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值+方差二维表征高光谱信息的苹果腐败预警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豪 殷勇 +2 位作者 于慧春 袁云霞 薛书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90-2296,共7页
为实现苹果在贮藏过程中有效的腐败预警,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灰度值均值融合方差的二维高光谱信息表征方法,并构建了苹果样本的巴氏距离(BD)预警模型。首先,为获得有效的光谱信息,对高光谱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进行了选择;同时,为... 为实现苹果在贮藏过程中有效的腐败预警,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灰度值均值融合方差的二维高光谱信息表征方法,并构建了苹果样本的巴氏距离(BD)预警模型。首先,为获得有效的光谱信息,对高光谱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进行了选择;同时,为减少噪声影响,通过对比分析6种光谱信息的预处理方法,最终采用Savitzky-Golary(SG)平滑方法,分别对均值和方差表征的两种光谱信息进行全波段(371.05~1023.82 nm)光谱曲线降噪处理。其次,为获得特征波长,从降噪后的光谱曲线中运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结合样本色调角和失水率2个理化指标,提取了高光谱图像共同的特征波长,分别得到了两种表征方式下的7个(均值表征)和8个(方差表征)特征波长。然后,通过分析样本色调角随贮藏天数变化的折线图,确定了图中发生明显转折的数据点所对应的贮藏日期,并结合样本贮藏期间实际观察的情况,初步界定第21贮藏日为样本腐败的基准日。另外,依据苹果样本表皮叶绿素特征吸收波长(675 nm左右),绘制出平均光谱反射值变化趋势图,发现趋势图在第21日升至最高点,吻合色调角的分析结果,这表明样本确实从第21日开始腐败。因此,第21贮藏日对应的特征波长可用来建立腐败基准日的光谱信息表征向量。最后,分别建立基于均值表征、方差表征及二者相融合表征下的光谱信息巴氏距离腐败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均值融合方差的光谱表征信息所建立的预警模型相较于它们各自建立的预警模型,波动性进一步减弱,可更好地反映苹果样本在贮藏过程中接近腐败的程度。因此,融合灰度值均值和方差的光谱表征信息更能全面的表征苹果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模型预警的稳健性及泛化能力更强,为利用高光谱图像信息对苹果贮藏进行腐败预警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腐败预警 高光谱 特征波长 预警模型 二维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学习词典原型义项二维表征模式构建
2
作者 冯建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44-150,共7页
英语学习词典中多义词义项的排列问题一直是词典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多义范畴属于原型范畴,其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义项是原型义,其他义项则以此为中心,借助于转喻和隐喻等认知手段,以连锁和辐射的混杂方式不断向外扩展。在分析原型... 英语学习词典中多义词义项的排列问题一直是词典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多义范畴属于原型范畴,其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义项是原型义,其他义项则以此为中心,借助于转喻和隐喻等认知手段,以连锁和辐射的混杂方式不断向外扩展。在分析原型义确立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及义项扩展的内在机制和路径模式基础上,研究者可以通过个案研究的形式尝试构建新的"原型义项二维表征模式",以突破传统的义项"一维线性"排列方式的窠臼,真正再现语义发展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义项排列 二维表征 原型理论 转喻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图像和三维模型的泡沫铝结构表征的差异
3
作者 陈新 罗洪杰 +3 位作者 王理 吴林丽 栢天舒 廉德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5-212,共8页
泡沫铝具有轻质、高能吸收等优点,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建筑行业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泡沫金属细观结构的随机性对其压缩力学特性(特别是变形和失效)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定量化表征泡沫铝的结构至关重要。本工作分别... 泡沫铝具有轻质、高能吸收等优点,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建筑行业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泡沫金属细观结构的随机性对其压缩力学特性(特别是变形和失效)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定量化表征泡沫铝的结构至关重要。本工作分别使用便携式桌面扫描仪和计算机层析成像(CT)对闭孔泡沫铝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从二维和三维角度定量探讨了泡沫铝的孔径、孔隙率、壁厚等结构参数,比较了二维图像和三维模型表征泡沫铝结构参数的差异,以及泡沫铝整体和局部结构参数的差异。研究发现,二维图像测得的结构参数除孔隙率与圆度外基本与三维模型一致;三维模型各个方向的截面的结构参数略有差异,但与三维模型整体的结构参数比较接近。总体而言,三维模型的测量结果更准确,二维图像测量在时间和成本方面更具优势。本工作能为多孔材料尤其是大孔材料结构参数的定量化表征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泡沫铝 结构表征 CT图像 重构模型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地块二维表征及CNN模型的作物遥感分类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乾坤 蒙继华 任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7-1449,共13页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地块数据约束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特征表示方法,以识别不同作物在不同时相上光谱差异从而对作物类型进行分类。