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民交叉案件的类型分析和破解方法 被引量:47
1
作者 杨兴培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4期2-9,共8页
在司法实务中,刑民相互交杂的案件数不胜数,如何实现对刑民交叉案件的公正处理是当下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对刑民交叉案件进行类型化的分析是对刑民交叉案件进行多角度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以法律事实中蕴含... 在司法实务中,刑民相互交杂的案件数不胜数,如何实现对刑民交叉案件的公正处理是当下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对刑民交叉案件进行类型化的分析是对刑民交叉案件进行多角度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以法律事实中蕴含的法律关系作为刑民交叉案件分类的主要依据具有较大的合理性。据于这一基本原理,可以把刑民交叉的案件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案件事实在表象上具有刑民交叉的形式,但只具有单一的民事法律关系;二是案件事实在表象上具有刑民交叉的形式,但这一刑民交叉所具有的相互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纵向的、属于刑事包容民事的法律关系;三是案件在表象上具有刑民交叉的形式,但刑民交叉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属于同位并列的关系。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法律关系的特点与性质,应当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处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交叉案件 类型化分析 民事法律关系 刑事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刑交叉案件中的侦查权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旭光 李红枫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5,共5页
公权力为不正当目的的使用是一种污染源头的恶,它会直接破坏政府治理的正当根基,动摇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侦查机关以侦查为名插手经济纠纷即是这种不合目的性公权力行为的典型表现,而其中的重灾区就是民刑交叉案件。由于侦查权力... 公权力为不正当目的的使用是一种污染源头的恶,它会直接破坏政府治理的正当根基,动摇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侦查机关以侦查为名插手经济纠纷即是这种不合目的性公权力行为的典型表现,而其中的重灾区就是民刑交叉案件。由于侦查权力的不受制约,民事纠纷当事人利用刑事侦查解决民事纠纷十分便利,另一方面侦查行为的相对人则救济无门。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要取消"先刑后民"的司法解释,确立民刑交叉案件的多种调处机制;其次,建立司法审查机构,在诉讼轨道内确立对侦查权的有效监督机制;最后,要在制度上给予检察机关对侦查的控制和监督的动力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刑交叉案件 侦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解决之“先民后刑”思路:选择理由与实施机制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5,187,共5页
"先刑后民"一直是我国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所遵循的主导性原则,该原则的适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一些困境。在知识产权民刑交叉案件的处理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民事程序的价值意义和功能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刑民两种司法程序进行合... "先刑后民"一直是我国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所遵循的主导性原则,该原则的适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一些困境。在知识产权民刑交叉案件的处理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民事程序的价值意义和功能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刑民两种司法程序进行合理衔接与协调,建立民、刑分庭审理意义上的"先民后刑"以及民、刑合庭审理意义上的"先民后刑"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 “先民后刑” 价值意义 功能意义 实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刑交叉案件中管辖权异议制度探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7,共8页
民刑交叉案件中的管辖权异议,是指民刑交叉案件的当事人认为司法机关管辖了其无权管辖的案件或者将有管辖权的案件移送其他司法机关管辖,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审查权的机关提出要求该司法机关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或依法继续审理该案的... 民刑交叉案件中的管辖权异议,是指民刑交叉案件的当事人认为司法机关管辖了其无权管辖的案件或者将有管辖权的案件移送其他司法机关管辖,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审查权的机关提出要求该司法机关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或依法继续审理该案的主张。在民刑交叉案件中,管辖权异议制度除了具有纠正司法机关不恰当行使管辖权的行为、保障当事人程序利益、提升当事人对审判活动的认可度等价值外,还具有平衡公益和私益、防止滥用诉讼程序、遏制司法活动"地方化"和"暴力化"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辖权异议裁判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异议权主体、异议时间、异议形式与异议理由、异议的审查、异议的效力、异议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异议的裁决程序、异议裁判的效力等。与此同时,为防止当事人滥用管辖异议权,应当构筑一个包括程序性措施和实体性措施在内的预防和规制滥用管辖异议权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刑交叉案件 管辖权争议 管辖权异议 诉讼权利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杜承秀 《前沿》 2007年第4期112-116,共5页
