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模型算法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被引量:
4
1
作者
葛宝明
王祥珩
+1 位作者
苏鹏声
蒋静坪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共4页
针对传统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及其系统性能受不确定性影响严重等缺点 ,综合模型算法控制 ( MAC)在线实时预测、优化、反馈校正的优点 ,提出一种用于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 MAC控制方案。采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一阶 ARMA模型为...
针对传统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及其系统性能受不确定性影响严重等缺点 ,综合模型算法控制 ( MAC)在线实时预测、优化、反馈校正的优点 ,提出一种用于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 MAC控制方案。采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一阶 ARMA模型为预测控制的参数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校正 ,不但有效地实现了系统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性能最优 ,而且控制算法简易 ,很好地满足了动态较快的电动机实时性要求。对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表明无论模型如何失配 ,系统均稳定、无输出静差 ,鲁棒性强。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 ,在 MAC控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模型算法控制
鲁棒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H_∞鲁棒控制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董明晓
郑康平
+1 位作者
姜虹
王小椿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7-518,593,共3页
分析了数控机床位置伺服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 ,应用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设计H∞ 鲁棒控制器。详细讨论加权函数阵的选取方法 ,以及被控对象模型中含有一个积分环节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试验证明该控制器对于模型参数摄动具有很好的...
分析了数控机床位置伺服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 ,应用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设计H∞ 鲁棒控制器。详细讨论加权函数阵的选取方法 ,以及被控对象模型中含有一个积分环节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试验证明该控制器对于模型参数摄动具有很好的鲁棒稳定性 ,对于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抑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H∞鲁棒控制
混合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演控制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郭亚军
马大为
+1 位作者
王晓锋
乐贵高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6,共3页
针对交流位置伺服系统负载力矩和转动惯量变化大、干扰力矩强的特点,提出一种反演控制策略。反演控制律保证闭环系统一致且最终有界,使伺服系统能够全局渐近跟踪参考位置指令,从而达到使非线性交流伺服系统稳定跟踪控制的目的。通过不...
针对交流位置伺服系统负载力矩和转动惯量变化大、干扰力矩强的特点,提出一种反演控制策略。反演控制律保证闭环系统一致且最终有界,使伺服系统能够全局渐近跟踪参考位置指令,从而达到使非线性交流伺服系统稳定跟踪控制的目的。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分析反演控制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与稳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控制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模糊PI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孙旭霞
孙伟
+1 位作者
樊昱琨
宁红英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5-49,共5页
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中,传统PID控制由于调节器参数固定,无法应对系统参数变化与扰动等方面的影响,系统鲁棒性较差。鉴于模糊控制不依赖于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鲁棒性强等优点,将模糊PI控制策略同时引入到位置环与速度环调节器中,实现系...
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中,传统PID控制由于调节器参数固定,无法应对系统参数变化与扰动等方面的影响,系统鲁棒性较差。鉴于模糊控制不依赖于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鲁棒性强等优点,将模糊PI控制策略同时引入到位置环与速度环调节器中,实现系统的双模糊PI调节器控制。通过仿真软件对该方案进行验证,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测试。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案相对于传统PI调节器控制而言定位更快并具有较小的转速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双模糊调节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箭炮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鲁棒最优控制
被引量:
1
5
作者
柴华伟
马大为
+2 位作者
李志刚
乐贵高
王锋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10期83-87,共5页
为了实现某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的高速、高精度位置控制,针对实际系统中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冲击力矩强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鲁棒最优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鲁棒性强,而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及稳态精度。
关键词
火箭炮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鲁棒控制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模糊滑模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
1
6
作者
柴华伟
冯俊萍
李志刚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59,79,共4页
为了实现某交流伺服系统的高精度位置跟踪控制,针对实际系统中所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冲击力矩强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结合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控制及模糊控制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其中滑模控制用来克服系...
