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锋 姚荣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1年第4期193-196,202,共5页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工作分为三个阶段:①捕获阶段;②运输阶段;③封存阶段。CCS产业链即在上述三阶段基础上增加油气采收率一节。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进行了与二氧化碳收...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工作分为三个阶段:①捕获阶段;②运输阶段;③封存阶段。CCS产业链即在上述三阶段基础上增加油气采收率一节。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进行了与二氧化碳收集、捕获项目密切相关的实践。但仍有主要法律问题制约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工作发展。使CCS工作真正达到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 实践 法律问题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刚性配体的柔性超微孔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其尺度选择性二氧化碳捕获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敏 吴栋 +2 位作者 江飞龙 陈其辉 洪茂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59-2468,共10页
基于半刚性的配体3′,5′-di(1H-1,2,4-triazol-1-yl)-(1,1′-biphenyl)-3,5-dicarboxylic acid (H_(2)DTBDA)和硝酸钴制备了一个柔性超微孔的金属有机骨架{[Co(DTBDA)]·4H_(2)O}_(n)(FJI-H35),并对该材料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基于半刚性的配体3′,5′-di(1H-1,2,4-triazol-1-yl)-(1,1′-biphenyl)-3,5-dicarboxylic acid (H_(2)DTBDA)和硝酸钴制备了一个柔性超微孔的金属有机骨架{[Co(DTBDA)]·4H_(2)O}_(n)(FJI-H35),并对该材料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表征。FJI-H35活化以后可以发生自适应的结构转变,使得孔径从0.43 nm收缩到0.37 nm。气体吸附测试表明FJI-H35可以从氮气和甲烷中选择性捕获二氧化碳,具有很高的吸附选择性和相对低的吸附焓。突破实验进一步证实FJI-H35可以从二氧化碳/氮气(15∶85,V/V)和二氧化碳/甲烷(50∶50,V/V)混合气中高效选择性捕获二氧化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结构转变 二氧化碳捕获 分子筛效应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获和存储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潜力与障碍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卉 刘永祺 《四川环境》 2008年第2期60-63,共4页
本文目的在于讨论和分析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项目(CCS)作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障碍和机遇。CCS被视为减少CO2人为排放量的选择方案之一,但在发展中国家,该技术面临着政策、成本和技术上的挑战。对这些国家而言,CDM几乎是发展CC... 本文目的在于讨论和分析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项目(CCS)作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障碍和机遇。CCS被视为减少CO2人为排放量的选择方案之一,但在发展中国家,该技术面临着政策、成本和技术上的挑战。对这些国家而言,CDM几乎是发展CCS的唯一动机。本文分析了CCS作为CDM项目面临的项目边界、持久性、渗漏和可持续发展性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CCS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二氧化碳捕获的卟啉基微孔聚合物的简易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闫骏 刘益均 +4 位作者 郭生伟 王麒麟 鲁露 冷泽松 宋心羽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0期27-29,31,共4页
通过分子设计经简易的“一锅法”合成了两种新颖的卟啉基微孔聚合物(PMPs)。基于红外光谱与固体核磁碳谱、扫描电镜和物理吸附仪表征了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扫描电镜测试表明PMPs具有球形形貌。以四(4-醛基苯基)硅烷与... 通过分子设计经简易的“一锅法”合成了两种新颖的卟啉基微孔聚合物(PMPs)。基于红外光谱与固体核磁碳谱、扫描电镜和物理吸附仪表征了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扫描电镜测试表明PMPs具有球形形貌。以四(4-醛基苯基)硅烷与吡咯制备的四苯基硅烷核卟啉基微孔聚合物PMP-Si展现出高的比表面积,高达814 m^(2)/g。在273 K和压力为0.1 MPa的条件下,PMPs展现出高达138.9 mg/g的CO_(2)吸附量,超过了很多报道的多孔材料。具有高二氧化碳吸附量的PMPs在CO_(2)的捕获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 卟啉 微孔聚合物 简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船级社批准在Neopanamax型船上安装全球首个船载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系统
5
作者 刘昭青(编译) 《航海》 2024年第3期73-73,共1页
日本船级社(Class NK)已将其SCCS-Full船级符号授予中国台湾长荣公司的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Ever Top”号。SCCS-Full是船载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满的缩写。据Class NK称,这标志着“Ever Top”号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用此类系统改造的新Neopan... 日本船级社(Class NK)已将其SCCS-Full船级符号授予中国台湾长荣公司的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Ever Top”号。SCCS-Full是船载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满的缩写。据Class NK称,这标志着“Ever Top”号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用此类系统改造的新Neopanamax型集装箱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船级社 集装箱船 储存系统 NEO 二氧化碳捕获 船载 中国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获二氧化碳的多孔有机聚合物研究进展
