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交变载荷作用下储气库注采管柱疲劳裂纹扩展研究
1
作者 张宇 张罡 +3 位作者 张强 马群 秦晓杰 贾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为提高注采管柱安全风险预测的准确性,首先,采用联合仿真分析方法,开展直通型缺口紧凑拉伸试样疲劳裂纹扩展过程有限元验证;然后,建立储气库含外表面裂纹注采管柱疲劳裂纹扩展有限元模型,在压力交变载荷作用下,研究储气库注采管柱的疲... 为提高注采管柱安全风险预测的准确性,首先,采用联合仿真分析方法,开展直通型缺口紧凑拉伸试样疲劳裂纹扩展过程有限元验证;然后,建立储气库含外表面裂纹注采管柱疲劳裂纹扩展有限元模型,在压力交变载荷作用下,研究储气库注采管柱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试样模拟结果与疲劳裂纹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联合仿真法在疲劳裂纹扩展分析方面具有较高精度;在注采管柱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初始裂纹的长深比越大或应力比越高,裂纹扩展速率越快,临界最小裂纹长度为4 mm;在相同的压力载荷循环次数下,初始裂纹周向夹角越大,表面裂纹扩展长度越长,临界最小周向夹角为45°;无论初始裂纹周向夹角如何,裂纹始终沿管柱轴线方向扩展,裂纹失稳扩展长度为52 mm;在储气库交替注采时,应合理控制交替注采压力载荷的幅值,避免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交变载荷 储气库 注采管柱 疲劳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载荷下绝缘拉杆用GFRP电树枝劣化特性
2
作者 陈允 韩先才 +5 位作者 李进 赵仁勇 崔博源 腾云 郝留成 杜伯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75-2484,I0033,共11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现场调试或运行过程多次发生绝缘拉杆内部击穿问题,影响工程投运与设备可靠性,迫切需要探明故障机理。该文选取GIS断路器绝缘拉杆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现场调试或运行过程多次发生绝缘拉杆内部击穿问题,影响工程投运与设备可靠性,迫切需要探明故障机理。该文选取GIS断路器绝缘拉杆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epoxy resin composite,GFRP)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合闸下绝缘拉杆主应力分布特性,设置交变载荷下电树枝劣化实验条件,研究不同交变载荷对GFRP内电树枝生长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载荷,交变载荷条件下GFRP中电树枝生长速度加快,平均击穿时间降低,击穿概率增大。基于复合材料力学仿真发现交变载荷下GFRP内树脂-纤维界面处会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局部应力损伤已达到失效的临界值。综上,交变载荷下绝缘拉杆纤维-树脂界面机械损伤与绝缘劣化交互演进是造成绝缘击穿的主要原因,也可作为试验考核与结构设计的改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绝缘拉杆 交变载荷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电树枝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交变载荷下的微动运行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韩怡茗 李欣 +1 位作者 田帅 杨建伟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5-1463,1499,共10页
微动问题是导致机械连接结构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在恒定法向接触载荷工况下开展。而许多实际工程问题中,存在着可变法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多轴加载工况,致使微动运行机制的研究结果无法很好地解释多轴加载工况下的微动... 微动问题是导致机械连接结构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在恒定法向接触载荷工况下开展。而许多实际工程问题中,存在着可变法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多轴加载工况,致使微动运行机制的研究结果无法很好地解释多轴加载工况下的微动行为。为此,对复杂交变载荷下的微动运行机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双轴加载工况下的微动失效行为提供有力的分析方法。首先,在传统微动疲劳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受循环交变法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微动摩擦学行为和动力学特征,提出了一种Q-P曲线分析方法;然后,推导了双轴交变载荷参数与微动运行状态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最后,讨论了不同的加载参数(法向载荷的均值P m、法向载荷的幅值P a、远端载荷的均值F B,m、远端载荷的幅值F B,a、双轴加载相位差φ和刚度比R sti)对Q-P曲线形状和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比例加载情况下,Q-P曲线为直线函数;非比例加载情况下,Q-P曲线为椭圆函数;加载参数会影响Q-P曲线的形状和位置。Q-P曲线分析方法为复杂交变载荷作用下的微动失效分析提供了有效的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失效分析 微动疲劳形貌失效 运行机制 接触状态 多轴交变载荷 Q-P曲线分析方法 MATLAB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载荷下储气库储层与盖层损伤规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广权 范照伟 +6 位作者 曾大乾 张俊法 冒海军 糜利栋 贾跃玮 杨小松 敬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9-774,共6页
