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见光诱导催化合成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
1
作者 康建军 王津 陈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36,共7页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最高产率可达到83%。该合成路径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等特点,为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 3 4-二氢异喹啉-1(2H)-酮 异喹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LPS诱导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
作者 王宁 闫普普 +5 位作者 柳丹 吴利军 张付贤 汤峰 郭利伟 何斌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2-42,共11页
旨在探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炎机理。通过LPS刺激RAW264.7细胞和Balb/c小鼠建立体内外炎症损伤模型,采用CCK-8和中性红试验测定DMY对细胞最大安全浓度、损伤保护作用及吞噬能力的影响,RT-qPC... 旨在探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炎机理。通过LPS刺激RAW264.7细胞和Balb/c小鼠建立体内外炎症损伤模型,采用CCK-8和中性红试验测定DMY对细胞最大安全浓度、损伤保护作用及吞噬能力的影响,RT-qPCR检测体内外炎症损伤模型中炎症因子iNOS、IL-1、IL-6、TNF-α和JAK1/STAT3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平衡。体外实验结果表明,DMY对LPS诱导细胞的炎症损伤有较好保护作用,显著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降低NO的释放(P<0.05),降低炎症因子iNOS、IL-6、IL-10和IL-17的表达量水平(P<0.05),能够下调JAK1和STAT3的表达量(P<0.0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DMY各剂量组对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恢复小鼠脾脏指数(P<0.05),降低小鼠脾脏组织中iNOS、IL-1、IL-6、TNF-α等炎症因子和JAK1/STAT3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P<0.05),恢复Th17/Treg细胞平衡(P<0.05)。DMY可能通过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和Th17/Treg平衡,促进巨噬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恢复脾脏器官指数,从而发挥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脂多糖 炎症损伤 JAK1/STAT3信号通路 Th17/Treg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法研究二氢杨梅素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孟晓慧 黄旭波 +5 位作者 夏张晨 徐娟 王衍彬 程俊文 杨柳 贺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藤茶中主要黄酮类物质——二氢杨梅素(DMY)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其降血脂机理鲜有报道。采用紫外光谱研究了DMY对胰脂肪酶(PL)的抑制作用,结合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理。紫... 藤茶中主要黄酮类物质——二氢杨梅素(DMY)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其降血脂机理鲜有报道。采用紫外光谱研究了DMY对胰脂肪酶(PL)的抑制作用,结合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理。紫外光谱测得DMY对PL的半抑制浓度为2.6×10^(-4)mol·L^(-1),表明其对PL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采用Lineweaver-Burk方程得出该抑制剂为竞争性作用,其抑制常数为6×10^(-4)mol·L^(-1);通过Stern-Volmer方程和静态猝灭双对数公式对293和310 K两者互作的荧光光谱计算,结果表明DMY能猝灭PL的自发荧光,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_(SV)与温度负相关;结合常数K a与温度正相关,结合位点数n约为1,说明DMY与PL结合并形成稳定的配位复合物;采用Van't Hoff方程求出结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ΔS=0.2014 J·mol^(-1)·K^(-1),ΔH=32.311 kJ·mol^(-1),ΔG小于0,表明两者通过疏水作用力自发结合且放热;由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结合距离r=1.475 nm,说明DMY与PL结合生成复合物时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DMY与PL的相互作用对PL的二级构象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作用于色氨酸(Tyr)附近。紫外光谱进一步揭示DMY可使PL发生π→π跃迁,导致其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变化;三维荧光光谱显示DMY可使PL两个特征峰(peak1,peak2)分别红移10和5 nm,荧光强度分别下降51.38%和41.93%,证实两者发生疏水作用后PL的微环境极性增大,构象改变;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DMY结合位点位于PL中由PHE77、PHE215、TYR114、ILE209、PRO180氨基酸形成的疏水口袋内,其A环C5、B环C4′、C环C3、C环C O的-OH分别与氨基酸HIS263、TYR114、SER152、PHE215形成氢键,与氨基酸LRU213、GLU179、ALA178、THR78产生范德华力。实验数据有助于深入解DMY的降血脂分子作用机制,其独特的结构为天然抑制剂的药物合成和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胰脂肪酶 多光谱法 分子对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辛国鹏 毛敏 +3 位作者 刘信平 马文涛 马杰 张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B3LYP泛函结合6-31G基组上对二氢杨梅素的分子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为溶剂计算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活性位点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静电势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的亲核活性位点位于酚羟基氢原子(H...