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互补相关模型和IKONOS数据的农田蒸散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春江 杨贵军 +2 位作者 薛绪掌 冯海宽 石月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124,I0002-I0003,共12页
获取田块内高分辨率农田实际蒸散信息对于精准农业中制定灌溉计划、变量处方实施及评价水分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将传统方法与遥感结合并生成精细田块尺度的农田蒸散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方向。本文基于互补相关模型和北京2011年3-6... 获取田块内高分辨率农田实际蒸散信息对于精准农业中制定灌溉计划、变量处方实施及评价水分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将传统方法与遥感结合并生成精细田块尺度的农田蒸散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方向。本文基于互补相关模型和北京2011年3-6月份间内气象观测数据进行了冬小麦实际蒸散估算,并利用大型蒸渗仪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最后将互补相关模型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实现了田块尺度农田瞬时蒸散估算,并结合蒸发比率不变法实现了日尺度蒸散扩展。结果表明:在2011年3-6月间试验区内冬小麦总耗水量达到469.12mm,其中在灌浆期5月份耗水比重最大,占到总量近二分之一;互补相关模型估算精度整体较高,其中在5月份估算精度最高(R2=0.863,RMSE=0.103mm);扩展后的日尺度蒸散量与实测结果非常一致(R2=0.937,RMSE=0.668mm)。上述结果表明在没有土壤温、湿度数据及高分辨率热红外遥感数据条件下,仅利用互补相关模型,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即可估算出精细尺度农田蒸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蒸散 模型 互补相关 IKONOS 蒸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区域蒸散量估算模型比较 被引量:80
2
作者 刘绍民 孙睿 +2 位作者 孙中平 李小文 刘昌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利用黄河流域1981~2000年期间的气象、水文资料,结合卫星遥感信息和数字高程模型,检验了平流-干旱、CRAE(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real Evapotranspiration)、Granger等互补相关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气候类型区域上的计算精度... 利用黄河流域1981~2000年期间的气象、水文资料,结合卫星遥感信息和数字高程模型,检验了平流-干旱、CRAE(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real Evapotranspiration)、Granger等互补相关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气候类型区域上的计算精度,讨论了不同气候因子对计算误差的影响,并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平流-干旱模型、CRAE和Granger模型估算的年蒸散量除了干旱年份外,误差都在10%以下.平流-干旱模型估算的月蒸散量比较合理,而CRAE模型与Granger模型都存在冬季月蒸散量估算过高的问题.平流-干旱模型与Granger模型的水量平衡闭合误差空间分布比较一致,计算效果是比较理想的,而CRAE模型的水量平衡闭合误差比较大.互补相关模型在湿润和干旱的条件下以及在可利用能量比较高和比较低的条件下,计算效果比较差.互补相关模型的经验参数在不同年型、不同气候类型区域有不同的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相关原理 区域蒸散量 水量平衡闭合误差 黄河 卫星遥感信息 数字高程模型 年蒸散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实际蒸散发模型估算能力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朱非林 王卫光 +1 位作者 孙一萌 郑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5,98,共4页
基于洵河流域1961~198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同期径流量资料,采用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实际蒸散发模型(AA模型、GG模型、CRAE模型)分别估算该流域的逐日实际蒸散发量。根据水量平衡法的实际蒸散发计算结果对三种模型的原始参数进行调整,并... 基于洵河流域1961~198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同期径流量资料,采用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实际蒸散发模型(AA模型、GG模型、CRAE模型)分别估算该流域的逐日实际蒸散发量。根据水量平衡法的实际蒸散发计算结果对三种模型的原始参数进行调整,并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对三种模型进行了比较,评估了三种实际蒸散发模型的估算能力。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模型的原始参数计算出的实际蒸散发量误差较大;调整原始参数后,各模型对年实际蒸散发量的计算精度大为提高,逐月的估算效果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参数调整后的AA模型与GG模型的模拟结果相近,优于CRAE模型的模拟效果;年、月尺度的模型模拟效果综合分析表明GG模型在洵河流域的估算效果相对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发量 互补相关原理 水量平衡法 互补相关蒸散发模型 洵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相关陆面蒸散发模型在陕西关中平原地区径流深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桃英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1,共2页
