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毫米级轻质高强度多孔二氧化硅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娃 李凤云 +3 位作者 史志胜 黄珏 蔡强 张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55-1660,共6页
以F127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液体石蜡/水(W/O)体系中通过自组装合成了毫米级轻质高强度多孔二氧化硅球.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分析仪... 以F127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液体石蜡/水(W/O)体系中通过自组装合成了毫米级轻质高强度多孔二氧化硅球.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分析仪及纳米压痕仪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是直径为(1.40±0.20)mm的球形颗粒,球内存在大量多级孔洞,从2 nm到几十纳米的多级孔径并存,样品的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为498.00 m2/g.另外,毫米级多孔二氧化硅球的表观密度为0.44 g/cm3,硬度与弹性模量分别为549.00 MPa和9.19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级二氧化硅球 轻质高强度二氧化硅 液体石蜡/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磁性空心二氧化硅球的制备及其靶向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赵琴 陈忻 +1 位作者 余阳 杨宇翔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963-974,共12页
以官能化二氧化硅微球为模板,采用简单、绿色的方法制备了腔大小和壳厚均匀的磁性空心二氧化硅微球(MHSS)。通过改变[Fe2+]/[Fe3+]的摩尔比和铁盐的摩尔浓度,在SiO2表面沉积磁性颗粒(Fe3O4)。所制得的磁性空心硅球在室温下表现出超顺磁... 以官能化二氧化硅微球为模板,采用简单、绿色的方法制备了腔大小和壳厚均匀的磁性空心二氧化硅微球(MHSS)。通过改变[Fe2+]/[Fe3+]的摩尔比和铁盐的摩尔浓度,在SiO2表面沉积磁性颗粒(Fe3O4)。所制得的磁性空心硅球在室温下表现出超顺磁性。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散射(XRD)对MHS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0.10 M铁盐和2:1 [Fe2+]/[Fe3+]摩尔比条件下制备的MHSS样品具有较大的空腔空间和超顺磁性,内部氨基功能化的MHSS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99mTc标记,研究MHSS在体内的磁性靶向分布。这些结果表明MHSS在磁性靶向给药系统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空心微 二氧化硅空心 MHSS 磁靶向 铁盐 同位素99m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硅球腔微电极阵列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制备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丽娟 尹凡 周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3-1317,共5页
以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氧化铟锡(ITO)电极上制备了二氧化硅(SiO2)球腔阵列,扫描电镜显示此方法制备的SiO2球腔阵列高度有序。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球腔阵列的循环伏安曲线符合微电极阵列的电化学特点。将血... 以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氧化铟锡(ITO)电极上制备了二氧化硅(SiO2)球腔阵列,扫描电镜显示此方法制备的SiO2球腔阵列高度有序。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球腔阵列的循环伏安曲线符合微电极阵列的电化学特点。将血红蛋白(Hb)作为氧化还原模型蛋白直接吸附于球腔内,制得电流型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研究了Hb在该微电极阵列上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所构建的传感器对H2O2的响应快速灵敏,其线性范围为2.03×10-6~1.21×10-5mol/L和2.03×10-5~1.21×10-2mol/L;检出限为5.73×10-7mol/L,米氏常数为0.266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硅球 微电极阵列 血红蛋白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包载吲哚美辛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海媛 孙明辉 +2 位作者 任智慧 周芳 晋兴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45-2150,共6页
采用硬模板法在室温下、中性水溶液中合成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中空部分直径为250nm,外壳厚度25nm。利用氮气吸附-解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微球的物理化学性质。该微球球形度良好,BET结果显示其比表面积为730... 采用硬模板法在室温下、中性水溶液中合成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中空部分直径为250nm,外壳厚度25nm。利用氮气吸附-解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微球的物理化学性质。该微球球形度良好,BET结果显示其比表面积为730.0m^2/g,平均孔容1.084cm^3/g,平均孔道直径6.58nm。利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较好的载药性能负载吲哚美辛,并采用三因素的Box-Behnke实验设计对药物负载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当IMC/HMSNs质量比为22:1,超声1.4h,震荡吸附23h时实验条件达到最佳,包封率理论值为85.2%。在此条件进行验证实验,吲哚美辛的包封率可达理论预测值的98.7%,说明将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包载吲哚美辛的优化筛选是可行的,且得到的实验观察值与数学模型的预测值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 吲哚美辛 Box-Behnken实验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的制备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轩宇 岳红彦 +3 位作者 高鑫 张虹 姚龙辉 王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28,共3页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在溶剂中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好的生物兼容性,在化学、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 制备方法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普鲁士蓝修饰二氧化硅球腔阵列的葡萄糖传感器制备及应用