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B3LYP泛函结合6-31G基组上对二氢杨梅素的分子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为溶剂计算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活性位点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静电势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的亲核活性位点位于酚羟基氢原子(H23)附近;而亲电活性位点位于氧原子(O32)及其附近.前线分子轨道研究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都位于酮基氧(O32)和羟基氧(O20)附近,说明这些位点易与亲电试剂反应.而最低空轨道(LUMO)位于碳原子(C12、C13、C14)区域,表明这些区域可与亲核试剂反应.简缩福井函数(f)结果证实了位于C-O-C键中的氧原子的f-值的亲电活性较其他位点氧原子大;而位于C8碳原子的f^(+)值较大,因此该位点亲核活性较强.通过理论计算所得到的二氢杨梅素的红外光谱数据与实验所得到的红外光谱数据相差不大,这就说明理论计算结果是较为可靠的.从而为实验和理论研究二氢杨梅素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活性位点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喷施二氢卟吩铁对粳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翁飞 汪溢 +1 位作者 许乃霞 李庆魁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13-317,共5页
为探究叶面喷施二氢卟吩铁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及其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选用粳稻W3668进行田间试验。叶面喷施二氢卟吩铁,特别是在拔节期进行喷施,是一种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有效方法。拔节期喷施二氢卟吩铁显著增加了茎粗... 为探究叶面喷施二氢卟吩铁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及其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选用粳稻W3668进行田间试验。叶面喷施二氢卟吩铁,特别是在拔节期进行喷施,是一种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有效方法。拔节期喷施二氢卟吩铁显著增加了茎粗和茎秆内外径,而苗期喷施则显著提高了茎壁厚度。此外,相比于叶面喷施,拔节期喷施更有效地抑制了基部节间的伸长,显著增加了基部节间的充实度,增强了茎秆的机械强度。产量方面,拔节期喷施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优化了水稻产量构成。研究表明,拔节期喷施二氢卟吩铁在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和增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W3668 抗倒伏 二氢卟吩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氢卟吩铁在辣椒上应用效果
6
作者 范婷婷 王楠 +7 位作者 印荔 刘彦文 王晓宇 季雪松 于国庆 周蕾 徐瑞衡 刁卫平 《长江蔬菜》 2025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评估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氢卟吩铁(Iron chlorine e6,ICE6)对辣椒生长的调节作用,以薄皮辣椒0713为供试品种,以清水为对照,开展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不同浓度处理对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 为评估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氢卟吩铁(Iron chlorine e6,ICE6)对辣椒生长的调节作用,以薄皮辣椒0713为供试品种,以清水为对照,开展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不同浓度处理对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辣椒安全,未见药害现象;与对照相比,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4000~6000倍液处理可提高辣椒株高、株幅、茎粗、分枝数及叶绿素含量,促进果实发育,增产效果显著,以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5000倍液喷施效果最好,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卟吩铁 辣椒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氢-2(1H)喹啉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纯鑫 戴立言 +1 位作者 陈英奇 翁志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4-539,共6页
对3,4-二氢-2(1H)喹啉酮衍生物1,2,3(R= NO2,NH2,OH;R= H,NO2,NH2)的合成进行了研究。以苯胺和3-氯丙酰氯为原料,制得N-苯基-3-氯丙酰胺,然后经环合得到3,4-二氢-2(1H)喹啉酮,再经由硝化、还原、重氮化水解合成了一系列3,4-二氢-2(1H)... 对3,4-二氢-2(1H)喹啉酮衍生物1,2,3(R= NO2,NH2,OH;R= H,NO2,NH2)的合成进行了研究。以苯胺和3-氯丙酰氯为原料,制得N-苯基-3-氯丙酰胺,然后经环合得到3,4-二氢-2(1H)喹啉酮,再经由硝化、还原、重氮化水解合成了一系列3,4-二氢-2(1H)喹啉酮衍生物:6-硝基-3,4-二氢-2(1H)喹啉酮(1a),6,8-二硝基-3,4-二氢-2(1H)喹啉酮(1b),6-氨基-3,4-二氢-2(1H)喹啉酮(2a),6,8-二氨基-3,4-二氢-2(1H)喹啉酮(2b),6-氨基-8-硝基-3,4-二氢-2(1H)喹啉酮(2c),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3a)和6-羟基-8-硝基-3,4-二氢-2(1H)喹啉酮(3b),其中化合物(2c)及(3b)为新化合物。单步产率均在86%以上,路线简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采用MS,1HNMR对产品进行了定性及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氢-2(1H)喹啉酮衍生物 6-硝基-3 4-二氢-2(1H)喹啉酮 6 8-硝基-3 4-二氢-2(1H)喹啉酮 6-氨基-3 4-二氢-2(1H)喹啉酮 6 8-氨基-3 4-二氢-2(1H)喹啉酮 6-氨基-8-硝基-3 4-二氢-2(1H)喹啉酮 6-羟基-3 4- -2(1H)喹啉酮 6-羟基-8-硝基-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8
