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1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层MoS_(2)材料的MOSFET器件退火效应研究
1
作者 韩涛 廖乃镘 +1 位作者 孙艳敏 丁劲松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5年第1期48-50,共3页
文章采用机械剥离法在SiO_(2)/Si衬底制备多层二硫化钼(MoS_(2))材料,通过电子束光刻和蒸发工艺制备MOSFET器件。使用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多层MoS_(2)材料进行测试表征,并使用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对MOSFET器件的电学性能进... 文章采用机械剥离法在SiO_(2)/Si衬底制备多层二硫化钼(MoS_(2))材料,通过电子束光刻和蒸发工艺制备MOSFET器件。使用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多层MoS_(2)材料进行测试表征,并使用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对MOSFET器件的电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探索退火效应对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材料 mosFET器件 测试表征 退火效应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锡复合二硫化钼(Sn/MoS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玉 杨树锐 +4 位作者 余学峰 王立伦 卢琳 吴慧敏 王石泉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以(NH_4)_6Mo_7O_(24)·4H_2O为钼源,以Sn_Cl_2·2H_2O为锡源,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经低温退火合成SnO_2-MoO_3前驱体;再进一步与硫氰化钾水热反应经低温煅烧即可得到Sn/MoS_2复合物.通过XRD,SEM等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 以(NH_4)_6Mo_7O_(24)·4H_2O为钼源,以Sn_Cl_2·2H_2O为锡源,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经低温退火合成SnO_2-MoO_3前驱体;再进一步与硫氰化钾水热反应经低温煅烧即可得到Sn/MoS_2复合物.通过XRD,SEM等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系统对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纯MoS_2纳米结构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但循环性能较差.所制得的Sn/MoS_2复合材料,大大改善了MoS_2的循环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00 m A·g^(-1)时,在0. 01 3. 0 V的电压窗口下循环70次后,Sn/MoS_2复合物的放电容量可以保持在725 m Ah·g^(-1),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为研究高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稳定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mos2 SN 电化学性能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银二硫化钼复合粉末(Ag/MoS_2)的制备
3
作者 王娟 刘红娟 +2 位作者 凤仪 张学斌 张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6-280,363,共6页
文章利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酸(PAA)、聚乙烯醇(PVA)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来制备高分散性MoS2粉末。采用高温热分解AgNO3,分别通过控制AgNO3分解和氢气保护下煅烧前驱物,制备出银包覆二硫化钼(Ag/MoS2)复合粉末。表面... 文章利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酸(PAA)、聚乙烯醇(PVA)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来制备高分散性MoS2粉末。采用高温热分解AgNO3,分别通过控制AgNO3分解和氢气保护下煅烧前驱物,制备出银包覆二硫化钼(Ag/MoS2)复合粉末。表面改性后MoS2粉末的分散性、复合粉体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分析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进行测试。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银的结晶度和复合粉末的团聚度同时升高。对改性后的前驱物经过700℃、3h煅烧,发现经PEG+SDBS改性后的粉末包覆层致密均匀程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mos2 复合粉末 表面改性 热分解法 前驱物 银包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等离子处理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表面掺杂和湿度传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江海洋 吴静远 +1 位作者 温朝阳 郭冰博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二维半导体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TMD)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能,在数字电路、光伏器件和能量存储等多个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表面掺杂控制TMD的电学性能为实现灵敏传感提供了有效的方... 二维半导体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TMD)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能,在数字电路、光伏器件和能量存储等多个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表面掺杂控制TMD的电学性能为实现灵敏传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开展了氧等离子体对二硫化钼(MoS_(2))掺杂特性的研究。首先,测试了MoS_(2)场效应晶体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FET)的输运特性,发现氧等离子体处理对FET具有p型掺杂作用。随后,通过拉曼光谱研究了掺杂机制的成因,并证实了沟道表面类MoO_(3)缺陷的形成。最后,研究了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晶体管的湿度传感特性,由于氧等离子体处理使得沟道对水分子的吸收中心增加,在潮湿环境下晶体管具有十分灵敏的响应特性,源漏电流值变化了约54%。