膨胀,云团内存在稀疏波低压区和Mach干高压区。火焰射流泄出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使Mach干高压区内的可燃云团爆炸式燃烧,压力迅速上升,以致产生二次爆炸。
关键词
爆炸
力学
二次爆炸
泄爆实验
高压泄爆
数值模拟
Keywords
Combustion
Computer simulation
High pressure effects
Mathematical models
Methane
Mixtures
Stoichiometry
Turbulence
分类号
O383.3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烷-空气的二次爆炸流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9
作者
姜孝海
范宝春
叶经方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2001CB409603)
文摘
为了揭示二次爆炸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带导管的柱形泄爆装置对向空气中泄爆的过程进行了实验。实验获得了在不同泄爆条件下清晰的时序阴影照片和外流场测点的压力历程。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二次爆炸的产生条件,并详细讨论了二次爆炸影响因素在不同泄爆条件的变化,从而分析和解释了二次爆炸强度在相应泄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实验研究
爆炸
流场
空气
甲烷
二次爆炸
实验结果分析
产生机制
泄爆装置
产生条件
变化规律
爆炸
强度
外流场
测点
Keywords
vented explosion
secondary explosion
influence factors
pressure measurement
shadow method
分类号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X831.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导管泄放粉尘爆炸过程中二次爆炸现象研究
被引量:
6
10
作者
闫兴清
喻健良
李迪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学院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程所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基金
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219002)
文摘
以2μm铝粉为介质,通过在1.3 L柱形容器顶端连接泄放导管,研究了导管泄放粉尘爆炸过程中容器及导管内的压力特性,探讨了粉尘爆炸泄放过程中二次爆炸的发生条件及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导管泄放粉尘爆炸时,由于火焰较压力波有滞后,火焰进入导管会点燃已经随压力波进入导管的未燃粉尘,产生二次爆炸现象。当容器内铝粉质量浓度超过500 g/m3,且导管长度超过1 500mm时,导管内会出现二次爆炸现象。当容器内粉尘质量浓度为500~1 000 g/m3时,二次爆炸引起的容器内二次压力峰值不超过一次压力峰值。通过开展泄爆膜上二次放粉试验时发现,若爆炸开始前导管内存在可燃粉尘,则二次爆炸强度显著增大,容器内二次压力峰值接近甚至超过一次压力峰值。泄放导管越长,粉尘质量浓度越大,二次爆炸强度越大。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爆炸
泄放
泄放导管
二次爆炸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explosion venting
relief duct
secondary explosion
分类号
O381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波诱导铝粉二次爆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11
作者
张一博
谭迎新
机构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1-64,共4页
基金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2081014)
文摘
为研究激波卷扬铝粉发生二次爆炸的爆炸特性,减少铝粉爆炸事故造成的危害,采用水平管道式气体-粉尘爆炸试验装置,用隔爆膜片将装置分割成2部分。试验时,第Ⅰ部分充入常压的瓦斯气体(纯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同时在第Ⅱ,Ⅲ部分铺上铝粉(气氛为常压空气)。第Ⅰ部分瓦斯爆炸后的冲击波冲破膜片形成激波卷扬并引爆第Ⅱ,Ⅲ部分的铝粉,造成二次爆炸。研究铝粉不同浓度、粒径对其二次爆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爆炸压力随着铝粉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其质量浓度为600 g/m3时爆炸压力最大;当浓度一定时,铝粉爆炸压力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激波卷扬和气体携带吹粉对比试验表明,扬尘方式对铝粉爆炸特性有影响,其中采用激波卷扬法测得的爆炸压力明显高于采用气体携带法测得的爆炸压力,在铝粉质量浓度为100 g/m3时,爆炸压力差值最大为283%。
关键词
二次爆炸
铝粉质量浓度
铝粉粒度
最大
爆炸
压力
扬尘方式
Keywords
second explosion
aluminum concentration
aluminum granularity
the max explosion pressure
dust soar way
分类号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粉尘“二次爆炸”过程研究
被引量:
8
12
作者
白春华
Li.,YC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11,共6页
文摘
开展了工业粉尘“二次爆炸”过程实验室研究工作。对玉米淀粉、小麦粉等粮食粉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二次爆炸”发展过程以及最后形成的爆轰波特性,还进一步研究了粉尘层冲击波卷扬过程和分析讨论了粉尘“二次爆炸”过程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二次爆炸
爆轰波
冲击波卷扬
工业尘
Keywords
Industrial dust
Explosion
Detonation
分类号
X928.7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矿用二次爆炸预警仪的研制
被引量:
1
13
作者
赵新权
刘葵杰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26-27,34,共3页
文摘
简要介绍了新型智能矿用二次预警爆炸仪的组成、原理、性能和特点,使用该仪器对环境中甲烷、氧气的检测,通过单片机计算出环境气中有无爆炸危险。
关键词
智能
矿用
二次爆炸
预警仪
爆炸
三角形
分类号
TD679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弹式二次爆炸射孔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于开勋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
出处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6期807-809,共3页
文摘
为最大限度提高及恢复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油气储层的生产能力,提高射孔完井的效率,地层二次爆炸射孔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介绍含能子弹、子弹扩孔器、定向器、导向器以及套管定位支撑器的研制等,阐述了相关技术方案及研究成果。经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项工艺的可行性。