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作物生育期内全部Landsat 8影像,利用其质量评定波段完成研究区无云时相...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地块数据约束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特征表示方法,以识别不同作物在不同时相上光谱差异从而对作物类型进行分类。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作物生育期内全部Landsat 8影像,利用其质量评定波段完成研究区无云时相及区域上的地块统计,提取地块级别的各波段反射率均值按照时相顺序及波长进行排列,构建波谱、时相二维特征图作为该地块的抽象表示。通过构建相对最优的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结构完成对特征图的分类,从而完成对地块的分类。构建CNN模型并不需要手工特征和预定义功能的需求,可完成提取特征并遵循端到端原则进行分类。将该模型的分类结果与其他最为常用机器学习分类器进行了比较,获得了优于常用遥感分类算法的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地块数据的加入可以有效的缩减计算规模并提供了准确的分类边界。所提出得方法在地块特征表示及作物分类中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应视为基于地块的多时相影像分类任务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分类 CNN 特征图 二维表征 时序影像 地块数据
原文传递
中药提取物吸湿性的动态二维表征技术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宁汝曦 熊志伟 +3 位作者 赵樱霞 胡晓欣 封亮 贾晓斌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7-1894,共8页
构建中药提取物吸湿性的动态二维表征技术及探究粉体的物料性质对吸湿性的影响。以丹参提取物、枳壳提取物、茯苓提取物与不同比例的可溶性淀粉、无水乳糖、微晶纤维素的药辅混合粉体作为研究对象,在25℃及75%湿度为标准的条件下,测定... 构建中药提取物吸湿性的动态二维表征技术及探究粉体的物料性质对吸湿性的影响。以丹参提取物、枳壳提取物、茯苓提取物与不同比例的可溶性淀粉、无水乳糖、微晶纤维素的药辅混合粉体作为研究对象,在25℃及75%湿度为标准的条件下,测定各粉体的吸湿率-时间动态曲线,并推导出半平衡吸湿时间(t_(1/2))及平衡吸湿率(F^(∞))构成二维评价指标,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以及偏最小二乘分析法(PLS)分析各物料性质与吸湿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1/t_(1/2)=0.1 h^(-1)、F^(∞)=15%为中心构建的吸湿性动态二维表征体系可将中药提取物粉体的吸湿行为分为吸湿量大吸湿快、吸湿量大吸湿慢、吸湿量小吸湿快、吸湿量小吸湿慢4类,且吸湿量与D_(50)、D_(90)、ρ_(b)、ρ_(t)呈负相关;吸湿速率与D_(10)、D_(50)、D_(90)、ρ_(b)、ρ_(t)呈负相关,与含水量呈正相关。本研究所构建的中药提取物吸湿性动态二维表征指标与中药提取物(CMEs)的物性相匹配,该表征技术具有可行性及科学性,动态多维表征的思路及方法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吸湿性 动态二维表征 相关性 物性参数
原文传递
英语时制的体貌功能分析——基于二维几何表征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3
6
作者 卞京 张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12,共8页
以往有关时制与体貌的关系研究认为过去时对应完整体,为观察动貌提供了一个外部视角;现在时对应惯常体,为动貌提供了重复观察的视角。但是,本文在使用Croft提出的二维几何表征对不同动貌类型的动词进行体貌的二维表征分析时发现,英语时... 以往有关时制与体貌的关系研究认为过去时对应完整体,为观察动貌提供了一个外部视角;现在时对应惯常体,为动貌提供了重复观察的视角。但是,本文在使用Croft提出的二维几何表征对不同动貌类型的动词进行体貌的二维表征分析时发现,英语时制不仅能为不同类型的动貌提供不同的观察视点,并且能够同时改变动词所表征的原始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制 体貌 视点功能 动貌转换功能 几何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勰《比兴》的二维度推阐——兼谈“二维度美学”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光荣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4期18-20,共3页
南朝刘勰的“比”、“兴”概念,众说纷纭,从分析哲学的视角出发,借助于词源学这一语言学部门的原理,以笛卡尔的直角坐标系为理论模型,解剖“比”、“兴”概念,进而抽象出一种新的美学理论,称之为“二维度美学”。据此,对美的类... 南朝刘勰的“比”、“兴”概念,众说纷纭,从分析哲学的视角出发,借助于词源学这一语言学部门的原理,以笛卡尔的直角坐标系为理论模型,解剖“比”、“兴”概念,进而抽象出一种新的美学理论,称之为“二维度美学”。据此,对美的类型做出区分;可以看出,美有不可选择的一面,美又有可以选择的—面;美具有天然的一面,美又具有可生成的一面;美是一种生存的需要,美又是一种艺术的需求;美是遗传的,美又是变异的。援引美国学者埃伦·迪萨纳亚克的有关理论,阐释了二维度表征的原型性及审美联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比兴 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度美学 表征的原型性 表征的审美联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球面映射的大气偏振模式表征与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吴良海 高隽 +1 位作者 范之国 张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0-876,共7页