这项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调控TMD电学性能的简单方法,也展示了低维材料化学传感器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效应晶体管(FET) 二硫化钼(mos2) 氧等离子体 表面掺杂 湿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 还原氧化石墨烯对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 韩宾宾 +1 位作者 薛阳彪 郑敏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为了赋予涤纶(PET)织物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能,实现PET织物的低烟、无卤阻燃,采用浸轧工艺,用水热法制备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PET织物的阻燃整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 为了赋予涤纶(PET)织物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能,实现PET织物的低烟、无卤阻燃,采用浸轧工艺,用水热法制备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PET织物的阻燃整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MoS_(2)/RGO复合材料以及MoS_(2)/RGO/PET织物的微观形貌与化学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垂直燃烧测试仪、烟雾密度箱、接触角仪等对MoS_(2)/RGO/PET织物的阻燃、抑烟性能以及亲水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MoS_(2)/RGO复合材料在织物上能够形成良好包覆,且能够有效提高PET织物的热稳定性,在700℃时,其残炭率较纯织物明显提升;MoS_(2)/RGO/PET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可提升至28.2%,总热释放量较纯PET织物下降60.5%,烟雾密度降低59.9%,具有良好的自熄性能,损毁长度可降低至10.6 cm。此外,MoS_(2)/RGO复合材料可以赋予PET织物良好的亲水性能,在2.2 s时接触角变为0°,有效改善了PET织物的服用舒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 阻燃整理 抑烟 PET织物 水热法 浸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在电子束辐照下的缺陷结构演变及其物理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季雪梅 郝驰 +4 位作者 朱秀梅 苏江滨 何祖明 唐斌 朱贤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0,共11页
二硫化钼(MoS_(2))丰富的多原子结构赋予了它优异的电学、光学、催化等性能,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MoS_(2)中存在的缺陷结构往往会对其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常认为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因此以往的研究几乎都是在尽量避免缺陷结构的... 二硫化钼(MoS_(2))丰富的多原子结构赋予了它优异的电学、光学、催化等性能,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MoS_(2)中存在的缺陷结构往往会对其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常认为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因此以往的研究几乎都是在尽量避免缺陷结构的产生。但是最近也有一些研究表明MoS_(2)缺陷的存在对其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MoS_(2)的缺陷结构,使其产生积极影响,首先需要了解这些缺陷结构,弄清楚它们的演变方式和相关物理机制,并用来指导MoS_(2)的可控纳米加工和实际应用。本文总结了MoS_(2)不同类型的缺陷结构以及在电子束辐照下MoS_(2)的结构演变行为,从中探究电子束与MoS_(2)缺陷结构交互作用的机理。通过分析传统物理机制的不足,提出了两个全新的概念——纳米曲率效应和电子束非热激活效应,分别从纳米空间限制角度和超快时间限制角度来挖掘这些实验现象背后的深层物理机制。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对MoS_(2)缺陷结构调制与纳米可控加工的看法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mos_(2)) 缺陷结构 结构演变 物理机制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长的CNTs@MoS_(2)杂化物增强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耐火和隔热性能
7
作者 王晓明 朱耿增 +7 位作者 金义杰 贾丹 段海涛 詹胜鹏 杨田 凃杰松 章武林 马利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10,共11页
目的设计并研制一种耐火和隔热性能突出的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方法以碳纳米管(CNTs)、四水合钼酸铵、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硫脲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原位生长出一种新型的CNTs@MoS_(2)杂化物,并采用FT-IR、XRD、拉曼光谱、SE... 目的设计并研制一种耐火和隔热性能突出的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方法以碳纳米管(CNTs)、四水合钼酸铵、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硫脲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原位生长出一种新型的CNTs@MoS_(2)杂化物,并采用FT-IR、XRD、拉曼光谱、SEM等手段对复合杂化物进行表征。再将CNTs@MoS_(2)杂化物作为增效剂分散在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CNTs@MoS_(2)/WES)中,通过大板实验和涂层、炭焦层表面分析评价了涂层的耐火和隔热性能。结果与WES(膨胀倍率为3.90)、CNTs/WES涂层(膨胀倍率为6.04)、MoS_(2)/WES涂层(膨胀倍率为4.59)相比,CNTs@MoS_(2)/WES涂层具有最高的膨胀倍率(8.88)。CNTs@MoS_(2)/WES涂层所涂覆的钢板在燃烧40min后背面温度最低(133.3℃),这充分表明该涂层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结论制备的CNTs@MoS_(2)杂化物表现出稳定的网络交织结构,有效提高了它在涂料中的分散性能。此外,CNTs@MoS_(2)/WES涂层优异的耐火和隔热性能主要归因于:1)CNTs@MoS_(2)/WES涂层及其炭焦层具有更致密和完整的表面,阻隔了热量的传递;2)CNTs的添加增强了炭焦层的致密性,抑制了膨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泄漏,提升了涂层膨胀倍率;3)MoS_(2)提高了膨胀层强度且促进了炭焦层的形成,减少了裂纹和孔隙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CNTs) 二硫化钼(mos_(2)) 协同效应 耐火性能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saturated bi-heterometal clusters in metal-vacancy sites of 2D MoS2 for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被引量:1
8