在多次循环注采条件下,储气库的储层和盖层往往会受到交变载荷作用,孔隙压力的改变使岩石力学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储气库圈闭密封性发生变化。为了保障储气库安全高效运行,文中通过开展三轴循环加卸载同步渗透率测试实验,建立了储层... 在多次循环注采条件下,储气库的储层和盖层往往会受到交变载荷作用,孔隙压力的改变使岩石力学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储气库圈闭密封性发生变化。为了保障储气库安全高效运行,文中通过开展三轴循环加卸载同步渗透率测试实验,建立了储层与盖层的损伤本构模型,研究了岩石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强度、渗透率变化规律和损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力作用下,砂岩较容易形成连通裂缝而被破坏,而泥岩由于水化膨胀作用渗透率减小,不容易产生连通裂缝。最大加载应力达到峰值强度的65%~70%条件下,初始压实阶段砂岩渗透率会急速下降,到达一定程度后,渗透率又会逐渐上升,说明砂岩内部裂缝逐渐发育;而对于泥岩,每次应力加载后,渗透率都会先增大、后减小,直至泥岩试样被破坏,说明泥岩在产生裂缝后因水化膨胀作用而裂缝闭合。随着应力循环加卸载次数增多,岩石残余应变、损伤变量会越来越大,导致岩石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交变载荷 渗透率 循环加卸载 损伤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氮气中交变载荷条件下Inconel 690合金的微动磨损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宇 任平弟 +3 位作者 蔡振兵 彭金方 刘建华 朱旻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4-550,共7页
采用改进后的PLINT高温可控气氛的微动磨损试验机,研究Inconel 690合金在300℃氮气及法向交变载荷条件下的微动磨损机制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微动运行行为与激振频率密切相关,微动的F_t-D曲线呈现摩擦力周期波动的平行四边形型特征,... 采用改进后的PLINT高温可控气氛的微动磨损试验机,研究Inconel 690合金在300℃氮气及法向交变载荷条件下的微动磨损机制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微动运行行为与激振频率密切相关,微动的F_t-D曲线呈现摩擦力周期波动的平行四边形型特征,微动运行于滑移区。在300℃氮气环境中,摩擦力的动态变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即跑合阶段、上升阶段、峰值阶段、下降阶段和稳定阶段。Inconel 690合金的微动损伤行为强烈地依赖于载荷、位移幅值、环境温度、气氛及激振频率等试验条件。从表面损伤形貌看,损伤微结构与试验参数密切相关;由于交变法向力和切向力共同作用,微动产生叠加效应,使剥层现象更加突出。在300℃氮气环境下,Inconel 690合金的损伤机理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剥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90合金 交变载荷 微动 高温 叠加效应 剥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受低幅交变载荷后车辆零件屈服强度增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郑松林 程悦荪 金锡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3-87,共5页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拟合出零件在经受多次低幅交变载荷后,屈服强度随交变载荷大小及其循环次数而变化的关系方程。藉此方程,可较合理地描述零件在经受低幅交变载荷作用后的屈服强度增长规律,为疲劳试验和寿命预估中确定删除小载荷的...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拟合出零件在经受多次低幅交变载荷后,屈服强度随交变载荷大小及其循环次数而变化的关系方程。藉此方程,可较合理地描述零件在经受低幅交变载荷作用后的屈服强度增长规律,为疲劳试验和寿命预估中确定删除小载荷的原则提供了一定依据,也有助于车辆结构件的减重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幅 交变载荷 屈服强度 增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交变载荷下10%Cr耐热钢蠕变疲劳裂纹萌生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崔璐 石红梅 +2 位作者 张涛 王澎 李臻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3-148,共6页
为调节新能源间歇式发电模式所带来的弊端,需要使用火力发电厂调峰稳定电网波动。调峰过程中机组频繁启停,加剧高温部件的疲劳蠕变损伤。通过分析现有寿命模型描述温度交变载荷下汽轮机转子钢性能的不足,提出预载荷实验方案。且以预载... 为调节新能源间歇式发电模式所带来的弊端,需要使用火力发电厂调峰稳定电网波动。调峰过程中机组频繁启停,加剧高温部件的疲劳蠕变损伤。通过分析现有寿命模型描述温度交变载荷下汽轮机转子钢性能的不足,提出预载荷实验方案。且以预载荷实验数据为基础,优化现有寿命预测模型。通过模拟交变温度下的临近工况实验,对比应力应变关系和疲劳蠕变寿命,对所优化的寿命模型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机械疲劳 10%Cr耐热钢 寿命评估 交变载荷 载荷 疲劳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交变载荷下异形板动力响应的 Gurtin 半解析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彭建设 张敬宇 杨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1-135,共5页
