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方免疫活性因子对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辉
朱小甫
+1 位作者
虎文君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114,共4页
用CMT法检出患隐性乳房炎的实验用奶牛,将检出的阳性奶牛72头随机分为4组,A、B、C 3组为试验组,使用复方免疫活性因子治疗,其中A组为肌肉注射,B组为静脉注射,C组为乳房注射;D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分别在注射药物以后的当天,第2天至第6天用...
用CMT法检出患隐性乳房炎的实验用奶牛,将检出的阳性奶牛72头随机分为4组,A、B、C 3组为试验组,使用复方免疫活性因子治疗,其中A组为肌肉注射,B组为静脉注射,C组为乳房注射;D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分别在注射药物以后的当天,第2天至第6天用CMT诊断液检测治疗效果,并称量治疗过程中奶牛的泌乳量,用利普斯50试剂盒检测治愈奶牛牛乳中的抗生素残留。结果表明,复方免疫活性因子对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30.5%以上,同时可使产奶量明显增加,治愈奶牛牛乳中无抗生素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免疫活性因子
奶牛
亚临床型乳房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治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综合措施和体会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瑞涛
张存福
梁全顺
《中国奶牛》
1993年第4期33-33,共1页
亚临床型乳房炎也叫隐型乳房炎,因部分患牛产奶似乎正常而不被养牛者重视,但其对奶牛业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我场于1991年10月对269头奶牛进行了检查,发现阳性率为85.30%,乳区阳性率为61.40%,病情十分严重。于是我们在全场开展了综合防...
亚临床型乳房炎也叫隐型乳房炎,因部分患牛产奶似乎正常而不被养牛者重视,但其对奶牛业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我场于1991年10月对269头奶牛进行了检查,发现阳性率为85.30%,乳区阳性率为61.40%,病情十分严重。于是我们在全场开展了综合防治,泌乳牛阳性率大大下降,产奶量不断提高。综合防治措施 (一)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牛舍粪便,每日清洗地面,每隔半月用0.05%%效漂白粉喷雾消毒一次。每次上班后,先刷拭牛体半个小时,以减少传染。 (二)严格操作规程:挤奶前先用40—50℃温水、干净毛巾清冼乳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型乳房炎
泌乳牛
乳头药浴
压榨法
诊断液
刷拭
兽医工作者
高产牛
环境卫生
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流行规律调查
被引量:
3
3
作者
孔兴旺
霍夏辉
《中国乳业》
2022年第9期37-40,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摸清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乳房炎流行规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加州奶牛亚临床乳房炎试验(CMT)方法对3家规模化奶牛场的547头泌乳奶牛进行亚临床乳房炎检测,调查该病与奶牛胎次、泌乳期和乳区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摸清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乳房炎流行规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加州奶牛亚临床乳房炎试验(CMT)方法对3家规模化奶牛场的547头泌乳奶牛进行亚临床乳房炎检测,调查该病与奶牛胎次、泌乳期和乳区的关系。[结果]奶牛阳性率为20.11%,乳区阳性率为10.88%;1~2、3~4和≥5胎次的奶牛发病率分别为13.37%、20.53%和29.46%;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发病率分别为15.11%、22.12%和30.89%;乳区阳性率介于8.59%~13.16%。[结论]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与胎次、泌乳期存在正相关,与乳区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亚临床型乳房炎
CMT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流行调查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孙健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7期102-104,共3页
为研究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流行的调查效果。选取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2022年1—12月的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阳性检出结果以及亚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胎次、泌乳期、乳区、...
为研究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流行的调查效果。选取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2022年1—12月的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阳性检出结果以及亚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胎次、泌乳期、乳区、严重程度、病原菌情况。结果:500头奶牛阳性92例,占比18.40%。2000个乳区阳性215个,占比10.75%。亚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各项乳区情况占比分别为23.91%、25.00%、26.09%、25.00%。亚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轻度、中度、重度严重程度占比分别为65.22%、21.74%、13.04%。亚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其他病原菌各项病原菌情况占比分别为31.52%、29.35%、13.04%、10.87%。结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与胎次、乳区关系不大,泌乳中后期发病率更高,轻度亚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亚临床型乳房炎
严重程度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英翘芦散治疗亚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12
5
作者
张鹏举
付丽云
+4 位作者
陈志强
尚静雪
张远达
蔡小利
战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7-1033,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公英翘芦散对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选取78头发病牛,其中38头牛为散发,用公英翘芦散治疗;40头牛集中对比治疗,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用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进行治疗。用加州乳房炎检验(California ...