为了解决理论大气偏振模式二维表征中存在的畸变问题,使理论模型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对比准确可靠,提出一种基于复球面映射的表征方法。首先根据复球面映射,建立球面与平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三维理论模型的无畸变二维表征;最... 为了解决理论大气偏振模式二维表征中存在的畸变问题,使理论模型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对比准确可靠,提出一种基于复球面映射的表征方法。首先根据复球面映射,建立球面与平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三维理论模型的无畸变二维表征;最后,利用偏振成像系统检测结果与复球面映射理论模型在映射关系上的一致性,对比分析大气偏振模式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复球面映射能够实现理论大气偏振模式的无畸变表征,提高理论模型研究分析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偏振模式 复球面 二维表征 偏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表征方法综述
9
作者 赵婧鑫 冯婷 张颖 《连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钢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为不断提高钢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必要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进行检测与分析。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检测表征手段进行了综合介绍,分别从夹杂物特征检测、溶解提取夹杂物、无损三维探测夹杂物3个方...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钢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为不断提高钢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必要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进行检测与分析。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检测表征手段进行了综合介绍,分别从夹杂物特征检测、溶解提取夹杂物、无损三维探测夹杂物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不同的表征方法从分析尺寸范围、优缺点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全面对比。光镜法等可以直接观察到夹杂物的形貌,分析范围广,但是其放大倍数低,针对微小夹杂物的形貌特征分辨难度较大;而扫描电镜法等可以十分清晰地观察到夹杂物的二维形貌以及成分,但是其分析成本相对较高;使用侵蚀法可以对夹杂物的三维形貌进行表征,但其操作相对复杂,耗时相对较长;使用超声波探伤法等无损表征方法可以在不损伤试样的前提下对夹杂物进行表征,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坯 非金属夹杂物 二维表征 提取 无损表征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in Straight-Run Diesel Using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C Coupled with TOF MS 被引量:10
10
作者 Niu Luna Liu Zelong Tian Songba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期10-18,共9页
The solid-phase extraction using Pd-Al2O3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was employed to pre-separate the sulfur compounds in straight-run diesel. The isolat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quantitatively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 The solid-phase extraction using Pd-Al2O3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was employed to pre-separate the sulfur compounds in straight-run diesel. The isolat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quantitatively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 sulfur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or to harvest a satisfactory resul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sulfur compounds by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h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indicated that cyclo-sulfides, benzothiophenes, dibenzothiophenes, dihydro-benzothiophenes and tetrahydro-dibenzothiophenes were included in straightrun diesel obtained from the Arab medium crude(AM). A total of 259 individual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and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The analytical method was approved as an effective way to characterize the composi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which reduced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 compounds, facilitated the data presentation and provided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molecular composi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ur compounds straight-run diesel 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coupled with th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GC-TOF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Characterization of Fibrinogen Interaction with Modified Titanium Dioxide Film by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
