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丁晓燕 张晓贝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的9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的9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疗法(推拿配合揿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超声检查指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DI评分、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症状,调节椎动脉血流,提高临床疗效,且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推拿 揿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述生运用“调督助阳以健神府”诊治交感型颈椎病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寿长 崔述生 +2 位作者 郭丁嘉 杨欣玥 刘殿龙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75-177,共3页
交感型颈椎病呈现高患病率,多伴情绪抑郁状态。崔述生教授认为交感型颈椎病合并抑郁乃督脉元阳不足,脾生化乏源而致。督脉为精明之府,是其他脉络联结之重要通道,是一身阳气输布所系;督脉通利则神府明健、骨正筋柔;督阳调则五脏和,以养精... 交感型颈椎病呈现高患病率,多伴情绪抑郁状态。崔述生教授认为交感型颈椎病合并抑郁乃督脉元阳不足,脾生化乏源而致。督脉为精明之府,是其他脉络联结之重要通道,是一身阳气输布所系;督脉通利则神府明健、骨正筋柔;督阳调则五脏和,以养精神,疏抑郁。通过口服方药、推拿点穴、捏脊调督、走罐闪罐、运动康复及心理开导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述生 交感型颈椎病 抑郁 督脉 调督助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国源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治疗后,两组头痛、肩颈痛、眩晕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效果较好,能够缓解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症状改善的影响
4
作者 许丽 张志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17-0020,共4页
观察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我院2023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78位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依照随机信封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 观察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我院2023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78位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依照随机信封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中医症状积分及颈椎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促进局部炎症因子的吸收,有益于患者颈椎功能的提升和不适症状的缓解,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松解 星状神经节阻滞 交感型颈椎病 症状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牖穴龙虎交战针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继玉 王鼎皓 +5 位作者 陈蓉 吉学东 邓学娟 贺成彪 李天慧 程鹏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503-506,共4页
目的观察天牖穴“龙虎交战”针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0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天牖穴“龙虎交战”针法,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每日1次,治疗7次后休息1 d,治疗14次为1个... 目的观察天牖穴“龙虎交战”针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0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天牖穴“龙虎交战”针法,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每日1次,治疗7次后休息1 d,治疗14次为1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尿去甲肾上腺素(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TCD、BAEP及尿NA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牖穴“龙虎交战”针法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颈椎 针刺 天牖穴 龙虎交战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的综合保守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杜建明 丁晓方 +6 位作者 杜梁栋 杨智杰 汤建华 田小武 陈剑峰 张贤 陈俊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按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分类制订量化标准,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探讨综合保守治疗方案与病因的相关性。方法在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的住院患者中,收集交感型颈椎病患者91例,均给予牵引、药物热敷、中频脉冲等常规治疗,并随机分... 目的按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分类制订量化标准,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探讨综合保守治疗方案与病因的相关性。方法在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的住院患者中,收集交感型颈椎病患者91例,均给予牵引、药物热敷、中频脉冲等常规治疗,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脱落3例),根据不同病因而辨证地选择手法调整或骶管冲击或小针刀治疗;对照组39例(脱落7例),均给予手法松解治疗。结果治疗组平均随访8.31个月,优39例,良6例,有效4例,差0例;对照组平均随访8.16个月,优15例,良6例,有效5例,差6例。2组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根据不同病因而辨证地选择手法调整、骶管冲击或小针刀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骶管冲击 小针刀 手法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关节半脱位与交感型颈椎病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建明 杨智杰 +7 位作者 杜梁栋 丁晓方 田小武 张贤 丁磊 汤建华 陈剑峰 陈俊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观察交感型颈椎病同时伴有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性及治疗机制。方法:在58例住院交感型颈椎病中,选择同时伴有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且给予电脑中频、中药热敷、牵引、推拿治疗;其中5例因... 目的:观察交感型颈椎病同时伴有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性及治疗机制。方法:在58例住院交感型颈椎病中,选择同时伴有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且给予电脑中频、中药热敷、牵引、推拿治疗;其中5例因疗效欠佳给予小针刀治疗。结果:治疗后均给予枕寰枢关节CT+三维重建复查,寰枢关节半脱位完全复位16例,其中优13例,良2例,有效1例,无效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未复位4例,其中优3例,良1例,有效0例,无效0例。结论:当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交感型颈椎病的一个重要病因时,纠正寰枢关节半脱位,对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寰枢关节半脱位 推拿 小针刀 茎突过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X线影像学改变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杜建明 王正琴 +4 位作者 杨智杰 田小武 张贤 汤建华 陈剑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改变和疗效,探讨X线在交感型颈椎病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交感型颈椎病113例,均给予中频、中药热敷、牵引等常规治疗,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病因而辨证地... 目的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改变和疗效,探讨X线在交感型颈椎病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交感型颈椎病113例,均给予中频、中药热敷、牵引等常规治疗,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病因而辨证地选择手法调整或骶管冲击或小针刀治疗)71例,对照组(手法松解)42例。评价症状恢复情况;复查X线并分析X线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71例(优53例,良11例,有效6例,差1例)中,复查X线有改变者68例(优50例,良11例,有效6例,差1例),X线改善与疗效相关性分析,P<0.01。对照组42例(优20例,良8例,有效6例,差8例)中,复查X线有改变者29例(优19例,良7例,有效2例,差1例),X线改善与疗效相关性分析,P<0.05。2组中优良率及复查X线的改变率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在复查X线有改变中的优良率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辨证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可提高X线的改变率;X线影像学改变与疗效具有正相关性,可作为交感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影像学 推拿 骶管冲击 小针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被引量:24
