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和2,4-滴二甲胺盐在天然草原土壤和牧草中的消解动态
1
作者 牛树君 王玉灵 +3 位作者 赵峰 余海涛 张新瑞 胡冠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除草剂混用组合2,4-滴二甲胺盐+氨氯·二氯能兼防天然草原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披针叶野决明Thermopsis lanceolata和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等多种毒草,施用除草剂后的安全放牧时间对确保家畜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采... 除草剂混用组合2,4-滴二甲胺盐+氨氯·二氯能兼防天然草原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披针叶野决明Thermopsis lanceolata和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等多种毒草,施用除草剂后的安全放牧时间对确保家畜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研究了甘肃省肃南县天然草原土壤和牧草中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和2,4-滴二甲胺盐的残留消解动态,旨在确定施用除草剂后的安全放牧时间,并评价其在土壤和牧草中的残留期长短,为制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和2,4-滴二甲胺盐在天然草原土壤和牧草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3种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6.9、26.7 d和8.6 d,在牧草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2、1.8 d和12.0 d,2,4-滴二甲胺盐在土壤和牧草中均属于易降解除草剂,二氯吡啶酸在土壤和牧草中残留期相对较长,氨氯吡啶酸在土壤中残留期相对长,而在牧草中则属于易降解除草剂。参照3种除草剂在牧草中的残留量和相应除草剂在矮生浆果、蔬菜、小麦、大麦、燕麦和油菜籽中的国内外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评价,在天然草原喷施2,4-滴二甲胺盐+氨氯·二氯防除草原毒草,施药后30~45 d二氯吡啶酸在牧草中的残留量为4.1~2.3 mg/kg,氨氯吡啶酸在0.5 mg/kg以下,2,4-滴二甲胺盐在0.56 mg/kg以下,此期放牧,对牛、羊等家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氨氯吡啶 2 4-滴二甲胺盐 消解动态 土壤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硝酚钠缓解二氯吡啶酸对油菜药害的研究
2
作者 王富豪 郭婧华 +1 位作者 郝培培 程有普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探究复硝酚钠(Sodium nitrophenolate)缓解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对油菜药害的作用机制,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油菜幼苗三叶一心时,一组喷施0(CK)、0.4、0.8(推荐剂量)、1.6、3.2、4.0 g/L二氯吡啶酸,另一组药后24 h叶面喷施9 mg/L复硝酚... 为探究复硝酚钠(Sodium nitrophenolate)缓解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对油菜药害的作用机制,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油菜幼苗三叶一心时,一组喷施0(CK)、0.4、0.8(推荐剂量)、1.6、3.2、4.0 g/L二氯吡啶酸,另一组药后24 h叶面喷施9 mg/L复硝酚钠,比较两组油菜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喷施二氯吡啶酸后,油菜幼苗的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随质量浓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二氯吡啶酸质量浓度为1.6g/L时,CAT活性最高,质量浓度为3.2g/L时,CAT活性升高幅度降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CK相比分别下降30.2%、6.0%,丙二醛(MDA)含量升高165.6%,质量浓度4.0g/L时,POD、SOD活性、GSH含量分别比CK低11.0%、26.0%、17.7%,MDA含量升高195.5%,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62.9%、23.7%;喷施复硝酚钠后,与相同质量浓度的二氯吡啶酸处理相比,油菜叶片CAT、POD、SOD活性和GSH、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明显升高,与缓解前相比MDA含量降低8.7%~44.5%,POD活性升高7.0%~11.8%,SOD活性升高10.1%~68.7%,GSH含量升高8.5%~19.6%,叶绿素含量升高7.0%~28.9%,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7.1%~62.0%。综上可知,低质量浓度的二氯吡啶酸能够提高油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GSH含量,从而提高油菜的抗逆性,二氯吡啶酸质量浓度过高时,油菜叶片的MDA含量明显升高,抗氧化酶活性、GSH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受到明显抑制,喷施复硝酚钠后抑制作用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二氯吡啶酸质量浓度升高缓解效果减弱,表明复硝酚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二氯吡啶酸对油菜的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复硝酚钠 油菜 缓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咪唑酸酯骨架-8负载二氯吡啶酸纳米载药体系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蔡润泽 黄啟良 +1 位作者 潘灿平 赵鹏跃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4-1104,共11页
二氯吡啶酸是一种激素型杂环类除草剂,已被广泛用于防治油菜、玉米、小麦等田间的阔叶杂草。由于二氯吡啶酸可溶于水且容易移动,目前已被认定为农业废水中一种重要的新型污染物。将二氯吡啶酸制备成缓控释剂型有望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 二氯吡啶酸是一种激素型杂环类除草剂,已被广泛用于防治油菜、玉米、小麦等田间的阔叶杂草。由于二氯吡啶酸可溶于水且容易移动,目前已被认定为农业废水中一种重要的新型污染物。将二氯吡啶酸制备成缓控释剂型有望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以沸石咪唑酸酯骨架-8(ZIF-8)作为载体材料制备了二氯吡啶酸@ZIF-8纳米载药体系,并对负载方法进行了优化以提高载药量,通过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N_(2)吸附-脱附对其形貌、粒径分布、化学官能团、晶体结构、热稳定性等指标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释放机制与除草活性。结果表明:二氯吡啶酸可成功负载到ZIF-8载体中,载药后粒径约为219.3 nm,载药量最高可达43.6%,其释放模式最符合Weibull模型(R^(2)=0.9999)。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将二氯吡啶酸负载到ZIF-8后不会降低其对稗草的除草活性,甚至在高浓度下,ZIF-8负载还能起到一定的增效作用。本研究可为基于ZIF-8载体的除草剂载药体系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沸石咪唑酯骨架-8 纳米载药体系 制备方法 稗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 g/L毒莠定·225 g/L二氯吡啶酸可溶液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
4
作者 周清滕 吴艳青 +2 位作者 周易安 刘志伟 胡贝贝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7期31-37,共7页