6
作者 冯彬 徐婷婷 +2 位作者 王磊 荣丽丽 郝敏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2-285,290,共5页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因其高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化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具有丰富的苯环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均匀的孔径分布和永久性的孔隙等一系列特点,使其成为适合吸附CO_(2)气体的吸附剂。主要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POPs对二...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因其高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化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具有丰富的苯环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均匀的孔径分布和永久性的孔隙等一系列特点,使其成为适合吸附CO_(2)气体的吸附剂。主要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POPs对二氧化碳的捕获,介绍了它们的设计方法和结构特点,并提出了总结意见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有机聚合物 吸附剂 二氧化碳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增智 薛程 +4 位作者 宋莉芳 邱树君 褚海亮 夏永鹏 孙立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1-549,共9页
能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协调发展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化石燃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低碳经济环... 能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协调发展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化石燃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发出高效环保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对能源循环利用及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胺溶液进行洗涤及吸收CO2是工业上捕获和存储(CCS)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例如从电厂烟气中分离CO2),该法可以大幅减少CO2的排放量,但同时也会增大工厂的能源消耗(25%~40%),从而大幅增加额外成本。胺洗涤的其他缺点包括碱溶液对设备的腐蚀、溶剂的损失、大量产热引起的胺降解以及捕获之后不易被分离出来。另一种捕获CO2的方法是采用高温下吸收(化学吸附)的固体材料如碱金属陶瓷、固体胺、层状双氢氧化物或钙基吸附剂,但此类方法的能量消耗和对水分子及其他组分的敏感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此外,采用聚合物或无机膜,在不同的机制下选择性分离混合气体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很难获得具有高稳定性、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的薄膜,并且提高膜的吸附分离作用和选择性非常必要。对于固体吸附剂而言,高压下多孔材料对CO2的捕获是以吸附剂与被吸附物相互作用为主,而在低压或低CO2浓度下的选择性捕获主要受吸附剂与被吸附物相互作用以及吸附剂对CO2的化学亲和力两者共同影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具有高结晶度、高比表面积和可调的孔隙结构,在气体吸附尤其是CO2捕获方面展示出巨大的潜力。相对于活性炭、沸石等固体吸附剂来说,MOFs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将其应用于碳捕获和封存技术中,可以大幅拓宽CO2吸附剂的可选择范围,在提高吸附选择性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目前,有望采用MOFs材料捕获CO2的场合包括发电厂的碳捕集、天然气中CH4/CO2的分离、交通工具排放的CO2的收集甚至直接从空气中捕获。因此,研发能够高效吸附分离CO2的MOFs材料对于缓解环境压力意义重大。本文概括了CO2吸附模型的建立方法,提出了几种提高MOFs对CO2捕获量的策略。如提高开放金属位点的密度、掺杂金属或氮原子、调节孔径或进行氨基功能化以及合成MOFs复合材料等,并比较了不同方法对于改善低压条件下CO2吸附量的影响,有望将其应用于捕获燃烧后烟道气、汽车尾气以及其他小型排放源中的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 二氧化碳捕获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经济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葛复光 卓金和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1-827,共7页
相对于美国与欧洲,台湾天然气价格相对昂贵许多;因此使用燃煤IGCC+CCS在台湾将更具优势.本研究采用IEA参数设定与美国、欧洲及台湾燃料价格,以RETScreen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计算2020年IGCC、IGCC+CC(S)与NGCC电厂的上网电价、最适碳价及... 相对于美国与欧洲,台湾天然气价格相对昂贵许多;因此使用燃煤IGCC+CCS在台湾将更具优势.本研究采用IEA参数设定与美国、欧洲及台湾燃料价格,以RETScreen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计算2020年IGCC、IGCC+CC(S)与NGCC电厂的上网电价、最适碳价及经济可行的时间.结果显示2020年NGCC上网电价(146.70美元/MWh)高于IGCC+CC电价(111.60美元/MWh)与考虑碳运输与储存成本的IGCC+CCS(127美元/MWh),其代表意义为尽管在没有碳税的前提下,IGCC+CCS在台湾仍较具优势.相比之下,美国因为天然气价格便宜,其IGCC+CCS在2030-2035年才有机会代替NGCC.台湾实证也显示当CO2价格在2020年为60~70USD/t-CO2,IGCC+CC较IGCC加上碳交易划算;当考虑碳运输与储存成本后,CO2价格必须高达90~100USD/t-CO2,IGCC+CCS才划算.本研究建议:1)将CCS技术纳入台湾能源政策的低碳能源选项;2)及早兴建CCS示范电厂;3)发展IGCC+CCS取代NG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核灾 整合气化复循环技术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 天然气价格 RETScreen技术经济分析 燃气复循环技术 碳价
原文传递
二氧化碳海底封存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小林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2-156,共5页
