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人球蛋白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战扬 刘东鹤 张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55-158,共4页
观察分析抗人球蛋白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0例需接受输血治疗患者,采用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开展交叉配血试验,观察效果差异。结果 与凝聚胺法配血方法相比,抗人球蛋白法配血... 观察分析抗人球蛋白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0例需接受输血治疗患者,采用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开展交叉配血试验,观察效果差异。结果 与凝聚胺法配血方法相比,抗人球蛋白法配血花费的平均时间更长,交叉配血不合格率更高,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为配血不合主要病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叉配血试验中,抗人球蛋白法不适合检测抗体阳性患者,聚凝胺法检测速度更快,适合用于急诊患者配血。应当在临床选择交叉配血试验法时,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各自发挥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球蛋白法 交叉配血试验 聚凝胺法 试验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离子凝聚胺法与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价值对比分析
2
作者 刘云霞 张永丽 刘小庆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2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在临床输血检验工作当中,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开展交叉配血试验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接受交叉配血试验后输血治疗的1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法、抗... 目的研究在临床输血检验工作当中,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开展交叉配血试验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接受交叉配血试验后输血治疗的1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比两种方法的配血时间、检测结果、不规则抗体阳性检测情况。结果低离子凝聚胺法的配血时间短于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主侧阳性率为4.52%(9/199)、次侧阳性率为6.03%(12/199)、总阳性率为10.55%(21/199),均高于低离子凝聚胺法的0.50%(1/199)、2.01%(4/199)、2.51%(5/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5、4.168、10.534,P均<0.05);两种检测方法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离子凝聚胺法的配血时间较短,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两种方式各具优势,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 低离子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干扰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验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伟 孙骥捷 蒋雨薇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0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因及替代措施。方法对该院2022年11月收治的1例高水平IgM患者分别采用凝聚胺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附加用患者血浆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与0.9%氯化钠溶液验... 目的分析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因及替代措施。方法对该院2022年11月收治的1例高水平IgM患者分别采用凝聚胺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附加用患者血浆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与0.9%氯化钠溶液验证试验结果。结果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主侧在加入低离子介质后溶液变混浊,混匀后出现胶冻状沉淀物,干扰试验;盐水法、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未受干扰。患者血浆加入去离子水会使溶液立即变混浊,而加入0.9%氯化钠溶液则不会变混浊。结论IgM属于优球蛋白,在低离子介质中能发生沉淀,高水平的IgM可干扰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建议采用盐水法、微柱凝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胺法 盐水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试验 高水平IgM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离子聚凝胺法与盐水法在血液标本交叉配血试验中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王晓玲 吴冰冰 +1 位作者 陈佳微 闫乃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76-179,共4页
探讨低离子聚凝胺法与盐水法在血液标本交叉配血试验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70例拟实施输血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低离子聚凝胺法(Polybrene法)与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配血时间、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 探讨低离子聚凝胺法与盐水法在血液标本交叉配血试验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70例拟实施输血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低离子聚凝胺法(Polybrene法)与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配血时间、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Polybrene法交叉配血检验耗时为(4.83±0.54)min,短于盐水法的(6.12±0.69)min(P<0.05);以不规则抗体谱细胞鉴定结果为金标准,70例患者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有15例,阴性的有55例,Polybrene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有13例,占20.00%,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有5例,占为7.14%,Polybrene法阳性率高于盐水法(P<0.05);Polybrene法的灵敏度为86.67%、准确度为95.71%,均高于盐水法20.00%、80.00%(P<0.05);Polybrene法的特异度为98.18%低于盐水法的96.36%(P>0.05)。结论 输血前采用Polybrene法对血液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其试验耗时明显短于盐水法,试验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明显高于盐水法,且此种试验方法价格低廉,适合基层医院应用,可作为输血患者的首选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brene法 盐水法 液标本 交叉配血试验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孙玉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3-0056,共4页