作者 Gonglei Shao Jie Xu +4 位作者 Shasha Gao Zhang Zhang Song Liu Xu Zhang Zhen Zhou 《Carbon Ener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64-275,共12页
The valence states and coordination structures of doped heterometal atoms in two-dimensional(2D)nanomaterials lack predictable regulation strategies.Hence,a robust method is proposed to form unsaturated heteroatom clu... The valence states and coordination structures of doped heterometal atoms in two-dimensional(2D)nanomaterials lack predictable regulation strategies.Hence,a robust method is proposed to form unsaturated heteroatom clusters via the metal-vacancy restraint mechanism,which can precisely regulate the bonding and valence state of heterometal atoms doped in 2D molybdenum disulfide.The unsaturated valence state of heterometal Pt and Ru cluster atoms form a spatial coordination structure with Pt–S and Ru–O–S as catalytically active sites.Among them,the strong binding energy of negatively charged suspended S and O sites for H+,as well as the weak adsorption of positively charged unsaturated heterometal atoms for H*,reduces the energy barrier of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proved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Whereupon,the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is markedly improved by the ensemble effect of unsaturated heterometal atoms and highlighted with an overpotential of 84 mV and Tafel slope of 68.5 mV dec^(−1).In brief,this metal vacancy-induced valence state regulation of heterometal can manipulate the coordination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heterometal atoms doped in the 2D atomic lattice but not limited to 2D nano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S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metal vacancy mos2 unsaturated heteromet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两亲性MoS2纳米流体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技术
9
作者 梁拓 尹成峰 +3 位作者 屈鸣 杨二龙 侯吉瑞 杨昌华 《特种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为探究多因素交互作用对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的影响,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法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以采收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注入速度和渗透率三者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显著性分析表明,影响纳米流... 为探究多因素交互作用对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的影响,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法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以采收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注入速度和渗透率三者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显著性分析表明,影响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渗透率、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注入速度;响应曲面分析结果表明,注入速度和渗透率的交互作用对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的影响最大。此外,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渗透率、闷井时间和注入模式对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纳米流体注入速度为0.2 mL/min、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为0.5、渗透率为1.00 mD、闷井时间为6 h、注入模式为多周期小段塞时,一次水驱后可再提高采收率18.63个百分点。该研究成果对两亲性MoS2纳米流体在低渗透油藏中应用时的技术政策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两亲性mos2纳米流体 提高采收率 响应面法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威 何敏 +1 位作者 陈璐宁 韩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采用SEM、XRD、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制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i3C2Tx引入量为30 mg时,所制MoS2/Ti3C2Tx异质复合电极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和较好的循...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采用SEM、XRD、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制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i3C2Tx引入量为30 mg时,所制MoS2/Ti3C2Tx异质复合电极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达到262.54 F/g,且经10 000次循环后仍保持82.1%的初始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Ti3C2Tx 异质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比电容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掺杂改性FOX⁃7含能复合材料的热分解特性
