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花米草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缪伏荣 林平冬 +5 位作者 岳稳 陈鑫珠 李忠荣 邱华玲 林勤 刘景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1-200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互花米草黄酮提取物(SFE)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80只健康的昆明(KM)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 本试验旨在探究互花米草黄酮提取物(SFE)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80只健康的昆明(KM)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5%(SFE1组)、1.0%(SFE2组)、1.5%(SFE3组)和2.0%SFE(SFE4组)的饲粮。预试期2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终末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SFE3组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层厚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CON组相比,SFE3组小鼠肠道封闭蛋白(occludin)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5)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各组间小鼠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度和均匀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SFE1组、SFE2组和SFE3组肠道菌群构成与CON组有明显差异,SFE4组肠道菌群与CON组相似。各组共有操作分类单元(OTU)和特有OTU数目无明显差异。在门水平上,与CON组相比,SFE2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以及SFE4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均有所降低,SFE3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有所提高。在属水平上,与CON组相比,SFE1组和SFE2组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相对丰度均有所提高;SFE3组鼠杆菌科未分类属(Muribaculaceae_unclassified)相对丰度有所提高,毛螺菌科NK4A136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和阿克曼氏菌属相对丰度有所降低;SFE4组阿克曼氏菌属相对丰度有所提高,毛螺菌科NK4A136群相对丰度有所降低。综上所述,饲粮添加1.5%SFE可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和体液免疫功能,并对肠黏膜机械屏障和生物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和维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黄酮提取物 小鼠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数据增强的互花米草入侵关联要素实体识别方法
2
作者 李忠伟 张文丰 +1 位作者 李永 李明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3-609,共7页
为解决互花米草入侵领域的训练数据匮乏,存在实体特征提取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数据增强的互花米草入侵关联要素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将训练数据采用同类实体随机交叉互换的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利用BERT预训练获得互花米草入侵关联要... 为解决互花米草入侵领域的训练数据匮乏,存在实体特征提取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数据增强的互花米草入侵关联要素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将训练数据采用同类实体随机交叉互换的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利用BERT预训练获得互花米草入侵关联要素的上下文信息;使用BiLSTM进一步提取特征,利用CRF得到实体的标签约束。通过对比不同模型在自建数据集上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验证了该模型在互花米草入侵领域实体识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互花米草入侵 深度学习 数据增强 预训练模型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条件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湾滨海湿地机械治理互花米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杨睿 陈若海 +5 位作者 陈融斌 杨骁成 陈尚军 王秋博 刘诗永 李元跃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21-25,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治理对滨海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该研究选择在泉州湾滨海湿地互花米草集中连片区进行机械治理,于2022年6月、9月、12月和2023年3月、6月在互花米草治理区采集0~60 cm土壤样品,以治理区附近光滩为对照... 为进一步了解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治理对滨海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该研究选择在泉州湾滨海湿地互花米草集中连片区进行机械治理,于2022年6月、9月、12月和2023年3月、6月在互花米草治理区采集0~60 cm土壤样品,以治理区附近光滩为对照样地,通过分析机械治理技术下互花米草治理区土壤的理化性质,揭示机械治理互花米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机械治理方式下在土壤0~6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光滩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盐度短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后又回归治理前水平;pH在治理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对滨海湿地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物种 互花米草 机械治理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除治后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策略
4
作者 邵一奇 袁芳 +4 位作者 安树青 朱建书 邱文彬 陈浩然 杨棠武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互花米草作为我国滨海湿地中最具威胁的入侵植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除治工作积极推进,但由于缺乏经验,除治后暴露出一系列生态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根据沿海区位及潮位的不同,将盐沼湿地分为海堤内部、高潮位、中低潮位3种典型类型,提... 互花米草作为我国滨海湿地中最具威胁的入侵植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除治工作积极推进,但由于缺乏经验,除治后暴露出一系列生态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根据沿海区位及潮位的不同,将盐沼湿地分为海堤内部、高潮位、中低潮位3种典型类型,提出滨海盐沼生态修复技术路径及策略,为我国互花米草除治后的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盐沼湿地生态系统 修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技术的典型互花米草入侵湿地土壤属性预测研究