为了实现某交流伺服系统的高精度位置跟踪控制,针对实际系统中所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冲击力矩强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结合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控制及模糊控制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其中滑模控制用来克服系统模型不精确和扰动的影响,同时为了抑制抖振,利用模糊系统在线调整控制增益,实时估计系统不确定量的边界值以削弱抖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鲁棒性强,而且消除了超调,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及稳态精度,满足了性能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模糊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新春
吴跃飞
+3 位作者
胡智琦
董振乐
马威
袁川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年第6期201-204,共4页
为实现机电伺服系统的高精度位置跟踪控制,针对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面的自适应模糊PID策略。利用梯度下降法实时修正PID控制器的参数,使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系统中...
为实现机电伺服系统的高精度位置跟踪控制,针对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面的自适应模糊PID策略。利用梯度下降法实时修正PID控制器的参数,使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系统中不确定量,以使控制器能根据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负载特性实时调整速度给定值,从而减小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Lyapunov方法推导出了模糊补偿器中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与传统PID控制相比具有系统跟踪误差小,响应速度快,跟踪性能好的优点,对参数摄动及外界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模糊控制
PID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PID控制方法实现
被引量:
12
8
作者
丁锋
林廷圻
+1 位作者
丁锋
屈明昌
《电子机械工程》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交流伺服系统在制造业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分析了位置伺服系统的组成,主要介绍了数字位置环的PID器改进控制算法以及参数整定方法。实际应用表明:选择合理的PID参数能够满足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速度精度高、鲁棒性强的要求。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PID控制方法
制造业
位置
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糊趋近律控制的全数字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9
作者
杨延西
李琦
刘丁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提出了用模糊规则对趋近律参数进行在线调整的模糊趋近律控制方法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全数字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仿真结果表明 ,用这一方法设计的伺服系统 ,既具有良好的品质 ,又很好地削弱了抖动 ,系统调节时间为 0 .2 8s,定位误差为±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趋近律
模糊规则
品质控制
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结构—模糊复合控制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清华
《茂名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针对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变结构控制存在颤振的不足 ,提出了据偏差的大小去选择采用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 ,仿真的结果说明了变结构—模糊复合控制器既保持了变结构控制的快速性及鲁棒性等优点 ,又消除了颤振现象。
关键词
变结构--模糊复合控制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快速性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流伺服系统最优内模滑模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
17
11
作者
柴华伟
马大为
+1 位作者
李志刚
马合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0-513,共4页
为了实现某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的高速、高精度位置控制,针对实际系统中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冲击力矩强等特性,提出了一种最优内模滑模控制方法。由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的内模系统来满足交流永磁伺服系统位置环对工...
为了实现某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的高速、高精度位置控制,针对实际系统中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冲击力矩强等特性,提出了一种最优内模滑模控制方法。由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的内模系统来满足交流永磁伺服系统位置环对工作性能的要求,由滑模控制来抑制模型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影响,实现高性能位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设计简单,与PID控制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该方法被证明满足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炮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最优控制
内模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状态变换的交流伺服系统鲁棒二次最优控制方法
被引量:
4
12
作者
董炀斌
蒋静坪
吴茂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87,共6页
针对参数不确定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传统控制方式虽然设计简单,并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稳态性能,但无法确保系统的鲁棒性。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变换的鲁棒二次最优控制策略,该方法在保持传统控制结构不变、系统具有较好稳...
针对参数不确定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传统控制方式虽然设计简单,并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稳态性能,但无法确保系统的鲁棒性。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变换的鲁棒二次最优控制策略,该方法在保持传统控制结构不变、系统具有较好稳态性能同时,又大大增强了系统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实现简单、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鲁棒二次最优控制
状态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
7
13
作者
侯远龙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3年第3期56-57,共2页
针对一大变负载、大功率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应用模糊控制和PID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 ,实验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系统有较好的动。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大功率
控制器
鲁捧性
控制精度
火箭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交流伺服系统的新型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14
作者
杨帆
马大为
+1 位作者
乐贵高
薛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2-54,58,共4页
考虑交流伺服系统中非线性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通过自适应律调节滑模增益达到克服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目的,同时根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控制律并证明了其稳定性。不同载荷条...