本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公英翘芦散对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选取78头发病牛,其中38头牛为散发,用公英翘芦散治疗;40头牛集中对比治疗,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用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进行治疗。用加州乳房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rial,CMT)法检测公英翘芦散治疗后乳区患病状态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用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法检测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治疗后牛奶体细胞数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公英翘芦散给药7 d后,患病乳区由75个减少到28个,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治愈率达到62.67%,有效率达到90.67%。与治疗前相比,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用药1 d后体细胞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公英翘芦散组SCC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公英散组。公英翘芦散组在给药2 d后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5),给药3 d之后均极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1)。用药7 d后,公英翘芦散组治愈率可达68.29%,而公英散组治愈率只达到20.00%,差异极显著(P<0.01);公英翘芦散组有效率可达97.56%,而公英散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公英翘芦散的治疗效果极显著优于公英散(P<0.01)。以上结果说明,公英翘芦散可以作为治疗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有效药物,为奶牛乳房炎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
临床
型
奶牛
乳房
炎
公英翘芦散
体细胞计数法
加州
乳房
炎
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春梅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奶牛乳房炎包括临床型与亚临床型两种类型,而亚临床型乳房炎也被称为“隐性乳房炎”,当奶牛感染隐性乳房炎时奶牛机体以及产奶品质均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养殖人员通过肉眼很难确定奶牛是否感染隐性乳房炎,但是染病奶牛乳汁的理化性以...
奶牛乳房炎包括临床型与亚临床型两种类型,而亚临床型乳房炎也被称为“隐性乳房炎”,当奶牛感染隐性乳房炎时奶牛机体以及产奶品质均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养殖人员通过肉眼很难确定奶牛是否感染隐性乳房炎,但是染病奶牛乳汁的理化性以及细菌学检测等均会出现异常,如病牛乳汁的pH值明显提升,约为7.0以上并呈碱性,同时乳汁中氯化钠的含量会提升至0.14%以上,细菌数量超过1130万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
乳房
炎
牛乳汁
奶牛
乳房
炎
临床
型
细菌学检测
亚临床型乳房炎
养殖人员
细菌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宏基因组技术及其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于景丽
希尼尼根
赵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7-570,共4页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菌群结构变化密切相关[1-4]。Aebi等利用DNA印迹杂交(Southern-blot hybridization)技术证明特定牛群支原体乳腺炎暴发和奶源介导的支原体群落感染有关[5]。发展不依赖于培养(Culture-independent)而...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菌群结构变化密切相关[1-4]。Aebi等利用DNA印迹杂交(Southern-blot hybridization)技术证明特定牛群支原体乳腺炎暴发和奶源介导的支原体群落感染有关[5]。发展不依赖于培养(Culture-independent)而且能够准确跟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全部菌群变化的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鉴别技术对疾病的早期防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宏基因组
菌群结构
微生物群落
牛群
亚临床型乳房炎
DNA
细菌群落
变形菌
印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乳房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万萍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29-29,共1页
奶牛乳房炎是指乳房硬肿、热痛、乳汁变性的疾病,是兽医临床上的多发病,中兽医也称作奶牛乳痈。1发病病因1.1从中医上来说,本病的发生多和胃热壅滞、肝气郁结有关。因为乳房是胃脉所在,如果胃热壅滞、胃脉受阻,就会造成乳房经气阻塞,形...
