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流感H5和H9亚型基因探针的制备 被引量:3
1
作者 方浩 宋念华 +2 位作者 姚志伟 熊元林 王松太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参照GeneBank数据库上H5N1和H9N2 AIV的HA基因序列,选取保守区域,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HA基因,产物纯化回收得到180bp和285bp cDNA片段,采用随机引物法Digxigenin-11-dUTP标记得到探针H5PR和H9PR,通过斑点杂交检测,结果表明探针... 参照GeneBank数据库上H5N1和H9N2 AIV的HA基因序列,选取保守区域,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HA基因,产物纯化回收得到180bp和285bp cDNA片段,采用随机引物法Digxigenin-11-dUTP标记得到探针H5PR和H9PR,通过斑点杂交检测,结果表明探针的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可以进行相关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斑点杂交 地高辛探针 制备 H5亚型基因 H9亚型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及UrotensinⅡ基因中各有一个单核苷酸位点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红霞 杜玮南 +10 位作者 左瑾 吴国栋 史贵彬 沈岩 强伯勤 姚志建 杭建梅 王姮 黄薇 陈竺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在以往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定位区域(1p36.33-p36.23)内寻找疾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公共SNP数据库中查找定位区域内10个候选基因中... 目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在以往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定位区域(1p36.33-p36.23)内寻找疾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公共SNP数据库中查找定位区域内10个候选基因中的23个SNP位点,用单碱基延伸反应(singlebaseextension,SBE)法对北方汉族人群散发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及对照组(172例)进行分型及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结果23个SNP位点中有8个为中国北方人群常见SNP位点;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型分析显示,位于蛋白激酶Cξ亚型(PRKCZ)基因中的一个位点(rs436045)及urotensinⅡ(UTS2)基因中的一个位点(rs228648),其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两个SNP位点可能和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上述两个位点所在的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白激酶Cζ亚型基因 UROTENSIN 基因 中国 北方汉族人群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2型糖尿病 病例-对照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HIV-1F亚型基因限制性显示探针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凌 马文丽 +2 位作者 祝骥 石嵘 郑文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4-567,共4页
为筛选限制性显示技术制备的HIV 1F亚型基因探针 ,应用基因芯片打印仪将其有序地打印在玻片上制备基因芯片 .在随机引物延伸的过程中进行HIV样品的荧光标记 ,然后与芯片进行杂交 .杂交后清洗玻片并干燥 ,对芯片进行扫描 ,分析各探针的... 为筛选限制性显示技术制备的HIV 1F亚型基因探针 ,应用基因芯片打印仪将其有序地打印在玻片上制备基因芯片 .在随机引物延伸的过程中进行HIV样品的荧光标记 ,然后与芯片进行杂交 .杂交后清洗玻片并干燥 ,对芯片进行扫描 ,分析各探针的杂交信号 .从中筛选了 14个基因片段作为芯片下一步研究的探针 .实验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筛选 HIV-1F亚型基因 限制性显示探针 DNA微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3种亚型基因的5位点SNP基因型的组合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正祥 牛永红 +2 位作者 马厚勋 李章勇 殷跃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用 DNA提取试剂盒抽提 338例受试者外周血 DNA,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特异性 PCR技术获得 Beta- AR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 SNP基因型。用聚类分析技术获得了 338例受试者的 Beta- AR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 用 DNA提取试剂盒抽提 338例受试者外周血 DNA,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特异性 PCR技术获得 Beta- AR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 SNP基因型。用聚类分析技术获得了 338例受试者的 Beta- AR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 SNP基因型组合的自然分布特征 ,共发现了 6 7种组合类型。