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无区域代表站。目前对水资源量的估算,采用径流系数法,带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影响,往往因人而异。采用加拿大的互补相关陆面蒸散发模型,并根据关中平原地区30个雨量站资料,得到了合理、可信的径流深计算成果,从... 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无区域代表站。目前对水资源量的估算,采用径流系数法,带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影响,往往因人而异。采用加拿大的互补相关陆面蒸散发模型,并根据关中平原地区30个雨量站资料,得到了合理、可信的径流深计算成果,从而填补了关中平原地区径流估算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深 估算 互补相关 陆面蒸散发模型 气温 日照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相关陆面蒸散发模型在黑龙港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学功 高文海 《水资源研究》 1996年第4期12-17,共6页
关键词 蒸散发 水蒸发 互补相关模型 流域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AE模型的西北地区实际蒸散发量计算 被引量:6
6
作者 翟禄新 冯起 +1 位作者 李艺 邓晓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38,共6页
应用我国西北地区常规气象资料对Morton互补相关(CRAE)模型进行了必要的校正,以适应其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净长波辐射公式是影响模型计算精度的主要因素,且在校正中必须考虑高程的影响。校正后的模型可利用我国常规气象观测资... 应用我国西北地区常规气象资料对Morton互补相关(CRAE)模型进行了必要的校正,以适应其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净长波辐射公式是影响模型计算精度的主要因素,且在校正中必须考虑高程的影响。校正后的模型可利用我国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实际蒸散发量的计算,其精度可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模型计算结果反映了西北地区水分蒸发的主要控制因素,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发量 互补相关模型(crae) 净长波辐射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相关蒸散发理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郭生练 朱英浩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38,共7页
本文提出和建立了一个计算蒸散发能力和饱和湿润表面蒸散发量的经验公式,并把互补相关模型应用到湖北省十六个流域,江汉平原水网区和东湖的蒸散发估计。模型的计算值同水量估计值以及蒸发的研究和计算提供了另一条简便易行的途径。
关键词 互补相关模型 水文循环 水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面蒸发估算的CRAE模型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冯伟 张万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86-87,274,共3页
蒸发是陆面过程中联系能量和水分循环的重要过程.蒸发模拟估算在流域水资源研究和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概述了互补相关(CRAE)模型的结构及其应用与发展.CRAE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避开了复杂的土壤-植被系统,只输入常规的气象资料,即... 蒸发是陆面过程中联系能量和水分循环的重要过程.蒸发模拟估算在流域水资源研究和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概述了互补相关(CRAE)模型的结构及其应用与发展.CRAE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避开了复杂的土壤-植被系统,只输入常规的气象资料,即气温、日照、湿度,就可以估算陆面蒸发.CRAE模拟的流域年蒸发量误差在1%~10%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因此,CRAE模型在流域蒸发估算、水文资源分析、农业生产中有较强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陆面蒸发 crae模型 水分循环 互补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注意模型和互补性融合的关键帧提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灿灿 李金屏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利用视觉注意模型提取的视频关键帧,不能全面地表达视频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注意模型和互补性融合的关键帧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视频帧的空间显著度和运动显著度的互补性,分别提取关键帧,再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消除冗余... 利用视觉注意模型提取的视频关键帧,不能全面地表达视频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注意模型和互补性融合的关键帧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视频帧的空间显著度和运动显著度的互补性,分别提取关键帧,再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消除冗余的关键帧。实验表明,该方法提取的关键帧能比较全面的表达视频内容,并且符合人类的视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帧 视觉注意模型 显著度 互补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通过常规气象变量估算实际蒸散量模型的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韩松俊 胡和平 田富强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了分析比较3种通过常规气象变量估算实际蒸散量模型的适用性,采用无量纲化分析方法将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干旱(简称AA模型)模型和Granger模型与Katerji和Perrier提出的通过气象变量确定表面阻力进而直接估算实际蒸散量的Penman-Mo... 