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但需要包括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在内的法律制度加以规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伦敦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等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为处理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提供了国际海洋环境法基础... 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但需要包括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在内的法律制度加以规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伦敦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等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为处理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提供了国际海洋环境法基础。然而,仍需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来推进和保障二氧化碳海底封存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 二氧化碳海底封存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地质捕获与储存面临的水挑战
10
作者 Robin L. Newmark Samuel J. Friedmann +1 位作者 赵玉军(翻译) 孙建平(校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 2011年第1期102-110,共9页
人们建议,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CCS)足一种能够显著减少由于持续化石燃料使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对于地质储存晒言,从人规模点源(例如发电厂或其他工业)捕获二氧化碳,再把捕获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注入场地,并注入到深部... 人们建议,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CCS)足一种能够显著减少由于持续化石燃料使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对于地质储存晒言,从人规模点源(例如发电厂或其他工业)捕获二氧化碳,再把捕获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注入场地,并注入到深部岩层储存。这将面临者新的用水挑战,例如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用水量以及水利用的“捕获代价”。在特定深度,咸水在地层中运移,而二氧化碳注入可导致储层压力增大,且二氧化碳泄漏对储层具有潜在影响。在潜在影响的范围内,从捕获增大需水量到泄漏或咸水运移造成地下水污染。了解这些潜在影响及其发生条件,以狄得适当监测与控制措施的设计与执行方案,这对于确保环境安全和统计口的而言足十分重要的。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也可带来潜在利益,例如水处理与同时开采既可以抵消储层增大的压力,也可以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 地下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功能化的炭材料上二氧化碳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娟 李世坤 +3 位作者 赵侦超 周丹红 陆安慧 张维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66-1673,共8页
本文利用色散作用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炭材料上含氮官能团对CO_2吸附的作用。通过计算比较了不同含氮官能团炭材料结构片段吸附二氧化碳后的结构参数和能量,由于较强的静电作用和形成弱氢键,含单个苯环的酰胺和吡啶类的吸附剂吸附... 本文利用色散作用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炭材料上含氮官能团对CO_2吸附的作用。通过计算比较了不同含氮官能团炭材料结构片段吸附二氧化碳后的结构参数和能量,由于较强的静电作用和形成弱氢键,含单个苯环的酰胺和吡啶类的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的作用强于单个苯胺和吡咯类吸附剂。但当增加苯环数时,色散作用主导的吡咯型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以上结果预示着酰胺和吡咯类将是大π体系中具有良好CO_2吸附性能的吸附剂。因而,色散作用在CO_2吸附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计算得到的结果与我们之前的实验结果一致,并且将有利于筛选更有效的二氧化碳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材料 二氧化碳捕获 胺基功能化 可持续发展的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徐永辉 肖宝华 +1 位作者 冯艳艳 李彦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13-1521,共9页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已成为环境危机的重要问题,所以中国提出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势在必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工作者们采用多种多样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该文重点介绍了碳类材料、沸石、金属有机骨...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已成为环境危机的重要问题,所以中国提出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势在必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工作者们采用多种多样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该文重点介绍了碳类材料、沸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水滑石类材料、金属氧化物及其盐以及负载胺基材料等主要的CO2吸附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各种吸附剂的吸附机理、性能的优缺点、改进的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吸附材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 吸附 固体吸附剂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矿化固化二氧化碳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元涛 封孝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54,共10页