9
作者 吴广森 马远征 陈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2月~2007年1月共收治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23例,影像学资料显示患者均有颈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8例伴有颈椎不... 目的:总结和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2月~2007年1月共收治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23例,影像学资料显示患者均有颈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8例伴有颈椎不稳,1例有先天性骨结构异常,均采用手术治疗,行前路单个或多个(≤3)椎体次全切除,彻底清除增生的骨赘和退变椎间盘,用充填有自体椎体碎骨的钛笼或自体髂骨椎间融合,钛板螺钉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根据术后X线片、JOA评分和临床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情况综合评定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75~150min,术中出血量30~350ml,平均70ml。随访3~36个月,平均13.5个月,其中7例术后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全部消失,12例主要交感神经症状消失,3例症状改善,1例症状无变化,有效率为95.7%,优良率为82.6%。JOA评分术前平均10.2±1.1分,术后3个月时平均14.3±1.3分,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平均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9.4%;13例术后10个月复查X线片示钛笼或髂骨块均与上下椎体达骨性融合,无钛板螺钉松动、断裂、移位和钛笼沉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交感型颈椎病,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 椎体次全切除 减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5
10
作者 于泽生 马庆军 刘忠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512-513,共2页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等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章岩 岳寿伟 +2 位作者 栾光法 郝华 吕金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毫米波、牵引、调制中频电等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将8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米波、牵引、调制中频电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牵引、调制中频电治疗。两组均配合药物... 目的:探讨毫米波、牵引、调制中频电等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将8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米波、牵引、调制中频电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牵引、调制中频电治疗。两组均配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即时疗效和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12天评定疗效,治疗组治愈率为62.5%,对照组治愈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治愈和显效患者中未发现复发病例,而对照组于6个月内有4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交感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毫米波治疗效果优于超短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毫米波 牵引 调制中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于栋 武震 +2 位作者 张淳 张军 孙树椿 《中医正骨》 2004年第8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机制 颈椎失稳 交感神经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与交感型颈椎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建波 张英俊 张伟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813-2815,2820,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和30例随机抽样正常健康者颈椎的X线表现做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23例(76.6%),颈椎间盘退变7例(23.4%);不稳...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和30例随机抽样正常健康者颈椎的X线表现做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23例(76.6%),颈椎间盘退变7例(23.4%);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13例,3个者4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C4-C5、C5-C6,偶见于C6-C7,且多为中度以上。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7例(23.4%),且多为轻度;颈椎间盘退变占21例(70%)。结论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的颈椎失稳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生物力学 交感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评价交感型颈椎病疗效的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建明 杨智杰 +6 位作者 田小武 张贤 汤建华 陈剑峰 周智毅 张兴国 贾胜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03-2405,共3页
目的: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TCD)变化,探讨TCD评价交感型颈椎病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08年7月—2010年3月期间,收集住院后TCD检查异常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29例,给予推拿、中频、中药热敷、牵引、骶管冲击、小针刀等... 目的: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TCD)变化,探讨TCD评价交感型颈椎病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08年7月—2010年3月期间,收集住院后TCD检查异常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29例,给予推拿、中频、中药热敷、牵引、骶管冲击、小针刀等综合保守治疗,治疗后评价症状恢复情况;并且复查TCD,分析TCD变化与疗效变化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复查TCD恢复正常26例(优17例,良7例,有效2例);改善3例(优0例,良1例,有效2例);TCD改变与疗效相关性分析:r=0.524,t=3.194,P<0.01。结论:TCD改变与疗效呈正相关,可作为交感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且有经济实惠、无创伤、可重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经颅多普勒 推拿 骶管冲击 小针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脾肾并补方对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明亮 孔祥玲 +6 位作者 王景贵 郭贇 张磊 王静 吴慧轩 赵玉娟 程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脾肾并补方对交感型颈椎病(气血两虚型)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同时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神经妥乐平;并均采用坐位枕颌牵引;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脾肾并补方,... 