为了分析比较3种通过常规气象变量估算实际蒸散量模型的适用性,采用无量纲化分析方法将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干旱(简称AA模型)模型和Granger模型与Katerji和Perrier提出的通过气象变量确定表面阻力进而直接估算实际蒸散量的Penman-Monteith(P-M-Katerji)模型转化为类似的可比形式,即将实际蒸散量与Penman潜在蒸散量之比(蒸散比)表示为Penman潜在蒸散量中辐射项所占比例的函数。3种模型分别采用不同的函数形式,通过对函数特性的分析发现,AA模型适用于既不非常干燥和也不非常湿润的环境,计算的实际蒸散量在干燥的环境下偏小,而在湿润的环境下偏大;Granger模型在蒸散比变化范围较大都适用,并且在一般湿润状况下与AA模型近似等价;P-M-Katerji模型在蒸散比变化范围较大时模拟效果不好。通过干旱(黑河试验沙漠与戈壁站)与湿润(淮河试验安徽寿县站)两种状况下的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量 互补相关模型 Penman-Monteith模型 常规气象变量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码系统差分功耗分析攻击及功耗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褚杰 赵强 +1 位作者 丁国良 邓高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1,共4页
为了证明密码系统运行时功耗泄漏包含系统密码信息,分析了静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门数据功耗相关性,通过对AT89C52单片机实现的数据加密标准(DES)密码系统进行差分功耗分析(DPA)攻击,在64 h内获得了DES第16轮加密的48 bit密钥.... 为了证明密码系统运行时功耗泄漏包含系统密码信息,分析了静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门数据功耗相关性,通过对AT89C52单片机实现的数据加密标准(DES)密码系统进行差分功耗分析(DPA)攻击,在64 h内获得了DES第16轮加密的48 bit密钥.攻击结果表明:AT89C52中静态CMOS门状态由0到1和由1到0翻转电能消耗不同,静态CMOS门不同位置的负载电容之间存在差异.提出了寄存器负载电容充电功耗模型,解释了攻击现象,明确了DPA攻击的物理基础,为密码系统实施相关防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系统 差分功耗分析(DPA) 功耗模型 静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数据功耗相关 数据加密标准(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BV模型的实际蒸散发估算模型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小琳 王卫光 +1 位作者 陈曙光 朱非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8,41,共5页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三种基于蒸发互补相关原理的实际蒸散发计算模型(AA模型、GG模型、CRAE模型)对实际蒸散发的估算能力,首先根据北江流域1964~1987年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同期径流量数据,采用HBV模型模拟得到逐日实际蒸散发量,再利用三...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三种基于蒸发互补相关原理的实际蒸散发计算模型(AA模型、GG模型、CRAE模型)对实际蒸散发的估算能力,首先根据北江流域1964~1987年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同期径流量数据,采用HBV模型模拟得到逐日实际蒸散发量,再利用三种模型分别估算该流域的逐日实际蒸散发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比较,而后以HBV模型计算结果为标准进行原始参数的率定,最后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对三种模型的实际蒸散发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利用原始参数进行模拟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模型参数经率定后,各模型的模拟精度在年、月尺度上均得到提高:以HBV模型模拟得到的实际蒸散发量为标准,计算所得年极差的变化情况分别为AA模型由274mm减至-0.1mm;GG模型由-84.5mm减至0.3mm;CRAE模型由-91.1mm减至0.3mm;AA模型与GG模型的模拟结果相似,在冬季均呈现出模拟结果偏大的现象。通过分析年、月尺度上的结果可知,在北江流域,三种模型中AA模型对实际蒸散发量的估算能力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发量 互补相关原理 HBV模型 北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替代下苹果脆弱性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晓萍 苏美蕊 +1 位作者 刘鹏伟 淮建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4-201,共8页
为了测量互补和替代指标对苹果脆弱性的影响,选择陕西苹果主产县2015年的截面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识别资本指标之间的互补和替代关系,然后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互补和替代指标对苹果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相关性的约束下,邻... 为了测量互补和替代指标对苹果脆弱性的影响,选择陕西苹果主产县2015年的截面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识别资本指标之间的互补和替代关系,然后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互补和替代指标对苹果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相关性的约束下,邻近县的苹果脆弱性正向影响目标县的脆弱性;互补指标中的苹果有效灌溉面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对脆弱性产生正向影响,农村耐用消费品指数负向影响脆弱性;替代指标没有对脆弱性产生影响。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政策时,不仅要考虑资本间的互补和替代关系,而且要考虑空间相关性;互补的指标不一定会降低脆弱性,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政策时不能盲目增加互补的生计资本去降低脆弱性,要根据资本对脆弱性的作用大小适宜地增加生计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空间相关 空间滞后模型 互补和替代