微柱凝胶法临床的应用频率非常高,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具有一定可行性。本文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 试验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配血患者,共计100人,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三种交叉... 微柱凝胶法临床的应用频率非常高,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具有一定可行性。本文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 试验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配血患者,共计100人,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三种交叉配血方法开展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盐水介质法进行试验的平均时长最短,而采用凝聚胺法所需时长明显短于微柱凝胶法所需时长,同时采用盐水介质法和凝聚胺法进行试验时,患者出现配血不合情况的几率均低于采用微柱凝胶法得到实验结果,数据组间差异性确切(P<0.05)。结论 微柱凝胶法与传统交叉配血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临床价值,微柱凝胶法的检测精确度更高,由此可见采用微柱凝胶法作为临床交叉配血试验的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效果,值得临床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法 盐水介质法 交叉配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世明 田榆 +1 位作者 张勇萍 张红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80-781,共2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用于交叉配血试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GT法和试管生理盐水法,对1200例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MGT法交叉配血试验阳性的标本,再用试管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做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用于交叉配血试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GT法和试管生理盐水法,对1200例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MGT法交叉配血试验阳性的标本,再用试管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做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以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在1200例血标本中,MGT法交叉配血试验阴性者1173例(97.8%),阳性27例(2.3%)。在27例阳性标本中,由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凝集者2例(7.4%),由非血型因素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者25例(92.6%)。结论:应用MGT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能及时检出血型抗原抗体引起的特异性凝集反应和非血型因素引起的非特异性假凝集反应;而盐水法则不能检出上述真假凝集反应,因此不能有效地防止免疫性溶血性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试验 微柱凝胶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温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杨世明 王文婷 +2 位作者 张勇萍 徐宁 王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溶血性贫血患者自身温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用氯奎放散试验检测被自身温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 目的:探讨溶血性贫血患者自身温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用氯奎放散试验检测被自身温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在128例溶血性贫血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血液标本中,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71例(55.5%),在71例中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液标本中,检出具有血型特异性抗体者47例(66.2%)。患者同种抗体中具有Rh血型特异性抗体者26例(36.6%)即:抗D5例,抗E13例,抗CE6例,抗Ce2例;具有MN血型特异性抗体者即:抗M3例(4.2%)。患者自身抗体中具有Rh血型特异性抗体者18例(25.4%)即:抗E12例,抗Ce4例,抗c2例。结论:自身温抗体可引起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应用氯奎和乙醚放散试验检测溶血性贫血患者被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的特异性,选择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进行输注,对确保患者输血安全和有效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 自身抗体 抗体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全自动血型仪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晔 蒋天舒 +2 位作者 陈波 刘银 唐晓峰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比较3种全自动血型仪用于交叉配血试验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方法随机将1台全自动血型仪检测出的交叉配血阳性患者和相应献血者标本,置另外2台全自动血型仪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共计80对交叉配血标本,用经典抗人球蛋白配血法进行交叉配血... 目的比较3种全自动血型仪用于交叉配血试验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方法随机将1台全自动血型仪检测出的交叉配血阳性患者和相应献血者标本,置另外2台全自动血型仪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共计80对交叉配血标本,用经典抗人球蛋白配血法进行交叉配血验证。分析不同仪器的假阳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达亚美、强生、戴安娜3种全自动血型仪用于交叉配血试验的敏感性较高,假阳性率分别为8.97%、11.25%、10.13%,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全自动血型仪应用于临床交叉配血试验较敏感,均有一定程度的假阳性率。对于仪器交叉配血显示的弱阳性结果,需用经典抗人球蛋白配血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型仪 交叉配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冷抗体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世明 曹丽妍 +2 位作者 张勇萍 潘晓莉 徐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自身冷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3年常州地区交叉配血试验不合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飞 张建伟 +3 位作者 吴强 曹伟春 曹锁春 闵志军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4期371-372,共2页