该方法以Gurtin变分原理为基础,在空间域作有限元离散,时间域取级数。本文研究了在交变载荷q(x,y,t)=P(x,y)sinωt作用下任意形状板时域级数的取法,使得各种支承条件的动力响应问题均可由本计算模式得到具... 该方法以Gurtin变分原理为基础,在空间域作有限元离散,时间域取级数。本文研究了在交变载荷q(x,y,t)=P(x,y)sinωt作用下任意形状板时域级数的取法,使得各种支承条件的动力响应问题均可由本计算模式得到具有相当精度和效率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解析法 动力响应 变分原理 交变载荷 异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载荷作用下端面密封瞬态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严国平 刘正林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1-555,共5页
建立了机械密封热-结构耦合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给出详细的求解边界条件,推导了密封端面开口间隙与端面液膜压力的函数关系。利用离散节点加载的方法完成了对应工况下端面液膜压力的加载,给出了弹簧作用力的交变函数表达形式,通过与载荷时... 建立了机械密封热-结构耦合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给出详细的求解边界条件,推导了密封端面开口间隙与端面液膜压力的函数关系。利用离散节点加载的方法完成了对应工况下端面液膜压力的加载,给出了弹簧作用力的交变函数表达形式,通过与载荷时间结合的动力学瞬态分析,获得了密封端面的温度和压力等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瞬态分析中密封端面各特性在多数时刻点仍表现出与稳态相似的特征,端面局部接触且其处于高温区,静环与动环端面分离并呈一定形式的锥形开口形状;随时间变化的弹簧比压,改变了密封装置的受力状况,使端面的温度、接触压力等特性呈现出交变的瞬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载荷 密封端面 瞬态耦合 交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载荷作用下特殊螺纹油管接头连接强度及密封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茂佳 于洋 +1 位作者 曹银萍 窦益华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77,91,共3页
为使高温高压深井油气开采顺利进行,需保证特殊螺纹接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以某线密封结构特殊螺纹油管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接头的有限元法模型,简化接头在井下服役过程中所受交变载荷,计算了接头螺纹及密封面上的应力。分析表明,交... 为使高温高压深井油气开采顺利进行,需保证特殊螺纹接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以某线密封结构特殊螺纹油管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接头的有限元法模型,简化接头在井下服役过程中所受交变载荷,计算了接头螺纹及密封面上的应力。分析表明,交变拉伸载荷作用下,特殊螺纹油管接头螺纹上的最大等效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随着交变拉伸载荷周期的增加,特殊螺纹油管接头密封面最大接触应力逐渐下降,可能导致泄漏;随着交变压缩载荷周期的增加,特殊螺纹油管接头密封面上的最大接触应力在初期有所下降,后期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载荷 特殊螺纹接头 有限元分析 连接强度 密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蚀坑参数的最佳分布形式及其在交变载荷下的演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向阳 柯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27-234,共8页
通过运用定量金相方法得到了低合金钢A537及不锈钢1Cr18Ni9Ti在含Cl^-溶液中点蚀坑的几何参数,然后用统计回归方法对五种常见的分布函数进行了筛选。结果证明,对效正态分布是点蚀几何参数分布的最佳数学形式。根据实验结果还提出了点蚀... 通过运用定量金相方法得到了低合金钢A537及不锈钢1Cr18Ni9Ti在含Cl^-溶液中点蚀坑的几何参数,然后用统计回归方法对五种常见的分布函数进行了筛选。结果证明,对效正态分布是点蚀几何参数分布的最佳数学形式。根据实验结果还提出了点蚀坑产生和发展的随机过程模型,解释了点蚀统计分布及其演化规律。此外实验还证实了Pickering的点蚀演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蚀坑 几何参数 交变载荷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载荷作用下平面应力状态焊接接头焊趾处应力应变理论解的推导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钢 王涛 +1 位作者 宫旭辉 方洪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100,105+118,共6页
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计算对接接头交变载荷作用下焊趾处应力和应变,以准确预测交变载荷作用下平面应力状态对接接头焊趾处的应力和应变值为目标,考察了不同加载情况下平面应力状态对接接头焊趾处应力和应变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交变... 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计算对接接头交变载荷作用下焊趾处应力和应变,以准确预测交变载荷作用下平面应力状态对接接头焊趾处的应力和应变值为目标,考察了不同加载情况下平面应力状态对接接头焊趾处应力和应变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交变载荷作用下平面应力状态对接接头焊趾处应力和应变的理论解.结果表明,在材料参数、载荷大小以及焊趾应力集中系数已知的前提下,根据提出的理论解的计算式可获得相应载荷时接头焊趾处的应力应变,为焊接接头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失效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载荷 平面应力 焊趾应力应变 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自增强超高压反应器交变载荷条件下残余应力衰减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建宇 马小明 +1 位作者 曾科峰 刘惠华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09年第6期24-26,31+5,共5页