建立了快速分析150 g/L毒莠定·225 g/L二氯吡啶酸可溶液剂复配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方法。定量分析采用CAPCELLPAK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甲醇/磷酸水(pH 2.40)=20/10/70(V/V/V)作为流动相,在235... 建立了快速分析150 g/L毒莠定·225 g/L二氯吡啶酸可溶液剂复配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方法。定量分析采用CAPCELLPAK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甲醇/磷酸水(pH 2.40)=20/10/70(V/V/V)作为流动相,在235 nm波长下对样品中的二氯吡啶酸和毒莠定进行分离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二氯吡啶酸和毒莠定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1.0000,变异系数为0.32%、0.63%,平均回收率为99.4%、100.6%,均满足定量控制要求。本文所提方法精密准确,分离良好,简捷稳定,可用于不同规格的单一制剂、复合制剂和原药中的二氯吡啶酸及毒莠定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毒莠定 高效液相色谱 定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油菜田杂草的效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文达 刘晓洪 +2 位作者 颜冬冬 李林 余锦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0-125,共6页
为明确新型吡啶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复配制剂对油菜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指导新型除草剂在油菜田的合理使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 为明确新型吡啶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复配制剂对油菜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指导新型除草剂在油菜田的合理使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和杂草氮、磷、钾及水分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显著,对菵草、大巢菜、看麦娘、牛繁缕等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良好防效,总草鲜重防效可达88. 7%~98. 0%,显著优于两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地改善了田间光照和水肥条件。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的油菜产量达到2 626. 26~2 836. 26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18. 2%~27. 9%,增收2 173. 5~3 307. 5元/hm^2。研究结果表明,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油菜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推荐剂量为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225~3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田 氨氯吡啶·二氯吡啶酸·烯草酮 杂草防效 光照 养分 油菜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秀梅 侯志广 +2 位作者 逯忠斌 王岩 张浩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0-432,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除草剂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油菜和土壤上喷施质量分数75%的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有效成分338g/hm^2),测出油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5.63—6.75mg/k...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除草剂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油菜和土壤上喷施质量分数75%的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有效成分338g/hm^2),测出油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5.63—6.75mg/kg和0.47—0.48mg/kg,半衰期为8.49—10.11d和3.76-4.74d。对油菜施药1次,施药后45d测得油菜上残留量为0.15~0.17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二氯吡啶酸 高效液相色谱仪 油菜 土壤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二氯吡啶酸对油菜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宏军 郭嗣斌 +1 位作者 朱文达 黎银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为明确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采用田间试验、取样考种和仪器测定分析的方法,观察了其对油菜田主要阔叶杂草的控制作用和光照强度、肥水条件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对油菜田主要... 为明确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采用田间试验、取样考种和仪器测定分析的方法,观察了其对油菜田主要阔叶杂草的控制作用和光照强度、肥水条件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对油菜田主要阔叶杂草大巢菜和稻搓菜的防除效果较好,施药后40d的防效分别为93-100%和90%-100%,施药后60d的防效分别为94%-100%和91%-100%;对油菜田牛繁缕和禾本科杂草看麦娘、蔺草等防效较差。使用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后,随着用药量的增加,田间透光率逐渐上升;同时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改善了油菜生长的光照和肥水条件,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大巢菜 稻搓菜 药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晓菁 牛艳 +3 位作者 赵子丹 姜瑞 吴燕 白小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97,共4页
为了系统研究二氯吡啶酸农药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促进安全生产,利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油菜和土壤样品分别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 为了系统研究二氯吡啶酸农药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促进安全生产,利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油菜和土壤样品分别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溶液提取,经甲基化后,通过气相色谱一电子俘获检测器(GC—ECD)测定,以面积外标法进行二氯吡啶酸的定量。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二氯吡啶酸在油莱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39/6~110.19/6,相对标准偏差为2.4%~10.6%;二氯吡啶酸的残留量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油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8d、3.5d,属于易降解性农药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消解动态 油菜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菜、土壤中二氯吡啶酸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祥为 花日茂 +4 位作者 黄强 唐俊 李学德 汤锋 操海群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38,共4页
