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物好氧生物降解性二氧化碳生成量测试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蒋展鹏 师绍琪 +1 位作者 买文宁 顾夏声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14,共4页
为了探讨测试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方法的通用性和可比性,建立了用二氧化碳生成量来测试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降解性的合理方法.生物反应瓶容积2L,受试有机物浓度100mg/L(以溶解性有机碳计),接种污泥浓度500mg/L,... 为了探讨测试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方法的通用性和可比性,建立了用二氧化碳生成量来测试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降解性的合理方法.生物反应瓶容积2L,受试有机物浓度100mg/L(以溶解性有机碳计),接种污泥浓度500mg/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4d.通过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生物降解性的评价标准——生物降解性指数(IB).采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23种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研究,并按生物降解性指数对这些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难易程度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生物降解 二氧化碳生成 测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钟通气量和二氧化碳生成量关系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宋燕新 刘萍 赵威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419-422,共4页
心力衰竭是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卫生和经济负担,心肺运动试验期间分钟通气量(VE)和二氧化碳生成量(VCO_(2))的关系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综述详细介绍了VE和VCO_(2)关系,并进一步阐述VE/VCO... 心力衰竭是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卫生和经济负担,心肺运动试验期间分钟通气量(VE)和二氧化碳生成量(VCO_(2))的关系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综述详细介绍了VE和VCO_(2)关系,并进一步阐述VE/VCO_(2)斜率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不同人群中发挥的疾病评估、预后评价方面的作用及其进展,以及其对心力衰竭不同干预方法的反应,以期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后续管理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肺运动试验 分钟通气量 二氧化碳生成 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生成量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接测热法的耗氧量与二氧化碳生成量对重度ARDS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研究
3
作者 关珂 邹辉煌 +13 位作者 胡玉娜 叶岭 程艳伟 牛京京 王存真 秦柯 张廷源 杨斌 孙玉寒 朱文亮 樊清波 郭志松 陈永春 王文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3,共8页
目的 探索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耗氧量、二氧化碳生成量及耗氧量/乳酸与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IC... 目的 探索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耗氧量、二氧化碳生成量及耗氧量/乳酸与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ICU住院>5d的重度ARDS成年患者,排除人ICU第4天未能完成IC检测,IC检测结果不可靠,其他ICU转人或入科时机械通气时长已超过48h,姑息治疗者及孕产妇。使用间接测热法于入ICU第4天检测耗氧量、二氧化碳生成量,查阅病历获取一般情况、疾病信息、血气分析(含乳酸值)、诊疗措施等,电话随访死亡及死亡时间。主要结局指标为90d死亡,次要结局指标为28d死亡、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花费。分别采用Cox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耗氧量、二氧化碳生成量及耗氧量/乳酸与主要、次要结局指标的关系。结果 共21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90d死亡78例患者(36.1%),存活138例患者(63.9%)。校正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与Q4组相比,耗氧量Q1、Q2组90d死亡风险的HR(95%C)分别是3.21(1.38~7.49)及3.24(1.42~7.38),二氧化碳生成量Q1、Q2、Q3组90d死亡风险的HR(95%CI)分别是5.88(2.33~14.84)、4.26(1.60~11.34)及3.54(1.34~9.35),耗氧量/乳酸Q1、Q2、Q3组90d死亡风险的HR(95%C)分别是8.72(3.01~25.25)、8.43(2.91~24.47)及4.04(1.34~12.17)。P-trend均<0.05,提示耗氧量、二氧化碳生成量及耗氧量/乳酸与90d死亡风险线性负相关。此外,耗氧量、二氧化碳生成量及耗氧量/乳酸与28d死亡风险负相关,耗氧量/乳酸与ICU住院时长负相关。结论 耗氧量、二氧化碳生成量及耗氧量/乳酸与重症ARDS患者90d死亡风险及28d死亡风险负相关,可能是该类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间接测热法 耗氧量 二氧化碳生成
原文传递
高密度Ralstonia eutropha细胞培养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及其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尚龙安 范代娣 Ho Nam Chang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3-637,共5页