SNP基因型组合的自然分布的前 5位有 :(1) B1- AR S/ S4 9+B1- AR R/ R389+B2 - AR R/ G16 +B2 - AR Q/ E2 7+B3- AR W/W6 4有 4 0人 ,出现概率为 11.83%。 (2 ) B1- AR S/ S4 9+B1- AR R/ R389+B2 - AR R/ G16 +B2 - AR Q/ Q2 7+B3- ARW/ W6 4有 33人 ,出现概率为 9.76 %。 (3) B1- AR S/ S4 9+B1- AR R/ G389+B2 - AR R/ G16 +B2 - AR Q/ Q2 7+B3-AR W/ W6 4有 19人 ,出现概率为 5 .6 2 %。 (4) B1- AR S/ S4 9+B1- AR R/ G389+B2 - AR R/ G16 +B2 - AR Q/ E2 7+B3- AR W/ W6 4有 16人 ,出现概率为 4 .74 %。 (5 ) B1- AR S/ G4 9+B1- AR R/ R389+B2 - AR R/ G16 +B2 - AR Q/E2 7+B3- AR W/ W6 4有 13人 ,出现概率为 3.85 %。总样本与女、男亚组间及女、男亚组间的 SNP的组合分布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亚型基因 5位点 SNP基因 组合分布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5
作者 秦蕾 吴雪霁 +5 位作者 成金罗 沈默宇 杜云峰 王劲松 周金意 周玲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84-786,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东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家系的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来自T2DM家系成员、无家族史的T2DM患者及正常对照的... 目的研究中国东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家系的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来自T2DM家系成员、无家族史的T2DM患者及正常对照的该基因rs38166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rs381664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人群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层显示在家系大于50岁人群组中,突变型CC/CT型为保护性因素[OR95%CI=0.541(0.323-0.905)]。按BMI分层分析糖尿病相关生物学指标显示,在家系内对照组超重者和病例组肥胖者中,均发现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携带CC/CT型个体(P〈0.05)。结论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rs381664位点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相关性,在50岁以上人群的T2DM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家系 胰岛素抵抗 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14-3-3信号转导蛋白epsilon亚型基因[Parasitol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6
作者 唐小牛 汪学龙 +1 位作者 沈继龙 陈文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0-222,227,共4页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14 - 3- 3信号转导蛋白epsilon亚型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BK -Sj14 - 3- 3,为进一步对重组蛋白的融合表达及保护性免疫的研究提供条件。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 14 - 3- 3蛋白的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一...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14 - 3- 3信号转导蛋白epsilon亚型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BK -Sj14 - 3- 3,为进一步对重组蛋白的融合表达及保护性免疫的研究提供条件。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 14 - 3- 3蛋白的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总RNA为模板 ,用RT -PCR法合成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14 - 3- 3蛋白epsilon亚型基因cDNA片段。将其克隆入 pGEM -T载体 ,经双酶切及PCR鉴定后 ,再亚克隆入 pBK -CMV真核表达质粒 ,构建重组质粒 pBK -Sj14 - 3- 3,转化到大肠杆菌BL2 1感受态细胞 ,提取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RT -PCR产物、pGEM -T -Sj14 - 3- 3及 pBK -Sj14 - 3- 3分别经双酶切均获得一特异性基因片段 经测序分析后该片段具有一个 75 3bp完整开放阅读框 (openreadingframe ,ORF) ,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多种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位点。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14 - 3- 3信号蛋白epsilon亚型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14—3—3信号转导蛋白 epsilon亚型基因 真核表达 重组质粒 构建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规模化养殖场湖羊芽囊原虫的PCR检测与基因亚型鉴定