5
作者 陈旭 曹思珩 +3 位作者 杨仁敏 陈秋宇 李建国 徐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3,共7页
为了高效监测互花米草入侵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属性变化,选取江苏省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处典型互花米草入侵湿地作为研究区,利用随机分层采样方法选取15个样点,在3个深度(0~30、30~60、60~100 cm)共采集45个土壤样品... 为了高效监测互花米草入侵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属性变化,选取江苏省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处典型互花米草入侵湿地作为研究区,利用随机分层采样方法选取15个样点,在3个深度(0~30、30~60、60~100 cm)共采集45个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和10种土壤理化属性,研究了偏最小二乘和随机森林两种方法的预测能力,分析了不同光谱变换形式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探讨了入侵年限和土壤深度作为辅助预测变量的潜力。结果表明:(1)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较好地预测有机碳、无机碳、全氮、含水量、pH、容重、盐分和黏粒等属性;(2)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比随机森林法更适合监测互花米草入侵湿地的关键土壤理化属性,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土壤属性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R^(2))在0.341~0.979之间,随机森林方法对土壤属性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R^(2))最高为0.722;(3)基于原始光谱可以获得土壤全氮的最优预测模型(R^(2)为0.769,RMSE为0.091 g·kg^(-1)),而其他土壤属性的最优模型多是基于微分变换或倒数变换建立的模型,微分变换和倒数变换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预测精度;(4)模型预测精度在加入入侵年限和土壤深度两个变量后总体上有所提高,其中有机碳、全氮、盐分、pH和容重等属性的预测精度对这两个变量更为敏感,土壤有机碳最优模型的精度(R^(2))从0.794提高到0.806,pH最优模型的精度(R^(2))从0.838提升至0.884,盐分最优模型的精度(R^(2))从0.978提升至0.997。综上所述,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互花米草入侵湿地关键土壤理化属性预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通过适当的光谱变换、变量筛选、模型选择等方面可以实现互花米草入侵湿地土壤变化的快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入侵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土壤监测 偏最小二乘法 随机森林 光谱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工程互花米草治理和红树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技术应用研究
6
作者 梁梓欢 《花卉》 2025年第5期157-159,共3页
在园林工程中,互花米草通过种间竞争威胁本土原生植物,如红树林、海三棱藨草和盐地碱蓬等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基于园林工程实践,综合运用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多学科知识,对互花米草的治理技术和红树林的施工技术及养... 在园林工程中,互花米草通过种间竞争威胁本土原生植物,如红树林、海三棱藨草和盐地碱蓬等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基于园林工程实践,综合运用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多学科知识,对互花米草的治理技术和红树林的施工技术及养护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红树林的生长特性和生态环境需求,以互花米草入侵为切入点,通过对互花米草入侵的科学控制实现本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并强化红树林的建设与养护以提高沿海地区的生态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工程 互花米草 红树林 施工技术 养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信息提取及治理成效分析
7
作者 孙冉冉 郑浩 +4 位作者 张清文 余畅 段继航 王紫威 胡小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互花米草的持续入侵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精准监测互花米草时空动态分布及防控管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研究区,基于GEE平台,调用2015年、2019年和2023年Sentinel-2影... 互花米草的持续入侵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精准监测互花米草时空动态分布及防控管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研究区,基于GEE平台,调用2015年、2019年和2023年Sentinel-2影像,采用简单非迭代聚类分割算法(SNIC)结合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算法开展互花米草遥感识别,分析互花米草的时空动态变化及与其他土地覆被类型的转化情况。结果显示,2015年、2019年及2023年的分类总体精度均高于90%,Kappa系数均高于0.85,基于SNIC+RF的分类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2015年、2019年互花米草面积趋于稳定,2023年由于保护区开展互花米草治理,约20km2互花米草被清除,清除率高达51%;研究区受互花米草入侵影响而致植被群落间存在相互演替,2023年开展的互花米草人工清除治理已显成效。本文所得结果可进一步支持研究区互花米草的清除治理与复生防控,为滨海湿地入侵植物监测与湿地植物演替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互花米草 随机森林 面向对象 时空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喷施高效氟吡甲禾灵防治互花米草试验初报
8