作者 汤萌 阿布里孜·阿不都热合曼 +3 位作者 阿达来提·阿布都热西提 张春子 马小燕 马晓丽 《化学研究》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研究天然的食源性的小分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采用酶抑制动力学、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对α-葡萄糖苷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 为研究天然的食源性的小分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采用酶抑制动力学、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对α-葡萄糖苷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71.00μmol·L^(-1)和30.63μmol·L^(-1),二者对酶的抑制作用都是可逆的,杨梅素对酶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性抑制,二氢杨梅素对酶的抑制作用为竞争性抑制。荧光猝灭结果显示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与α-葡萄糖苷酶产生静态猝灭。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都可以使得α-葡萄糖苷酶的光谱特征峰强度减弱。圆二色谱结果表示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可以改变α-葡萄糖苷酶的二级结构。多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杨梅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弱于二氢杨梅素。分子对接结果表示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都可以与α-葡萄糖苷酶的氨基酸残基之间形成氢键和疏水作用力。研究结果可为2型糖尿病的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杨梅素 二氢杨梅素 光谱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细胞实验探究柚皮苷二氢查尔酮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分子机制
9
作者 范丽文 张宇凡 +1 位作者 李娇 魏丽萍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细胞实验探究柚皮苷二氢查尔酮在动脉粥样硬化(AS)治疗中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neCards、TTD、OMI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得AS和柚皮苷二氢查尔酮的潜在靶点,利用韦恩图...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细胞实验探究柚皮苷二氢查尔酮在动脉粥样硬化(AS)治疗中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neCards、TTD、OMI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得AS和柚皮苷二氢查尔酮的潜在靶点,利用韦恩图确定二者的共同靶点,导入STRING在线平台形成蛋白互作(PPI)网络关系图,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生成核心交集靶点图,同时将核心靶点输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4.2.6软件对药物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H2O2诱导建立AS氧化应激细胞模型进行体外生物学验证。结果:经过检索获得2044个AS相关疾病靶点和100个柚皮苷二氢查尔酮作用靶点。韦恩图筛选获得38个交集靶点。PPI网络分析得到10个核心靶点,按MCC评分依次为EGFR、CASP3、ESR1、MTOR、FN1、MMP9、PARP1、PIK3CA、CTSD、CDK2。通过GO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这些靶点主要涉及炎症、PI3K/Akt信号通路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信号途径等。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显示,柚皮苷二氢查尔酮和多个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效能。细胞实验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2O2组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升高(F=17.77、73.31,均P<0.001),核因子κB(NF-κB)p6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上调明显(F=22.65、18.64、9.97,均P<0.05)。与H2O2组相比,高浓度的柚皮苷二氢查尔酮能抑制细胞内的ROS(P<0.01)及剪切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升高(P<0.001),抑制NF-κB p65激活(P<0.01)以及下调MMP-9和TNF-α蛋白的表达(均P<0.01)。结论:柚皮苷二氢查尔酮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二氢查尔酮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细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金香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TgDFR1和TgDFR2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10
作者 张恒滨 黄玲 +4 位作者 胡先梅 梁泽慧 王艳平 产祝龙 向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在花色形成过程中,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基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红色的郁金香品种‘纯火’为实验材料,克隆了2个DFR基因,分别编码365、422个氨基酸。在花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T... 在花色形成过程中,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基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红色的郁金香品种‘纯火’为实验材料,克隆了2个DFR基因,分别编码365、422个氨基酸。在花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TgDFR1与TgDFR2在花发育的第二阶段(着色期)的表达显著上调,而TgDFR1在第三阶段(初开期)、第四阶段(盛开期)的表达有所回落,TgDFR2的表达量则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其与花青素苷的积累呈正相关。