以聚乙烯超高压反应器在交变载荷条件下自增强残余应力衰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残余应力衰减原因的系统分析,选择了交变载荷使自增强残余应力快速衰减的方式,建立了实验装置,测量记录了自增强残余应力衰减过程中反应器外壁应力的变化数据... 以聚乙烯超高压反应器在交变载荷条件下自增强残余应力衰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残余应力衰减原因的系统分析,选择了交变载荷使自增强残余应力快速衰减的方式,建立了实验装置,测量记录了自增强残余应力衰减过程中反应器外壁应力的变化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找出了自增强残余应力衰减时外壁应力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反应器 交变载荷 自增强残余应力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载荷对铝合金板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磊 吴运新 +1 位作者 胡永会 郭俊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0,共3页
采用铣削法在7075铝合金退火板表面引入初始残余应力,研究了交变载荷加载状态下表面残余应力的演变规律,并基于包辛格效应和塑性变形理论讨论了交变载荷加载状态时残余应力松弛机理。结果表明:交变载荷对铝合金板表面残余应力松弛的影... 采用铣削法在7075铝合金退火板表面引入初始残余应力,研究了交变载荷加载状态下表面残余应力的演变规律,并基于包辛格效应和塑性变形理论讨论了交变载荷加载状态时残余应力松弛机理。结果表明:交变载荷对铝合金板表面残余应力松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加载应力与残余应力的矢量叠加;交变载荷对残余应力松弛主要在第一个作用周期;当加载周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交变载荷比单向载荷对残余应力的松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载荷 残余应力 屈服强度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变载荷下Galfenol力传感器结构与能量效率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舒亮 吴桂初 陈定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188-3194,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交变载荷的力传感器测量结构,以Galfenol合金为敏感元件,将合金的两端加工成与锁紧结构配合的接口,可以对Galfenol棒进行挤压或者拉伸,通过检测材料磁化率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可以确定外加交变负载的大小与方向。在... 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交变载荷的力传感器测量结构,以Galfenol合金为敏感元件,将合金的两端加工成与锁紧结构配合的接口,可以对Galfenol棒进行挤压或者拉伸,通过检测材料磁化率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可以确定外加交变负载的大小与方向。在传感器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传感器能量利用效率优化策略,采用封闭结构对Galfenol合金力传感器磁路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分别采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开放式磁路结构和提出的新型结构在磁路分布以及能量利用效率上的特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传感器结构,不仅在结构上可以增强Galfenol合金中磁通密度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可以大幅提升传感器的能量利用效率,其提升率超过50%,同时对所设计的传感器结构进行加载交变载荷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传感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fenol合金 交变载荷 力传感 磁通分布 能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载荷下孔边局部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向阳 葛守廉 吴富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89-394,共6页
用弹塑性有限元法研究了中心带孔板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孔边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其随循环次数变化的规律,其中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和交变载荷下的瞬态σ-ε关系。通过对LY12-CZ材料的数值分析,表明在孔边存在循环硬化现象。找出了应... 用弹塑性有限元法研究了中心带孔板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孔边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其随循环次数变化的规律,其中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和交变载荷下的瞬态σ-ε关系。通过对LY12-CZ材料的数值分析,表明在孔边存在循环硬化现象。找出了应变增量随循环次数变化的基本规律,且数值分析和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提供的分析方法将有助于提高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分析 交变载荷 缺口试件 疲劳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载荷下PP/SSFs复合材料导电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振华 邵宇 +3 位作者 王俊 邵柏军 张明华 陈建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2,共5页