7
作者 邓朴明 赵慧钢 +6 位作者 余复昌 石团员 孙洪超 周炜 周芷锦 赵爱云 齐萌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掌握杭州市规模化养殖场中湖羊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和基因亚型分布。[方法]从杭州市4个规模化养殖场采集167份湖羊的新鲜粪便样本,提取粪便全基因组DNA;基于小亚基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对粪便DNA样本进行PCR扩增,对阳性产物进... [目的]掌握杭州市规模化养殖场中湖羊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和基因亚型分布。[方法]从杭州市4个规模化养殖场采集167份湖羊的新鲜粪便样本,提取粪便全基因组DNA;基于小亚基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对粪便DNA样本进行PCR扩增,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经序列比对鉴定芽囊原虫基因亚型,构建系统进化树解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167份样本中,检测出芽囊原虫阳性样本18份,感染率为10.78%(18/167);3个养殖场呈芽囊原虫阳性,感染率依次为21.43%(3/14)、21.21%(14/66)和2.13%(1/47),1个养殖场未检测出芽囊原虫;不同养殖场之间湖羊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鉴定出7个芽囊原虫基因亚型,分别为ST7(n=1)、ST10(n=9)、ST21(n=3)、ST23(n=1)、ST24(n=2)、ST26(n=1)、ST30(n=1),以ST10亚型为优势感染亚型(9/18,50.00%);基于芽囊原虫SSU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6种基因亚型序列聚类形成1个大群,其中ST10和ST23聚类形成亚群,ST21、ST26和ST30聚类形成亚群,ST24聚类形成亚群;而ST7聚类形成另外1个群。[结论]杭州市湖羊芽囊原虫感染较常见,其基因亚型存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我国绵羊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调查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囊原虫 检测 鉴定 基因亚型 湖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奶牛源微小隐孢子虫的基因亚型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8
作者 张迎锐 王占宏 +4 位作者 丰嘉怡 赵永攀 陈超 李韬 张智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6,共5页
隐孢子虫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消化道的人兽共患寄生性原虫,可通过污染食物、水源等感染宿主,常引起宿主水样腹泻,甚至死亡。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隐孢子虫属中致病力较高的种类之一,有研究表明,C.parvum的致病... 隐孢子虫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消化道的人兽共患寄生性原虫,可通过污染食物、水源等感染宿主,常引起宿主水样腹泻,甚至死亡。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隐孢子虫属中致病力较高的种类之一,有研究表明,C.parvum的致病力与其gp60基因亚型有强相关性。因此,本研究基于gp60基因位点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自陕西奶牛源微小隐孢子虫进行基因亚型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中奶牛源C.parvum分离株(SX-1)属于Ⅱd亚型家族,基因亚型为ⅡdA19G1,与GenBank中MH049734、MN304768、MT156342和AY738194等参考分离株同归于一个大支,均属于Ⅱd亚型家族。该研究所获得的结果表明C.parvum在陕西省奶牛中分布广泛且具有遗传多样性,对做好犊牛腹泻疾病的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陕西奶牛源C.parvum有效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 基因亚型 遗传进化分析 奶牛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花都区某医院妇科门诊HPV感染基因亚型情况分析
9
作者 黎思毅 胡汉斌 +3 位作者 罗雪平 黄炜玮 朱冬云 陈昕谊 《现代医院》 2024年第5期803-805,809,共4页
目的分析某院受检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型类型及其感染特征。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28种HPV基因亚型。结果HPV感染率24.15%,HR和LR占比前五为:HPV52、16、53、58、39,和HPV61、81、54、42、44。单一感染占比68.... 目的分析某院受检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型类型及其感染特征。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28种HPV基因亚型。结果HPV感染率24.15%,HR和LR占比前五为:HPV52、16、53、58、39,和HPV61、81、54、42、44。单一感染占比68.97%、2重感染占比20.72%,多重感染型别组合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HPV总体感染率最高为≤25岁组,其次是≥66岁、56~65岁组,各年龄组HPV总体、单一及多重感染率整体呈现近似“U”形变化曲线。结论某院妇科门诊就诊人群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多为青中年群体。HPV基因亚型具有种群或地区分布的特点。HPV感染率为24.15%,最常见HPV 52、16及53,均属高危型,HPV感染三个高峰年龄段为≤25岁、56~65岁和≥6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亚型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疫苗候选抗原H11亚型基因的序列结构及启动子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怡 段丽君 +3 位作者 张红丽 周前进 陈学秋 杜爱芳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9-936,共8页