近10 a来,碱性固体废弃物矿化固化CO_(2)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被认为是稳定固废和对抗全球变暖的有效技术之一。钢渣作为一种高产量的富钙固废,在该技术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重要社会意义。综述了钢渣矿化固化CO_(2)的方法,包括直... 近10 a来,碱性固体废弃物矿化固化CO_(2)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被认为是稳定固废和对抗全球变暖的有效技术之一。钢渣作为一种高产量的富钙固废,在该技术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重要社会意义。综述了钢渣矿化固化CO_(2)的方法,包括直接矿化法与间接矿化法。首先分析了直接矿化法中的湿法与干法2种途径,认为湿法矿化效率优于干法矿化,其中反应温度、时间、钢渣粒径和液固比等因素都会影响钢渣中钙镁离子的扩散和与CO_(2)反应的速度,现阶段提高湿法矿化效率的原理基本可归结为促进矿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之后分析了间接矿化法中钢渣离子浸出和浸出液固碳2个重要步骤,认为固碳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钙镁离子的浸出率,随后总结了强酸性及弱酸性环境对离子浸出的影响,以及现阶段浸出液固碳工艺路线及优化方式。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完善钢渣固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体系,开展中大规模的工业化试点研究和开发固碳后钢渣的高值化应用途径等,为实现钢渣固碳的工业化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 直接矿化 间接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基超交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二氧化碳和汞(Ⅱ)离子的吸附
14
作者 王小梅 郭江飞 +1 位作者 王立志 黄健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83-1089,共7页
超交联聚合物(HCPs)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孔结构,且制备方法简单、合成原料广泛,是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研究热点之一。卟啉是一类由4个吡咯类亚基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基桥互联形成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可与多种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超交联聚合物(HCPs)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孔结构,且制备方法简单、合成原料广泛,是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研究热点之一。卟啉是一类由4个吡咯类亚基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基桥互联形成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可与多种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重金属的吸附与检测、气体的吸附与分离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卟啉结构的HCPs也有了较多的报道,然而当前报道的卟啉结构HCPs几乎均是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构筑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在卟啉结构HCPs上报道较少。而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备的聚合物表面含大量羰基,为其进一步功能化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类聚合物的比表面积低、孔结构差,而其优良孔结构的构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四苯基卟啉与1,2,4,5-苯四甲酸酐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备的聚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席夫碱反应,用含刚性三嗪环的三聚氰胺将其进一步交联,合成了三聚氰胺修饰的卟啉基超交联聚合物。结果发现,三聚氰胺的引入不仅实现了超交联聚合物孔结构的支撑,使得聚合物比表面积极大增长(从2 m^(2)/g增加到118 m^(2)/g),且具有优良的多级孔结构。三聚氰胺修饰卟啉基超交联聚合物的高氮质量分数(46.28%)和多级孔结构使其对CO_(2)(93 mg/g,273 K,101 kPa)和Hg^(2+)(494.1 mg/g,298 K)具有较好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卟啉 Friedel-Crafts酰基化 二氧化碳捕获 汞离子(Ⅱ)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过程温压监测系统设计
15
作者 杨威 《电子世界》 CAS 2021年第8期138-139,共2页
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是一种以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及利用为目标的全新技术。据调查,大部分基于CCUS技术的二氧化碳捕集项目,缺少完善的温压监测系统,无法实时准确、快速的掌握二氧化碳的温度和压力信息。针对此种情况提... 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是一种以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及利用为目标的全新技术。据调查,大部分基于CCUS技术的二氧化碳捕集项目,缺少完善的温压监测系统,无法实时准确、快速的掌握二氧化碳的温度和压力信息。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一种结合4G无线传输技术的温压监测系统。系统以STM32F103C8T6芯片为主控器,对捕集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温室气体排放 全新技术 主控器 二氧化碳捕获 温度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项目与场地选择、描述和鉴定的C02QUALSTORE指南
16
作者 MichaelCarpenter 赵玉军(翻译) 孙建平(校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 2011年第3期1-13,共13页