考虑交流伺服系统中非线性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通过自适应律调节滑模增益达到克服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目的,同时根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控制律并证明了其稳定性。不同载荷条件下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表明,该控制策略能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输入特性与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RNN的某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研究
15
作者
马敏明
童仲志
高强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某火箭炮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存在非线性、强耦合、时变性,传统控制难以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为此提出了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DRNN)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设计了对角递归神经网络辨识器与控制器,并引入了动量因子和自适应学习因子,提高了...
某火箭炮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存在非线性、强耦合、时变性,传统控制难以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为此提出了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DRNN)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设计了对角递归神经网络辨识器与控制器,并引入了动量因子和自适应学习因子,提高了自适应控制器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精度高,响应快,鲁棒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DRNN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SP的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探讨
被引量:
6
16
作者
李永虎
夏风林
蒋高明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
文章提出一种经编用的基于DSP电子横移系统。以DSP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工控机为系统支持,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和滚珠丝杠为执行机构,光栅反馈装置为检测装置,实现了经编机电子横移的准确执行和花型变换、参数修改的快速完成,希望能为国内经...
文章提出一种经编用的基于DSP电子横移系统。以DSP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工控机为系统支持,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和滚珠丝杠为执行机构,光栅反馈装置为检测装置,实现了经编机电子横移的准确执行和花型变换、参数修改的快速完成,希望能为国内经编机的机械式梳栉横移机构向电子梳栉横移机构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DSP控制器
电子横移
经编机
横移机构
执行机构
滚珠丝杠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应异步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仿真的新方法
17
作者
王永秀
梅志千
李向国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2007年第4期50-52,共3页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引入DMCode-MS(IM)MatLab Library V1.0模块库,利用该库中的三相异步电机本体、A/D转换、位置检测、功率转换器、控制器等功能模块,构建了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双闭环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系统模型的有效性...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引入DMCode-MS(IM)MatLab Library V1.0模块库,利用该库中的三相异步电机本体、A/D转换、位置检测、功率转换器、控制器等功能模块,构建了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双闭环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系统模型的有效性,为感应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异步电机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仿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动机的高精度宽范围转速测量方法
被引量:
16
18
作者
鲁进军
梅志千
+1 位作者
刘向红
花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18-123,共6页
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干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常用干扰观测器来加以抑制,但干扰观测器需要依靠电动机的反馈转速来估算并补偿干扰。为了减少反馈转速的测量误差,提高干扰观测器的性能,在分析了原有几种速度测量方法的特点基础上,提...
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干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常用干扰观测器来加以抑制,但干扰观测器需要依靠电动机的反馈转速来估算并补偿干扰。为了减少反馈转速的测量误差,提高干扰观测器的性能,在分析了原有几种速度测量方法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宽转速范围内测量精度都较高的速度测量方法,即同步测速法,并从分析T法能获得较高测量精度的原因出发,介绍了同步测速法的原理,同时针对该方法在低速或稳定状态时检测时间过长,以及因噪声电流和码盘光栅误差引起的速度脉冲无序变化而对测速精度产生影响等问题,对其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干扰观测器
光电编码器
速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压力机自动送料装置系统
19
作者
张卫国
《锻造与冲压》
2005年第12期41-43,共3页
以交流位置伺服系统PID控制原理实现的交流伺服自动送料装置,可用于货架立柱冷弯成形生产线的在线预冲孔加工工序。选择合理的PID参数能够满足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速度精度和鲁棒性强的要求。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自动送料装置
压力机
PID参数
响应速度
交流
伺服
控制原理
加工工序
冷弯成形
控制
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模型算法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被引量:
4
1
作者
葛宝明
王祥珩
苏鹏声
蒋静坪
机构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出处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共4页
文摘
针对传统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及其系统性能受不确定性影响严重等缺点 ,综合模型算法控制 ( MAC)在线实时预测、优化、反馈校正的优点 ,提出一种用于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 MAC控制方案。采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一阶 ARMA模型为预测控制的参数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校正 ,不但有效地实现了系统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性能最优 ,而且控制算法简易 ,很好地满足了动态较快的电动机实时性要求。对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表明无论模型如何失配 ,系统均稳定、无输出静差 ,鲁棒性强。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 ,在 MAC控制下 。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模型算法控制
鲁棒性
数学模型
Keywords