奶牛乳房炎是指乳房硬肿、热痛、乳汁变性的疾病,是兽医临床上的多发病,中兽医也称作奶牛乳痈。1发病病因1.1从中医上来说,本病的发生多和胃热壅滞、肝气郁结有关。因为乳房是胃脉所在,如果胃热壅滞、胃脉受阻,就会造成乳房经气阻塞,形成乳痈。又因为肝脉绕乳房经过,如果肝气郁结,乳房经气不畅,疏泄失常,也容易引发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肝气郁结
胃脉
中兽医
胃热
亚临床型乳房炎
发病病因
隐性
型
肝脉
胎衣不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
1
9
作者
郭芳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87-88,共2页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当中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平均发生率在10%以上,高的地区达到30%,甚至更高。根据地区和养殖条件的不同,其发生的概率高低也不一样,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的入侵、以及造成感染的各种诱因:75%的情况是由于卫生问...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当中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平均发生率在10%以上,高的地区达到30%,甚至更高。根据地区和养殖条件的不同,其发生的概率高低也不一样,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的入侵、以及造成感染的各种诱因:75%的情况是由于卫生问题和不适当的挤奶方式造成的,除此之外,如外伤、饲料管理不当,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也是诱因之一。因此,做好奶牛乳房炎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多发性疾病
平均发生率
养殖条件
乳叶
亚临床型乳房炎
乳头管
乳池
临床
症状
停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10
作者
冯远东
邓军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第1期146-146,159,共2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也是奶牛场四大疾病之一。乳房炎亦称乳痈、奶黄,是由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乳腺组织急性炎症变化,主要为微生物因素。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临床...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也是奶牛场四大疾病之一。乳房炎亦称乳痈、奶黄,是由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乳腺组织急性炎症变化,主要为微生物因素。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临床性乳房炎容易确诊,隐性乳房炎往往用手难以确诊,需借助诊断液进行确诊。在治疗中往往疗程长,疗效慢,费用高,治疗不及时多造成奶牛瞎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瞎乳
诊断液
病理学变化
临床
性
临床
症状
炎
症变化
亚临床型乳房炎
干奶期
乳房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11
作者
王凤欣
佟三强
《贵州畜牧兽医》
2015年第1期42-43,共2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所引起的奶牛乳房的炎症,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乳房炎对奶牛行业危害较大,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奶牛...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所引起的奶牛乳房的炎症,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乳房炎对奶牛行业危害较大,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奶牛乳腺
多因素性
奶牛生产性能
亚临床型乳房炎
病原微生物
乳头药浴
奶牛隐性
乳房
炎
乳池
灌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12
作者
赵庆远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2期117-117,共1页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奶牛乳房炎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很容易被饲养人员忽视,乳房炎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发展奶牛养殖业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1发病原因奶牛乳房炎具有...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奶牛乳房炎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很容易被饲养人员忽视,乳房炎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发展奶牛养殖业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1发病原因奶牛乳房炎具有传染性,牛舍环境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其有影响,乳房炎可在牛舍之间或牛与牛间直接传播,牛舍通风不好,舍内有灰尘,不定期消毒,舍外奶牛粪便乱放,清理不及时,挤奶的时候挤到地上的奶不及时清理,牛舍内脏物和粪便不及时清理,垫料不及时更换造成的细菌滋生。尤其在夏天,场地卫生差,苍蝇和蚊子增多,对奶牛叮咬会诱发乳房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奶牛饲养
预防措施
亚临床型乳房炎
干奶期
饲养人员
无乳链球菌
成年母牛
隐性
乳房
炎
挤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部关于印发《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被引量:
1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10年第7期36-40,共5页
农医发[2010]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为进一步规范奶牛乳房炎防治工作,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根据《动物防疫法》、...
农医发[2010]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为进一步规范奶牛乳房炎防治工作,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根据《动物防疫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我部组织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生产实际,参照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亚临床型乳房炎
乳房
链球菌
兽医科学
乳品质量安全
停乳链球菌
病牛
乳头药浴
无乳链球菌
参照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14
作者
王亚伟
李亚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9期48-48,共1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其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是奶牛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同时治疗乳房炎时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导产生抗菌药菌株,并且带来抗生素残...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其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是奶牛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同时治疗乳房炎时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导产生抗菌药菌株,并且带来抗生素残留问题。所以有效控制乳房炎对于提高奶牛生产效益、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抗生素残留
