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甲寅》月刊: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思想先声 |
李怡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6
|
|
2
|
正统意识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
唐祥勇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3
|
离合之间:鲁迅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
方习文
|
《巢湖学院学报》
|
2005 |
0 |
|
4
|
傅斯年和五四新文学运动 |
高汉诚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1998 |
2
|
|
5
|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鲁迅与周作人人道主义思想之比较 |
高杰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6
|
新月社及其新格律诗主张——《五四新文学运动》之一节 |
魏绍馨
|
《齐鲁学刊》
|
1983 |
0 |
|
7
|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胡适的历史作用 |
孙昌熙
史若平
|
《文史哲》
|
1979 |
3
|
|
8
|
陈独秀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
沙似鹏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9
|
试论周恩来同志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贡献 |
李思德
|
《齐鲁学刊》
|
1979 |
0 |
|
10
|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
李怡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7
|
|
11
|
“五四”新文学运动前二十年文学理论批评文体的演进 |
王群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2
|
《晨报》附刊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
张芹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3
|
五四新文学运动对桐城派批判的合理核心应该肯定 |
木子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14
|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潮 |
黄昌勇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5
|
“五四”文学的青春和梦想——迎接五四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 |
谢冕
|
《中国文学年鉴》
|
2020 |
0 |
|
16
|
谈李大钊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贡献 |
王海鹰
|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
1999 |
1
|
|
17
|
进化论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作用 |
谢铁金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8
|
“五四”新文学运动处于前现代性阶段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9
|
对五四白话文学运动的语言学再认识 |
高玉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20
|
鲁迅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
刘国樑
吳欢章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5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