采用柱前衍生化法,建立了二氯吡啶酸在油菜植株、菜籽和土壤中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NaOH溶液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甲醇浓硫酸衍生化后,Flor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GC-ECD测定。空白油菜植株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8%~99.1%,... 采用柱前衍生化法,建立了二氯吡啶酸在油菜植株、菜籽和土壤中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NaOH溶液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甲醇浓硫酸衍生化后,Flor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GC-ECD测定。空白油菜植株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8%~99.1%,RSD为1.0%~11%;菜籽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5.0%~94.9%,RSD为2.8%~8.5%;土壤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102.3%~109.7%,RSD为3.5%~9.8%。方法的检出限(LOD)为1.87μg/kg,定量限(LOQ)为4.0μg/kg。方法可完全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油菜 土壤 固相萃取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防除春小麦田大刺儿菜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良芝 郭青云 +2 位作者 辛存岳 魏有海 翁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7-139,共3页
7500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100-200g/hm^2 剂量,在大刺儿菜2~5叶期与6~8叶期对水量225kg/hm^2,防除大刺儿菜效果均较好,鲜重防效达85%以上,对小麦安全,增产显著。
关键词 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 施药时期 大刺儿菜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吸附法处理二氯吡啶酸生产废水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火林 张家泉 +4 位作者 卢俊彩 谢家理 蒋丽丽 游秀娟 李立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9,共4页
利用自制的吸附树脂,对难降解的二氯吡啶酸农药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考查了pH、温度、浓度等因素对该废水吸附的影响,得出了该方法处理二氯吡啶酸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室温、pH=1.0、流速为5 BV/h。在该条件下对CODCr为15 013.6 mg/L的二... 利用自制的吸附树脂,对难降解的二氯吡啶酸农药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考查了pH、温度、浓度等因素对该废水吸附的影响,得出了该方法处理二氯吡啶酸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室温、pH=1.0、流速为5 BV/h。在该条件下对CODCr为15 013.6 mg/L的二氯吡啶酸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其CODCr可降至100 mg/L以下,处理水量为8 BV(1 BV=30 mL),CODCr去除率及二氯吡啶酸的去除率均>99%;洗脱再生时,室温下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洗脱,流速为2 BV/h,洗脱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吸附 二氯吡啶酸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及土壤中二氯吡啶酸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小军 牛艳 +2 位作者 赵子丹 吴燕 王晓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660-3662,共3页
建立了油菜(Brassica napus L.)及土壤样品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V/V)溶液提取,待甲基化后,通过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外标法定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为86.3%~1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4%~10.6%。该方法... 建立了油菜(Brassica napus L.)及土壤样品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V/V)溶液提取,待甲基化后,通过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外标法定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为86.3%~1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4%~10.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L ) 土壤 二氯吡啶酸 残留量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吡啶酸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苹中 戴荣彩 +2 位作者 贺敏 夏福利 陈莉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11期8-11,共4页
本文研究了小麦和土壤中二氯吡啶酸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当样品中二氯吡啶酸的添加浓度为0.01、0.1、1.0mg/kg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6.2%~100.4%,变异系数为2.76%~10%;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1.25×10-11g,最低检测浓度为0.0... 本文研究了小麦和土壤中二氯吡啶酸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当样品中二氯吡啶酸的添加浓度为0.01、0.1、1.0mg/kg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6.2%~100.4%,变异系数为2.76%~10%;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1.25×10-11g,最低检测浓度为0.00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残留 气相色谱 小麦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草除灵·二氯吡啶酸·烯草酮SC防除移栽油菜田杂草的效果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祥英 马国兰 +1 位作者 邬腊梅 柏连阳 《杂草科学》 2011年第1期63-65,共3页
16%草除灵·二氯吡啶酸.烯草酮SC对移栽油菜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的防效良好。在试验剂量180~480 g a.i./hm2下对移栽田油菜安全,不影响油菜的生长和发育。其适宜的施用剂量为240~480g a.i./hm2,施药适期为油菜3~5叶期... 16%草除灵·二氯吡啶酸.烯草酮SC对移栽油菜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的防效良好。在试验剂量180~480 g a.i./hm2下对移栽田油菜安全,不影响油菜的生长和发育。其适宜的施用剂量为240~480g a.i./hm2,施药适期为油菜3~5叶期、杂草3~4叶期,使用方法为叶面均匀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草除灵·二氯吡啶酸.烯草酮SC 移栽油菜田 禾本科杂草 阔叶杂草 除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棒吸附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农业废水中二氯吡啶酸残留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雪平 耿悦 朱惠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7-552,共6页