测定了高密度R. eutropha细胞培养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当通气量维持在1.0vvm时,出口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最大浓度高达15%。为了了解高密度细胞培养过程中二氧化碳对细胞生长代谢可能产生的抑制作用,通过施加不同浓度、不同持续时间的... 测定了高密度R. eutropha细胞培养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当通气量维持在1.0vvm时,出口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最大浓度高达15%。为了了解高密度细胞培养过程中二氧化碳对细胞生长代谢可能产生的抑制作用,通过施加不同浓度、不同持续时间的二氧化碳脉冲,模拟测试了5升发酵罐内二氧化碳对R. eutropha细胞生长代谢的抑制作用。实验发现,二氧化碳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二氧化碳脉冲时间的增长和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当在细胞指数生长初期施加6小时浓度为22%的二氧化碳脉冲,最终细胞浓度降低了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细胞培养 二氧化碳抑制作用 二氧化碳生成 Ralstonia eutro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增注技术在低渗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金迪 谢雪琴 +2 位作者 王惠清 肖东 孙晓清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8年第2期56-58,共3页
低渗透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水困难的问题。层内生成二氧化碳增注技术是新疆油田公司2007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与常规增注技术相比,层内生成二氧化碳增注技术有其鲜明的特点,他采用地层内生气技术,产生大量的高能量二氧化碳气... 低渗透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水困难的问题。层内生成二氧化碳增注技术是新疆油田公司2007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与常规增注技术相比,层内生成二氧化碳增注技术有其鲜明的特点,他采用地层内生气技术,产生大量的高能量二氧化碳气体,不仅可以有效解除地层深部污染和孔隙堵塞,降低地层的渗流阻力,达到降压增水的目的,而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原油中,可使原油粘度下降,有效的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同时在注入水前缘形成气液混相带,提高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 增注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绥中36-1油田的尝试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景亮 林涛 竺彪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3期77-80,共4页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具有封堵高渗透层、热解堵、驱替等多重作用,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有效运用此技术可起到控水稳油作用。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适合于海上油气田在狭小作业空间下进行。在渤海绥中36-1油田尝试运用了此技术。经渤海...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具有封堵高渗透层、热解堵、驱替等多重作用,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有效运用此技术可起到控水稳油作用。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适合于海上油气田在狭小作业空间下进行。在渤海绥中36-1油田尝试运用了此技术。经渤海绥中36-1油田H5井组的现场作业,取得较好的增油控水效果,实施后3个月增产幅度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 提高采收率 生气剂 释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技术对渗透率适应性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景亮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11期88-92,共5页
针对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技术对高渗层的封堵能力及如何使该技术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技术对高渗层的封堵能力有限,但结合聚合物或冻胶等封堵体系可以取得较好的封堵效果,采收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矿场实验表... 针对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技术对高渗层的封堵能力及如何使该技术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技术对高渗层的封堵能力有限,但结合聚合物或冻胶等封堵体系可以取得较好的封堵效果,采收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矿场实验表明,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技术结合聚合物封堵段塞可以适应存在高渗层、长井段的水井,解决了单独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技术封堵能力差的缺点,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控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 渗透率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桃贮藏在不同温度、气体和相对湿度下乙烯和二氧化碳的生成量
8
作者 P.F.Lam 李崇高 黄建初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89年第1期19-20,共2页
由二氧化碳的生成量表明,贮藏在5℃下的阳桃呼吸模式较一致,变化很小。在此温度下未测出乙烯。贮藏在无乙烯的大气中的果实及其对照的呼吸率呈下降趋势,这与贮藏在低相对湿度和高相对湿度大气条件下的果实表现相似。试验结果表明,5℃是... 由二氧化碳的生成量表明,贮藏在5℃下的阳桃呼吸模式较一致,变化很小。在此温度下未测出乙烯。贮藏在无乙烯的大气中的果实及其对照的呼吸率呈下降趋势,这与贮藏在低相对湿度和高相对湿度大气条件下的果实表现相似。试验结果表明,5℃是阳桃果实的适宜贮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二氧化碳生成 聚乙烯袋 贮藏温度 不同温度 果实贮藏 呼吸率 阳桃 乙烯释放量 桃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及尾气处理
9
作者 贾衍福 《山东教育》 1999年第14期40-40,共1页