目的观察中药脾肾并补方对交感型颈椎病(气血两虚型)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同时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神经妥乐平;并均采用坐位枕颌牵引;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脾肾并补方,总疗程均为6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包括中医证候)及HRV指标变化。结果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5例(20%),显效12例(48%),有效7例(28%),无效1例(4%);对照组依次分别为2例(8%)、4例(16%)、18例(72%)及1例(4%),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RV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V时域指标比较,治疗组SDNN(单位时间RR间期标准差)为(133.41±8.61)ms,SDANN(单位时间每5min平均RR间期标准差)为(126.90±9.99)ms,HRVTI(HRV三角指数)为35.10±4.48;对照组分别依次为(115.61±13.49)ms、(106.20±8.84)ms、25.51±2.24;治疗组治疗后频域指标LF(低频)为(379.90±159.07)ms2,HF(高频)为(157.10±28.18)ms2,LF/HF为2.37±0.52;对照组分别为(477.70±396.91)ms2、(122.10±101.90)ms2、4.27±2.84;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脾肾并补方对交感型颈椎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脾肾并补方 交感型颈椎病 气血两虚 临床疗效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被引量:8
16
作者 窦晓丽 刘忠良 +3 位作者 江俊杰 袁望舒 夏玲 段晓琴 《中国康复》 2012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11例,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进行常规药物、中频感应电、牵引及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颈部抗阻训练、超短波及高压交电场疗法。结果:治疗2周后,...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11例,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进行常规药物、中频感应电、牵引及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颈部抗阻训练、超短波及高压交电场疗法。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头颈部、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等方面的症状改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7%与70.5%,P<0.05)。结论:规范化、目标性综合康复疗法对改善交感型颈椎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综合康复疗法 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杜建明 田小武 +5 位作者 丁晓方 丁磊 刘一奇 陈剑峰 陈俊君 李小军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2期181-182,共2页
交感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且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误诊,张颖、任香兰的临床报道可窥其一斑。于泽生、李淳德H等认为本病在手术治疗后的有效率较专科其它疾病为低,故在临床中大多数采用综合保守治疗。我们在2006年12月-2... 交感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且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误诊,张颖、任香兰的临床报道可窥其一斑。于泽生、李淳德H等认为本病在手术治疗后的有效率较专科其它疾病为低,故在临床中大多数采用综合保守治疗。我们在2006年12月-2008年3月79例交感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选择对推拿、牵引、药物热敷、中频脉冲等常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无效或疗效差的患者21例,使用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疗效,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骶管冲击 交感型颈椎病 椎管外 椎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兴胜 李放 +2 位作者 任大 张阳 赵戊辰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34-236,共3页
随着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发表的期刊论文,对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治疗方... 随着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发表的期刊论文,对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治疗方法加以概括,探讨各种治疗方法的治疗原理、治疗效果,以期为交感型颈椎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颈椎患者 现代生活 治疗方法 工作节奏 机制 反复发作 期刊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硬膜外封闭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东家茂 张铁 +5 位作者 贺永雄 刘斌 王东升 彭云生 包昌盛 聂永祯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高位硬膜外封闭与常规封闭药物结合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高位硬膜外封闭两种治疗方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3年临床确诊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行高... 目的比较常规高位硬膜外封闭与常规封闭药物结合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高位硬膜外封闭两种治疗方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3年临床确诊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行高位硬膜外置管,硬膜外泵药治疗。治疗组:常规封闭加神经妥乐平封闭连续7d;对照组:常规封闭药物封闭,连续7 d。观察封闭后第1、4、12、24周的病情改善程度。结果封闭后第1周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后4、12、24周,治疗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副反应。结论常规封闭药加神经妥乐平行高位硬膜外封闭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神经妥乐平注射液 高位硬膜外 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建明 丁晓方 +4 位作者 杜梁栋 田小武 杨智杰 汤建华 陈俊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1期17-18,共2页
观察近期国内外发表的杂志,对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给予分析、探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见解进行总结,其发病机制为颈或上胸椎的肌痉挛或炎症、关节增生、椎体不稳、关节紊乱、脊柱侧凸、先天畸形、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 观察近期国内外发表的杂志,对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给予分析、探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见解进行总结,其发病机制为颈或上胸椎的肌痉挛或炎症、关节增生、椎体不稳、关节紊乱、脊柱侧凸、先天畸形、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寰枢关节半脱位等等病因刺激颈交感神经;其诊断为颈交感神经刺激或受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并且与颈或上胸椎体征或病因相关者称之为交感型颈椎病;其治疗方法为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该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且症状多、体征少、病因复杂、容易反复发作,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希望为医生提高疗效,为患者带来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推拿 小针刀 骶管冲击 牵引 神经阻滞 颈椎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