捻转血矛线虫微粒体氨肽酶H11是有效的疫苗候选抗原,其重组蛋白免疫保护效果可能与基因亚型相关。为分析H11亚型基因的序列结构及启动子活性,本研究扩增并鉴定了H11-1、H11-2亚型基因的开放阅读框(2 937,299 bp),发现其与已知H11 (H11-3... 捻转血矛线虫微粒体氨肽酶H11是有效的疫苗候选抗原,其重组蛋白免疫保护效果可能与基因亚型相关。为分析H11亚型基因的序列结构及启动子活性,本研究扩增并鉴定了H11-1、H11-2亚型基因的开放阅读框(2 937,299 bp),发现其与已知H11 (H11-3)、H11-4亚型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具有保守的糖基化位点、跨膜区及微粒体氨肽酶活性中心锌指基序。分段扩增获得了H11-1、H11-2、H11-4亚型基因DNA序列(11 698,17 995,19 804 bp),比对分析发现,与H11(H11-3)基因结构相似,H11-1、H11-2亚型基因均含25个外显子和24个内含子,通过典型的GT…AG结构剪接,对应的外显子大小基本一致,内含子大小各异,同源性低;推测各亚型不是由同一基因选择性剪接形成,但剪接模式相同。运用基因步移技术扩增鉴定了H11-1、H11-2、H11-4亚型基因5′侧翼区(4 606,3 465,2 361 bp),利用pPD95.77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将其导入秀丽线虫观察其启动转录活性,结果表明H11-4 5′侧翼区可启动GFP在秀丽线虫除胚胎以外的各时期表达,且表达集中于虫体肠道起始和末端;未检测到H11-1或H11-2 5′侧翼区启动的GFP表达,推测其转录活性或GFP表达较弱。本研究为后续探明H11基因各亚型生物学功能、参与免疫保护机制及高效重组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H11亚型基因 5′侧翼区 启动转录活性
原文传递
大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在小脑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芳 王忠诚 +5 位作者 张亚卓 杨慧 高殿帅 首都医科大学2000级博士研究生 蔡青 徐群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克隆大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1亚型 (mGluR1 )基因特异片段 ,制备cRNA探针。方法 从Wistar大鼠小脑中提取总RNA ,以RT PCR方法得到预期的 599bp条带 ,将这一片段克隆到pGEM Teasy载体上 ,经酶切鉴定正确后送测序。将重组质粒经限... 目的 克隆大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1亚型 (mGluR1 )基因特异片段 ,制备cRNA探针。方法 从Wistar大鼠小脑中提取总RNA ,以RT PCR方法得到预期的 599bp条带 ,将这一片段克隆到pGEM Teasy载体上 ,经酶切鉴定正确后送测序。将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制备成线性模板 ,通过体外转录的方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mGluR1cRNA正义及反义探针。取成年Wistar大鼠小脑组织进行原位杂交实验 ,以检测探针的可靠性。结果 测序证实用RT PCR的方法获得了mGluR1基因特异片段 ,成功地构建了pGEM TmGluR1重组质粒。根据斑点杂交实验结果计算出正义、反义探针浓度分别为 1 0ng/ μl及 30ng/ μl。原位杂交实验的结果显示 ,用mGluR1反义探针进行杂交的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大鼠小脑蒲肯野氏细胞胞浆 ,用正义探针杂交无阳性信号。结论 本实验克隆了mGluR1基因特异片段 ,并制备了cRNA探针 ,用大鼠小脑进行的原位杂交实验显示 ,此探针灵敏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亚型基因片段 小脑 RT-PCR CRNA探针 基因克隆 原位杂交 基因表达 脑损伤
原文传递
我国汉坦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17
12
作者 王世文 杭长寿 +2 位作者 王华 解燕乡 马本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1-216,共6页
为了搞清全国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 ,广泛收集了全国各地汉坦病毒毒株、阳性病人血清和阳性鼠肺 ,并应用RT -PCR的方法 ,应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 ,对这些不同来源的阳性标本中汉坦病毒型特异性M和S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 ,... 为了搞清全国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 ,广泛收集了全国各地汉坦病毒毒株、阳性病人血清和阳性鼠肺 ,并应用RT -PCR的方法 ,应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 ,对这些不同来源的阳性标本中汉坦病毒型特异性M和S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 ,并与其它已知病毒序列进行比较 ,以明确其型别和亚型及其在全国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我国HFRS各疫区仍然为HTNV和SEOV两型病毒 ,但亚型分布差异较大 ,其中HTNV可分为 9个亚型 ,SEOV则有 4~ 6个亚型。Q32株的部分M和S片段分属于H9和H2亚型 ,是一个基因重排病毒 ,而Nc16 7株在系统发生上与其它HTNV明显不同 ,比较核苷酸序列发现 ,其M片段与其它HTNV的同源性在 71 3%~ 76 7%之间 ,S片段与其它HTNV的同源性只有 5 2 3%~ 5 7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基因 基因亚型 中国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快速确定(HIV-1)基因亚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姚均 潘品良 +5 位作者 邢辉 赵全壁 张峰 苏玲 陈秀珠 邵一鸣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6-304,共9页