作者 孙希玉 刘福祥 +4 位作者 李金洋 孙攀攀 刘瑞宾 白霜 李凌绪 《现代农药》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选用大疆T30植保无人机施用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研究了其有效成分用量、喷水量、雾滴粒径等不同因子对防治互花米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的适宜有效成分用量为450~600 g/hm^(2),药后120 d... 选用大疆T30植保无人机施用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研究了其有效成分用量、喷水量、雾滴粒径等不同因子对防治互花米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的适宜有效成分用量为450~600 g/hm^(2),药后120 d的株防效、地上部鲜重防效均高于95%;在有效成分用量600 g/hm^(2)时,适宜喷液量为30~45 L/hm^(2),药后12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高于95%;药剂适宜喷雾粒径为90~120μm或250~300μm,对互花米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高于98%,显著优于喷雾粒径为150~200μm的防效。无人机喷施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对互花米草防治效果好,作业便利,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可作为特定条件下防除互花米草的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效氟吡甲禾灵 互花米草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治理及人工植物修复技术
9
作者 陈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2期097-100,共4页
本文探讨了互花米草治理及人工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与成效。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概况,包括治理范围与技术路线的选择。阐述了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重点分析了控制网测量、临时工程建设和翻根填埋等治理措施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探讨了人工植... 本文探讨了互花米草治理及人工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与成效。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概况,包括治理范围与技术路线的选择。阐述了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重点分析了控制网测量、临时工程建设和翻根填埋等治理措施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探讨了人工植物修复技术,具体分析了柽柳恢复与碱蓬修复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对治理及修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描述,特别是潮间带施工与除治定期检查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项目实施效果的分析,本文评估了治理与修复措施的可行性与长期效果。以期为沿海生态保护与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治理 人工植物修复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亚芹 成海 +2 位作者 刘长青 李洪山 陈浩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79-82,共4页
为治理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本研究采用12种不同处理方式均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通过不同方式预处理加覆盖黑色塑料薄膜(30丝)和种植本土植物(盐地碱蓬)都取得100%的互花米草控制效果。通过比较优势治理方法的成本,确定处理... 为治理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本研究采用12种不同处理方式均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通过不同方式预处理加覆盖黑色塑料薄膜(30丝)和种植本土植物(盐地碱蓬)都取得100%的互花米草控制效果。通过比较优势治理方法的成本,确定处理11(刈割加覆黑色塑料薄膜(30丝))的成本为320元·100m^(-2),同比其他治理方式成本相对较低,是适合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的较适宜的方法。为了保护本土植株生存空间,维护盐城湿地生态多样性,根除外来互花米草入侵,通过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取得显著效果,该方式可大规模示范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沟渠堤岸 小斑块 互花米草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侵入滩涂生态修复路径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安定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滨海湿地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中转站,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江苏如东湿地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湿地之一,保护并及时修复受损沿海生态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具体项目,探索通过人工割除、维护性疏浚弃土覆盖、良性植被替代相组合的... 滨海湿地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中转站,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江苏如东湿地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湿地之一,保护并及时修复受损沿海生态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具体项目,探索通过人工割除、维护性疏浚弃土覆盖、良性植被替代相组合的方式,探索修复被互花米草入侵破坏的沿海生态的路径,为沿海生态保护一体化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侵入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东互花米草盐沼中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仔稚幼鱼的时空分布
12
作者 陈渊戈 欧阳珑玲 +10 位作者 范瑞良 李楠楠 吉红九 赵永超 陈玉生 赵永磊 姜伟行 李多 王亦我 陈淑吟 全为民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4年第3期221-228,共8页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入侵严重影响了盐沼潮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作为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物种,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是盐沼潮滩生境的常见种。为更好地了解花鲈是否能利用互花米草入侵后的潮滩,2023年3月-2...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入侵严重影响了盐沼潮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作为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物种,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是盐沼潮滩生境的常见种。为更好地了解花鲈是否能利用互花米草入侵后的潮滩,2023年3月-2024年2月,针对互花米草入侵后的潮滩内潮沟、光滩、米草盐沼和人工生态低洼塘4种生境开展了连续调查。结果表明,全年共捕获花鲈2 419尾,数量峰值出现在5月,总生物量为18 273.20 g,生物量峰值出现在6月。潮沟和人工生态低洼塘中捕获到的仔稚鱼量相近,但后者的幼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明显低于前者。由此可见,随着花鲈的生长发育,其游泳能力加强,对生境的选择也表现出更高的自主性。在4种生境中,花鲈利用的优先度依次为潮沟>人工生态低洼塘>光滩?米草盐沼,表明互花米草的入侵严重损害了盐沼生境对花鲈早期个体的保育功能,但通过人为营造斑块型鱼类栖息地可部分恢复其这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保育 盐沼湿地 生境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方法治理盐城滩涂互花米草的效果及对越冬水鸟影响分析