关键词
石油射孔
子弹扩孔器
二次爆炸
射孔污染
试验
Keywords
petroleum perforation
bullet expander
secondary explosion
perforation pollution
test
分类号
TE2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原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陈进
肖川
机构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出处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9,共5页
文摘
提出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的概念并阐述了其相关作用原理,用实验验证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原理的可行性。针对选定的炸药装药,设计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的实验弹结构,利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实验弹的爆炸过程,确定二级装药在一级装药爆炸作用下是否发生XDT或DDT、测量起爆延迟时间和二级装药发生爆轰时其距初始位置的距离。结果表明,当有机玻璃隔板厚度值为50~80mm时,二级装药发生稳定的XDT或DDT,起爆延迟时间为2125~11000μs,二级装药产生的位移为252~645mm;采用钝感炸药装药,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生起爆时间更长的爆轰。XDT或DDT原理可应用于杀伤战斗部技术,提高杀伤破片的分布密度和速度。
关键词
爆炸
力学
二次爆炸
杀伤战斗部
迟滞爆轰
燃烧转爆轰
Keywords
explosion mechanics
bi-blasting fragmentation warhead
XDT
DDT
分类号
TJ410.3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O381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糊模式识别在瓦斯二次爆炸预警中的应用
16
作者
宋绍楼
张明
李军杰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出处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25期190-192,共3页
基金
基金申请人:宋绍楼
项目名称:煤矿井下瓦斯二次爆炸形成机理及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基金颁发部门: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9T047)
文摘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瓦斯二次爆炸预警性能,将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到煤矿井下瓦斯二次爆炸气体浓度的分析中,通过该方法能较准确的预测瓦斯浓度的变化趋势。硬件系统的核心选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2812,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运算速度,可快速对瓦斯二次爆炸的危险性作出预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预警系统可靠性高,对煤矿井下瓦斯二次爆炸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模糊模式
识别
瓦斯
二次爆炸
预警
Keywords
Fuzzy pattern
recognition
gas
second explosion
prewarning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尘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及残留气体分析
被引量:
4
17
作者
李晓亮
鄢利
刘贞堂
刘浩雄
钱继发
洪森
张瑞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2-6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200)
文摘
利用20L球形爆炸装置在不同煤尘浓度、粒径及点火能量条件下进行了煤尘二次爆炸实验,分析了煤尘浓度、粒径及点火能量对燃烧持续时间及残留气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煤尘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大于一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点火能量对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的影响最大,煤尘粒径的影响最小;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大,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煤尘粒径减小或点火能量的增大,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不断减小;对于相同条件下的同种气体,煤尘二次爆炸后残留气体体积分数均小于一次爆炸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煤尘粒径减小,二次爆炸后残留的CO体积分数不断减小,CO,CO_2体积分数的比值减小,CH_4体积分数增大;随着点火能量的增大,二次爆炸后残留的CO和CH_4体积分数均不断增大,CO,CO_2体积分数的比值呈增大趋势。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煤尘
爆炸
煤尘
二次爆炸
煤尘浓度
煤尘粒径
点火能量
燃烧持续时间
残留气体
Keywords
coal mine safety
coal dust explosion
secondary explosion of coal dust
coal dust concentration
coal dust particle size
ignition energy
combustion duration
residual gas
分类号
TD71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尘二次爆炸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18
作者
刘浩雄
刘贞堂
钱继发
洪森
邱黎明
张瑞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200)
文摘
利用20L球形爆炸装置研究了煤尘浓度、煤尘粒径和点火能量对煤尘二次爆炸特性的影响,并与煤尘一次爆炸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加,煤尘二次爆炸最大压力和爆炸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一次爆炸与二次爆炸的最大压力差先减小后增大,一次爆炸与二次爆炸的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差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煤尘二次爆炸最大压力和爆炸压力最大上升速率不断增大,一次爆炸与二次爆炸的最大压力差及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差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点火能量的增加,煤尘二次爆炸最大压力和爆炸压力最大上升速率,以及一次爆炸与二次爆炸的最大压力差及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差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煤尘二次爆炸最大压力和爆炸压力最大上升速率与一次爆炸时相比均减小;煤尘浓度为煤尘二次爆炸特性与一次爆炸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煤尘