AC servo system model algorithmic control computer control in real time robustness analysis
分类号
TM921.54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H_∞鲁棒控制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董明晓
郑康平
姜虹
王小椿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7-518,593,共3页
文摘
分析了数控机床位置伺服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 ,应用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设计H∞ 鲁棒控制器。详细讨论加权函数阵的选取方法 ,以及被控对象模型中含有一个积分环节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试验证明该控制器对于模型参数摄动具有很好的鲁棒稳定性 ,对于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抑止能力。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H∞鲁棒控制
混合灵敏度
Keywords
AC position servo system
H ∞ robust control
Mixed sensitivity
分类号
TP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演控制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郭亚军
马大为
王晓锋
乐贵高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6,共3页
文摘
针对交流位置伺服系统负载力矩和转动惯量变化大、干扰力矩强的特点,提出一种反演控制策略。反演控制律保证闭环系统一致且最终有界,使伺服系统能够全局渐近跟踪参考位置指令,从而达到使非线性交流伺服系统稳定跟踪控制的目的。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分析反演控制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与稳态精度。
关键词
反演控制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PI控制
Keywords
Backstepping control
AC position servo system
PI control
分类号
TJ39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模糊PI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孙旭霞
孙伟
樊昱琨
宁红英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省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出处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5-49,共5页
基金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CXY1509(1))
文摘
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中,传统PID控制由于调节器参数固定,无法应对系统参数变化与扰动等方面的影响,系统鲁棒性较差。鉴于模糊控制不依赖于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鲁棒性强等优点,将模糊PI控制策略同时引入到位置环与速度环调节器中,实现系统的双模糊PI调节器控制。通过仿真软件对该方案进行验证,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测试。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案相对于传统PI调节器控制而言定位更快并具有较小的转速脉动。
关键词
模糊控制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双模糊调节器控制
Keywords
fuzzy control
alternating current position servo system
double fuzzy regulator control
分类号
TM341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箭炮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鲁棒最优控制
被引量:
1
5
作者
柴华伟
马大为
李志刚
乐贵高
王锋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10期83-87,共5页
文摘
为了实现某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的高速、高精度位置控制,针对实际系统中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冲击力矩强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鲁棒最优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鲁棒性强,而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及稳态精度。
关键词
火箭炮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鲁棒控制
最优控制
Keywords
rocket mortar
AC position servo system
robust control
optimal control
分类号
E924.9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模糊滑模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
1
6
作者
柴华伟
冯俊萍
李志刚
机构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工程系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59,79,共4页
文摘
为了实现某交流伺服系统的高精度位置跟踪控制,针对实际系统中所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冲击力矩强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结合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控制及模糊控制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其中滑模控制用来克服系统模型不精确和扰动的影响,同时为了抑制抖振,利用模糊系统在线调整控制增益,实时估计系统不确定量的边界值以削弱抖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鲁棒性强,而且消除了超调,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及稳态精度,满足了性能指标的要求。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模糊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Keywords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AC position servo system
fuzzy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分类号
TJ39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新春
吴跃飞
胡智琦
董振乐
马威
袁川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出处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年第6期201-204,共4页
文摘
为实现机电伺服系统的高精度位置跟踪控制,针对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面的自适应模糊PID策略。利用梯度下降法实时修正PID控制器的参数,使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系统中不确定量,以使控制器能根据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负载特性实时调整速度给定值,从而减小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Lyapunov方法推导出了模糊补偿器中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与传统PID控制相比具有系统跟踪误差小,响应速度快,跟踪性能好的优点,对参数摄动及外界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模糊控制
PID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Keywords
AC position servo system
fuzzy control
PID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分类号
TJ39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PID控制方法实现
被引量:
12
8
作者
丁锋
林廷圻
丁锋