在烟草中过表达TgDFR1、TgDFR2,发现在转基因株系中基因表达量与花青素苷含量显著升高。对转基因烟草内源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发现与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相比,NtDFR的表达量显著上升,编码查耳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 CHS)、查耳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 CHI)、黄酮醇合成酶(flavonol synthase, FLS)、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 F3H)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综上所述,TgDFR1与TgDFR2在郁金香花青素苷的积累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 花青素苷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氢氧化锂一蒸湿品制备磷酸二氢锂循环工艺研究
11
作者 田欢 钟兆资 +5 位作者 范永澜 雷振 孙家乐 杨柳 陈格 徐川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257,共6页
针对当前磷酸二氢锂生产过程的溶液资源化回用率低、无法工业化连续稳定运行等问题。采用蒸发结晶的生产工艺,以氢氧化锂车间的一蒸湿品为原料,研究了工业化生产磷酸二氢锂的可行性,系统考察了原料淋洗及终点结晶温度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针对当前磷酸二氢锂生产过程的溶液资源化回用率低、无法工业化连续稳定运行等问题。采用蒸发结晶的生产工艺,以氢氧化锂车间的一蒸湿品为原料,研究了工业化生产磷酸二氢锂的可行性,系统考察了原料淋洗及终点结晶温度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尤其对过程溶液的资源化回用与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一次原料淋洗对产品中Na^(+)和SO^(2-)_(4)离子的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分别是92%和56.8%;同时,终点结晶温度对产品中硫酸根和钠离子的含量有一定影响;全循环实验表明,采用25%的结晶母液沉锂,其余过程溶液100%回用的方案,实现了品质达标的磷酸二氢锂产品的合成,磷酸根收率100%,同时生产过程中无任何废液产生富集,有望应用在工业化生产中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氢 废液资源化回用技术 蒸发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氢卟吩铁在直播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12
作者 朱平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08-109,共2页
为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氢卟吩铁在直播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于2023年-2024年开展了其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生产上使用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拌种,具有培育壮苗的效果,可提高油菜的抗低温能力,减少寒潮低温造成... 为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氢卟吩铁在直播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于2023年-2024年开展了其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生产上使用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拌种,具有培育壮苗的效果,可提高油菜的抗低温能力,减少寒潮低温造成的冻害损失。药剂拌种后,油菜秧苗叶片多、根茎粗,田间成苗率高、整齐度高,秧苗整体素质较高。同时,在初花期,喷施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能有效增加油菜单株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质量,进而提高油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卟吩铁 直播油菜 千粒质量 角果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琳琳 施益金 +2 位作者 施卉 陈万杰 顾锦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HY)对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心肌细胞用DHY(80μmol/L预处理4 h,用正常葡萄糖(NG)5.5 mmol/L或高糖(HG)33.3 mmol/L刺激48 h。随后利用MTT法评估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评估细胞损伤程度,...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HY)对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心肌细胞用DHY(80μmol/L预处理4 h,用正常葡萄糖(NG)5.5 mmol/L或高糖(HG)33.3 mmol/L刺激48 h。随后利用MTT法评估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评估细胞损伤程度,二氢乙锭(DHE)和MitoSOX染色评估氧化应激水平,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蛋白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与HG组相比,DHY显著增强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活性(P=0.003),减少LDH释放(P=0.001),减弱DHE和MitoSOX染色荧光强度,显著抑制RIPK3蛋白表达(P<0.01),减少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量(P<0.01)。结论DHY增强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活性,减轻损伤程度,可能与DHY抑制氧化应激和减弱坏死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高糖 氧化应激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9,10-二氢蒽强化的掺氮活性炭催化松木热解制备烷氧基酚研究
14
作者 李文涛 张成博 +5 位作者 李凯 牛琦 李继红 陆强 贾宝 高丽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8-994,共7页
