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上蛀果斑螟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邵淑霞 姜波 +2 位作者 蒲卫琼 桂富荣 李正跃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2-936,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inouei Yamanaka雌雄成虫触角及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和分布进行详尽观察。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触角上主要分布有9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腔... 利用扫描电镜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inouei Yamanaka雌雄成虫触角及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和分布进行详尽观察。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触角上主要分布有9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腔乳头状感器、鳞形感器及Bohm氏鬃毛均1种。其中的腔乳头状感器只在雌虫触角上有分布,雄虫触角鳞形感器及末端毛形感器的数量均多于雌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触角 感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上蛀果斑螟昼夜行为节律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尹立红 李锡良 袁盛勇 田学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0,144,共5页
为明确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昼夜行为节律,在温度(25±1)℃、光周期L∥D=15h∥9h、RH 60%±10%条件下,系统观察了井上蛀果斑螟的羽化、交配、产卵、卵孵化及幼虫化蛹等行为节律。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的羽化、交... 为明确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昼夜行为节律,在温度(25±1)℃、光周期L∥D=15h∥9h、RH 60%±10%条件下,系统观察了井上蛀果斑螟的羽化、交配、产卵、卵孵化及幼虫化蛹等行为节律。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的羽化、交配、产卵、孵化、化蛹行为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成虫的羽化主要发生在18:00-04:00,此时成虫的羽化数量占总羽化数量的80%以上,其中以20:00-22:00羽化率最高;成虫交配活动主要发生在04:00-08:00,交配率超过75%,以06:00-08:00交配率最高;单次交配持续时间为20~60min,平均为42.12min;其产卵活动主要发生在02:00-10:00,该时段所产卵量达到总产卵量的73.99%,显著高于其他时段;卵孵化主要发生在04:00-10:00和16:00-20:00两个时段,卵的孵化数量占孵化总数的82.86%,显著高于其他时段;幼虫化蛹主要发生在10:00-14:00和18:00-22:00两个时段,幼虫化蛹数占总化蛹数的72.83%,化蛹高峰为18:00-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昼夜节律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上蛀果斑螟幼虫和蛹的形态描述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8
3
作者 邵淑霞 李春艳 +3 位作者 杨仕生 孙文 沈文武 李正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经室内饲养和石榴园系统调查表明,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多于20:00-24:00羽化,40h时后交配,交配高峰期为早晨5:00-7:00,一般于交配66h后产卵,成虫喜将卵产于石榴花或果实的萼简周围以及果实表面的不光滑处。此外,首次较详细地记述... 经室内饲养和石榴园系统调查表明,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多于20:00-24:00羽化,40h时后交配,交配高峰期为早晨5:00-7:00,一般于交配66h后产卵,成虫喜将卵产于石榴花或果实的萼简周围以及果实表面的不光滑处。此外,首次较详细地记述了该虫2龄幼虫的毛序特征及雌雄蛹的形态差异,为该害虫的田间快速鉴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幼虫 形态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上蛀果斑螟成虫饲养密度对其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尹立红 李锡良 袁盛勇 田学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0-955,共6页
为明确成虫饲养密度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寿命及繁殖的影响,在温度(25±1)℃、RH(70±10)%、光照15L∶9D、照度5 500lx条件下,以雌雄比1∶1共设5种成虫密度,依次为2、5、10、15和20对/产卵杯(840mL,直径10cm,高... 为明确成虫饲养密度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寿命及繁殖的影响,在温度(25±1)℃、RH(70±10)%、光照15L∶9D、照度5 500lx条件下,以雌雄比1∶1共设5种成虫密度,依次为2、5、10、15和20对/产卵杯(840mL,直径10cm,高12cm),系统观察井上蛀果斑螟雌雄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主要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成虫饲养密度对井上蛀果斑螟寿命和繁殖力有显著影响。饲养密度为2对时的产卵前期最长,产卵期最短;5、10、15和20对时的产卵前期无显著差异;10和15对时的产卵期显著高于其余3种密度。饲养密度为2对时的雌、雄成虫寿命最低,10对时的雌成虫寿命显著高于除5对外其余3种密度;5和10对时的雄成虫寿命显著高于其余3种密度。饲养密度为20对时的产卵高峰单雌日产卵量最少,10对时的产卵高峰单雌日产卵量显著高于除2对外的其余3种密度。饲养密度为20对时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5和10对时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余3种密度;10对时卵的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余4种密度。结果提示,井上蛀果斑螟成虫饲养密度过高或过低都显著降低其繁殖力,在840mL产卵杯空间下,以饲养密度10对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饲养密度 寿命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存活、化蛹及羽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尹立红 张睿 袁盛勇 田学军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5-111,共7页