13
作者 成海 陈亚芹 +2 位作者 刘长青 邓丽娜 陈浩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9期105-107,共3页
为治理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5种不同物理处理方法进行治理,通过后期监测发现互花米草治理效果显著。治理区的互花米草活株数、密度、盖度、鲜重和干重均有大幅度下降,分区1(深翻)和分区2(刈割+淡... 为治理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5种不同物理处理方法进行治理,通过后期监测发现互花米草治理效果显著。治理区的互花米草活株数、密度、盖度、鲜重和干重均有大幅度下降,分区1(深翻)和分区2(刈割+淡水水淹)治理效果较佳;珍禽候鸟监测发现10月份有220只/10种,11月份有155只/12种,且分区2能够吸引更多珍禽候鸟。为了保护本土植株生存空间、维护盐城湿地生态多样性、根除外来互花米草入侵,保护区互花米草治理效果显著,可大规模示范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湿地 外来入侵物种 互花米草 治理 水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互花米草活性物质的分析
14
作者 缪伏荣 岳稳 +2 位作者 林平冬 林勤 刘景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12-14,18,共4页
采用LC/MS检测方法测定互花米草在不同生长期活性物质对香豆酸、绿原酸和苜蓿素的含量,为其开发利用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互花米草不同生长期对香豆酸、绿原酸和苜蓿素的含量不同,三者变化规律均为先升高后下降,到8月份对香豆酸、... 采用LC/MS检测方法测定互花米草在不同生长期活性物质对香豆酸、绿原酸和苜蓿素的含量,为其开发利用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互花米草不同生长期对香豆酸、绿原酸和苜蓿素的含量不同,三者变化规律均为先升高后下降,到8月份对香豆酸、苜蓿素含量最高值分别为8.874μg/g、2.322μg/g;而绿原酸含量最高值出现在9月份,为3.967μg/g,但与8月份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如果主要目的在于提取该三种活性物质,互花米草应在8月至9月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长期 互花米草 对香豆酸 绿原酸 苜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策略研究
15
作者 覃杰 刘秀 +1 位作者 田红灯 梁萍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32-38,共7页
互花米草是我国滨海湿地最主要的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治理已成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以广西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广西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具有各级政策支持、研究基础扎实、专业团队具备、治理方向明确等优势,存在治理技术... 互花米草是我国滨海湿地最主要的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治理已成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以广西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广西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具有各级政策支持、研究基础扎实、专业团队具备、治理方向明确等优势,存在治理技术不成熟、信息共享不充分、治理经验不足、科研投入不足等劣势,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威胁同在”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策略及建议:一是加强科技攻关,构建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二是增进共享协作,积累并推广可持续治理经验;三是持续资金支持,推进治理全过程监测评估;四是应对扩散威胁,增强监管与生态恢复力度,以期推进广西互花米草科学治理,提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 互花米草 SWOT分析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互花米草分布现状及防治策略
16
作者 覃杰 刘秀 +1 位作者 田红灯 甘国娟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1期40-43,47,共5页
互花米草入侵已成为我国滨海滩涂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开展互花米草防治是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为提升互花米草防治水平,提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根据广西互花米草的分布现状,分析了当前广西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入侵已成为我国滨海滩涂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开展互花米草防治是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为提升互花米草防治水平,提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根据广西互花米草的分布现状,分析了当前广西互花米草防治面临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互花米草可持续防治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防治策略 实现路径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计量的互花米草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纤纤 徐浩 +4 位作者 荆辉 谢宝华 张晓龙 韩广轩 张桂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06,共18页
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沿海滩涂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但同时它体内又蕴藏着耐盐基因、生物质能等宝贵财富。本研究梳理分析了国内外互花米草专利,以便为互花米草防控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互花米草技术专利主... 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沿海滩涂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但同时它体内又蕴藏着耐盐基因、生物质能等宝贵财富。本研究梳理分析了国内外互花米草专利,以便为互花米草防控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互花米草技术专利主要包括监测技术、防治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类型。1995—2022年国内互花米草专利的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专利申请总量为360件,监测、防治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专利在互花米草专利中的占比分别为4%、22%、74%。