通过熔融共混、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不锈钢短纤维(SSFs)导电复合材料,用万能试验机对试样进行循环加载实验,实时采集试样的应力、应变和电压信号,研究SSFs含量不同的PP/SSFs试样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通过熔融共混、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不锈钢短纤维(SSFs)导电复合材料,用万能试验机对试样进行循环加载实验,实时采集试样的应力、应变和电压信号,研究SSFs含量不同的PP/SSFs试样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SSFs含量的增加,PP/SSFs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不断增强。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应变对应力有所滞后,电阻率与应变呈现反向对应关系,应变增加时电阻率减小,其电阻率整体变化趋势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状态,这是由于在加载过程中,PP/SSFs复合材料的内部同时存在旧导电通路的破坏和新导电通路的形成两个过程,当这两个过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材料的电阻率便趋于稳定。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导电填料的分布以及载荷作用下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不锈钢短纤维复合材料 交变载荷 导电性 电阻率 导电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偏心交变载荷作用下螺纹副滑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竞飞 汪成生 汤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8-503,共6页
通过对轴向交变载荷作用下的螺栓联接进行分析,建立螺栓螺纹副滑移角度与载荷变化之间的关系方程。考虑偏心载荷作用下拉杆螺栓螺纹载荷的分布规律,引入偏心载荷系数,建立螺纹副滑移角度与轴向偏心交变载荷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针对M16&... 通过对轴向交变载荷作用下的螺栓联接进行分析,建立螺栓螺纹副滑移角度与载荷变化之间的关系方程。考虑偏心载荷作用下拉杆螺栓螺纹载荷的分布规律,引入偏心载荷系数,建立螺纹副滑移角度与轴向偏心交变载荷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针对M16×2螺栓联接,在具体载荷下运用所建的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并与同条件下Izumi的有限元研究成果相对比,结果相一致。运用螺栓联接振动试验台,在轴向交变载荷作用下对螺栓连接进行滑移实验,测量滑移量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为研究拉杆螺栓自松弛机理提供一种理论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交变载荷 偏心载荷系数 理论模型 滑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载荷下含两孔洞的铝合金长条的五种疲劳破坏型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芳文 陈宜亨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5-408,共4页
通过试验发现交变载荷下含两孔洞的铝合金长条,由于两孔洞的方位不同,至少有五种疲劳裂纹引起的破坏型式.在五种不同的破坏情况下,疲劳裂纹初始寿命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均不同,必须分阶段评估,这也直接影响到整体疲劳寿命的预计;此时常... 通过试验发现交变载荷下含两孔洞的铝合金长条,由于两孔洞的方位不同,至少有五种疲劳裂纹引起的破坏型式.在五种不同的破坏情况下,疲劳裂纹初始寿命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均不同,必须分阶段评估,这也直接影响到整体疲劳寿命的预计;此时常规的、经典的疲劳裂纹扩展理论难以直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交变载荷 疲劳裂纹初始寿命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 破坏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交变载荷对螺栓预紧力、变形及磨损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晶 孙铭雷 +1 位作者 徐啸 夏丽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5,共5页
为明确螺栓预紧力衰退机理,进而开展了不同频率和幅值的轴向交变载荷对于螺栓预紧力衰退、螺栓变形以及螺纹磨损情况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轴向交变载荷的幅值和频率是影响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螺栓预紧力衰退趋势呈现两个不同阶段,即急... 为明确螺栓预紧力衰退机理,进而开展了不同频率和幅值的轴向交变载荷对于螺栓预紧力衰退、螺栓变形以及螺纹磨损情况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轴向交变载荷的幅值和频率是影响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螺栓预紧力衰退趋势呈现两个不同阶段,即急速衰退阶段和缓慢下降阶段;螺栓产生的变形是预紧力急速衰退阶段的主要原因,而由于螺纹面之间的微动磨损是预紧力缓慢下降阶段的主要原因;螺栓的变形会随着载荷幅值增大而增大,螺纹表面磨痕宽度会随着载荷幅值增大而增大,但却随着频率的增加磨痕宽度略有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预紧力 螺栓变形 微动磨损 轴向交变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