为筛选出对井上蛀果斑螟有高杀虫活性的药剂,在室内应用浸渍法和饲喂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和啶虫脒3种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的杀灭作用及对其存活虫态化蛹和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8... 为筛选出对井上蛀果斑螟有高杀虫活性的药剂,在室内应用浸渍法和饲喂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和啶虫脒3种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的杀灭作用及对其存活虫态化蛹和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处理卵后,卵的孵化率显著降低,较对照下降48.54%;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0%虫螨腈悬浮剂对卵的孵化抑制效果较差。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处理初孵幼虫72 h后死亡率为77.82%,显著高于其余2种药剂各浓度处理,其存活幼虫的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分别较对照降低63.54%、42.07%,显著低于其余2种药剂各浓度处理。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处理老熟幼虫后24 h的死亡率为76.21%,药后72 h的死亡率为81.06%,均显著高于其余2种药剂各浓度处理,其存活幼虫的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显著低于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各浓度处理,但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处理无显著差别。以上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对初孵幼虫具有高的杀虫活性,且对其后续虫态化蛹和羽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0%虫螨腈对老熟幼虫具有较高的速效杀虫活性,20%啶虫脒的杀卵效果优于5%氯虫苯甲酰胺和10%虫螨腈,但对幼虫活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杀虫剂 氯虫苯甲酰胺 虫螨腈 啶虫脒 孵化率 存活率 化蛹率 蛹质量 羽化率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低毒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的室内生物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尹立红 李锡良 袁盛勇 田学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以井上蛀果斑螟为试虫,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处理井上蛀果斑螟的卵、幼虫和成虫,研究了氟啶脲、虫酰肼和茚虫威对井上蛀果斑螟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的存活和繁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用药浓度提高,其抑制效果... 以井上蛀果斑螟为试虫,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处理井上蛀果斑螟的卵、幼虫和成虫,研究了氟啶脲、虫酰肼和茚虫威对井上蛀果斑螟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的存活和繁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用药浓度提高,其抑制效果加大。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对卵孵化率的抑制作用最强;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和150g·L^(-1)茚虫威乳油3 000倍液对初孵幼虫存活率的抑制作用较强,并对存活初孵幼虫蛹的羽化影响较为显著,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对其化蛹影响最为显著;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对老熟幼虫存活率的抑制作用最强,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和150g·L^(-1)茚虫威乳油3 000倍液对存活老熟幼虫的化蛹和羽化影响较为显著;150g·L^(-1)茚虫威乳油3 000倍液对成虫存活率抑制作用最强,并对存活成虫的单雌产卵量影响最为显著,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和20%虫酰肼悬浮剂1 000倍液对其卵孵化率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低毒杀虫剂 存活 繁殖
原文传递
幼虫密度对井上蛀果斑螟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尹立红 张睿 袁盛勇 田学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33,共8页
为明确井上蛀果斑螟种内竞争密度效应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室内饲养条件下,设置1、5、10、15、20和25头·皿-(1Φ=9 cm)6种不同幼虫密度处理,测定井上蛀果斑螟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率和种群增长指数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 为明确井上蛀果斑螟种内竞争密度效应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室内饲养条件下,设置1、5、10、15、20和25头·皿-(1Φ=9 cm)6种不同幼虫密度处理,测定井上蛀果斑螟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率和种群增长指数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雌、雄蛹质量和平均单雌产卵量随幼虫密度增加显著减少;幼虫密度对预蛹期、成虫羽化率、雌雄性比和子代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幼虫密度为15头·皿-1,幼虫发育最好,其存活率和化蛹率分别为65.67%和98.83%,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分别为18.32 d和7.01 d,成虫产卵期为7.61 d,种群增长指数最高,为26.52。当幼虫密度大于15头·皿^(-1),随幼虫密度增加,幼虫存活率和化蛹率显著减少,幼虫和蛹发育历期显著延长,成虫产卵期显著缩短。幼虫密度为25头·皿^(-1),幼虫发育最差,其存活率和化蛹率分别为36.12%和76.67%,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分别为20.36 d和8.56 d,成虫产卵期为5.29 d,种群增长指数最低,仅为4.57。井上蛀果斑螟幼虫期存在密度制约效应及密度临界值;在特定空间,幼虫密度超过临界值时发生密度效应,使该虫种群数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幼虫密度 生长发育 生殖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基多杀菌素对井上蛀果斑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尹立红 张睿 袁盛勇 田学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06-1711,共6页