法理上分析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是正确构建该类案件处理机制的前提,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应定位为两大争议在法律事实上有一定的关联,处理结果互为因果关系或者互为前提条件的一种案件形式且不以相... 法理上分析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是正确构建该类案件处理机制的前提,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应定位为两大争议在法律事实上有一定的关联,处理结果互为因果关系或者互为前提条件的一种案件形式且不以相互影响为必要;交叉案件可类型化为以民事争议为主涉及行政争议的交叉案件、以行政争议为主涉及民事争议的交叉案件、民事与行政争议并重且存在法律事实关联但判决结果相互不影响的案件三种;交叉案件的正确解决应当充分考虑两种诉讼机制的特征、诉讼目的及价值功能、司法权的性质等出发点,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宪政体制,适当借鉴域外经验构建该类案件的妥当处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争议 行政争议 交叉案件 法理分析
原文传递
刑民交叉案件的审理原则——相关司法解释辨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嵬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0年第11期15-16,3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刑民交叉案件 审理原则 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刑民交叉案件有关司法解释的理解——兼论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傅贤国 《西部法学评论》 2010年第3期84-88,共5页
由于立法规定不明晰,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刑民交叉案件究竟该适用什么样的处理模式,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了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模式,但是这些司法解释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对刑民交叉案件有关司法解释的正确理解,不仅有... 由于立法规定不明晰,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刑民交叉案件究竟该适用什么样的处理模式,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了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模式,但是这些司法解释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对刑民交叉案件有关司法解释的正确理解,不仅有利于化解理论认识上的分歧,也有利于建构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模式,便于实务的统一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交叉案件 司法解释 处理模式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民交叉案件中权益平衡保护的法理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振 唐子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9-45,共7页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程序模式的选择差异,蕴含着对相关当事人权益的保护是否公平与公正。司法制度必须始终贯彻权益平衡保护的法治理念,才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我们应在对过于强调民权与情感处理模式进行法理反思的同时,以权益平...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程序模式的选择差异,蕴含着对相关当事人权益的保护是否公平与公正。司法制度必须始终贯彻权益平衡保护的法治理念,才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我们应在对过于强调民权与情感处理模式进行法理反思的同时,以权益平衡保护为轴心塑造合理的刑民交叉案件解决司法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交叉案件 权益平衡 法律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民交叉案件分案审理的标准 被引量:2
9
作者 毛立新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6-90,共5页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判断刑民交叉案件是否"分案处理"的标准有二:一是"同一法律关系",二是"同一法律事实"。从法理及实践看,单纯依据某个标准,并不能对刑民交叉是否"分案处理"得出一个统一结...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判断刑民交叉案件是否"分案处理"的标准有二:一是"同一法律关系",二是"同一法律事实"。从法理及实践看,单纯依据某个标准,并不能对刑民交叉是否"分案处理"得出一个统一结论。因此,应将二者结合起来,确立一个综合性判断标准:凡基于不同法律事实引起的刑、民法律关系,应当分案审理;凡基于同一法律事实引起的刑民法律关系,原则上应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合并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交叉案件 分案处理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南宁为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承秀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4-107,116,共5页