应用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Heterouduplex mobility assay,HMA) ,对来自我国云南、四川、新疆、浙江、广东、福建、天津7 省市73 份HIV 感染者样品,进行了HIV- 1 膜蛋白(env) 基因片... 应用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Heterouduplex mobility assay,HMA) ,对来自我国云南、四川、新疆、浙江、广东、福建、天津7 省市73 份HIV 感染者样品,进行了HIV- 1 膜蛋白(env) 基因片段亚型分析。通过HMA 能确定亚型的有70 份,占样品总数的95-89 % (70/73) 。其中A 亚型2-86 % (2/70) ,F亚型2 .86 % (2/70) ,泰国B 亚型18 .58 % (13/70) ,欧美B 亚型8 .56 % (6/70) ,C亚型38 .57 % (27/70) ,E亚型28-57 % (20/70) 。为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探讨3 份样品不能用HMA分型的原因,进一步对样品进行序列测定和系统树分析,并将两者结果的相互比较,两者对HIV- 1 分型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其亚型一致率达95-89 % (70/73) 。而3 份样品不能确定亚型的原因主要是,其env 基因区段与相应的参考亚型质粒毒株相比变异太大。这提示,为了提高HMA分型的敏感性,应不断地选择代表性好的毒株构建参考亚型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MA 序列测定 系统树 基因亚型 A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河和文山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亚型分布状况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菊芬 李茜 +3 位作者 张琴 杨柳风 霍竹蕙 段丽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036-2038,共3页
目的探讨云南省红河和文山两个多民族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亚型分布及年龄特点。方法对2009年3—9月在我院就诊的来自云南省红河和文山两个多民族地区的2 887名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分析常见感染亚型及... 目的探讨云南省红河和文山两个多民族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亚型分布及年龄特点。方法对2009年3—9月在我院就诊的来自云南省红河和文山两个多民族地区的2 887名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分析常见感染亚型及分布特点。结果 2 887名女性HPV总感染率为14.1%,21种基因亚型均被检出,常见的5种高危亚型依次为HPV 68、16、52、58、18型,常见的2种低危型为HPV 6、43。高危亚型感染率82.8%,单纯低危亚型感染率12.6%,单一感染率81.3%,多重感染率18.7%,其中以二重感染最多见。HPV感染集中于≤45岁,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及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红河和文山地区女性HPV感染常见基因亚型总体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又有独特的区域性,HPV感染主要分布在≤45岁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亚型 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布及与宫颈病变关系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唐霄 杨帆 +5 位作者 何英 李雷 江炜 徐炼 于娜 杨开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妇科就诊29832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2398例同时具有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进... 目的:探讨女性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妇科就诊29832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2398例同时具有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进行分组,包括慢性宫颈炎症组599例;CINⅠ组437例;CINⅡ/Ⅲ组906例(CINⅡ338例,CINⅢ568例);宫颈癌组456例。结果:HPV感染率为25.20%(7518/29832),其中高危型HPV、低危型HPV、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1.03%(6275/29832)、4.17%(1243/29832)、5.94%(1772/29832)。常见的高危型HPV为HPV16、58、33、52、18。随着年龄增加,HPV感染率呈现增高趋势。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HPV感染率增高。所有宫颈病变中,常见的高危型HPV由高至低依次为HPV16、58、33、18、52;在宫颈癌组中为HPV16、18、58、33、52;在CINⅡ/Ⅲ组为16、58、33、52、18。