互花米草监测技术专利主要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互花米草;互花米草防治技术专利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替代和综合防治技术等,其中综合防治技术的申请与授权数量均最高;互花米草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虽然专利申请数量众多,但实际获得授权的比例并不高,这一现象反映出互花米草作为一种资源的潜在价值正逐步被认识和开发,但利用价值尚低。国外对互花米草关注很少,只查询到7件互花米草专利,申请国家有美国和韩国,主要是资源化利用技术,两国专利授权率分别为25.0%和33.3%。在未来互花米草的防控管理策略中,建议重点加大对互花米草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推动其技术成果向市场化转化,对初级技术进行深化改良,使之与国家政策、重点研发项目的目标相契合,以提升其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将互花米草从“有害草”变为“有益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专利 监测 防治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口湿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冰冰 孙志高 +3 位作者 武慧慧 王晓颖 毛立 厉彦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09-2319,共11页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闽江河口湿地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闽江河口互花米草不同海向入侵阶段湿地(BF:入侵前的光滩;SA M:入侵1~2年的互花米草湿地;SAM:入侵6~7年的互花米草湿地)土壤中...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闽江河口湿地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闽江河口互花米草不同海向入侵阶段湿地(BF:入侵前的光滩;SA M:入侵1~2年的互花米草湿地;SAM:入侵6~7年的互花米草湿地)土壤中的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湿地土壤中AOA的OTUs、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AOB.互花米草海向入侵降低了土壤中AOA的群落丰富度(OTUs和Chao1指数)和AOB的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但增加了AOA的群落多样性和AOB的群落丰富度.不同入侵年限土壤中的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均是AOA的绝对优势菌门,但AOB在BF和SA M土壤中均以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占优(>90%),而在SAM中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优;不同入侵年限土壤中的Nitrosopumilus均是AOA的优势菌属(>98%),而未分类菌属均是AOB的优势菌属(>90%).互花米草入侵增加了样本间微生物的空间异质性(尤其是AOB),这主要与互花米草较强的拦沙促淤能力增加了环境因子的空间异质性有关.互花米草海向入侵影响下AOA对湿地土壤氨氧化过程起着主导作用.互花米草海向入侵主要通过显著改变土壤pH、EC等理化因子以及氮养分条件而间接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互花米草 闽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潮间带互花米草-牡蛎共生群落生物特征
19
作者 沙婉潇 徐玉山 +6 位作者 阚文静 江洪友 张荩予 卢学强 李洪远 朱琳 冯剑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738-7747,共10页
牡蛎礁是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于2022年6月、2023年4月和6月对渤海湾西岸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牡蛎共生群落的分布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系统性调查及监测分析。基于COI片段检测表明该潮间带... 牡蛎礁是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于2022年6月、2023年4月和6月对渤海湾西岸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牡蛎共生群落的分布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系统性调查及监测分析。基于COI片段检测表明该潮间带牡蛎礁建礁物种为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该区域牡蛎礁总面积约为19.71hm^(2),牡蛎种群密度和补充量在陆海梯度上呈现增加趋势,靠海一侧牡蛎密度和补充量更加充足。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7门53种。基于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和相似性分析(ANOSIM)检验发现,牡蛎礁存在的共生区域与仅互花米草分布区和光滩区的大型底栖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P<0.05)。与其他区域相比,共生区域内出现的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最多,生物量更高,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也较高。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西岸马棚口潮间带的新生牡蛎礁群改变了大型底栖群落组成结构,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牡蛎礁 渤海湾 长牡蛎 互花米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背景下氮输入增加对天津滨海湿地芦苇凋落物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20
作者 王佳宁 张慧敏 +5 位作者 李宁宁 钟晓莹 徐阁远 朱琳 郭宏宇 王银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和氮输入增加条件下滨海湿地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在天津滨海湿地选取3个样地(互花米草入侵程度不同)进行原位模拟增氮实验,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芦苇凋落物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互花米草入...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和氮输入增加条件下滨海湿地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在天津滨海湿地选取3个样地(互花米草入侵程度不同)进行原位模拟增氮实验,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芦苇凋落物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及多样性,且随着入侵程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增加;随着氮输入水平的增加,细菌和真菌数量及多样性先增加后降低;土壤铵态氮含量和pH值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主导土壤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铵态氮含量是影响真菌群落组成的主导土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入侵 芦苇凋落物 氮输入增加 滨海湿地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