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沟通模式在急诊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宋晔 孙阿巧 +1 位作者 李敏玲 常建华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沟通模式在急诊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救治的106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 目的探讨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沟通模式在急诊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救治的106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外伤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沟通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确诊时间、手术准备时间、住院时间等急诊救治效果指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量表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CSE和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确诊时间、手术准备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健康宣教水平、操作技能、服务态度4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67%和15.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6,P=0.111)。结论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脑外伤患者护理中,有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善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提升急诊救治效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急诊脑外伤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观照下的译者行为有效性评析——以《水浒传》两个英译本为例
2
作者 张志强 李柳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依据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交往的合理性有赖于遵循交往的有效性原则。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行为,翻译主体也应遵循交往行为的有效性原则,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该尽可能符合真诚性、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原则。对赛珍珠和沙博理的《水浒传》... 依据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交往的合理性有赖于遵循交往的有效性原则。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行为,翻译主体也应遵循交往行为的有效性原则,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该尽可能符合真诚性、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原则。对赛珍珠和沙博理的《水浒传》译本翻译策略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译者都有实现文化间平等交流的初衷,符合交往的真诚性要求,但在交往的真实性原则和正确性原则的符合度上,赛译和沙译各有差异。理想的翻译应该尽可能兼顾交往有效性的诸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有效性原则 《水浒传》英译本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中互动元话语的语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嘉琪 赵华威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0-70,共11页
互动元话语是元话语的子类,能表达作者对读者与语篇信息的态度。通过自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语料库,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互动元话语的分布频率及语用功能。以交往行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互动元话语在学术语篇摘要中的本质作用,发现互... 互动元话语是元话语的子类,能表达作者对读者与语篇信息的态度。通过自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语料库,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互动元话语的分布频率及语用功能。以交往行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互动元话语在学术语篇摘要中的本质作用,发现互动元话语子类的分布频率具有差异性并能有效建构“作者—读者”间交往互动关系。研究拓宽了互动元话语研究视野,为提高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质量与传阅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用建议,有助于树立作者的学术威信,促进数字人文时代背景下的学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交往行为理论 普遍有效性要求 硕士论文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陶夏 樊航迅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的颁布,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改革。此次改革方案立足课堂,聚焦教学,以微观视角作为切入点,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突破。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的颁布,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改革。此次改革方案立足课堂,聚焦教学,以微观视角作为切入点,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突破。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实效性不佳、文化性匮乏、创新性不足等挑战,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新媒体的时代背景,通过以“语言”为本的对话式教学、以“理解”为基的主体间性交往,以“生命世界”为途径的教育资源整合方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课堂中师生关系研究——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佳玲 曹建萍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8期150-153,共4页
近年来,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虚拟仿真课堂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虚拟仿真课堂能够模拟真实的学习环境并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分析理论,认为现在... 近年来,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虚拟仿真课堂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虚拟仿真课堂能够模拟真实的学习环境并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分析理论,认为现在的虚拟课堂中由于交往对象的虚化、交往感情的淡化、交往规范受损导致师生关系出现了失真、冷漠、无礼的问题。基于此需要探索如何在虚拟教学环境中建立并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相互尊重、信任和个性化的关怀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只有不断优化和完善虚拟仿真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虚拟仿真课堂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下医患沟通行为的合理化研究——以纪录片《中国医生》为例
6
作者 张雅宁 车向前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1188,共8页
医患沟通不仅是医疗行为的一部分,更是社会交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即交往行为合理化的视角出发,对纪录片《中国医生》中医患沟通行为的合理化要素进行研究后发现:合理的医患沟通是以医患双方的互主体性为基础... 医患沟通不仅是医疗行为的一部分,更是社会交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即交往行为合理化的视角出发,对纪录片《中国医生》中医患沟通行为的合理化要素进行研究后发现:合理的医患沟通是以医患双方的互主体性为基础,医方主体和患方主体围绕病情、诊治等客体对象展开平等互动;医患言语要遵循沟通的有效性要求,即以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为条件;应以理想的沟通情境为途径,实现自由理性对话,最终以实现理解和共识为导向,构建起和谐的医患交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医患沟通 合理化 《中国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研究——基于交往行为理论视角
7
