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关于杭州“互联网 政务”改革实践的调研
1
作者 王英妮 周冰冰 +1 位作者 洪晓宇 胡泽佳 《区域治理》 2021年第5期21-23,共3页
本项目通过采用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等方法,对杭州“互联网 政务”的改革进行广泛了解,并根据相关数据对杭州市政府“去中心化”措施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在政府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并在不断深化,但... 本项目通过采用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等方法,对杭州“互联网 政务”的改革进行广泛了解,并根据相关数据对杭州市政府“去中心化”措施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在政府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并在不断深化,但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据此,我们总结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的经验并针对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 政府数字化转型 杭州城市大脑 办事服务自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卫生监督数据共享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徐倩 胡兵 +2 位作者 刘瑾奕 匡圆 黄逸纬 《移动信息》 2020年第4期145-148,共4页
基于当前服务型政府的综合治理模式,卫生监督政务服务数据作为推进“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逐步完善了数字化卫生监督服务体系。但在此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共享集成与深化分析还比较薄弱,如何推进数据共享进程,强化... 基于当前服务型政府的综合治理模式,卫生监督政务服务数据作为推进“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逐步完善了数字化卫生监督服务体系。但在此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共享集成与深化分析还比较薄弱,如何推进数据共享进程,强化数据共享应用,是卫生监督服务部门接下来的重点攻关着力点。因此,以上海市卫生监督数据共享为研究对象,分析上海市跨部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的现状,从政策支持、技术支撑、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等方面深入分析卫生监督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的可行性,以期为今后的卫生监督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卫生监督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共创如何助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基于湖北省“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上官莉娜 刘可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3-73,共11页
作为“放管服”改革的政策抓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关键举措。“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蕴含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发展并最终创造公共价值的旨趣,文章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价值共创驱动“互联网+... 作为“放管服”改革的政策抓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关键举措。“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蕴含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发展并最终创造公共价值的旨趣,文章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价值共创驱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分析框架,并通过湖北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案例的深入剖析发现,改革构建起价值引领机制、多重授权机制和能力支撑机制,这三重机制的有机结合涵摄了“价值共识-价值生产-价值共享”等影响因素,实现了改革过程与改革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价值共创 高效办成一件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燕 丁思懿 《农场经济管理》 2024年第3期47-50,共4页
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分析,采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全国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表现为正向的作用,这一结论在换核心... 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分析,采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全国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表现为正向的作用,这一结论在换核心变量测度方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相较于东部和东北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中西地区区域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深入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建议要全面提升用户线上办理体验,以“互联网+”技术驱动创新发展,深化制度改革匹配创新技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区域创新 区域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扩散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的事件史分析
5
作者 方永恒 程梦芝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6期30-40,共11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新时代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文章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选取自2006-2018年中国31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从区域内生因素、压力扩散机制和官员个人特征3个维度探讨“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扩散的特点及影响...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新时代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文章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选取自2006-2018年中国31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从区域内生因素、压力扩散机制和官员个人特征3个维度探讨“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扩散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省级政府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扩散在时间维度上呈现“S”型曲线,在空间维度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扩散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依赖度、互联网用户数和邻近压力是影响省级政府采纳“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关键因素。同时,在政策扩散的不同区域,不同逻辑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省级政府的政策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省级政府 政策创新扩散 事件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方法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评估——以贵州省贵安新区为例
6
作者 张静静 陈世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5,共6页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进程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放管服”改革和政府简政放权的有机结合。基于此,以贵州省贵安新区为例,运用S-CAD政策方法,在明确方法各要素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进程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放管服”改革和政府简政放权的有机结合。基于此,以贵州省贵安新区为例,运用S-CAD政策方法,在明确方法各要素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政策进行一致性分析、充要性分性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逻辑严谨,政策要素间一致性程度较高,政策手段是其他政策要素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政策可行性较强,整体实施效果较好,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应从法律法规、平台体系、监督机制和工作手段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政策评估 S-CA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构建整体性政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丁汉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旨在推动我国政务服务领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我国构建整体性政府的重要实践方式。