新编初中化学课本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提出了一个讨论问题,即除了用课本上的方法处理尾气外,你还能再设计出其他改进的实验装置吗?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如下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处理尾气的方法。在燃烧管左、右同... 新编初中化学课本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提出了一个讨论问题,即除了用课本上的方法处理尾气外,你还能再设计出其他改进的实验装置吗?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如下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处理尾气的方法。在燃烧管左、右同时用上两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 氧化碳 尾气处理 收集方法 集气瓶 演示实验 酒精灯 初中化学 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对模拟运输条件下西兰花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顺昌 魏宝东 +2 位作者 周倩 周鑫 纪淑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添加CO_2生成剂对西兰花运输过程中花球品质和代谢特性的影响,以及筛选西兰花运输过程中适宜的CO_2浓度。方法以西兰花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O_2(二氧化碳生成剂)对西兰花花球采后模拟运输条件下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目的为了研究添加CO_2生成剂对西兰花运输过程中花球品质和代谢特性的影响,以及筛选西兰花运输过程中适宜的CO_2浓度。方法以西兰花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O_2(二氧化碳生成剂)对西兰花花球采后模拟运输条件下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保持较低体积分数(3%和6%)的CO_2能较好地抑制西兰花采后运输条件下的呼吸强度,延缓乙烯释放量增加的时间和速率,抑制花球叶绿素的降解,保持花球的颜色,同时降低了西兰花在运输期间的腐烂指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经体积分数为3%CO_2处理后延缓了货架期间花球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速率,添加一定浓度的CO_2(3%)后通过诱导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提高了西兰花组织内部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从而保持了花球的品质。添加较高浓度(9%和12%)的CO_2在运输前期(前3 d)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之后反而会促进花球的代谢速率(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量),从而加速了花球的黄化及腐烂,表现出被伤害的症状。结论运输前在包装内加入可产生体积分数3%CO_2的生成剂能较好地降低西兰花常温运输期间的代谢水平,保持花球品质,从而延长了运输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二氧化碳生成 气调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献国 丁恒 +1 位作者 徐玉福 朱锡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186,共5页
从造纸厂内废水处理池中采取活性污泥,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生物油的菌株EL5.对该菌株在土壤中对生物油降解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基于CO2生成量的生物降解测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生物油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①通过... 从造纸厂内废水处理池中采取活性污泥,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生物油的菌株EL5.对该菌株在土壤中对生物油降解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基于CO2生成量的生物降解测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生物油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①通过富集培养方法分离得到菌株EL5,根据形态特征以及生理化特性分析,将EL5鉴定为杂色曲霉菌(Aspergill versicoir).②菌株EL5对5种常见抗生素敏感.③菌株EL5在降解生物油的过程中,生物降解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选择30℃为适宜降解温度.pH为中性条件下对生物油的降解较为有利.随着w(生物油)的增加生物降解率有一定的下降,但相同条件下,加菌后30℃下10d对w(生物油)为1200mg/kg的土壤的生物降解率达40%,而未加菌的生物降解率只有6%.④菌株EL5还可以以苯、对氯苯酚、甲苯和二甲苯等芳香类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杂色曲霉菌 生物降解 二氧化碳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生物可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逯敏飞 程永清 +1 位作者 张芹 刘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4-896,907,共4页
本文阐述了常用的评定聚丙烯酸类聚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实验方法,并推荐采用生物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量(PCD),氧气消耗量(COD)和红外光谱法图像三个指标来综合分析聚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生物降解性。生物反应瓶容积2L,受试物的浓度为1/1000,接... 本文阐述了常用的评定聚丙烯酸类聚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实验方法,并推荐采用生物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量(PCD),氧气消耗量(COD)和红外光谱法图像三个指标来综合分析聚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生物降解性。生物反应瓶容积2L,受试物的浓度为1/1000,接种污泥浓度为500mg/L,反应温度为室温(大约25℃左右),反应时间为14d。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这种聚丙烯酸类聚合物14天后可完全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类聚合物 生物降解 二氧化碳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缓蚀阻垢剂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燕敏 孙彩霞 徐会武 《河南科学》 2014年第9期1842-1844,共3页
采用CO2生成量法(GB/T 20778—2006)对笔者之前报道过的两种无磷缓蚀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复配物和聚环氧琥珀酸(PESA)复配物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和聚环氧琥珀酸复配物28d的生物降解率分别达到了77.6%... 采用CO2生成量法(GB/T 20778—2006)对笔者之前报道过的两种无磷缓蚀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复配物和聚环氧琥珀酸(PESA)复配物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和聚环氧琥珀酸复配物28d的生物降解率分别达到了77.6%和76.8%,属于易降解类环境友好型缓蚀阻垢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 生物降解 二氧化碳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包装在未来肉制品包装上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邢淑婕 刘开华 +1 位作者 严佩峰 刘学彦 《肉类工业》 2001年第7期47-48,共2页