原文传递
基于补偿新能源出力预测曲线偏差的储能控制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生刚 殷奎 +1 位作者 田根海 王超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期255-261,共7页
为了判断补偿新能源出力预测偏差分布情况,控制储能过程,进而优化新能源系统储能效果,设计基于补偿新能源出力预测曲线偏差的储能控制模型。构建风、光、水新能源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基于其风、光、水新能源发电原理及能源互补模式,补... 为了判断补偿新能源出力预测偏差分布情况,控制储能过程,进而优化新能源系统储能效果,设计基于补偿新能源出力预测曲线偏差的储能控制模型。构建风、光、水新能源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基于其风、光、水新能源发电原理及能源互补模式,补偿新能源出力情况,因补偿后新能源出力存在随机性,利用预测箱采集补偿新能源出力历史信息,构建预测偏差分布概率模型,分析新能源出力预测偏差分布情况,根据递归估计协方差矩阵,解析新能源出力时间相关性,结合变分自编码器生成补偿新能源出力预测曲线偏差场景,在该场景内,采用集中、分散装置构成的储能装置方式,完成新能源系统的储能控制。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精准获取不同天气状况下补偿新能源出力预测偏差分布情况,且储能控制性能优秀,可为新能源系统提供储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出力 预测曲线偏差 储能控制模型 出力场景 互补模式 时间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及影响要素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修仓 姜彤 +2 位作者 温姗姗 王艳君 邱新法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3-494,共12页
采用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干旱模型,根据60个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计算并分析了珠江流域实际蒸散发(ETa)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对实际蒸散发的辐射能量项、空气动力学项与主要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对珠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 采用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干旱模型,根据60个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计算并分析了珠江流域实际蒸散发(ETa)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对实际蒸散发的辐射能量项、空气动力学项与主要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对珠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归因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散发量为665.6 mm/a。1961—2010年,珠江流域实际蒸散发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24.3 mm/(10a)。夏秋季节实际蒸散发的下降对年际尺度实际蒸散发的下降具有明显的贡献。(2)珠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年实际蒸散发量较高(大于690 mm),该区年实际蒸散发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流域中部有一条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条带状实际蒸散发低值区,年均实际蒸散发量在630 mm以下,但该区域的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3)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的下降以及大气压的增加使得辐射能量项的下降,是造成实际蒸散发下降的主要原因;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的上升使空气动力学项呈现增加趋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贡献于实际蒸散发的下降。春秋冬三季平均风速的下降引起空气动力学项的下降趋势或减缓其增加趋势,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实际蒸散发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相关 AA模型 实际蒸散发 时空变化 珠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动态模拟的生态输水累积效应 被引量:8
16
作者 薛联青 廖淑敏 +2 位作者 刘远洪 魏卿 符芳兵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2-328,共7页
为研究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地下水的累积效应,以阿拉干断面和第12~18次生态输水为例,建立塔里木河下游典型平原断面间歇性输水下的局部地下水数值模型。采用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干旱模型计算实际月最大蒸散发速率,模型经率定验... 为研究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地下水的累积效应,以阿拉干断面和第12~18次生态输水为例,建立塔里木河下游典型平原断面间歇性输水下的局部地下水数值模型。采用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干旱模型计算实际月最大蒸散发速率,模型经率定验证后可应用于生态输水对地下水的累积效应评价。刻画地下水对生态输水的时空响应规律是评价累积效应的有效手段,通过地下水对输水的有效响应距离和受水面积2个指标,揭示输水前后地下水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输水后812 m地下水距河道的最大响应距离扩大到1100 m,中高水位受水面积达到低水位受水面积的1.61倍,输水有效范围主要分布于距河道1000~2000 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模拟 互补相关理论 平流-干旱模型 生态输水 累积效应 响应距离 受水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木斯市城市蒸散发量计算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伟 刘洪福 张文清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1998年第3期51-53,共3页