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是云南石榴上的重要害虫。为系统评价乙基多杀菌素对井上蛀果斑螟的综合控制作用,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对该虫卵和初孵幼虫的直接致死效应及对存活后续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法处理井上... 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是云南石榴上的重要害虫。为系统评价乙基多杀菌素对井上蛀果斑螟的综合控制作用,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对该虫卵和初孵幼虫的直接致死效应及对存活后续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法处理井上蛀果斑螟不同日龄卵后,随着乙基多杀菌素浓度和卵日龄的增大,卵孵化率显著降低,幼虫的死亡率升高。饲喂法处理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后,幼虫死亡率随药剂浓度的增大和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低剂量乙基多杀菌素对存活幼虫及其后续虫态的生存产生显著影响。低剂量乙基多杀菌素可显著延长存活幼虫的发育历期、预蛹期和蛹期,显著降低其化蛹率、蛹质量、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乙基多杀菌素对井上蛀果斑螟卵和初孵幼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同时低剂量下对该虫的生长发育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控制井上蛀果斑螟的种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乙基多杀菌素 孵化率 死亡率 化蛹率 羽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对井上蛀果斑螟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娜 刘艳 +4 位作者 沈秋吉 闫振华 张睿 沈登荣 何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19,共5页
为明确不同光周期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25℃,70%RH,光照强度5500 lx及5种不同光周期(L∥D=8 h∥16 h、10 h∥14 h、12 h∥12 h、14 h∥10 h、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井上蛀果斑螟的生长发育和... 为明确不同光周期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25℃,70%RH,光照强度5500 lx及5种不同光周期(L∥D=8 h∥16 h、10 h∥14 h、12 h∥12 h、14 h∥10 h、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井上蛀果斑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光周期对井上蛀果斑螟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期、平均单雌产卵量有显著影响。在L∥D=16 h∥8 h光周期下幼虫期、蛹期和产卵期最短,分别为18.8、8.2 d和7.8 d;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最高,分别为67.4%、86.5%、93.3%和95.3粒。在L∥D=12 h∥12 h光周期下雌、雄成虫寿命和产卵期最长,分别为15.8、15.1 d和12.5 d,但幼虫存活率最低,为38.9%。光周期对蛹重、成虫产卵前期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除L∥D=16 h∥8 h光周期外,其余4种光周期下井上蛀果斑螟幼虫部分个体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现象,滞育率在3.9%~6.9%之间。长光照有利于井上蛀果斑螟的生长发育及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光周期 发育历期 存活率 滞育率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比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2 位作者 尹立红 袁盛勇 田学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6,118,共6页
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是云南石榴上最为重要的蛀果害虫,为明确不同性比对该虫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在温度(25±1)℃、光周期L∥D=15h∥9h,RH 70%±10%条件下,分别设置1∶4、1∶3、1∶2、1∶1、2∶1、3∶1和4∶1(♀∶♂)... 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是云南石榴上最为重要的蛀果害虫,为明确不同性比对该虫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在温度(25±1)℃、光周期L∥D=15h∥9h,RH 70%±10%条件下,分别设置1∶4、1∶3、1∶2、1∶1、2∶1、3∶1和4∶1(♀∶♂)共7种雌雄性比处理,研究了性比对井上蛀果斑螟雌雄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和子代卵孵化率等主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性比为2∶1时的产卵期、雌雄成虫寿命均显著长于其余性比,产卵前期短于除3∶1外的其余性比;性比为1∶2时产卵高峰单雌日产卵量显著大于其余性比;性比为1∶3时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大于其余性比,卵的孵化率显著大于除1∶2外的其余性比。无论在偏雄或偏雌性比条件下,随着雄虫或雌虫比例的增大,产卵前期均先减小后逐渐增大,产卵期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平均单雌产卵量均先逐渐增大后减小。偏雄性比条件下子代卵的孵化率高于偏雌条件下。性比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及生殖力有显著影响,性比偏高或偏低均不利于井上蛀果斑螟种群的生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性比 寿命 产卵量 卵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及颜色背景对井上蛀果斑螟产卵生物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尹立红 张睿 袁盛勇 田学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121,共6页