11
作者 许紫岚 蔚明辉 +1 位作者 赵煦 聂福德 《含能材料》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提高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的热分解特性,在较低分解活化能下实现能量的快速释放,采用溶剂‐反溶剂的方法制备了掺杂改性的FOX‐7/MoS2含能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粉末衍射(XRD)、X... 为了提高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的热分解特性,在较低分解活化能下实现能量的快速释放,采用溶剂‐反溶剂的方法制备了掺杂改性的FOX‐7/MoS2含能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物相组成、热分解特性、分解活化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掺杂改性的FOX‐7/MoS2含能复合材料既可以提高低温阶段的分解温度,又可以催化高温下的分解放热。其中,与原料相比,FOX‐7/MoS2‐5%的低温阶段的分解温度和分解活化能分别提高了6.8℃和78.6 kJ·mol^(-1);高温阶段的分解温度和分解活化能分别降低了23.4℃和340.4 kJ·mol^(-1)。热重‐质谱结果表明,高温阶段FOX‐7/MoS2‐5%产物中CO_(2)的比例从7.3%增加到16.8%,表明MoS_(2)的掺杂改性又促进了高温阶段的分解,使分解更加完全和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氨基‐2 2‐二硝基乙烯(FOX‐7) 二硫化钼(mos_(2)) 热反应特性 分解动力学 催化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Pb^(2+)吸附研究
12
作者 王秀秀 程颖 +1 位作者 赵莹莹 杨姝宜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8期1159-1161,共3页
采用钼酸钠、硫脲、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蒙脱土为实验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蒙脱土-二硫化钼复合材料(M-Mo S_(2))。探究不同实验条件对M-MoS_(2)吸附能力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条件。根据单因素结果分析得出M-MoS_(2)对水中Pb^(2+)的最大... 采用钼酸钠、硫脲、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蒙脱土为实验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蒙脱土-二硫化钼复合材料(M-Mo S_(2))。探究不同实验条件对M-MoS_(2)吸附能力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条件。根据单因素结果分析得出M-MoS_(2)对水中Pb^(2+)的最大去除率为99.6%(M-MoS2的投加量为20 mg,溶液pH=5,吸附温度为25℃,时间为10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二硫化钼 Pb^(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光栅耦合增强二硫化钼1550nm红外光电效应
13
作者 陆鼎 郝昕 +5 位作者 罗国凌 姚梦麒 谢修敏 陈庆敏 谭超 王泽高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6,共8页
二硫化钼(MoS_(2))作为最有前景的二维半导体材料之一,在光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多层MoS_(2)带隙宽度为1.20 eV,导致其在1033 nm以上波长的光吸收弱,影响其在更长波长范围的光电探测.介质光栅工程作为一种光学调控手段,可... 二硫化钼(MoS_(2))作为最有前景的二维半导体材料之一,在光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多层MoS_(2)带隙宽度为1.20 eV,导致其在1033 nm以上波长的光吸收弱,影响其在更长波长范围的光电探测.介质光栅工程作为一种光学调控手段,可有效调控光的局域场强和电场分布,从而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二氧化硅(SiO_(2))介质光栅工程对MoS_(2)晶体管进行调控,以探究其在1550 nm下的光电效应.研究发现,在MoS_(2)沟道区域耦合SiO_(2)介质光栅可将晶体管迟滞电压从1.68 V降至0 V;在10 mW/cm^(2)光照下,SiO_(2)光栅所形成的局域电场使器件载流子迁移率从3.52 cm^(2)/(V·s)提高至5.67 cm^(2)/(V·s);与此同时,光栅结构的耦合将MoS_(2)晶体管光响应从162 mA/W提高至263 mA/W.上述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二维半导体介质光栅工程的研究和发展,并为二维材料在1033 nm以上波长光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光电子器件 SiO_(2)介质光栅工程 光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2^#锂基脂在中频机组上的应用
14
作者 李庆臣 《固体润滑》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7-247,共1页
我厂用于烧结钼合金的中频感应熔炼炉机组(型号BPS-160/2500,功率160kW)中所用的轴承为32316E型(外径φ170、内径φ80),它在2800r/min的转速下连续运转,没有单独的冷却系统。开始时采用玉门炼油厂祁连牌2~#低温润滑脂作润滑剂,仅使用30... 我厂用于烧结钼合金的中频感应熔炼炉机组(型号BPS-160/2500,功率160kW)中所用的轴承为32316E型(外径φ170、内径φ80),它在2800r/min的转速下连续运转,没有单独的冷却系统。开始时采用玉门炼油厂祁连牌2~#低温润滑脂作润滑剂,仅使用30多天,轴承就发热烧坏,有的甚至严重烧伤,以至支架损坏,润滑脂结焦,滚动体发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脂 二硫化钼2^# 锂基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T/2H-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电析氢性能研究
15
作者 司华艳 刘彩红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40-45,共6页
二硫化钼作为一种天然二维材料,对于取代贵金属铂基催化剂进行析氢反应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电导率较差和本征活性低限制了其在析氢反应中的应用.通过探索前驱体铵源和钼源的比例和加入丙酸含量的影响,制备了具有更多活性位点和更高电导... 二硫化钼作为一种天然二维材料,对于取代贵金属铂基催化剂进行析氢反应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电导率较差和本征活性低限制了其在析氢反应中的应用.通过探索前驱体铵源和钼源的比例和加入丙酸含量的影响,制备了具有更多活性位点和更高电导率的1T/2H-二硫化钼,并对其电析氢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T/2H-二硫化钼的电析氢性能较2H-二硫化钼有极大的优势,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T/2H相 二硫化钼 电析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对MoS_2薄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晨 杨帆 +3 位作者 张熠 吴凯 顾伟霞 马锡英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98-502,共5页