介绍了佳木斯市精测研究区蒸散发量的各种计算方法。对于研究区水面、不透水面、透水面的蒸发量,进行了理论模型计算和实测数据的校核,并进行了不透水下垫面蒸发实验和分析。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对研究区蒸散发量的计算成果合理,可... 介绍了佳木斯市精测研究区蒸散发量的各种计算方法。对于研究区水面、不透水面、透水面的蒸发量,进行了理论模型计算和实测数据的校核,并进行了不透水下垫面蒸发实验和分析。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对研究区蒸散发量的计算成果合理,可用于佳木斯市城市水资源精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相关模型 蒸散发量 下垫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中美信息技术投资替代作用的结构特征——基于Copula贝叶斯估计方法
18
作者 赵宁 汪振双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29-235,共7页
近年来信息技术投资的逐年增加,使得IT投资绩效问题变得异常重要,也充满争议。研究信息技术对传统资本、劳动力的交互作用是否会随着投资强度和发展阶段而改变,通过Copula贝叶斯估计法,利用经验数据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在信息技术、传... 近年来信息技术投资的逐年增加,使得IT投资绩效问题变得异常重要,也充满争议。研究信息技术对传统资本、劳动力的交互作用是否会随着投资强度和发展阶段而改变,通过Copula贝叶斯估计法,利用经验数据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在信息技术、传统资本、劳动力投资交互作用的结构性特征。经过对比发现,我国信息技术对非IT资本、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明显弱于美国,且呈现中心区域增强的状态。信息技术投资替代作用的结构性差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免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信息技术价值,对于国家层次的信息技术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因素CES模型 因子替代/互补作用 相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陆面实际蒸发量估算及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国华 郭磊 +1 位作者 刘健 翟建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9,32,共5页
选取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了山东省17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陆面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该时段实际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多年平均陆面实际蒸发量为586.7 mm,年内呈单峰... 选取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了山东省17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陆面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该时段实际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多年平均陆面实际蒸发量为586.7 mm,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份;年际变化呈稳定下降趋势,在1991年左右发生突变,之后下降速度加快,该趋势与夏、秋季变化特征一致,而与春、冬季变化特征相反;就空间而言,山东省陆面实际蒸发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减少,中部地区存在一条高蒸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特征 互补相关蒸发模型 陆面蒸发量 实际蒸发量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鄱阳湖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8
20
作者 刘健 张奇 +2 位作者 许崇育 翟建青 靳晓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5,共7页
流域的实际蒸发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鄱阳湖流域的实际蒸发对该流域水资源研究有重要意义。选取应用范围较广的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鄱阳湖流域9个气象站1955~2001年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时段流域实际... 流域的实际蒸发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鄱阳湖流域的实际蒸发对该流域水资源研究有重要意义。选取应用范围较广的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鄱阳湖流域9个气象站1955~2001年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时段流域实际蒸发的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蒸发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份;季节变化上,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高于秋季。选用Db3小波函数分析9站蒸发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流域蒸发量在计算时段内呈现逐步下降趋势,1998年左右转折,之后下降速度变缓。与流域同期降水量、潜在蒸发量以及太阳辐射、温度、水汽压差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认为,实际蒸发量下降的主要是由太阳净辐射和风速的下降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发量 互补相关蒸发模型 变化趋势 小波分析 鄱阳湖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