屈明昌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机电工程系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
西宁铁路分局
出处
《电子机械工程》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文摘
交流伺服系统在制造业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分析了位置伺服系统的组成,主要介绍了数字位置环的PID器改进控制算法以及参数整定方法。实际应用表明:选择合理的PID参数能够满足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速度精度高、鲁棒性强的要求。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PID控制方法
制造业
位置
环
Keywords
AC servo control
Control algorithm
PID regulation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糊趋近律控制的全数字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9
作者
杨延西
李琦
刘丁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文摘
提出了用模糊规则对趋近律参数进行在线调整的模糊趋近律控制方法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全数字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仿真结果表明 ,用这一方法设计的伺服系统 ,既具有良好的品质 ,又很好地削弱了抖动 ,系统调节时间为 0 .2 8s,定位误差为±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趋近律
模糊规则
品质控制
抖动
Keywords
reaching law
fuzzy rules
quality control
chattering
分类号
TM921.54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结构—模糊复合控制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清华
机构
茂名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茂名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文摘
针对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变结构控制存在颤振的不足 ,提出了据偏差的大小去选择采用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 ,仿真的结果说明了变结构—模糊复合控制器既保持了变结构控制的快速性及鲁棒性等优点 ,又消除了颤振现象。
关键词
变结构--模糊复合控制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快速性
鲁棒性
Keywords
VSC
fuzzy control
complex control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流伺服系统最优内模滑模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
17
11
作者
柴华伟
马大为
李志刚
马合林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0-513,共4页
文摘
为了实现某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的高速、高精度位置控制,针对实际系统中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冲击力矩强等特性,提出了一种最优内模滑模控制方法。由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的内模系统来满足交流永磁伺服系统位置环对工作性能的要求,由滑模控制来抑制模型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影响,实现高性能位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设计简单,与PID控制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该方法被证明满足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
火箭炮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最优控制
内模控制
滑模控制
Keywords
rocket mortar
AC position servo system
optimal control
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
sliding model control(SMC)
分类号
TJ39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状态变换的交流伺服系统鲁棒二次最优控制方法
被引量:
4
12
作者
董炀斌
蒋静坪
吴茂刚
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87,共6页
文摘
针对参数不确定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传统控制方式虽然设计简单,并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稳态性能,但无法确保系统的鲁棒性。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变换的鲁棒二次最优控制策略,该方法在保持传统控制结构不变、系统具有较好稳态性能同时,又大大增强了系统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实现简单、控制效果良好。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鲁棒二次最优控制
状态变换
Keywords
AC servo system,robust quadric optimal control, state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TP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
7
13
作者
侯远龙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3年第3期56-57,共2页
文摘
针对一大变负载、大功率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应用模糊控制和PID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 ,实验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系统有较好的动。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大功率
控制器
鲁捧性
控制精度
火箭炮
Keywords
Fuzzy
PID
Servo system
分类号
TJ39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TP273.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交流伺服系统的新型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14
作者
杨帆
马大为
乐贵高
薛铮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南京高特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2-54,58,共4页
文摘
考虑交流伺服系统中非线性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通过自适应律调节滑模增益达到克服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目的,同时根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控制律并证明了其稳定性。不同载荷条件下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表明,该控制策略能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输入特性与动态性能。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Keywords
AC position servo system
Sliding mode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分类号
TJ39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RNN的某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研究
15
作者
马敏明
童仲志
高强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文摘