C02QUALSTORE指南由DNV与行业伙伴协作开发,并由一系列国家管理者提供输入参数。本指南已在全球应用,采用了一种基于风险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项目和场地选择、描述和鉴定的方法。本文概述了C02QUALSTORE指南,并描述了如何利用本文件... C02QUALSTORE指南由DNV与行业伙伴协作开发,并由一系列国家管理者提供输入参数。本指南已在全球应用,采用了一种基于风险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项目和场地选择、描述和鉴定的方法。本文概述了C02QUALSTORE指南,并描述了如何利用本文件协助项目开发者在二氧化碳储存项目有效期限内通过项目管理的重大事件,以及按照相关法律和利益相关者的预期值进行验证。本指南包含的鉴定工作流程的主要目的,是协助操作者、政府当局、检验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确保储存场地符合简易、统一和成本有效要求的过程。本指南为基于风险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即根据前述风险评价获得监测计划和意外事故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CCS)二氧化碳地质储存 技术鉴定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聚合物管状无机膜固定化碳酸酐酶用于CO_(2)捕获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宝中 贺艳 +2 位作者 邓兴发 肖培 崔学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为了研究多孔材料对酶固定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地质聚合物管状无机膜为载体的新型酶固定化策略。利用该膜材料介孔中存在的大量硅羟基和铝羟基结构,采用戊二醛交联法成功地将碳酸酐酶负载到该无机介孔膜中。固定化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多孔材料对酶固定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地质聚合物管状无机膜为载体的新型酶固定化策略。利用该膜材料介孔中存在的大量硅羟基和铝羟基结构,采用戊二醛交联法成功地将碳酸酐酶负载到该无机介孔膜中。固定化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复合膜的酶活性回收率可达63.7%。在稳定性测试中,该膜在连续使用30次后保持了67.8%的相对活性,在4℃下保存60 d后保持了52.0%的相对活性。在CO_(2)捕集试验中,CO_(2)捕集效率在固定化酶复合膜催化下提高了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碳酸酐酶 无机膜 二氧化碳捕获 二氧化碳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溶剂热合成的CeO_2的可逆氧化还原性及CO_2捕获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春成 刘晓晖 +1 位作者 卢冠忠 王艳芹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64-1375,共12页
利用乙二醇的还原性,采用乙二醇溶剂热法制备了表面具有丰富氧空穴的CeO2-GST纳米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位H2还原-O2氧化循环和CO2原位红外漫反射表征,并研究了其可逆氧化还原性及CO2捕获性能.结果表明... 利用乙二醇的还原性,采用乙二醇溶剂热法制备了表面具有丰富氧空穴的CeO2-GST纳米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位H2还原-O2氧化循环和CO2原位红外漫反射表征,并研究了其可逆氧化还原性及CO2捕获性能.结果表明,与CeO2-nanorod和柠檬酸溶胶法合成的CeO2-CA样品相比,CeO2-GST纳米晶具有最好的可逆氧化还原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同时在50 oC下具有最好的CO2吸附性能(149μmol/g).利用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研究了CO2在还原CeO2表面的吸附情况,发现CO2主要以双齿碳酸盐和桥连碳酸盐两种形式吸附在CeO2表面,其中桥连碳酸盐物种不稳定,He吹扫可脱附.此外,CO2在CeO2-nanorod上还会生成稳定的甲酸盐和单齿碳酸盐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空穴 可逆氧化还原性 二氧化碳捕获 二氧化碳原位红外漫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二氧化碳智能材料 被引量:3
19
作者 闻静 李禹红 +3 位作者 王莉 陈秀楠 曹旗 何乃普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7-422,共6页
二氧化碳(CO2)捕获以及转化是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有效利用的主要策略。CO2响应型聚合物以含有胺基的烯类单体为主要原料,通过接枝聚合或与其他功能分子复合来改善其对CO2的响应以及捕获性能。其中,天然高分子(如多糖、蛋白质等)... 二氧化碳(CO2)捕获以及转化是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有效利用的主要策略。CO2响应型聚合物以含有胺基的烯类单体为主要原料,通过接枝聚合或与其他功能分子复合来改善其对CO2的响应以及捕获性能。其中,天然高分子(如多糖、蛋白质等)具有资源丰富、无毒、可降解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是制备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最佳选择。同时,壳聚糖含有大量的伯胺,在制备基于胺基的具有CO2响应以及捕获性能的智能复合材料中具有潜在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CO2响应聚合物和壳聚糖的特点,进一步归纳了近年来基于壳聚糖的CO2响应高分子以及捕获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这类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响应型高分子 二氧化碳捕获 智能材料
原文传递
活性碳纤维吸附捕获烟气中CO_2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国丽荣 谭羽非 《低温建筑技术》 201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温室效应是由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的,CO2捕获和储存技术是减少空气中CO2量的有效方法,目前,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的障碍是二氧化碳分离和捕获的高能耗。分析了活性碳纤维材料特点及吸附特性,以及对CO2选择性吸附条件。介... 温室效应是由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的,CO2捕获和储存技术是减少空气中CO2量的有效方法,目前,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的障碍是二氧化碳分离和捕获的高能耗。分析了活性碳纤维材料特点及吸附特性,以及对CO2选择性吸附条件。介绍了活性碳纤维材料的变电吸附在二氧化碳捕获方面的进展情况。得出活性碳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二氧化碳捕获能力,可作为吸附剂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 活性碳纤维 变电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