11
作者 An-sha Zhao Zhao Wang +2 位作者 Xiao-hua Zhu Manfred F. Maitz Nan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The adsorption of fibrinogen can be used as a quick indicator of surface haemocompatibility because of its prominent role in coagulation and platelet adhesion. In this work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fibrinogen... The adsorption of fibrinogen can be used as a quick indicator of surface haemocompatibility because of its prominent role in coagulation and platelet adhesion. In this work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fibrinogen and a modified titanium oxide surface/platelet has been studied by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ee with dissipation (QCM-D) in situ. In order to further characterize the conformation of adsorbed fibrinogen, αC and γ-chain antibody were used to check the orientation and denaturation of fibrinogen on solid surface. QCM-D investiga- tions revealed the fibrinogen have the trend to adsorb on hydropllilic surface in a side-on orientation by positively charged αC domains, which would reduce the exposure of platelet bonding site on γ chain and enable less platelet adhesion and be activated. These obser- vations suggest that certain conformations of adsorbed fibrinogen are less platelet adhesive than others, which opens a possibility for creating a non-platelet adhesive subst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 Fibrinogen adsorption Confor- mation change Blood platel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指纹图谱评价不同干燥工艺及辅料对黄芩、黄连提取物浸膏粉吸湿性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志阳 胡新茹 +4 位作者 陈静 顾雪梅 陈璟 杨雨微 郑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目的以黄芩Scutellariae Radix(SR)、黄连Coptidis Rhizoma(CR)的提取物浸膏粉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及辅料对其吸湿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干燥(conventional drying,CD)、真空干燥(vacuum drying,VD)和喷雾干燥(spray drying,SD... 目的以黄芩Scutellariae Radix(SR)、黄连Coptidis Rhizoma(CR)的提取物浸膏粉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及辅料对其吸湿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干燥(conventional drying,CD)、真空干燥(vacuum drying,VD)和喷雾干燥(spray drying,SD)方式制备常用中药黄芩及黄连的提取物浸膏粉,以含水量、吸湿率、比表面积、中值径、粒径分布宽度、粒径范围、豪斯纳比、休止角、松密度、振实密度、间隙率、卡尔指数总计12个二级指标建立提取物浸膏粉的物理指纹图谱,将所得二级指标转换成均一性、堆积性、可压性、流动性和稳定性5个一级指标,进而筛选出最佳的干燥工艺;并对各物理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偏最小二乘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analysis,PLS),分析各物理参数与吸湿行为的相关性;优选糊精、β-环糊精、预胶化性淀粉、无水乳糖、微晶纤维素5种辅料对吸湿性的影响,绘制出粉体的吸湿率-时间动态曲线,并推导出半平衡吸湿时间(t1/2)及平衡吸湿率(F∞)构成二维评价指标,评价其动态吸湿行为,筛选出最佳防潮辅料。结果通过物理指纹图相似度研究得出:黄芩:喷雾干燥浸膏粉(SR-SD)相似度最佳为0.98、0.99、0.99,真空干燥浸膏粉(SR-VD)相似度为0.87、0.92、0.89,均优于常压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与常压干燥的相似度分别是0.95、0.69;黄连:3种干燥方式自身差异不大,喷雾干燥浸膏粉(CR-SD)相似度最佳为0.99、1.00、0.99,真空干燥、喷雾干燥与常压干燥的相似度分别是0.94、0.61。根据5个一级指标结果综合评价可以得出黄芩真空干燥方式较好,黄连喷雾干燥方式较好。通过矩阵热点图及PCA、PLS,对吸湿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粒径分布宽度、粒径范围、比表面积、中值径,其次为振实密度、松密度(P<0.05)。通过动态二维表征技术,得出辅料可以改善浸膏粉的吸湿性。研究表明:黄芩:浸膏粉的3种干燥方式下样品均属于第2类,平衡吸湿量大,吸湿速率慢,药辅混合物大部分属于第3类,平衡吸湿量小,吸湿速率慢,黄芩常压干燥样品与β-环糊精的药辅混合物平衡吸湿量最小,其值F∞=9.12%,黄芩真空干燥样品与β-环糊精的药辅混合物吸湿速率最小t1/2=69.33 h;黄连:常压和喷雾浸膏粉属于第2类,其药辅混合物均属于第3类,其中黄连真空样品与乳糖的药辅混合物,平衡吸湿量最小,其F∞=7.72%,黄连真空样品与β-环糊精的药辅混合物的吸湿速率最小,t1/2=76.33 h。结论改善中药提取物的干燥方式,选取优质防潮辅料可以改善中药提取物的吸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物浸膏粉 黄连 黄芩 物理指纹图谱 干燥方式 辅料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乘分析 动态二维表征技术 吸湿性 常压干燥 真空干燥 喷雾干燥