在HPV阳性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均以单一感染为主,除慢性宫颈炎组外,单一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本研究最常见的高危型HPV为16、58、33、52、18,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在不同宫颈病变中,HPV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亚型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HBV基因亚型特点及其与核苷(酸)类抗HBV药物耐药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晓东 李庆虹 +7 位作者 李进 周渝霞 郝玉清 戴久增 李乐 姚增涛 张玲霞 徐东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9-631,634,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在中国华北地区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核苷(酸)类药物基因型耐药突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提取2377例慢性乙肝(1942例)和乙肝相关肝硬化(435例)患者血清HBVDNA,采用巢式PCR扩增反转录酶(RT)基因区,对PCR产物...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在中国华北地区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核苷(酸)类药物基因型耐药突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提取2377例慢性乙肝(1942例)和乙肝相关肝硬化(435例)患者血清HBVDNA,采用巢式PCR扩增反转录酶(RT)基因区,对PCR产物直接测序,根据所测RT/S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BV基因亚型,检测RT区耐药突变,将数据录入HBVdb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感染HBV各基因亚型的例数为B1型10例(0.4%),B2型344例(14.5%),B3型6例(0.3%),B4型8例(0.3%),C1型28例(1.2%),C2型1937例(81.4%),C3型21例(0.9%),C4型6例(0.3%),D型17例(0.7%)。B2和C2亚型患者之间在性别、HBVDNA载量、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水平、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患者中,C2亚型病毒感染的拉米夫定耐药突变V173L、L180M、M204I和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A181V检出率显著高于B2亚型病毒感染(P<0.05);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中,B2亚型病毒感染的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N236T检出率显著高于C2亚型病毒感染(P=0.014)。结论我国华北地区流行的HBV以C型和B型为主,其中C2和B2为主要亚型,HBV基因亚型可能会影响临床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突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亚型 抗药性 病毒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例健康体检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状病毒基因亚型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36
17
作者 伍星蓉 朱威 +1 位作者 张海萍 连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0-562,共3页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和亚型分布,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亚型检测并分析其感染率及年龄分布。结果400例女性中共检出HP...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和亚型分布,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亚型检测并分析其感染率及年龄分布。结果400例女性中共检出HPV阳性68例,占总检测人数17.0%。68例中高危型HPV感染者42例,占61.8%;低危型HPV感染者15例,占22.1%;高低危混合HPV感染者11例,占16.1%。阳性患者中高危型以16型为主,占23.5%;其次为66型,占8.8%;低危型以43和11型为主,分别占13.2%和8.8%。在各年龄组中,20~34岁妇女HPV感染率最高,为18.2%,≤19岁、≥35岁患者的HPV感染率依次为15.4%和12.7%,受检者各年龄组之间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体检女性中有相当的比例感染HPV,尤其是高危型。对体检女性进行HPVDNA检测及分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人乳头瘤状病毒 基因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我国部分地区2.1d新基因亚型猪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冯丽苹 张洪亮 +11 位作者 刘春晓 冷超粮 陈家锃 李真 彭金美 王倩 白云 张武超 安同庆 蔡雪辉 童光志 田志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1-655,共5页