目前,我国各地推广的试点“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等改革取得显著成果,但整体性政府建设仍存在一... “互联网+政务服务”旨在推动我国政务服务领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我国构建整体性政府的重要实践方式。目前,我国各地推广的试点“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等改革取得显著成果,但整体性政府建设仍存在一定的理论卡点与现实堵点。因此,分析目前构建整体性政府所面临的困境,并依据“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实践经验,从技术协同、价值重塑、组织重构、系统优化四个维度阐释在“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构建整体性政府,对于我国当前的政府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政府 互联网+政务服务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大组织-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创新路径--以厦门“免申即享”平台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何盛嘉 张廷君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当前已成为推进政府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大势,其平台创新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厦门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为案例,基于TOE框架,对其平台的建设和创新进行分析,由此对TOE框架进行改造,构建出“技术-大组... “互联网+政务服务”当前已成为推进政府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大势,其平台创新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厦门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为案例,基于TOE框架,对其平台的建设和创新进行分析,由此对TOE框架进行改造,构建出“技术-大组织-环境”的理论框架,从而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创新路径。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创新的过程中,组织维度是核心,要重视组织建设,增强“大组织”紧密度和协作性;环境维度是保障,要营造良好环境;技术维度是基础,要提升技术水平;三者协同联动是关键,要平衡和加强三个维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大组织-环境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能否提升城市韧性?——基于营商环境与创新的视角
9
作者 刘敏 肖霞 +1 位作者 杨彩婷 梁峻宇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45,196,197,共22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是通过技术赋能政府公共服务以提升城市韧性治理的重要方式。论文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2003—2019年302个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首次评估该平台对城市韧性的影响...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是通过技术赋能政府公共服务以提升城市韧性治理的重要方式。论文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2003—2019年302个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首次评估该平台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1)“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显著提升了城市韧性,结果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剔除特殊区域样本以及排除其他政策干扰检验后依然成立。对各类韧性分项的回归显示,该平台对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基础设施和生态韧性无显著影响。(2)机制分析表明,该平台通过提升城市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来增强城市韧性。(3)异质性分析显示,该平台对人口规模大、地处东部地区及互联网普及率高的城市的韧性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对指导“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城市韧性治理实践,提高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城市韧性 准自然试验 营商环境 城市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系统建构及用户价值感知视角
10
作者 黄杰 魏诗强 方铭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7-98,共12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是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通过以系统建构视角以及价值感知视角切入讨论“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体验影响机理,得出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感知成本、感知收益等因素显著影响“互联网... “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是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通过以系统建构视角以及价值感知视角切入讨论“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体验影响机理,得出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感知成本、感知收益等因素显著影响“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的结果。据此提出以优化系统建构质量为抓手,提升感知价值为根基增强用户“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的建议,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体验 VAM模型 D&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中的技术植入、结构摩擦与逻辑调适
11
作者 庞凯 潘天阳 彭良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9-58,共10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幅度提升了政府治理效率,政务服务供给的耦合特征及信息技术植入所暗含的制度安排有效地突破了传统科层制政府运作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瓶颈。信息技术所包含的制度安排与既有组织结构中制度安排之间的碰撞过程呈现... “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幅度提升了政府治理效率,政务服务供给的耦合特征及信息技术植入所暗含的制度安排有效地突破了传统科层制政府运作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瓶颈。信息技术所包含的制度安排与既有组织结构中制度安排之间的碰撞过程呈现出的技术植入与制度建设的非对称性问题、组织的创新性与合法性的张力问题及植入环境与应用条件契合弱的问题,造成改革中技术被选择性应用,并最终导致“技术-组织-制度”三者之间的调适性适应。信息技术的优势是,在不改变组织结构的前提下,使组织变得富有弹性,其本质是信息时代技术与制度双重驱动下的治理变革。互联网技术赋能政务服务需要化解制度与政府组织结构之间的张力,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要重视与之相匹配的制度软环境设计,最终实现技术应用与组织、制度变革的动态适应,只重视技术投入而忽视制度变革的改革必将陷入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技术植入 结构摩擦 逻辑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M-ISC模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公众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12
作者 黄杰 魏诗强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8期117-124,共8页
随着数字政府的持续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突破口。基于ECM-ISC模型,从“顾客”视角出发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公众持续使用意愿的决定因素。结果显示:期望确认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 随着数字政府的持续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突破口。基于ECM-ISC模型,从“顾客”视角出发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公众持续使用意愿的决定因素。结果显示:期望确认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持续使用意愿;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持续使用意愿。研究可为数字政府建设及海南省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持续使用意愿 ECM-IS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门制定《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
13
《中国外资》 2024年第10期7-7,共1页
近日,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制定的《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印发。规定要求,建设运行互联网政务应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 近日,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制定的《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印发。规定要求,建设运行互联网政务应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内容篡改、攻击致瘫、数据窃取等风险,保障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规定共8章,包括总则、开办和建设、信息安全、网络和数据安全、电子邮件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监督管理以及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委员会 数据安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信息安全 强制性要求 应急处置 互联网政务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14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S01期6-6,共1页