原文传递
Coherent States for the Two-Dimensional Dirac-Moshinsky Oscillator Coupled to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13
作者 D.Ojeda-Guillen R.D.Mota V.D.Granados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71-274,共4页
We show that the(2+1)-dimensional Dirac-Moshinsky oscillator coupled to an externa/ magnetic field can be treated algebraically with the SU(1,1) group theory and its group basis.We use the su(1,1) irreducible r... We show that the(2+1)-dimensional Dirac-Moshinsky oscillator coupled to an externa/ magnetic field can be treated algebraically with the SU(1,1) group theory and its group basis.We use the su(1,1)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 theory to find the energy spectrum and the eigenfunctions.Also,with the su(1,1) group basis we construct the relativistic coherent states in a closed form for this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e algebras coherent states Dirac equation Dirac-Moshinsky oscillator
原文传递
Two-dimensional photovoltaic copolymers with spatial D-A-D structur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hetero-atom effect
14
作者 Ying Li Xiaopeng Xu +2 位作者 Zuojia Li Ting Yu Qiang Pe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76-285,共10页
A series of two-dimensional (2D) conjugated copolymers with spatial D-A-D structures (PTNBTB, PTCBTB, and PTSBTB) consisting of hetero-atom-bridged dithiophene and phenylvinyl-substituted benzothiadiazole blocks i... A series of two-dimensional (2D) conjugated copolymers with spatial D-A-D structures (PTNBTB, PTCBTB, and PTSBTB) consisting of hetero-atom-bridged dithiophene and phenylvinyl-substituted benzothiadiazole blocks in the main chain have been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of the resulting copolymer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e bridging atoms (N, C, and Si) on their thermal, optical, electrochemical and charge- transporting properties were also studied. PTNBTB exhibits a smaller band gap with red-shifted absorption, whereas PTSBTB possesses deeper HOMO level and higher hole mobility than PTCBTB or PTSBTB. Bulk heterojunction (BHJ) solar cells were fabricated and characteriz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nfiguration of ITO/PEDOT:PSS/copolymer:PCT^BM (I:I)/Ca/A1. As ex- pected, PTSBTB devices showed the highest PCE, up to 4.01%, which was due to the lower HOMO level, higher carrier mobility, and stronger optical response as well as the finer nanoscale phase separation of the pristine polymer and/or the corresponding blending active layer with PC71BM. The primary results offer useful insights in designing 2D copolymers with spatial D-A-D backbone and different hetero-atom bridged donor units to finely tune the absorptions, electronic energy levels, carrier mobilities and th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dimensional polymers bulk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hetero-atom effect low band gap carrier mo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