作者 王建方 《今传媒》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作为核心变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正面临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交往行为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思政教育...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作为核心变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正面临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交往行为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思政教育话语的属性和功能,并基于交往行为理论视角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路径,旨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逻辑
8
作者 行国通 张雯雯 《江南论坛》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全球化使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引发了世界性的危机。面对这种状况,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追溯“共同体”的缘起,东西方文化有着共同的美... 全球化使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引发了世界性的危机。面对这种状况,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追溯“共同体”的缘起,东西方文化有着共同的美好愿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从哈氏交往理性视角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探析交往行为理论,对于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有启发。应促进彼此承认,开展平等友好协商;广泛凝聚共识,构建合理国际秩序;多方共同发力,消解西方话语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探析
9
作者 杨晓睿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大学生感恩教育关涉学生个体人格的健全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亟待受到重视。感恩教育不同于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需要通过教育场域平等真诚的对话交往,实现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度转变。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角,当前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尚存... 大学生感恩教育关涉学生个体人格的健全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亟待受到重视。感恩教育不同于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需要通过教育场域平等真诚的对话交往,实现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度转变。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角,当前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尚存在因主体间性关系缺失造成话语困境、脱离生活世界造成语境差异、教育会话未能满足有效性条件影响接受效果等问题。提高感恩教育实效,需要从重视教育交往、建立师生主体间性关系,消弭语境差异、扩展师生共享话语背景,关注学生视角、提高感恩教育可接受性等方面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感恩教育 交往行为理论 教育交往 主体间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0
作者 杨雪 《新丝路》 2024年第26期0151-0153,共3页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交往行为理论是其建树之一。文章首先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作了概述,进而基于交往行为理论视域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交往行为理论是其建树之一。文章首先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作了概述,进而基于交往行为理论视域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关系研究
11
作者 刘欣 彭均国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高中思想政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堂教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际效能。目前课堂教学关系仍存在多媒体资源使用缺乏适恰性、教师教学话语的准确性不足、课堂教学关系不平衡等问题。课堂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堂教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际效能。目前课堂教学关系仍存在多媒体资源使用缺乏适恰性、教师教学话语的准确性不足、课堂教学关系不平衡等问题。课堂教学关系与交往行为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可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通过重塑价值理性回归教育本真、强化师资队伍的价值引领、回归生活世界构建活动型课程、立足主体间性构建良好课堂教学关系等多重途径建构理想的课堂教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关系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困境与突破探微
12
作者 周珍帆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3期61-64,共4页
大学生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接班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正确理解、合理阐释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视域下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在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审视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接班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正确理解、合理阐释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视域下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在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审视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可以发现:在工具理性主导、角色认知偏差、情感教育理论化、教师关注点偏移四种现象中,大学生情感教育依次呈现出语言符号异质、主体间性缺乏、去生活化显现、相互理解难以达成四重困境。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四重困境突破,需要从营造良好环境、重塑角色认知、立足现实问题、合理安排教学机制四个方向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情感教育 营造环境 角色认知 教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重要意义
13
作者 恽舒皓 《哲学进展》 2024年第4期712-718,共7页
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袖,他是当代世界上最著名的、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晚期资本主义危机与西方的语言哲学转向对哈贝马斯哲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批判继承了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诸多哲学家... 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袖,他是当代世界上最著名的、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晚期资本主义危机与西方的语言哲学转向对哈贝马斯哲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批判继承了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诸多哲学家的批判理论等观点之后,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将交往行为分成了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性行为和交往行为四种行为,并且还论述了交往理性是建立在言语有效性基础上的理性潜能的体现及其特征。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不仅对于改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于当代我国的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今世界联系愈加紧密的情况下,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对于建设和平发展的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理性 重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刍探——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