5月15日,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制办、工信部、公安部发布《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简称《规定》)。为保障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党... 5月15日,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制办、工信部、公安部发布《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简称《规定》)。为保障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定》 网络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 数据安全 实施办法 互联网政务 工信部 安全管理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报》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2024年2月19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制定22024年5月15日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 (2024年2月19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制定22024年5月15日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制定本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委员会 网络安全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个人信息保护法 数据安全 互联网政务 实施办法 安全管理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路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16
作者 李雪梅 《通讯世界》 2024年第8期193-195,共3页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于创新政府服务形式,推动数字化政府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选取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省份的贵州省来展开具体研究,概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内涵及运作机制,分析贵州省面临的“互联网+...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于创新政府服务形式,推动数字化政府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选取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省份的贵州省来展开具体研究,概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内涵及运作机制,分析贵州省面临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困境,并积极探讨其生成逻辑,从而为贵州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政府 互联网+政务服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视域下营商环境优化逻辑与路径
17
作者 金灿灿 《老区建设》 2024年第12期30-39,共10页
面对优化营商环境进程中存在的施策不精准、信息不共享、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高效运转的政府治理体系迫在眉睫。深入剖析营商环境与“互联网+政务服务”二者之间关系可以发现:营商环境的改善空间为“互联网+政... 面对优化营商环境进程中存在的施策不精准、信息不共享、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高效运转的政府治理体系迫在眉睫。深入剖析营商环境与“互联网+政务服务”二者之间关系可以发现:营商环境的改善空间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了发展方向,后者可通过高效率模式、互联网思维、区块链技术倒逼行政体制改革,帮助改善营商软硬环境。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优势,必须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角度,在组织架构、关键技术和工作机制等方面探索“互联网+”规范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营商环境 互联网+政务服务” 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系统开发与实践
18
作者 贾奇男 王志敏 +1 位作者 屈树政 陈文静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对于提升自然资源部门政务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在推进中,面临行政相对人申报和技术审查、自然资源内部已有系统改造难度、与省政务服务信息化体系快速融合、平行部门数据共享敏... “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对于提升自然资源部门政务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在推进中,面临行政相对人申报和技术审查、自然资源内部已有系统改造难度、与省政务服务信息化体系快速融合、平行部门数据共享敏捷响应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构建了“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系统。本文对“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系统进行技术路线梳理,分析物理隔离网络条件下系统的总体框架、运行模式和数据共享的响应模式,并对业务协同、一网申报、通查通验、窗口管理、监测监管、安全保障6个关键子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和运行逻辑分析。实践证明,该系统取得显著的应用成效,为体系内政务服务应用提供统一对外技术通道、系统改造及数据共享规范。结合目前国家对政务服务的新要求,本文提出应在业务层面和技术层面对系统继续进行升级改造,包括进一步梳理、精简业务流程,加强业务协同系统建设;为提高政务服务管理运行效率,“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落地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自然资源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五个论域的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瑜 孙宇 罗玮琳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2017年第5期54-59,共6页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公民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政府公共服务的诉求,"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解决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路径之一。实践中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必须妥善处理五个论域的冲突与平...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公民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政府公共服务的诉求,"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解决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路径之一。实践中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必须妥善处理五个论域的冲突与平衡,即:是行政工具升级还是行政改革创新;是政务协同还是合作治理;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数据保护的平衡;行政效率与政务安全的平衡;政府的积极性高与公民参与度低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行政改革创新 合作治理 数据开放 政务安全 公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边疆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邓崧 李鹏丽 李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98,共9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从部分区域到全国覆盖是一个逐渐适应调整的过程,基于政务价值追求与地区差异考量,重点关注边疆“起步”地区如何发力。立足具有特殊地缘格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云南省,透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 “互联网+政务服务”从部分区域到全国覆盖是一个逐渐适应调整的过程,基于政务价值追求与地区差异考量,重点关注边疆“起步”地区如何发力。立足具有特殊地缘格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云南省,透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与领先地区案例的对比描述,构建“制约五要素”解释模型,深层发掘边疆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制约因素表现在技术、管理、意识、人才、模式层面。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制约五要素”解释模型对具特殊地缘结构、复杂政治环境的边疆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特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遵循先进经验借鉴与本土化特点相融合的思路,提出优化大数据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在边疆地区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有效运用需树立政务资源意识,围绕技术基础、机制优化、主体引导、安全建设和价值追求开展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互联网+政务服务” 比较 优化 边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