本研究以核桃壳基掺氮活性炭(NAC)为催化剂、以9,10-二氢蒽(DHA)为供氢剂,开展了松木选择性热解制备烷氧基酚研究,探究了氨水质量分数对NAC理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DHA/松木比、热解温度、NAC/松木比对烷氧基酚生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 本研究以核桃壳基掺氮活性炭(NAC)为催化剂、以9,10-二氢蒽(DHA)为供氢剂,开展了松木选择性热解制备烷氧基酚研究,探究了氨水质量分数对NAC理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DHA/松木比、热解温度、NAC/松木比对烷氧基酚生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合适的氨水质量分数能够改善NAC孔隙结构及活性位点分布,当氨水质量分数为15%时,所制备NAC对烷氧基酚的生成促进效果最佳;当DHA/松木比为1、热解温度为550℃、NAC/松木比为3时,烷氧基酚产率最大,为5.27%,明显高于纯松木直接催化热解时烷氧基酚产率(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掺氮活性炭 催化热解 9 10-二氢 烷氧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亚油酸酯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宏黎 史永洁 +4 位作者 沈成亮 吴隆坤 杨晓菲 汪德雄 肇立春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3,99,共8页
为改善二氢杨梅素(DMY)的脂溶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采用两步法制备脂溶性抗氧化剂二氢杨梅素亚油酸酯(DMYL):首先,以亚油酸与三氯化磷为反应底物制备亚麻酰氯;然后,在乙酸乙酯中以DMY与亚麻酰氯为底物,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不同酯化度的DMY... 为改善二氢杨梅素(DMY)的脂溶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采用两步法制备脂溶性抗氧化剂二氢杨梅素亚油酸酯(DMYL):首先,以亚油酸与三氯化磷为反应底物制备亚麻酰氯;然后,在乙酸乙酯中以DMY与亚麻酰氯为底物,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不同酯化度的DMYL。利用乙醇和石油醚纯化合成产物后对其进行红外扫描,结果显示:DMY在1634.01 cm^(-1)处有吸收峰,此为羰基的特征吸收峰,而DMYL在1743.89 cm^(-1)处有吸收峰,此为酮基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DMYL中的酯键已形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底物质量比、催化剂磷酸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对酯化度的影响,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方程,并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底物质量比1∶3.2,磷酸添加量36μL/g,反应温度44℃,在此条件下DMYL酯化度可达(3.01±0.02)%。本研究可为二氢杨梅素的开发利用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亚油酸 二氢杨梅素亚油酸酯 脂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訾刘留 乔博洋 +1 位作者 董可帅 赵庆彦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5期4-8,共5页
肿瘤细胞高能量、高营养需求反映肿瘤代谢微环境具有其特殊性,代谢重编程可使肿瘤细胞快速增殖、侵袭、迁移,可以是肿瘤发展内驱力,并能在营养缺乏的微环境中存活。与健康细胞比较,肿瘤细胞不断分裂扩增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核苷酸。二氢乳... 肿瘤细胞高能量、高营养需求反映肿瘤代谢微环境具有其特殊性,代谢重编程可使肿瘤细胞快速增殖、侵袭、迁移,可以是肿瘤发展内驱力,并能在营养缺乏的微环境中存活。与健康细胞比较,肿瘤细胞不断分裂扩增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核苷酸。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是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限速酶,其抑制剂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布喹那(Brequinar)和来氟米特(Leflunomide)等可抑制核苷酸生成,致细胞停滞于S期,因此DHODH可作为肿瘤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代谢 二氢乳清酸脱酶抑制剂 二氢乳清酸脱 嘧啶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数据的二氢槲皮素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17
作者 马顺 李莎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5期473-478,共6页
目的以专利数据为对象,分析二氢槲皮素的专利申请态势、我国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重点专利申请等,对二氢槲皮素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利用黑马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对二氢槲皮素相关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筛查,并进行数据加... 目的以专利数据为对象,分析二氢槲皮素的专利申请态势、我国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重点专利申请等,对二氢槲皮素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利用黑马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对二氢槲皮素相关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筛查,并进行数据加工处理。结果二氢槲皮素作为近年获批的新食品原料,专利申请量稳步增加,应用于食品领域的专利申请增长较快,其作为药物制剂是近年来主要的研究方向。结论合成生物技术制备二氢槲皮素逐渐成为研发的热点,可进一步加强二氢槲皮素结构功能、合成路径等核心机制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专利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槲皮素 专利 食品 药物 合成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槲皮素和β-烟酰胺单核苷酸顺势和逆势给药对健康大鼠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18