为了解猪瘟病毒(CSF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5上半年来自4个省疑似猪瘟(csF)病料样品采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28份样品中14份为CSFV阳性,并对这些阳性样品进行CSFVE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4个病毒株中11个属于2... 为了解猪瘟病毒(CSF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5上半年来自4个省疑似猪瘟(csF)病料样品采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28份样品中14份为CSFV阳性,并对这些阳性样品进行CSFVE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4个病毒株中11个属于2.1d新基因亚型,它们与CSFV代表株Shimen、HCLV和2.1b基因亚型病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2.8%~84.1%、81.1%~82.4%和92.6%~97.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8%~91.2%、88.2%~89.8%和94.1%~98.9%,其余3个病毒株属于2.1b亚型。这些2.1d亚型新分离株在E2基因的4个氨基酸(R31、S34、K303和A331)上具有相同的分子特征。本研究结果与我们2014年CSFV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一致,表明2.1d亚型病毒株已成为我国现阶段CSFV的主要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基因亚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调查 被引量:14
19
作者 殷继明 金荣华 +7 位作者 严艳 孙焕琴 于洪波 王锋 孙殿兴 冯常炜 魏少峰 李卓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9-21,36,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和亚型流行情况。方法应用HBV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北京、长春、大连、西安、石家庄、郑州和合肥7个城市660份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型和亚型分析。结果在660份HBVDNA阳性...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和亚型流行情况。方法应用HBV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北京、长春、大连、西安、石家庄、郑州和合肥7个城市660份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型和亚型分析。结果在660份HBVDNA阳性血清中,B基因型、C基因型和B/C混合感染分别为16.67%(110/660)、74.54%(492/660)和8.79%(58/660);在C基因型中,C1亚型6例(1.22%)、C2亚型473例(96.14%)、C1/C2混合基因亚型13例(2.64%);B基因型均为Ba亚型,B基因型和C基因型混合感染者均为Ba与C2亚型混合感染,未发现其他基因型和基因亚型;不同基因型感染患者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B基因型和C基因型患者之间血清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7±1.62lgcopies/ml对6.29±1.76lgcopies/ml),但均高于B和C基因型混合感染患者(5.25±1.65lgcopies/ml)。结论这7个城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感染为主,有部分B/C基因型混合感染。HBV亚型以Ba和C2亚型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 基因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献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分布特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鱼 王憬惺 +9 位作者 曾沛斌 毕新红 文秀琼 李聚林 姚富柱 马红丽 刘桂 柯玲 徐敏 Hua Shan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研究中国献血者中感染HBV的基因型及亚型的分布特征,分析献血者中HBV基因型、亚型与献血者HBV血清学特征及病毒学特征的关系。方法从2008—2010年5家合作血液中心(血站)HBsAg确证阳性献血者中随机选取245份样本进行研究;通过S... 目的研究中国献血者中感染HBV的基因型及亚型的分布特征,分析献血者中HBV基因型、亚型与献血者HBV血清学特征及病毒学特征的关系。方法从2008—2010年5家合作血液中心(血站)HBsAg确证阳性献血者中随机选取245份样本进行研究;通过S区扩增测序结合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分析HBV基因型,通过PreS/S区扩增测序或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分析HBV基因亚型。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备地HBV基因型、基因亚型的分布,比较献血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区别,分析HBV基因型、基因亚型与人口特征,病毒学特征和血清学特征的关系。结果245份样本中成功确定基因型228例,成功确定基因亚型200例。5地献血者感染中HBV的主要基因型为B型和C型,B型流行率高于C型,未见E.H型;基因亚型依次为B2,c2,D1,A1;在昆明献血者中发现了B基因型的1种新亚型B9;C型和c2亚型中的HBeAg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B型和B2亚型中的HBeAg阳性率。结论我国献血者中感染的HBV的主要基因型为B型和c型,B型高于C型,且具有流行率增高的趋势,c型献血者中HBV复制活性高于B型。c型中的主要亚型为c2,B型中的主要亚型为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 基因亚型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