活性包装是指包装不仅是包裹食品 ,而且能起到一定的有益作用的包装。这里扼要介绍几种国际上最新的、将会引起肉制品包装发生重大革命的活性包装技术。
关键词 肉制品 活性包装 发展方向 封入脱氧剂包装 封入二氧化碳生成剂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参数指导补料速率提升糖化酶发酵水平
15
作者 李迎凯 张健 胡江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72-178,共7页
为改善黑曲霉发酵后期产糖化酶速率,通过二氧化碳生成速率(carbon evolution rate,CER)指导补料,对发酵后期的补料方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中后期CER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并持续36 h后停止补料,直至CER反弹为峰值时恢复补料能够明显... 为改善黑曲霉发酵后期产糖化酶速率,通过二氧化碳生成速率(carbon evolution rate,CER)指导补料,对发酵后期的补料方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中后期CER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并持续36 h后停止补料,直至CER反弹为峰值时恢复补料能够明显提升氧消耗速率,糖化酶在发酵后期依然保持较高的合成速率,最终糖化酶酶活性达到20895 AGI/mL,比优化之前提高了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生成速率 糖化酶 补料方式 黑曲霉 发酵代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推广在设施农业中发挥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瑞海 赵丽 谢敏 《农机科技推广》 2002年第3期27-27,共1页
目前,天津市蔬菜保护地已发展到21.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5.2万亩,大棚6.8万亩,中小棚8万亩。保护地蔬菜总产量15.46亿公斤,总产值23.19亿元。蔬菜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天津市蔬菜供应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结束了冬季单一大白菜的历史。... 目前,天津市蔬菜保护地已发展到21.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5.2万亩,大棚6.8万亩,中小棚8万亩。保护地蔬菜总产量15.46亿公斤,总产值23.19亿元。蔬菜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天津市蔬菜供应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结束了冬季单一大白菜的历史。 北辰区地处城郊结合部,有菜田4.64万亩,其中保护地1.09万亩。农机推广站在市推广站的指导下,近几年推广了旧温室改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日光温室 农机推广站 设施农业 发挥的作用 棚室 蔬菜保护地 耕整地机械化 二氧化碳生成 节水灌溉技术 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训练(四则)
17
《教育学报》 1992年第3期55-56,共2页
(一)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发光放热,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现象,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是: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现在,请你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关键词 智能训练 蜡烛 二氧化碳生成 燃烧 三个问题 化学反应过程 玻璃杯 氧气 发光 石灰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验证酒精灯灯焰成份的方法
18
作者 陈守业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0-11,共2页
验证酒精灯灯焰成份的方法山东临清市大辛庄中学(252661)陈守业一.外焰:酒精完全燃烧,温度最高【实验]: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尔后用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一会儿使发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把烧杯倒过来,再... 验证酒精灯灯焰成份的方法山东临清市大辛庄中学(252661)陈守业一.外焰:酒精完全燃烧,温度最高【实验]: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尔后用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一会儿使发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把烧杯倒过来,再向杯内倒入少量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灯 黑色物质 内焰 不完全燃烧 大辛庄 铜丝 不完全反应 二氧化碳生成 临清市 还原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氧阈的心率指标
19
作者 杰弗里 申伟华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Z3期46-47,共2页
虽然心率不能用来确定无氧阈,但它可以用来控制高于无氧阈或低于无氧阈的运动强度。因此。
关键词 最大吸氧量 无氧阈心率 最大心率 运动强度 无氧阀 年轻女性 可以用来 受测者 百分比 二氧化碳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化学新信息题浅析
20
作者 田入欣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38,共3页
初中化学新信息题浅析河北省滦平县第二中学(068250)田入欣自1991年起,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已连续进行了五年,分析五年来全国初中化学竞赛的试题,发现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创设新情境的题目,即新信息题.从1994... 初中化学新信息题浅析河北省滦平县第二中学(068250)田入欣自1991年起,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已连续进行了五年,分析五年来全国初中化学竞赛的试题,发现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创设新情境的题目,即新信息题.从1994年开始,这类题目已“步入”中考试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 信息题 焙烧过的矿石 二氧化碳生成 河北省滦平县 葡萄糖 碳酸氢钠 配平化学方程式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