建立了搅拌棒吸附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BSE-LC-MS/MS)法测定农业废水中二氯吡啶酸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搅拌棒吸附萃取,以BEH C 18柱为分析柱,以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质谱测定。结果表明:二氯吡啶酸质... 建立了搅拌棒吸附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BSE-LC-MS/MS)法测定农业废水中二氯吡啶酸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搅拌棒吸附萃取,以BEH C 18柱为分析柱,以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质谱测定。结果表明:二氯吡啶酸质量浓度在1.0~50.0 ng/mL范围内与其质谱响应值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3μg/L,方法定量限为1.0μg/L;加标回收率范围87.8%~97.8%;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9%~4.7%。本方法操作简便、试剂消耗少、准确度高、检出限低,适用于农业废水中二氯吡啶酸含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搅拌棒吸附萃取 液相色谱-质谱法 农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0%二氯吡啶酸水剂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骞 程运斌 +1 位作者 张杰 沈菁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8期3534-3536,3544,共4页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0%二氯吡啶酸水剂含量的方法。试样用流动相溶解,采用等度洗脱的方法,以甲醇-醋酸铵-氨水为流动相,普通C18为色谱分析柱,对二氯吡啶酸进行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0%二氯吡啶酸水剂含量的方法。试样用流动相溶解,采用等度洗脱的方法,以甲醇-醋酸铵-氨水为流动相,普通C18为色谱分析柱,对二氯吡啶酸进行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变异系数为0.522%,平均回收率为100.3%。色谱图峰形好,出峰时间短,对色谱柱要求低,满足农药产品含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等度洗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二氯吡啶酸原药遗传毒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希兰 潘雪莉 +1 位作者 杨清 陈明丹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95%二氯吡啶酸原药对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菌株基因突变和中国地鼠肺(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遗传毒性,为该农药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Ames试验及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在直... 目的:观察95%二氯吡啶酸原药对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菌株基因突变和中国地鼠肺(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遗传毒性,为该农药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Ames试验及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在直接作用或代谢活化条件下,分别设立试验剂量组和阴性、阳性对照组,37℃培养检测。结果:95%二氯吡啶酸原药在直接作用或代谢活化条件下,对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各剂量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超过阴性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的2倍;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显示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95%二氯吡啶酸原药无诱发鼠伤寒沙门菌基因突变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沙门菌 鼠伤寒 毒性实验 染色体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吡啶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秀杰 马亚光 唐霞 《化工管理》 2017年第12期27-28,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二氯吡啶酸原药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cclaim C_(18)色谱柱,以乙腈与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对二氯吡啶酸原药进行分离和测定...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二氯吡啶酸原药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cclaim C_(18)色谱柱,以乙腈与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对二氯吡啶酸原药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当二氯吡啶酸质量浓度在40~2000 mg/L时,二氯吡啶酸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标准偏差为0.37;变异系数为0.38%,加标回收率在99.29%~99.70%之间。[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适合于二氯吡啶酸原药、可溶粒剂、水剂中二氯吡啶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高效液相色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龙拳)防除冬油菜田杂草试验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晓皖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7期37-39,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龙拳)75g/hm2对油菜田稻槎菜的防效药后30d在90%以上,药后60d对稻槎菜、牛繁缕的株防效、鲜重防效也均在92%以上。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龙拳)+50%草除灵悬浮剂(高特克)混配施用,可提高对牛繁...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龙拳)75g/hm2对油菜田稻槎菜的防效药后30d在90%以上,药后60d对稻槎菜、牛繁缕的株防效、鲜重防效也均在92%以上。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龙拳)+50%草除灵悬浮剂(高特克)混配施用,可提高对牛繁缕等其他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且对油菜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龙拳) 稻槎菜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二氯吡啶酸可溶性液剂配方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国生 郑瑞琴 《浙江化工》 CAS 2003年第4期11-12,共2页
进行了20%二氯吡啶酸可溶性液剂的配方研究,确定了较佳配方组成及质量控制指标。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可溶性液剂 配方 质量控制 组成 内吸性芽后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