为明确产卵基质和环境颜色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产卵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井上蛀果斑螟对PE保鲜膜、硫酸纸、蜡纸3种介质的产卵选择性和绿、橙、红、黄、粉、紫、蓝7种不同颜色背景对成虫寿命、产卵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 为明确产卵基质和环境颜色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产卵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井上蛀果斑螟对PE保鲜膜、硫酸纸、蜡纸3种介质的产卵选择性和绿、橙、红、黄、粉、紫、蓝7种不同颜色背景对成虫寿命、产卵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在硫酸纸上的累积落卵量最高,对其选择率也最高,分别为130.33粒和58.67%;蜡纸最低,分别为29.00粒和8.00%。绿色背景下雌、雄虫寿命均最短,分别为8.55 d和7.65 d;雌虫寿命在红色背景下、雄虫寿命在黄色背景下最长,分别为15.22 d和15.50 d。粉色背景下雌虫产卵前期较短,为1.50 d,显著短于除绿色背景外的其余处理,红色背景下产卵前期最长,为4.50 d;蓝色背景下雌虫的产卵期最短,为8.25 d,橙色背景下产卵期最长,为17.25 d。粉色背景下雌虫单雌产卵量为73.75粒,显著高于除橙色背景外的其余处理;红色背景下单雌产卵量最少,为28.60粒。绿色背景下卵的发育历期较长,为5.71 d,显著长于除红色和黄色背景外的其余处理;蓝色背景下卵的发育历期较短,为4.66 d。红色背景下卵孵化率较高,为79.53%,其次为紫色背景的79.06%,绿色背景下卵孵化率最低,为54.08%。产卵基质和环境颜色可显著影响井上蛀果斑螟的产卵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产卵基质 颜色背景 产卵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2 位作者 尹立红 袁盛勇 田学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明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选择八角、花椒、生姜、小米辣、薄荷和草果等6种井上蛀果斑螟非寄主芳香植物,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非寄... 【目的】探明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选择八角、花椒、生姜、小米辣、薄荷和草果等6种井上蛀果斑螟非寄主芳香植物,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6种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小米辣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的产卵前期影响最大,产卵前期较对照(1.03 d)延长2.03 d;八角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的产卵期影响最大,产卵期较对照(9.20 d)缩短6.62 d;八角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雌、雄成虫的寿命影响最大,八角挥发物处理下雌、雄成虫寿命仅为4.79和6.02 d,较对照分别减少11.64和8.79 d。八角挥发物处理下井上蛀果斑螟成虫无产卵高峰期出现,其余处理产卵高峰期仅为1 d。各处理单雌平均日产卵量均显著下降。八角挥发物处理的单雌平均产卵量和子代卵的孵化率最低,产卵抑制率达86.21%,子代卵孵化率较对照减少83.19%。【结论】八角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和繁殖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针对该虫的生态控制和植物源农药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非寄主植物 植物挥发物 寿命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上蛀果斑螟对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康晓娜 尹立红 袁盛勇 田学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25,129,共4页
为明确井上蛀果斑螟的产卵特性,室内条件下研究该虫在石榴同一寄主品种果实、枝条和叶片等不同部位及不同品种果实(甜绿籽、甜光颜、酸沙籽和酸绿籽)上的产卵偏好。结果表明,在酸绿籽不同部位直接和挥发物诱导选择性产卵试验中,井上... 为明确井上蛀果斑螟的产卵特性,室内条件下研究该虫在石榴同一寄主品种果实、枝条和叶片等不同部位及不同品种果实(甜绿籽、甜光颜、酸沙籽和酸绿籽)上的产卵偏好。结果表明,在酸绿籽不同部位直接和挥发物诱导选择性产卵试验中,井上蛀果斑螟均更倾向于选择石榴果实产卵,产卵高峰期在果实上的平均日落卵量分别为42.67和4.67粒,显著高于枝条和叶片。在4个石榴品种果实直接产卵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产卵试验中,均在酸绿籽上的落卵量最多,高峰期平均日落卵量分别为43.47和41.00粒;前者在酸沙籽果实上平均日落卵量最少,为18.33粒,后者在甜绿籽上平均日落卵量最小,为25.00粒。4个石榴品种挥发物诱导产卵选择性试验中,酸绿籽上落卵量最多,高峰期平均日落卵量为5.67粒,甜光颜平均日落卵量最少,仅为0.67粒。井上蛀果斑螟对不同石榴品种和不同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均存在差异,4种不同品种果实偏好在酸绿籽上产卵,同一品种不同部位偏好在果实上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寄主植物 石榴 产卵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营养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与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张睿 尹立红 袁盛勇 田学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2,共8页
为探求成虫期补充营养对井上蛀果斑螟种群动态的影响,在室内研究了8种不同补充营养和蒸馏水处理对其成虫寿命、产卵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取食蒸馏水的处理,产卵前期显著长于除取食糖醋酒液2[V(白糖)∶V(醋)∶V(... 为探求成虫期补充营养对井上蛀果斑螟种群动态的影响,在室内研究了8种不同补充营养和蒸馏水处理对其成虫寿命、产卵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取食蒸馏水的处理,产卵前期显著长于除取食糖醋酒液2[V(白糖)∶V(醋)∶V(酒)∶V(蒸馏水)=3∶1∶6∶80]外的其余处理;取食5%红糖水和5%蜂蜜水的处理,产卵前期显著短于其余处理;取食5%白糖水的处理,产卵期显著长于除5%红糖水和10%白糖水外的其余处理,取食10%红糖水的处理,产卵期显著短于除蒸馏水外的其余处理。取食糖醋酒液1[V(白糖)∶V(醋)∶V(酒)∶V(蒸馏水)=3∶1∶3∶80]和糖醋酒液2的处理,雌虫寿命显著长于除取食10%白糖水外的其余处理;取食5%白糖水的处理,雄虫寿命显著长于除取食糖醋酒液1外的其余处理;取食10%红糖水处理的雌、雄虫寿命均最短。取食10%蜂蜜水和糖醋酒液1处理的产卵高峰期出现最早,均出现在成虫羽化后第4天,而取食糖醋酒液2和蒸馏水的处理无产卵高峰期。雌虫平均单雌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均以取食10%白糖水的处理最高,取食蒸馏水处理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最低,取食10%红糖水处理的卵孵化率最低。