6
作者 孙磊 狄俊伟 +3 位作者 尹凡 姚甜 沈菁 宗水珍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60-64,共5页
利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和sol-gel法在氧化铟锡(ITO)电极上构建二氧化硅(SiO2)球腔微电极阵列.在此球腔微电极阵列上电沉积普鲁士蓝膜(PB),用于过氧化氢检测,并采用滴涂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直接固定于PB/SiO2球腔微电极阵列上制得... 利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和sol-gel法在氧化铟锡(ITO)电极上构建二氧化硅(SiO2)球腔微电极阵列.在此球腔微电极阵列上电沉积普鲁士蓝膜(PB),用于过氧化氢检测,并采用滴涂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直接固定于PB/SiO2球腔微电极阵列上制得葡萄糖传感器(酶电极),酶电极对葡萄糖电流响应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在4.7×10-6mol/L~3.8×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1.35×10-6mol/L,该酶电极不受抗坏血酸、尿酸等电活性物质的干扰,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球 微电极阵列 普鲁士蓝 氧化 葡萄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硅球腔阵列的葡萄糖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鑫 尹凡 吴静萍 《纳米科技》 2012年第5期18-22,30,共6页
在二氧化硅球腔阵列电极上,通过电沉积普鲁士蓝和直接吸附葡萄糖氧化酶,制备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对酶催化反应产物过氧化氢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特性可实现对葡萄糖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位是-0.3... 在二氧化硅球腔阵列电极上,通过电沉积普鲁士蓝和直接吸附葡萄糖氧化酶,制备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对酶催化反应产物过氧化氢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特性可实现对葡萄糖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位是-0.3V,测试溶液的最佳pH值为6.0。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2.49×10-5-2.42×10-3mol/L,检测极限值为7.2×10-6mol/L(S/N=3),米氏常数为1.136mmol/L。该方法制备的生物传感器能有效降低干扰,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二氧化硅球 微电极阵列 葡萄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硅球微腔与锥形光纤耦合系统的掺铒光纤激光器
8
作者 王聪 吴根柱 陈达如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13-31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硅球微腔与锥形光纤耦合系统的掺铒光纤激光器.所提光纤激光器采用一段长度为1.5 m的掺铒光纤作为增益介质,使用980 nm的激光二极管进行泵浦.在激光器输出端引入一个直径为125μm的二氧化硅球微腔和一段锥腰直径为3...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硅球微腔与锥形光纤耦合系统的掺铒光纤激光器.所提光纤激光器采用一段长度为1.5 m的掺铒光纤作为增益介质,使用980 nm的激光二极管进行泵浦.在激光器输出端引入一个直径为125μm的二氧化硅球微腔和一段锥腰直径为3μm的锥形光纤组成的耦合系统.所提激光器系统中,球微腔作为激光器的反射镜和滤波器.实验中实现了工作波长为1 563.95 nm的稳定激光输出.该激光器在高灵敏度折射率传感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球微腔 锥形光纤 掺铒光纤 激光器 高灵敏度折射率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调控法合成单分散二氧化硅球
9
作者 赵冬梅 白莉 +1 位作者 初小宇 刘宇 《云南化工》 CAS 2018年第6期60-62,共3页
单分散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粒子在标准化、情报信息、分析化学、医学及生物化学、电子封装材料等许多科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在氨水(NH3·H2O)存在的条件下催化正硅酸四乙酯(TEOS)水解缩聚反应来制备单分散二氧化硅微... 单分散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粒子在标准化、情报信息、分析化学、医学及生物化学、电子封装材料等许多科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在氨水(NH3·H2O)存在的条件下催化正硅酸四乙酯(TEOS)水解缩聚反应来制备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与此同时通过改变氨水在体系中的浓度和实验温度使二氧化硅球的粒径得到了改变。然后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反射光谱等仪器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温度调控法成功制备了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单分散 粒径 温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微球精准制备最新研究亮点
10
作者 白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3-1104,共2页
高效液相色谱(HPLC)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工、制药、食品分析、环境保护等领域,是复杂样品分离分析的重要工具。众所周知,色谱分离的核心是色谱填料。二氧化硅微球具有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和表面易于修饰等优点,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色... 高效液相色谱(HPLC)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工、制药、食品分析、环境保护等领域,是复杂样品分离分析的重要工具。众所周知,色谱分离的核心是色谱填料。二氧化硅微球具有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和表面易于修饰等优点,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色谱填料基质。目前,高性能的二氧化硅微球大多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其制备技术多为商业机密。因此,开发简单、经济的HPLC级二氧化硅微球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商业机密 色谱填料 样品分离 机械强度 色谱分离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景华 方应大为 +2 位作者 高畅 张海玲 高彤 《包装学报》 2024年第1期86-96,共11页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是一种具有单个空腔或多个空腔,直径在纳米级的新型结构材料。