对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审理,各地人民法院司法实务上处理不一,方式多种多样,其原因可归结为立法规定的缺失与理论研究的不足两个方面;各自为政的处理方式,带来了诸多弊端。为了公正、高效地处理好这类案件,既要借鉴他国的处理经验... 对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审理,各地人民法院司法实务上处理不一,方式多种多样,其原因可归结为立法规定的缺失与理论研究的不足两个方面;各自为政的处理方式,带来了诸多弊端。为了公正、高效地处理好这类案件,既要借鉴他国的处理经验,同时又要构建符合中国法文化传统的交叉案件的处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争议 行政争议 交叉案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刑交叉案件的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善燚 印波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0-32,共3页
我国在处理行刑交叉案件中适用“以刑止行、先刑后行”的程序。参照英、美、法、德、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反思我国“以刑止行、先刑后行”的处理程序的确立原因和弊端,应根据行刑案件的关联性及前提关系,赋予当事人范围不同的有限程... 我国在处理行刑交叉案件中适用“以刑止行、先刑后行”的程序。参照英、美、法、德、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反思我国“以刑止行、先刑后行”的处理程序的确立原因和弊端,应根据行刑案件的关联性及前提关系,赋予当事人范围不同的有限程序选择权,设计处理行刑交叉案件相关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刑交叉案件 以刑止行 先刑后行 边行边刑 先行后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构与移植:民行交叉案件审判程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旭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2-38,共7页
诉讼程序设置应当与纠纷性质类型相适应。兼具公、私法属性的民行交叉纠纷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纠纷形态类型。现行"民行分离"理念主导下的民行交叉案件审判程序设计,难以回应民行交叉纠纷特质与当事人整体利益保护需求。端赖于... 诉讼程序设置应当与纠纷性质类型相适应。兼具公、私法属性的民行交叉纠纷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纠纷形态类型。现行"民行分离"理念主导下的民行交叉案件审判程序设计,难以回应民行交叉纠纷特质与当事人整体利益保护需求。端赖于民行交叉纠纷案件法律特性、诉讼同质性及纷争一次性解决理念指导下的民行交叉诉讼程序创设,是实现民行交叉诉讼案件自身规律的统一性裁判规则的关键所在。源于法的同源性与同构性融合的民行交叉诉讼程序,是一个完整诉讼在形式和内容上所必备的组成元素的融合。从法的技术性规范角度看,中国民行交叉诉讼程序的构建需要在纠纷案件识别与剔除、中间裁判、与传统诉讼程序沟通联结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行交叉案件 审判程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止重复评价在刑行交叉案件中的适用——以非法行医罪司法解释为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高宁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9-82,共4页
我国刑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立法模式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刑事与行政交叉的案件,这类交叉案件涉及到行政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区分,行政违法性向刑事违法性的转化。在刑行交叉案件的犯罪认定中应当贯彻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刑法与... 我国刑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立法模式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刑事与行政交叉的案件,这类交叉案件涉及到行政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区分,行政违法性向刑事违法性的转化。在刑行交叉案件的犯罪认定中应当贯彻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刑法与行政法对同一行为的处罚是不同性质的法律评价,并非重复评价。当某种行政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事实予以认定后就不能重复对该行政违法在其他犯罪认定中予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重复评价 刑行交叉案件 非法行医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侵权与犯罪交叉案件中损害赔偿范围的缺陷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佳宁 《社科纵横》 2021年第2期134-139,共6页
侵权与犯罪交叉案件中,民事损害赔偿的范围被限缩的问题,是中国民法学者一致批评的对象。在民法典的起草过程中,也是学者关注的话题之一。《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严重限缩了侵权与犯罪交叉案件中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侵权与犯罪交叉案件中,民事损害赔偿的范围被限缩的问题,是中国民法学者一致批评的对象。在民法典的起草过程中,也是学者关注的话题之一。《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严重限缩了侵权与犯罪交叉案件中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不适当地减少了被害人可以获得的损害赔偿数额,严重限制和妨碍了私权救济的充分性,应实现侵权责任的优先性与保持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 犯罪 交叉案件 损害赔偿 私权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公安视阈中的刑民交叉案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炳华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3-28,共16页