作者 甘永金 梁丹玉 +2 位作者 陈瑞泽 蓝保强 蒋盛军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783-1788,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二氢槲皮素和β-烟酰胺单核苷酸顺势和逆势给药对健康大鼠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中医阴阳分药分时服用方剂学理论。方法:48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随机分为顺势饲喂组、逆势饲喂组、混合饲喂组、对照组各12只,雌雄... 目的:通过研究二氢槲皮素和β-烟酰胺单核苷酸顺势和逆势给药对健康大鼠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中医阴阳分药分时服用方剂学理论。方法:48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随机分为顺势饲喂组、逆势饲喂组、混合饲喂组、对照组各12只,雌雄各半,顺势饲喂组早晨给予二氢槲皮素溶液,下午给予β-烟酰胺单核苷酸溶液,逆势饲喂组给药顺序与顺势饲喂组相反,混合饲喂组给予二氢槲皮素和β-烟酰胺单核苷酸混合溶液灌胃,分早晚两次给药,对照组早晚给予灌胃等量超纯水,四组均每周给药5 d,共给药6周。分别于饲喂第1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第45天时观察各组大鼠的皮肤毛发、行为状态、兴奋程度、激怒反应、睡眠状态、大便状态。分别于饲喂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的周一、周三、周五测定大鼠采食量和体重,饲喂第45天检测大鼠的血液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计算脏器系数。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大鼠的皮肤毛发、行为状态、兴奋程度、激怒反应、睡眠状态、大便状态均未见明显改变。四组雌、雄性大鼠在各个阶段的日均采食量和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6周后,四组大鼠肝、脾、肺、肾、胃脏器系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尿素、空腹血糖、肌酐、钾离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大鼠顺势饲喂组和逆势饲喂组心脏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P<0.05);雌性大鼠顺势饲喂组谷丙转氨酶高于对照组(P<0.05);雄性大鼠混合饲喂组谷草转氨酶高于对照组(P<0.05);雌性大鼠混合饲喂组钠离子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势给药和逆势给药可引起大鼠心脏脏器系数降低,混合给药可引起大鼠谷草转氨酶增高,钠离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 方剂学 二氢槲皮素 β-烟酰胺单核苷酸 顺势给药 逆势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诱导6H-苯并[c]苯并吡喃及二氢菲啶衍生物的合成
19
作者 杨森 胡浩 陈铭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开发出了可见光诱导的分子内C—H芳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6H-苯并[c]苯并吡喃及二氢菲啶衍生物。合成得到的产物用^(1)H NMR以及^(13)C NMR进行结构表征。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光能驱动化学反应,避免了高温、高压等严... 开发出了可见光诱导的分子内C—H芳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6H-苯并[c]苯并吡喃及二氢菲啶衍生物。合成得到的产物用^(1)H NMR以及^(13)C NMR进行结构表征。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光能驱动化学反应,避免了高温、高压等严格的反应条件。此外,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底物适用范围广泛、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诱导 C—H芳基化 6H-苯并[c]苯并吡喃 二氢菲啶 杂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辣椒碱对肝细胞癌细胞HepG2内apoM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宋长悦 樊小刚 +2 位作者 刘洪媛 王全 李成镇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二氢辣椒碱对肝细胞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为空白组和二氢辣椒碱(100μmol/1、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组,应用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在不同时间点(24h、48h、72h)、不同浓度二氢辣椒碱(... 目的观察二氢辣椒碱对肝细胞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为空白组和二氢辣椒碱(100μmol/1、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组,应用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在不同时间点(24h、48h、72h)、不同浓度二氢辣椒碱(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作用下肝细胞癌细胞HepG2的活性及数量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在不同浓度二氢辣椒碱(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作用于肝细胞癌细胞HepG224h后,细胞内apoM mRCR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在不同浓度二氢辣椒碱(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作用于肝细胞癌细胞HepG224h后,细胞上清内的apoM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二氢辣椒碱的浓度在100μmol/L时,其在各时间点(24、48、72h)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浓度二氢辣椒碱(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在各时间点(24、48、7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肝细胞癌细胞HepG2对于二氢辣椒碱具有一定的时间及浓度依赖效应;与空白组相比,在浓度为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的二氢辣椒碱作用下,肝细胞癌细胞HepG2内的apoM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肝细胞癌细胞HepG2上清内的apoM水平也有下降(P均<0.05)。结论二氢辣椒碱对肝细胞癌细胞HepG2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肝细胞癌细胞HepG2内的apoM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辣椒碱 肝细胞癌 HEPG2 载脂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