抗菌药
病原微生物
亚临床型乳房炎
饲养管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
环境因素
停乳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奶牛》1993年总目录
15
《中国奶牛》
1993年第6期61-64,共4页
~~
关键词
奶牛饲养
中国奶牛协会
黑白花奶牛
牛
乳房
炎
牛肝片形吸虫病
亚临床型乳房炎
挤奶员
中国荷斯坦牛
母牛子宫
乳房
炎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母猪产后缺乳症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
1
16
作者
彭金霞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2010年第8期59-59,共1页
母猪产后乳汁分泌减少或者完全缺无,称为缺乳,或称无乳综合征,是初产及老龄母猪的常见病。仔猪出生后吃不到足够的初乳容易诱发黄白痢等胃肠疾病,给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
关键词
产后缺乳症
黄白痢
乳汁分泌
亚临床型乳房炎
胃肠疾病
养猪业
胎衣不下
子宫感染
机能紊乱
分娩时间
原文传递
题名
复方免疫活性因子对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辉
朱小甫
虎文君
陈德坤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技系
咸阳湖管理处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基金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7A01)
文摘
用CMT法检出患隐性乳房炎的实验用奶牛,将检出的阳性奶牛72头随机分为4组,A、B、C 3组为试验组,使用复方免疫活性因子治疗,其中A组为肌肉注射,B组为静脉注射,C组为乳房注射;D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分别在注射药物以后的当天,第2天至第6天用CMT诊断液检测治疗效果,并称量治疗过程中奶牛的泌乳量,用利普斯50试剂盒检测治愈奶牛牛乳中的抗生素残留。结果表明,复方免疫活性因子对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30.5%以上,同时可使产奶量明显增加,治愈奶牛牛乳中无抗生素残留。
关键词
复方免疫活性因子
奶牛
亚临床型乳房炎
疗效
Keywords
compound immunocompetenee
dirary cow
submastitis
treatment effect
分类号
S857.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2.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治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综合措施和体会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瑞涛
张存福
梁全顺
机构
内蒙古包头市黄河乳牛场
出处
《中国奶牛》
1993年第4期33-33,共1页
文摘
亚临床型乳房炎也叫隐型乳房炎,因部分患牛产奶似乎正常而不被养牛者重视,但其对奶牛业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我场于1991年10月对269头奶牛进行了检查,发现阳性率为85.30%,乳区阳性率为61.40%,病情十分严重。于是我们在全场开展了综合防治,泌乳牛阳性率大大下降,产奶量不断提高。综合防治措施 (一)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牛舍粪便,每日清洗地面,每隔半月用0.05%%效漂白粉喷雾消毒一次。每次上班后,先刷拭牛体半个小时,以减少传染。 (二)严格操作规程:挤奶前先用40—50℃温水、干净毛巾清冼乳房;
关键词
亚临床型乳房炎
泌乳牛
乳头药浴
压榨法
诊断液
刷拭
兽医工作者
高产牛
环境卫生
奶产量
分类号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流行规律调查
被引量:
3
3
作者
孔兴旺
霍夏辉
机构
兰考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利津县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乳业》
2022年第9期37-40,共4页
文摘
[目的]本研究旨在摸清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乳房炎流行规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加州奶牛亚临床乳房炎试验(CMT)方法对3家规模化奶牛场的547头泌乳奶牛进行亚临床乳房炎检测,调查该病与奶牛胎次、泌乳期和乳区的关系。[结果]奶牛阳性率为20.11%,乳区阳性率为10.88%;1~2、3~4和≥5胎次的奶牛发病率分别为13.37%、20.53%和29.46%;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发病率分别为15.11%、22.12%和30.89%;乳区阳性率介于8.59%~13.16%。[结论]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与胎次、泌乳期存在正相关,与乳区无明显关系。
关键词
奶牛
亚临床型乳房炎
CMT
调查
Keywords
dairy cow
subclinical mastitis
CMT
survey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流行调查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孙健
机构
吉林省临江市四道沟镇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7期102-104,共3页
文摘
为研究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流行的调查效果。选取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2022年1—12月的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阳性检出结果以及亚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胎次、泌乳期、乳区、严重程度、病原菌情况。结果:500头奶牛阳性92例,占比18.40%。2000个乳区阳性215个,占比10.75%。亚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各项乳区情况占比分别为23.91%、25.00%、26.09%、25.00%。亚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轻度、中度、重度严重程度占比分别为65.22%、21.74%、13.04%。亚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其他病原菌各项病原菌情况占比分别为31.52%、29.35%、13.04%、10.87%。结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与胎次、乳区关系不大,泌乳中后期发病率更高,轻度亚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
关键词
奶牛
亚临床型乳房炎
严重程度
病原菌
Keywords
cow
subclinical mastitis
the degree of severity
pathogenic bacteria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英翘芦散治疗亚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12
5
作者
张鹏举
付丽云
陈志强
尚静雪
张远达
蔡小利
战文
机构
内蒙古华天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7-1033,共7页
基金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KJZD2018008)。
文摘