综合分析,8种补充营养处理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与生殖均有影响,以补充10%白糖水对成虫寿命和生殖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补充营养 寿命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2 位作者 尹立红 袁盛勇 田学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为了解不同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作用,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辛硫磷、丙溴磷、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双、除虫脲、噻嗪酮、阿维·哒螨灵、吡虫·三唑磷等9种药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2.5%高效... 为了解不同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作用,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辛硫磷、丙溴磷、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双、除虫脲、噻嗪酮、阿维·哒螨灵、吡虫·三唑磷等9种药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00倍液,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最高,校正死亡率达98.67%;40%辛硫磷乳油250和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300倍液、37%噻嗪酮悬乳剂250倍液、20%吡虫·三唑磷乳油15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此外,40%辛硫磷乳油1000和1500倍液、40%丙溴磷乳油2000和2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6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8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100和150倍液、25%除虫脲2500倍液、8%阿维·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和20%吡虫·三唑磷乳油150倍液对卵的触杀效果均高于80%。综合试验结果考虑,防治井上蛀果斑螟,可使用40%辛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300~6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00~800倍液、37%噻嗪酮悬乳剂250倍液和20%吡虫·三唑磷乳油100~150倍液对该虫的卵期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杀虫剂 触杀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素乳油对井上蛀果斑螟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尹立红 张睿 田学军 袁盛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7,共5页
为研究印楝素乳油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的致死效果及对后续虫态发育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采用饲喂法和浸渍法,研究了0.3%印楝素乳油对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发育、存活及存活幼虫化蛹、羽化和成虫生殖力的... 为研究印楝素乳油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的致死效果及对后续虫态发育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采用饲喂法和浸渍法,研究了0.3%印楝素乳油对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发育、存活及存活幼虫化蛹、羽化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井上蛀果斑螟幼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印楝素乳油处理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后,其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蛹期、成虫产卵前期,寿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蛹重、产卵期与对照差异显著;成虫单雌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显著小于对照,产卵抑制率及卵孵化抑制率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印楝素对初孵幼虫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老熟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印楝素 存活 发育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虫期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
17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3 位作者 尹立红 张睿 袁盛勇 田学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5,共8页
【目的】明确幼虫期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存活、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方法】将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在32、35、38、41和44℃条件下,分别处理1、2和4 h,测定其存活率;将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在35... 【目的】明确幼虫期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存活、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方法】将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在32、35、38、41和44℃条件下,分别处理1、2和4 h,测定其存活率;将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在35、38、41℃条件下,分别处理1、2和4 h后,研究其发育历期、化蛹率、羽化率、雌雄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及子代卵孵化率等。【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井上蛀果斑螟幼虫存活率逐渐减小。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在35℃处理下发育历期缩短,38和41℃处理下发育历期延长。