爆炸
二次爆炸
煤尘浓度
煤尘粒径
点火能量
爆炸
最大压力
爆炸
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Keywords
coal dust explosion
secondary explosion
coal dustconcentration
cignition energy
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the maximum rising rate of explo
分类号
TD71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弯管内铝粉二次爆炸及抑爆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9
作者
雷伟刚
毕海普
王凯全
机构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48,共6页
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6KJB620001)
文摘
为研究弯管对铝粉爆炸及二次爆炸传播和后果的影响,基于实验室粉尘爆炸及抑爆系统,测试并分析粉尘爆炸及其抑爆的关键参数。利用弯管中丙烷爆炸产生的激波引起铝粉二次扬尘爆炸,并针对铝粉二次爆炸进行抑爆测试。结果表明:激波吹起的铝粉引起的二次爆炸压力明显高于纯丙烷,铝粉质量浓度为500 g/m3时粉尘爆炸压力最高,加入抑爆剂后,粉尘爆炸的火焰传播时间及火焰强度明显减小,且磷酸二氢铵的抑爆效果优于碳酸钙,爆炸压力随着抑爆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二氢铵能完全抑爆。
关键词
二次爆炸
铝粉
冲击波
抑爆剂
最大
爆炸
压力
弯管
Keywords
secondary dust explosion
aluminum powder
shockwave
explosion suppressant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elbow pipeline
分类号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规武器二次爆炸作用下浅埋钢筋混凝土拱结构破坏规律
被引量:
6
20
作者
陈昊
卢浩
孙善政
熊自明
岳松林
王德荣
机构
陆军工程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3-16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8552)。
文摘
为研究常规武器二次爆炸作用下土中浅埋拱结构的破坏规律,对土中浅埋钢筋混凝土直墙拱结构进行爆炸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对结构模型设置多个缩比工况,同时,利用LS-DYNA对3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土中测点压力、结构测点速度和结构挠度等数据,发现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并拓展了二次爆炸的数值模拟工况。结果表明:比例爆距设置在0.4~0.6 m/kg^(1/3),以保证结构以整体破坏为主。综合结构毁伤宏观描述和结构最大挠跨比,对整体作用下结构的毁伤等级进行划分。通过讨论结构的初始毁伤及不同爆炸顺序时钢筋混凝土直墙拱结构的破坏规律,结构受爆炸作用发生开裂、弯曲等破坏时,部分混凝土因开裂或进入塑性而退出工作,从而导致结构的刚度发生改变;结构最终毁伤程度受打击顺序影响,初次爆炸对结构最终损伤影响比重较大。
关键词
浅埋坑道
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次爆炸
破坏规律
Keywords
shallow buried tunn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secondary explosion
failure law
分类号
O383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封闭管道内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姚祺
江丙友
苏明清
王培龙
李静静
丁大伟
洪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次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
张海鹏
潘钻峰
司豆豆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次爆炸作用下钢板-钢筋混凝土竖井变形特征及计算
孙善政
卢浩
刘渊
王炜
陈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泄爆诱导二次爆炸的实验研究
叶经方
姜孝海
贾正望
董刚
范宝春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瓦斯爆炸诱导瓦斯-煤尘二次爆炸的试验研究
尉存娟
谭迎新
胡双启
侯万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泄爆过程中二次爆炸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姜孝海
范宝春
叶经方
董刚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管道内瓦斯爆炸引起沉积煤粉尘二次爆炸的实验研究
胡双启
尉存娟
谭迎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压泄爆导致的二次爆炸
范宝春
姜孝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甲烷-空气的二次爆炸流场实验研究
姜孝海
范宝春
叶经方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导管泄放粉尘爆炸过程中二次爆炸现象研究
闫兴清
喻健良
李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激波诱导铝粉二次爆炸的试验研究
张一博
谭迎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工业粉尘“二次爆炸”过程研究
白春华
Li.,YC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智能矿用二次爆炸预警仪的研制
赵新权
刘葵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子弹式二次爆炸射孔技术研究
于开勋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原理的实验研究
陈进
肖川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模糊模式识别在瓦斯二次爆炸预警中的应用
宋绍楼
张明
李军杰
《微计算机信息》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煤尘二次爆炸燃烧持续时间及残留气体分析
李晓亮
鄢利
刘贞堂
刘浩雄
钱继发
洪森
张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煤尘二次爆炸特性研究
刘浩雄
刘贞堂
钱继发
洪森
邱黎明
张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弯管内铝粉二次爆炸及抑爆试验研究
雷伟刚
毕海普
王凯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常规武器二次爆炸作用下浅埋钢筋混凝土拱结构破坏规律
陈昊
卢浩
孙善政
熊自明
岳松林
王德荣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