本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公英翘芦散对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选取78头发病牛,其中38头牛为散发,用公英翘芦散治疗;40头牛集中对比治疗,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用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进行治疗。用加州乳房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rial,CMT)法检测公英翘芦散治疗后乳区患病状态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用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法检测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治疗后牛奶体细胞数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公英翘芦散给药7 d后,患病乳区由75个减少到28个,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治愈率达到62.67%,有效率达到90.67%。与治疗前相比,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用药1 d后体细胞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公英翘芦散组SCC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公英散组。公英翘芦散组在给药2 d后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5),给药3 d之后均极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1)。用药7 d后,公英翘芦散组治愈率可达68.29%,而公英散组治愈率只达到20.00%,差异极显著(P<0.01);公英翘芦散组有效率可达97.56%,而公英散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公英翘芦散的治疗效果极显著优于公英散(P<0.01)。以上结果说明,公英翘芦散可以作为治疗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有效药物,为奶牛乳房炎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亚
临床
型
奶牛
乳房
炎
公英翘芦散
体细胞计数法
加州
乳房
炎
检验法
Keywords
subclinical cow mastitis
Gongyingqiaolu powder
somatic cell number
California mastitis trial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春梅
机构
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符家川畜牧兽医站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文摘
奶牛乳房炎包括临床型与亚临床型两种类型,而亚临床型乳房炎也被称为“隐性乳房炎”,当奶牛感染隐性乳房炎时奶牛机体以及产奶品质均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养殖人员通过肉眼很难确定奶牛是否感染隐性乳房炎,但是染病奶牛乳汁的理化性以及细菌学检测等均会出现异常,如病牛乳汁的pH值明显提升,约为7.0以上并呈碱性,同时乳汁中氯化钠的含量会提升至0.14%以上,细菌数量超过1130万个/mL。
关键词
隐性
乳房
炎
牛乳汁
奶牛
乳房
炎
临床
型
细菌学检测
亚临床型乳房炎
养殖人员
细菌数量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宏基因组技术及其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于景丽
希尼尼根
赵吉
机构
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农业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7-57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53)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MS0603)
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项目(2009CB125909)
文摘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菌群结构变化密切相关[1-4]。Aebi等利用DNA印迹杂交(Southern-blot hybridization)技术证明特定牛群支原体乳腺炎暴发和奶源介导的支原体群落感染有关[5]。发展不依赖于培养(Culture-independent)而且能够准确跟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全部菌群变化的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鉴别技术对疾病的早期防控至关重要。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宏基因组
菌群结构
微生物群落
牛群
亚临床型乳房炎
DNA
细菌群落
变形菌
印迹杂交
分类号
S852.6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乳房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万萍
机构
甘肃省积石山县铺川乡畜牧兽医工作站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29-29,共1页
文摘
奶牛乳房炎是指乳房硬肿、热痛、乳汁变性的疾病,是兽医临床上的多发病,中兽医也称作奶牛乳痈。1发病病因1.1从中医上来说,本病的发生多和胃热壅滞、肝气郁结有关。因为乳房是胃脉所在,如果胃热壅滞、胃脉受阻,就会造成乳房经气阻塞,形成乳痈。又因为肝脉绕乳房经过,如果肝气郁结,乳房经气不畅,疏泄失常,也容易引发此病。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肝气郁结
胃脉
中兽医
胃热
亚临床型乳房炎
发病病因
隐性
型
肝脉
胎衣不下
分类号
S853.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
1
9
作者
郭芳
机构
甘肃省渭源县田家河乡畜牧兽医站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87-88,共2页
文摘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当中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平均发生率在10%以上,高的地区达到30%,甚至更高。根据地区和养殖条件的不同,其发生的概率高低也不一样,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的入侵、以及造成感染的各种诱因:75%的情况是由于卫生问题和不适当的挤奶方式造成的,除此之外,如外伤、饲料管理不当,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也是诱因之一。因此,做好奶牛乳房炎预防工作。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多发性疾病
平均发生率
养殖条件
乳叶
亚临床型乳房炎
乳头管
乳池
临床
症状
停乳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10
作者
冯远东
邓军佐
机构
甘肃省武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第1期146-146,159,共2页
文摘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也是奶牛场四大疾病之一。乳房炎亦称乳痈、奶黄,是由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乳腺组织急性炎症变化,主要为微生物因素。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临床性乳房炎容易确诊,隐性乳房炎往往用手难以确诊,需借助诊断液进行确诊。在治疗中往往疗程长,疗效慢,费用高,治疗不及时多造成奶牛瞎乳。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瞎乳
诊断液
病理学变化
临床
性
临床
症状
炎
症变化
亚临床型乳房炎
干奶期
乳房
组织
分类号