老熟幼虫经短时高温处理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化蛹率、蛹质量、蛹羽化率、产卵期、雌虫寿命及产卵量均逐渐减小,蛹历期逐渐延长。【结论】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对短时高温的适应性高于老熟幼虫,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老熟幼虫的存活、生长发育及生殖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揭示了井上蛀果斑螟幼虫对高温的适应性,可为井上蛀果斑螟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短时高温 存活 生长发育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18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4 位作者 白丽雪 尹立红 张睿 袁盛勇 田学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5-1191,共7页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明确该虫对高温的适应性,为准确预测预报该害虫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25℃恒温为对照,将井上蛀果斑螟羽化12 h内成虫在35、38、41℃高温下,分别处理1...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明确该虫对高温的适应性,为准确预测预报该害虫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25℃恒温为对照,将井上蛀果斑螟羽化12 h内成虫在35、38、41℃高温下,分别处理1、2、4、6 h后移至25℃适温继续饲养,观察短时高温处理后成虫的存活、寿命、产卵及卵孵化情况。【结果】成虫期短时高温处理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存活及繁殖有显著影响。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成虫存活率逐渐降低,寿命和产卵期逐渐缩短,单雌平均产卵量和产卵高峰期产卵量亦逐渐减少,卵孵化率下降,但产卵前期无明显变化。其中,35℃处理1、2 h成虫的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卵孵化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而产卵期和单雌平均产卵量与对照差异显著。41℃处理4、6 h成虫的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单雌平均产卵量、卵孵化率较对照及35℃相同时间处理差异显著。【结论】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存活及繁殖有不利影响,且随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短时高温 存活率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胁迫对井上蛀果斑螟幼虫体内生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19
作者 李英利 何超 《中国南方果树》 2025年第2期204-207,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石榴果实的重要害虫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饥饿胁迫下的能量代谢特点。结果发现,在饥饿胁迫下,井上蛀果斑螟幼虫的鲜质量、干质量及脂质、蛋白质、糖原、总糖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饲喂组,含水量和海藻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 本研究探讨了石榴果实的重要害虫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饥饿胁迫下的能量代谢特点。结果发现,在饥饿胁迫下,井上蛀果斑螟幼虫的鲜质量、干质量及脂质、蛋白质、糖原、总糖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饲喂组,含水量和海藻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饲喂组。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虫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含水量在48 h后显著升高,脂质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在48 h时显著升高后趋于平稳,糖原含量在72 h时显著降低,海藻糖和总糖含量均在24 h时最高,在36 h后显著降低且趋于平稳。井上蛀果斑螟幼虫对饥饿胁迫的应对与其体内水分、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的含量有相关性,该虫通过调整自身生化物质的变化以适应饥饿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饥饿胁迫 生化物质 能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石榴品种对井上蛀果斑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4 位作者 尹立红 李锡良 和建才 袁盛勇 田学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5-940,共6页
井上蛀果斑螟是云南石榴上的一种主要蛀果害虫.为明确石榴不同品种对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温度(25±1)℃、光周期15 L∶9 D、相对湿度(70±10)%条件下,系统观察了井上蛀果斑螟在甜绿籽、厚皮甜沙籽、甜光颜、酸绿籽和酸... 井上蛀果斑螟是云南石榴上的一种主要蛀果害虫.为明确石榴不同品种对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温度(25±1)℃、光周期15 L∶9 D、相对湿度(70±10)%条件下,系统观察了井上蛀果斑螟在甜绿籽、厚皮甜沙籽、甜光颜、酸绿籽和酸沙籽5个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产卵量等生物学特性,并组建了其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在5个石榴品种上的卵期、幼虫期、蛹期、雄成虫寿命、全世代历期及卵孵化率均无显著差异;预蛹期、雌成虫寿命、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总成活率、单雌产卵量及雌雄蛹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除幼虫存活率外,均以酸绿籽种群较高,厚皮甜沙籽种群次之,二者间差异不显著.生命表参数表明,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为酸绿籽种群显著高于甜绿籽、甜光颜和酸沙籽种群,但与厚皮甜沙籽种群差异不显著;平均世代周期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种群加倍时间为酸绿籽种群显著小于其余4个品种.5个石榴品种中,酸绿籽和厚皮甜沙籽较适宜井上蛀果斑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蛀果斑螟 石榴品种 发育历期 存活率 繁殖 生命表参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