目前已开发出多种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不同制备方法各具差异性。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在医学、保温隔热和光学等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对模板法、...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是一种具有单个空腔或多个空腔,直径在纳米级的新型结构材料。目前已开发出多种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不同制备方法各具差异性。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在医学、保温隔热和光学等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对模板法、喷雾干燥法、选择性刻蚀法等多种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评价了其优缺点,并探讨了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 制备方法 多领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复合硅基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杰 秦陆洋 +3 位作者 彭慧慧 匡亮 王丽丽 聂朝胤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61-63,共3页
本文利用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复合优化了有机硅源气凝胶的结构与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有机硅气凝胶孔隙尺寸大,隔热性能较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微球的引入,细化了气凝胶二次粒子的尺寸,气凝胶骨架由珍珠链状结构转变为... 本文利用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复合优化了有机硅源气凝胶的结构与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有机硅气凝胶孔隙尺寸大,隔热性能较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微球的引入,细化了气凝胶二次粒子的尺寸,气凝胶骨架由珍珠链状结构转变为紧密堆叠结构,骨架连接强度得到显著增强。得益于这种转变,复合气凝胶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当压缩应变为80%时,其应力从81.5 kPa增大到175.1 kPa。与此同时,复合气凝胶隔热性能也进一步提升,导热系数从0.0469 Wm^(-1)·K^(-1)下降到了0.0408 Wm^(-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气凝胶 力学性能 隔热性能 多孔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微米级全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可擎 张黎君 齐若冰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0期121-124,共4页
介绍了用双模板法制备全多孔硅胶纳米粒子,该法制得的纳米级二氧化硅微球孔径为18.3 nm,比表面积为589.5 m^(2)·g^(-1),孔隙率为2.7 cm^(3)·g^(-1),以制备的硅胶纳米粒子为硅源,利用聚合诱导胶体聚集法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 介绍了用双模板法制备全多孔硅胶纳米粒子,该法制得的纳米级二氧化硅微球孔径为18.3 nm,比表面积为589.5 m^(2)·g^(-1),孔隙率为2.7 cm^(3)·g^(-1),以制备的硅胶纳米粒子为硅源,利用聚合诱导胶体聚集法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微米级全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产品的形态,颗粒的尺寸分析在Mastersizer 2000上进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制备具有较大介孔结构且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微米级全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球具有较大介孔,为35.2 nm,比表面积达到756.2 m^(2)·g^(-1),孔隙率为2.0 cm^(3)·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双模板法 聚合诱导胶体聚集法 硅胶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方法对Co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陈杰玉 谯雨 +3 位作者 克德尔叶·阿布都外力 胡佳婕 孙敏 刘清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为载体、Co为活性组分,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了含Co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催化剂,利用XRD、SEM、N_(2)吸附-脱附、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催化活性。实...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为载体、Co为活性组分,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了含Co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催化剂,利用XRD、SEM、N_(2)吸附-脱附、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Co的分散性更好,主要以Co^(2+)形式存在并与载体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掺杂法合成过程简单,催化剂中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载体的结构保持更完整,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丙烷脱氢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体积浸渍法 嫁接法 掺杂法 丙烷脱氢 氧化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微球表面接枝嵌段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丙烯酸结构胶体系中的性能研究
15
作者 黄冰 孙一童 +1 位作者 李海平 葛于晶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2期57-63,70,共8页