交叉配血试验[1]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的重要手段,其方法主要有盐水法、凝聚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分析确定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对预防输血反应发生和解决临床疑难输... 交叉配血试验[1]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的重要手段,其方法主要有盐水法、凝聚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分析确定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对预防输血反应发生和解决临床疑难输血有重要意义。笔者对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48例配血不合样本原因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来自常州地区的48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试验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筛选 不规则抗体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周建明 曹志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为临床输血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确诊的5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DAT阳性患者,行DAT、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冷抗体吸收试验... 目的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为临床输血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确诊的5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DAT阳性患者,行DAT、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冷抗体吸收试验、磷酸氯喹放散试验及自身抗体吸收试验,观察DAT阳性凝集、DAT分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检测及处理结果。结果 DAT阳性患者中W+~2+凝集98. 15%; DAT分型中Ig G、C3d占50. 00%,单Ig G型占29. 63%,单C3d型占20. 37%;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占79. 63%,自身红细胞、血清凝集占61. 11%;经冷抗体吸收试验、磷酸氯喹放散试验后确定血型:A型Rh阳性13例,B型Rh阳性12例,O型Rh阳性9例,AB型Rh 9例; 54例DAT阳性患者中显示配血不合44例,其中主、次侧均显示阳性反应22例,主侧阳性反应、次侧阴性反应14例,主侧阴性反应、次侧阳性反应8例;配血不合原因:冷抗体因素17例,冷凝集素效价1:256以上8例,冷凝集素效价1:128 19例;行冷抗体吸收试验、磷酸氯喹放散试验、自身抗体吸收试验后显示交叉配血相合36例,交叉配血不合8例。结论冷抗体吸收试验、磷酸氯喹放散试验或自身抗体吸收试验应用有利于DAT阳性患者血型鉴定,提高交叉配血相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阳性 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温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世明 王文婷 +2 位作者 张勇萍 徐宁 王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29-129,共1页
关键词 温抗体 交叉配血试验 同种抗体 型鉴定 放散试验 清学 自身抗体 ABO 性贫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离子凝聚胺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菲 周载鑫 +1 位作者 祝丽双 钱宝华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5期179-181,共3页
目的分析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输血治疗的74例患者,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n=37)与研究组(n=37)。交叉配血试验中,参照组使用常规盐水介质法,研究组使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 目的分析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输血治疗的74例患者,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n=37)与研究组(n=37)。交叉配血试验中,参照组使用常规盐水介质法,研究组使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比较不规则抗体和假阳性率。结果研究组交叉配血试验的时间均值是(3.42±1.31)min,参照组交叉配血试验的时间均值是(6.94±1.27)min,相较而言研究组的交叉配血试验检测时间较短,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0,P<0.05)。研究组患者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检验中以低离子凝聚胺介质开展交叉配血试验,能够缩短试验的时间,且阳性检出率、准确率均相对较高,操作方式简单、快捷,能够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离子凝聚胺 交叉配血试验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建华 刘龙燕 万向农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049-1050,共2页
作为输血治疗前的必检项目,准确的交叉配血试验(Cross matching test,CMT)是确保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手段。传统使用的盐水配血法虽然简便快速,但只能检出不相配合的完全抗体(天然抗体IgM),而不能发现不完全抗体(免疫性抗... 作为输血治疗前的必检项目,准确的交叉配血试验(Cross matching test,CMT)是确保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手段。传统使用的盐水配血法虽然简便快速,但只能检出不相配合的完全抗体(天然抗体IgM),而不能发现不完全抗体(免疫性抗体IsG)。酶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虽能检出抗体IgG,但操作步骤烦琐、耗时,易耽误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工作。因此,敏感的CMT对临床输血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试验 微柱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秀琴 李豪柏 沈有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438-1439,共2页