法治公安视阈中的刑民交叉案件是指那些基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同一、牵连或交叉关系而产生案件实体或程序冲突的案件,以及基于规范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同而对同一案件事实的定性产生刑民争议或分歧的案件。基于此概念分析并沿着案件事实的... 法治公安视阈中的刑民交叉案件是指那些基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同一、牵连或交叉关系而产生案件实体或程序冲突的案件,以及基于规范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同而对同一案件事实的定性产生刑民争议或分歧的案件。基于此概念分析并沿着案件事实的维度对案件进行类型化,是公安机关查处该类案件的基本逻辑路径。沿此路径分析可发现公安机关在查处刑民交叉案件时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及成因,需要从多个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公安 刑民交叉案件 案件事实 类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民交叉案件解决的系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军 王莹莹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50-56,共7页
长期以来,刑民交叉案件缺乏系统性的处理方法,相关实体及程序层面上的讨论各行其是。系统方法是法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同样可以运用于刑民交叉案件的研究。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的起点是实体问题,而程序设置也会反向作用于实体的认定。因... 长期以来,刑民交叉案件缺乏系统性的处理方法,相关实体及程序层面上的讨论各行其是。系统方法是法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同样可以运用于刑民交叉案件的研究。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的起点是实体问题,而程序设置也会反向作用于实体的认定。因此,应从实体及程序之间的相互影响入手,秉持从实体到程序再到整体的系统化思路。另外,还应将系统方法纳入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中,首先应区分刑事犯罪与民事不法、明晰罪与非罪的界限;其次应明确审判模式的适用标准,建立刑民交叉案件的系统化处理程序;最后以整体的视角找出实体及程序间尚存的矛盾,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交叉案件 系统方法 实体及程序 审判模式 涉罪民事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域外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处理及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承秀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6-82,共7页
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使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交叉在一起的纠纷日益剧增,理性地构建其解决机制实为必要,分析该类交叉案件域外处理的利弊,给我们如下启示:对民事与行政争议的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的设计不可简单划一,应对交叉案件作出类型划分... 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使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交叉在一起的纠纷日益剧增,理性地构建其解决机制实为必要,分析该类交叉案件域外处理的利弊,给我们如下启示:对民事与行政争议的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的设计不可简单划一,应对交叉案件作出类型划分,适用不同程序,以实现纠纷解决的效率化。同时应完善相应的法律与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 民事争议 行政争议 交叉案件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法为民 服务发展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研究司法问题——在办理刑民交叉案件研讨会上的主持词(发言) 被引量:1
18
作者 吉林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执法为民 司法 刑民交叉案件 “先刑后民”原则 求真务实 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人民检察院在民刑交叉案件中的法律监督地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锦芳 肖雯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实践中,"先刑后民"司法处理原则适用的泛化曾给民刑交叉案件的正确处理带来偏差。本文从立法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和可以充分利用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同时作为程序参与方(公诉机关)的便宜入... 实践中,"先刑后民"司法处理原则适用的泛化曾给民刑交叉案件的正确处理带来偏差。本文从立法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和可以充分利用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同时作为程序参与方(公诉机关)的便宜入手,论述了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行使其法律监督职能,从民刑交叉案件的管辖问题入手,对民刑交叉案件的处理加强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刑交叉案件 先刑后民 人民检察院 法律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刑交叉案件司法调处模式的选择和重构
20
作者 李蓉 伍月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102,共6页
处理民刑交叉案件主要存在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模式。两者各有优劣。具体制度设计的妥当性和制度之间的衔接性才是更应当被关注和考量的。我国现行调处模式存在许多不足,模式重构应当树立“公权与私权平等”、“公正与效率兼顾”的理念... 处理民刑交叉案件主要存在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模式。两者各有优劣。具体制度设计的妥当性和制度之间的衔接性才是更应当被关注和考量的。我国现行调处模式存在许多不足,模式重构应当树立“公权与私权平等”、“公正与效率兼顾”的理念,建立“平行为主、附带自择”、“刑民独立”的原则,赋予被害人程序选择权,确定法官对管辖(主管)争议的最终决定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刑交叉案件 附带民事诉讼 司法调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