某火箭炮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存在非线性、强耦合、时变性,传统控制难以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为此提出了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DRNN)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设计了对角递归神经网络辨识器与控制器,并引入了动量因子和自适应学习因子,提高了自适应控制器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精度高,响应快,鲁棒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DRNN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Keywords
AC servo system
DRNN
MRAC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SP的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探讨
被引量:
6
16
作者
李永虎
夏风林
蒋高明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出处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
文摘
文章提出一种经编用的基于DSP电子横移系统。以DSP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工控机为系统支持,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和滚珠丝杠为执行机构,光栅反馈装置为检测装置,实现了经编机电子横移的准确执行和花型变换、参数修改的快速完成,希望能为国内经编机的机械式梳栉横移机构向电子梳栉横移机构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DSP控制器
电子横移
经编机
横移机构
执行机构
滚珠丝杠
检测装置
分类号
TS183.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应异步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仿真的新方法
17
作者
王永秀
梅志千
李向国
机构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2007年第4期50-52,共3页
文摘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引入DMCode-MS(IM)MatLab Library V1.0模块库,利用该库中的三相异步电机本体、A/D转换、位置检测、功率转换器、控制器等功能模块,构建了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双闭环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系统模型的有效性,为感应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感应异步电机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仿真
建模
Keywords
3-phase IM
AC position servo System
simulation
modeling
分类号
TM301.2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动机的高精度宽范围转速测量方法
被引量:
16
18
作者
鲁进军
梅志千
刘向红
花磊
机构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18-123,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0ZX04004-116)~~
文摘
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干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常用干扰观测器来加以抑制,但干扰观测器需要依靠电动机的反馈转速来估算并补偿干扰。为了减少反馈转速的测量误差,提高干扰观测器的性能,在分析了原有几种速度测量方法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宽转速范围内测量精度都较高的速度测量方法,即同步测速法,并从分析T法能获得较高测量精度的原因出发,介绍了同步测速法的原理,同时针对该方法在低速或稳定状态时检测时间过长,以及因噪声电流和码盘光栅误差引起的速度脉冲无序变化而对测速精度产生影响等问题,对其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干扰观测器
光电编码器
速度测量
Keywords
AC position servo system
disturbanceobserver
optical encoder
velocity measurement
分类号
TM85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压力机自动送料装置系统
19
作者
张卫国
机构
镇江东联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出处
《锻造与冲压》
2005年第12期41-43,共3页
文摘
以交流位置伺服系统PID控制原理实现的交流伺服自动送料装置,可用于货架立柱冷弯成形生产线的在线预冲孔加工工序。选择合理的PID参数能够满足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速度精度和鲁棒性强的要求。
关键词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自动送料装置
压力机
PID参数
响应速度
交流
伺服
控制原理
加工工序
冷弯成形
控制
系统
分类号
TG385.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模型算法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葛宝明
王祥珩
苏鹏声
蒋静坪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H_∞鲁棒控制研究
董明晓
郑康平
姜虹
王小椿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反演控制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郭亚军
马大为
王晓锋
乐贵高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双模糊PI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研究
孙旭霞
孙伟
樊昱琨
宁红英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火箭炮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鲁棒最优控制
柴华伟
马大为
李志刚
乐贵高
王锋
《中国工程科学》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模糊滑模自适应控制
柴华伟
冯俊萍
李志刚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王新春
吴跃飞
胡智琦
董振乐
马威
袁川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PID控制方法实现
丁锋
林廷圻
丁锋
屈明昌
《电子机械工程》
200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模糊趋近律控制的全数字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杨延西
李琦
刘丁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变结构—模糊复合控制交流位置伺服系统
张清华
《茂名学院学报》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交流伺服系统最优内模滑模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柴华伟
马大为
李志刚
马合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于状态变换的交流伺服系统鲁棒二次最优控制方法
董炀斌
蒋静坪
吴茂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模糊PID控制研究
侯远龙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交流伺服系统的新型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杨帆
马大为
乐贵高
薛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DRNN的某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研究
马敏明
童仲志
高强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DSP的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探讨
李永虎
夏风林
蒋高明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感应异步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仿真的新方法
王永秀
梅志千
李向国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电动机的高精度宽范围转速测量方法
鲁进军
梅志千
刘向红
花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一种压力机自动送料装置系统
张卫国
《锻造与冲压》
200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