以二氧化硅微球为模板,将其表面修饰上活性官能团。通过表面引发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连续引发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聚合,得到表面接枝嵌段聚合物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并对其进行表征。将表面修饰的二氧化硅微球用于丙烯酸... 以二氧化硅微球为模板,将其表面修饰上活性官能团。通过表面引发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连续引发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聚合,得到表面接枝嵌段聚合物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并对其进行表征。将表面修饰的二氧化硅微球用于丙烯酸结构胶体系,并和未修饰二氧化硅微球的体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结构表征证明了目标产物合成成功;将表面修饰的二氧化硅微球用于丙烯酸结构胶体系,聚合物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在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剪切强度等性能的表现均优于未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硅在固化体系中具有增强增韧的作用,表面接枝聚合物改性后,其性能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改性 接枝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16
作者 朱燕超 冀银豪 赵春梅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799-1803,1808,共6页
考察了正硅酸乙酯、氨水、醇水体积比和反应温度对微球制备的粒径及单分散性影响;制备了粒径180~820 nm可调、形貌均匀的单分散性二氧化硅(SiO_(2))微球。结果表明:随着正硅酸乙酯用量的增大,SiO_(2)微球的粒径逐渐增大;随着氨水用量的... 考察了正硅酸乙酯、氨水、醇水体积比和反应温度对微球制备的粒径及单分散性影响;制备了粒径180~820 nm可调、形貌均匀的单分散性二氧化硅(SiO_(2))微球。结果表明:随着正硅酸乙酯用量的增大,SiO_(2)微球的粒径逐渐增大;随着氨水用量的增加,SiO_(2)微球的粒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SiO_(2)微球的粒径减小;随着醇水体积比的减小,SiO_(2)微球的粒径减小。在此基础上,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戊二酸酐和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别将氨基、羧基和烷基引入到SiO_(2)微球的表面,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功能性SiO_(2)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粒径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载药体系的制备及对冰片挥发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海媛 周芳 +1 位作者 于蒙蒙 晋兴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809-2813,共5页
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尺寸约为300 nm,外壳厚度约25 nm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HMSNs),通过溶剂浸渍法将易挥发药物冰片包载其中,以期解决冰片的药剂学稳定问题,并利用BET,TEM,FT-IR等对HMSNs以及载药体系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药体系的最佳... 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尺寸约为300 nm,外壳厚度约25 nm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HMSNs),通过溶剂浸渍法将易挥发药物冰片包载其中,以期解决冰片的药剂学稳定问题,并利用BET,TEM,FT-IR等对HMSNs以及载药体系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药体系的最佳载药时间,最大载药量以及冰片的挥发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室温、中性条件下制备的HMSNs球形度良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冰片较大的载药量,6 h内载药量高达74.04%,同时体系中冰片的挥发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该新型载药体系的研究为冰片在中药制剂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 冰片 载药量 挥发性
原文传递
单分散核壳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可擎 赵开楼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由于核壳二氧化硅颗粒具有高效、快速和低背压的特点,常被应用于色谱快速分离和分析技术中。传统的制备方法易出现二次粒子和过程繁琐的缺点,以无孔二氧化硅微球为母球,采用模板溶解诱导再沉积法制备出单分散表面多孔的二氧化硅核壳微球... 由于核壳二氧化硅颗粒具有高效、快速和低背压的特点,常被应用于色谱快速分离和分析技术中。传统的制备方法易出现二次粒子和过程繁琐的缺点,以无孔二氧化硅微球为母球,采用模板溶解诱导再沉积法制备出单分散表面多孔的二氧化硅核壳微球,避免了二次粒子,简化了制备过程。将其改性后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分析,在1分钟内实现了5种蛋白质的基线分离。证明本方法制备的核壳微球适用于大分子物质的快速分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二氧化硅 模板剂溶解诱导再沉积法 二氧化硅核壳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化的中空二氧化硅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艳 黄玉玲 +2 位作者 刘文波 胡威 张怀斌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0-323,共4页
在乙醇/氨水介质中,以分散法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通过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缩合反应在聚苯乙烯表面形成包覆层.然后将聚苯乙烯球核溶解而制备了乙烯基化二氧化硅空心微球.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中空二氧化硅球
原文传递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羧基化改性 被引量:28
20
作者 赵存挺 冯新星 +1 位作者 吴芳 陈建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42-1945,共4页
采用改进工艺条件的Stber法制备纳米SiO2微球。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形貌、粒径。结果表明,通过温度梯度法和控制氨水浓度变化制备出高圆度、单分散、粒径可控的纳米级二氧化硅微球。用KH-550硅烷偶联剂和丁... 采用改进工艺条件的Stber法制备纳米SiO2微球。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形貌、粒径。结果表明,通过温度梯度法和控制氨水浓度变化制备出高圆度、单分散、粒径可控的纳米级二氧化硅微球。用KH-550硅烷偶联剂和丁二酸酐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羧基化改性。采用X射线能谱仪(EDS)、热重(TGA)、傅里叶红外(FTIR)等手段对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元素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成功接枝了羧基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法 二氧化硅 羧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