S858.2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11
作者
王凤欣
佟三强
机构
辽宁职业学院
辽宁省铁岭县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管理办公室
出处
《贵州畜牧兽医》
2015年第1期42-43,共2页
文摘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所引起的奶牛乳房的炎症,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乳房炎对奶牛行业危害较大,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奶牛乳腺
多因素性
奶牛生产性能
亚临床型乳房炎
病原微生物
乳头药浴
奶牛隐性
乳房
炎
乳池
灌注剂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12
作者
赵庆远
机构
黑龙江省密山市密山镇畜牧兽医站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2期117-117,共1页
文摘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奶牛乳房炎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很容易被饲养人员忽视,乳房炎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发展奶牛养殖业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1发病原因奶牛乳房炎具有传染性,牛舍环境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其有影响,乳房炎可在牛舍之间或牛与牛间直接传播,牛舍通风不好,舍内有灰尘,不定期消毒,舍外奶牛粪便乱放,清理不及时,挤奶的时候挤到地上的奶不及时清理,牛舍内脏物和粪便不及时清理,垫料不及时更换造成的细菌滋生。尤其在夏天,场地卫生差,苍蝇和蚊子增多,对奶牛叮咬会诱发乳房炎。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奶牛饲养
预防措施
亚临床型乳房炎
干奶期
饲养人员
无乳链球菌
成年母牛
隐性
乳房
炎
挤奶员
分类号
S858.2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部关于印发《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被引量:
1
13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10年第7期36-40,共5页
文摘
农医发[2010]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为进一步规范奶牛乳房炎防治工作,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根据《动物防疫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我部组织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生产实际,参照执行。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亚临床型乳房炎
乳房
链球菌
兽医科学
乳品质量安全
停乳链球菌
病牛
乳头药浴
无乳链球菌
参照执行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14
作者
王亚伟
李亚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局动物卫生检察所
出处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9期48-48,共1页
文摘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其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是奶牛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同时治疗乳房炎时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导产生抗菌药菌株,并且带来抗生素残留问题。所以有效控制乳房炎对于提高奶牛生产效益、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牛
乳房
炎
抗生素残留
抗菌药
病原微生物
亚临床型乳房炎
饲养管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
环境因素
停乳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奶牛》1993年总目录
15
出处
《中国奶牛》
1993年第6期61-64,共4页
文摘
~~
关键词
奶牛饲养
中国奶牛协会
黑白花奶牛
牛
乳房
炎
牛肝片形吸虫病
亚临床型乳房炎
挤奶员
中国荷斯坦牛
母牛子宫
乳房
炎
发病率
分类号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母猪产后缺乳症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
1
16
作者
彭金霞
机构
循化县畜牧局
出处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2010年第8期59-59,共1页
文摘
母猪产后乳汁分泌减少或者完全缺无,称为缺乳,或称无乳综合征,是初产及老龄母猪的常见病。仔猪出生后吃不到足够的初乳容易诱发黄白痢等胃肠疾病,给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
关键词
产后缺乳症
黄白痢
乳汁分泌
亚临床型乳房炎
胃肠疾病
养猪业
胎衣不下
子宫感染
机能紊乱
分娩时间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方免疫活性因子对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吴辉
朱小甫
虎文君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防治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综合措施和体会
张瑞涛
张存福
梁全顺
《中国奶牛》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流行规律调查
孔兴旺
霍夏辉
《中国乳业》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流行调查研究
孙健
《现代畜牧科技》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公英翘芦散治疗亚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效果研究
张鹏举
付丽云
陈志强
尚静雪
张远达
蔡小利
战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陈春梅
《吉林畜牧兽医》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宏基因组技术及其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中的应用
于景丽
希尼尼根
赵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奶牛乳房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李万萍
《中兽医学杂志》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郭芳
《中兽医学杂志》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冯远东
邓军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王凤欣
佟三强
《贵州畜牧兽医》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赵庆远
《现代畜牧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农业部关于印发《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王亚伟
李亚
《山东畜牧兽医》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奶牛》1993年总目录
《中国奶牛》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母猪产后缺乳症的综合防治
彭金霞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201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