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具有类似石墨烯结构和性能的新型二维层状化合物,近年来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成为研究热点。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以掺杂银的MoS2饱和溶液为原料,氩气为输运气体,在p-Si衬底上制备MoS2薄膜,并研究了银掺杂... 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具有类似石墨烯结构和性能的新型二维层状化合物,近年来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成为研究热点。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以掺杂银的MoS2饱和溶液为原料,氩气为输运气体,在p-Si衬底上制备MoS2薄膜,并研究了银掺杂对MoS2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光吸收特性以及电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银掺杂并未改变MoS2薄膜的晶体结构,而使MoS2薄膜的结晶度更好;银掺杂的MoS2薄膜反射率降低,光吸收增强,进而可以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另外,银掺杂的MoS2薄膜表面更均匀平整,同时具有更良好的电学特性,其电子迁移率高达1.154×104 cm2·V-1·s-1,可用于制造一些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半导体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mos2) 化学气相沉积(CVD) 晶体结构 光吸收特性 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WS_2共溅射复合薄膜的微结构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尹桂林 黄平华 +2 位作者 余震 何丹农 涂江平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共溅射法制备MoS2/WS2复合润滑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薄膜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采用UMT-2MT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在大气(相对湿度45%~50%)和室温(20~25℃)环境下评价薄膜的摩擦磨... 采用磁控溅射共溅射法制备MoS2/WS2复合润滑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薄膜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采用UMT-2MT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在大气(相对湿度45%~50%)和室温(20~25℃)环境下评价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MoS2/WS2复合薄膜结构致密,具有较好抗氧化性,其耐磨寿命、摩擦稳定性和抗载荷能力比MoS2磁控溅射薄膜均有显著提高,而摩擦系数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WS2 磁控溅射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硫化钼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丽春 吴伟端 赵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8-621,共4页
本文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机对二硫化钼(MoS2)粉体进行粉碎,从而得到纳米二硫化钼。XRD分析结果显示MoS2晶体结构在粉碎过程中未发生转变;SEM分析结果显示粉碎后MoS2粉体粒径明显变小,剥离后得到MoS2片层厚度为30~50nm。
关键词 mos2 粉体 二硫化钼 纳米 超音速气流粉碎机 粒径 XRD分析 层厚 分析结果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对铁基摩擦材料烧结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熊翔 陈洁 +2 位作者 姚屏萍 李江鸿 黄伯云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186,共5页
MoS2作为润滑组元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采用X射线衍射和能谱微区成份分析的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了铁基摩擦材料中MoS2的烧结行为,同时研究MoS2对这些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铁基摩擦材料中MoS2会分解为S... MoS2作为润滑组元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采用X射线衍射和能谱微区成份分析的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了铁基摩擦材料中MoS2的烧结行为,同时研究MoS2对这些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铁基摩擦材料中MoS2会分解为S与Mo,且分解后的S、Mo活性很大,与材料中其他组元相互作用,或产生液相,促进烧结致密化过程;随MoS2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8%,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先升高后降低,MoS2含量为4%的材料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铁基摩擦材料 烧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及其石墨和MoS_2填充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龚俊 付士军 +1 位作者 郭精义 辛舟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利用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聚四氟乙烯(PTFE)及石墨和MoS2填充的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实验,考察了载荷、速度以及对摩时间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填加了石墨和MoS2的P... 利用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聚四氟乙烯(PTFE)及石墨和MoS2填充的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实验,考察了载荷、速度以及对摩时间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填加了石墨和MoS2的PTFE,由于石墨和MoS2一方面起到了润滑作用,另一方面阻止了PTFE带状大面积破坏,因而使得PTFE的摩擦因数降低,耐磨性提高。加入石墨和MoS2后PTFE的磨损机制由以犁沟效应和粘着磨损为主变为以磨粒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 石墨 mos2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