输血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输入血型不合的血制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1]。交叉配血试验作为输血前的一种常用且必要的检查手段,不仅可以测定输血是否相容,而且使用不同的检测方式其效果也不同。交叉配血... 输血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输入血型不合的血制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1]。交叉配血试验作为输血前的一种常用且必要的检查手段,不仅可以测定输血是否相容,而且使用不同的检测方式其效果也不同。交叉配血试验中的盐水法,因其检测不全面和耗时长[2],所以本研究提出的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能够检测出完全或不完全抗体,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安全便捷等特点。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试验 型不合 不完全抗体 临床输 制品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 盐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凝集技术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育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6期464-464,共1页
关键词 柱凝集技术 交叉配血试验 临床应用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5例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相合原因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秉宇 沈健 谢一唯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年第6期650-652,共3页
目的探讨205例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相合的原因,为临床解决疑难配血提供参考。方法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等实验,并对其中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相合的标本和原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交叉配血试验主侧阳性205例,有自... 目的探讨205例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相合的原因,为临床解决疑难配血提供参考。方法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等实验,并对其中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相合的标本和原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交叉配血试验主侧阳性205例,有自身抗体为21.46%(44/205),仅有自身抗体为15.61%(32/205);有同种抗体为76.59%(157/205),仅有同种抗体为70.73%(145/205);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为5.85%(12/205);其他原因引起为7.80%(16/205),其中高粘滞血症引起的为2.44%(5/205),献血员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强阳性引起为1.46%(3/205),不明原因引起的为5.37%(11/205)。157例含血型系统抗体,其中29例因血型抗体的特异性无法鉴定,未能确定血型系统,占18.47%(29/157),128例血型系统抗体涉及ABO、Rh、MNSs、Lewis、Duffy、Kidd 6个血型系统,其中Rh血型系统抗体占血型系统抗体的75.16%(118/157),Rh血型系统抗体又以抗-E和抗-c为主,分别为85.59%(101/118)、24.58%(29/118)。结论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合的主要原因是不规则抗体和自身抗体,其中血型系统抗体以Rh血型系统抗体为主,特别是抗-E抗体和抗-c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合 型系统抗体 自身抗体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1年常州地区交叉配血试验不合原因分析
18
作者 许飞 张建伟 +2 位作者 曹伟春 吴强 闵志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7-97,共1页
目的探讨交叉配血试验不合的原因分析。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常州市各医院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出现不合的48例标本,分别进行直接抗球蛋白实验、抗体筛选试验和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交叉配血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直抗试验呈阳性、... 目的探讨交叉配血试验不合的原因分析。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常州市各医院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出现不合的48例标本,分别进行直接抗球蛋白实验、抗体筛选试验和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交叉配血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直抗试验呈阳性、患者体内发现自身抗体、不规则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等情况。结论交叉配血时应采用盐水、凝聚胺和抗人球蛋白介质法,保证配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试验 不规则抗体 常州地区 抗球蛋白实验 抗人球蛋白介质 抗体筛选 凝聚胺 自身抗体 非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冰冻血浆前做盐水法加凝聚胺法次侧交叉配血试验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林虎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10期1075-1076,共2页
目前,冰冻血浆在临床上的应用较普遍,已成为临床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但不合理应用或过度输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1]。而且输注后出现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也有增多趋势。一般情况下,冰冻血浆只要求同血... 目前,冰冻血浆在临床上的应用较普遍,已成为临床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但不合理应用或过度输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1]。而且输注后出现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也有增多趋势。一般情况下,冰冻血浆只要求同血型输注,可不做交叉配血试验[2]。这样有可能会增加输注后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为了保证输血安全,本研究对临床输注冰冻血浆前常规进行次侧配血试验,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试验 临床输注 冰冻 凝聚胺法 盐水法 不良反应 不合理应用 临床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血标本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重要性
20
作者 张晓曦 杨桂兰 超英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12期1406-1407,共2页
病历摘要例1男性,外伤后,多发性骨折伴失血性休克,1d前输血80ml,第二次输血仍用前次标本与同型血交叉配血不和,检查血标本见血清层呈深黄色,有轻度溶血现象,红细胞凝集团呈紫玫瑰色,周边有较多絮状物,判断为血标本细菌... 病历摘要例1男性,外伤后,多发性骨折伴失血性休克,1d前输血80ml,第二次输血仍用前次标本与同型血交叉配血不和,检查血标本见血清层呈深黄色,有轻度溶血现象,红细胞凝集团呈紫玫瑰色,周边有较多絮状物,判断为血标本细菌污染所致。抽取新鲜血标本与同型血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标本 交叉配血试验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