14
作者 张兰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2期41-44,共4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主体间的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和共识达成,这与新媒体时代的教育环境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在平等的地位,双方可以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沟通交流,这为交往行为理论的应用提供...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主体间的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和共识达成,这与新媒体时代的教育环境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在平等的地位,双方可以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沟通交流,这为交往行为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章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挑战,结合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观点提出创新方法,以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行为理论 立德树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教师话语建构 被引量:19
15
作者 牛海彬 曲铁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6,共4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含着重建交往理性理论、系统—生活世界二元社会理论、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理想的话语情境理论等十分复杂而详尽的内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于教师话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含着重建交往理性理论、系统—生活世界二元社会理论、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理想的话语情境理论等十分复杂而详尽的内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于教师话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教师话语的理想诉求首先应该创设师生交往的"理想话语情境",其次要建立师生交往的主体间关系,最后要构建师生合理交往的空间与平等对话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话语 教师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的网络交往行为失范探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韵清 苏美玲 黄秋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109-112,共4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交往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行为方式应运而生,而这一行为的失范现象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在网络社会背景下,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依据,在对网络交往中的失范行为类别进行划分的基础上,从哈贝马斯交...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交往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行为方式应运而生,而这一行为的失范现象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在网络社会背景下,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依据,在对网络交往中的失范行为类别进行划分的基础上,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的三个有效性要求方面能够分析出网络交往行为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可以从交往行为的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以及主观世界三个方面重点论述网络交往行为规范建设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网络交往 行为失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抗争性话语的生产与变迁——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理解框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鸿业 马燕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9,共4页
当前社交媒体功能不断完善,话语平台更加开放,多元文化的浸润不仅影响了公众网络社交方式的演变,并为诞生之际就一直介入社会运动的抗争性话语传播搭建了最完美的平台。基于社交媒体"构建和维系人际关系"的本质功能,以哈贝马... 当前社交媒体功能不断完善,话语平台更加开放,多元文化的浸润不仅影响了公众网络社交方式的演变,并为诞生之际就一直介入社会运动的抗争性话语传播搭建了最完美的平台。基于社交媒体"构建和维系人际关系"的本质功能,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理解框架,将社交媒体抗争性话语视为"公共领域"下的传播微变量,对其进行梳理和解读,发现影响抗争性话语生产与变迁的诸多要素,以及社会个体融入其中的范式。个体的应对机制直接影响自身价值观和社交话语体系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抗争性话语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 被引量:40
18
作者 王凤才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41,共4页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的核心 ,是其话语伦理学、文化政治学乃至整个社会哲学的基础。它以传统批判理论重建为出发点 ,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为中心 ,以社会合理化实现为目标 ,以现代文明的反思为主线 ,围绕“交往行为”、...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的核心 ,是其话语伦理学、文化政治学乃至整个社会哲学的基础。它以传统批判理论重建为出发点 ,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为中心 ,以社会合理化实现为目标 ,以现代文明的反思为主线 ,围绕“交往行为”、“生活世界”、“交往理性”展开了系统的阐述 ,开辟了批判理论的一个新视角 ,但也存在不少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观照下的高校师生关系异化及其回归 被引量:13
19
作者 胡弼成 李姝辄 《教育与现代化》 CSSCI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学说分析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作者归结为:交往信息不对称性形成差异性的师生观念;交往方式抽象性导致"失语"的师生交流;交往目的手段化造成功利化的师生关系。由此提出了规正价值观念,以提倡师生... 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学说分析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作者归结为:交往信息不对称性形成差异性的师生观念;交往方式抽象性导致"失语"的师生交流;交往目的手段化造成功利化的师生关系。由此提出了规正价值观念,以提倡师生交往本性;重视沟通对话,以促进师生相互理解;拓展交往渠道,以增进师生平等交流等回归高校师生应有关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生关系 交往行为理论 师生关系异化 师生关系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视野中的普遍语用学——“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探幽”之一 被引量:14
20
作者 韩红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1,共6页
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不仅是交往行为理论的创立者,而且是将盛行于英美的日常语言分析,尤其是言语行为理论引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并建构社会批判理论的第一人。同时,他也是把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语言哲学在语言维度上结合起来... 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不仅是交往行为理论的创立者,而且是将盛行于英美的日常语言分析,尤其是言语行为理论引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并建构社会批判理论的第一人。同时,他也是把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语言哲学在语言维度上结合起来的主要学者。本文是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普遍语用学的系列研究之一,主要探讨其普遍语用学的缘起、独特性和言语的普遍结构、有效性。它是笔者打通英美分析性语言哲学与欧洲大陆语言哲学、语言哲学与语言学之间学科壁垒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普遍语用学 言语行为 普遍结构 有效性基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