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李华 陆炜 +1 位作者 余耀生 栗正中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98-599,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对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 (5 3条下肢 )静脉曲张伴皮肤营养性改变的病人施行内镜下小腿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溃疡在术后 5~ 2 5d内...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对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 (5 3条下肢 )静脉曲张伴皮肤营养性改变的病人施行内镜下小腿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溃疡在术后 5~ 2 5d内愈合。 40例病人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14 (5~ 19)个月 ,所有病人足靴区色素沉着明显改善 ,无复发。结论 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效果满意 ,术后并发症少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 :静脉曲张 /外科学 ;内窥镜术 ;静脉交通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静脉交通离断术 下肢静脉曲张 交通支功能不全 内窥镜术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勇 时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6-438,453,共4页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中的意义。方法:106例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126条肢体接受检查。利用顺行性静脉造影术检查小腿交通支功能;依据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的分类(CEAP classificati...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中的意义。方法:106例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126条肢体接受检查。利用顺行性静脉造影术检查小腿交通支功能;依据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的分类(CEAP classification)将临床表现作临床分级,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分别分析小腿内侧功能不全的交通支数目、直径与临床分级之间相互关系。结果:1. 126条肢体中共发现小腿功能不全的交通支402条,其中分布于内侧有307条(76.37%),分布于后侧和外侧有95条(23.63%)。 2. 小腿内侧功能不全的交通支的数目和直径的增加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分级的增加均呈正相关。结论: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皮肤改变好发于内踝区域与小腿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多分布于小腿内侧及其中下段有关。对小腿内侧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治疗对改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尤其是皮肤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支功能不全在下肢静脉曲张皮肤病变中的作用
3
作者 乔正荣 时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87-388,共2页
采用静脉容积描记检测49例(62条)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结果表明:交通支功能不全组,静脉回复时间(VRT),节段性静脉容积(SVC)和静脉最大回流量(MVO)与交通支功能正常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皮肤营养障碍时,交通支功能不全占75.9%。... 采用静脉容积描记检测49例(62条)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结果表明:交通支功能不全组,静脉回复时间(VRT),节段性静脉容积(SVC)和静脉最大回流量(MVO)与交通支功能正常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皮肤营养障碍时,交通支功能不全占75.9%。结果提示:交通支功能不全时,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导致皮肤病变的重要原因,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是治疗皮肤病变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支功能不全 皮肤病变 下肢 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的腔镜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晖 王跃东 +4 位作者 高勇 叶维华 赵辉 李懿 袁玉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电视腔镜下治疗小腿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方法及优越性。方法 对 18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小腿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患者先施行电视腔镜深筋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然后再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分段抽剥、小腿曲张浅静脉点... 目的 探讨电视腔镜下治疗小腿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方法及优越性。方法 对 18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小腿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患者先施行电视腔镜深筋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然后再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分段抽剥、小腿曲张浅静脉点状剥脱及经皮连续逢扎术。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 ,6例足靴区静脉性溃疡在术后 2周内愈合 ,切口无感染 ,全部病人足靴区色素沉着明显改善 ,平均随访 16月无复发。结论 电视腔镜治疗小腿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手术具有安全简便、交通支离断彻底、损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溃疡 腔镜 交通支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腔镜下治疗小腿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
5
作者 张晖 王跃东 +4 位作者 高勇 叶维华 赵辉 李懿 袁玉华 《云南医药》 CAS 2004年第3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静脉曲张 足靴区 溃疡 腔镜 交通支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对小腿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杰 高伟 +1 位作者 姜铁超 贾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7期929-930,共2页
关键词 交通支功能不全 术前超声 静脉功能不 小腿 检测 交通离断术 皮肤营养 色素沉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腔内闭合交通支静脉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小平 张宇 +2 位作者 粟文娟 王英 赵志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微波腔内闭合交通支静脉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合并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213例(278条肢体)下肢浅静脉曲张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病人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下肢浅表曲张静脉穿刺微波凝固闭合...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微波腔内闭合交通支静脉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合并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213例(278条肢体)下肢浅静脉曲张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病人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下肢浅表曲张静脉穿刺微波凝固闭合,同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腔内闭合病变交通支静脉;对部分下肢静脉性溃疡病人配合中西医结合方法局部换药治疗。结果:全组213例(278条肢体)术前检查有632支病变交通支静脉,术中微波闭合629支(3支交通支术中未能明确);术后1周至3个月内彩超(或静脉造影)证实624支交通支静脉闭合或不显影,另5例共5支交通支静脉未完全闭合。109条肢体(C6)小腿溃疡愈合时间为9~101[平均(31.25±8.28)]d,169条肢体(C4、C5)皮肤营养障碍情况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01例(94.4%)随访3~42个月,小腿溃疡复发6例(5.50%)。全组D-二聚体检查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穿刺微波腔内闭合交通支静脉术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合并交通支静脉病变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创伤小、易康复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患有小腿溃疡的病人,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 交通静脉功能不 小腿溃疡 微波 腔内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闭合在小腿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罗云峰 张普生 邓鉴文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小腿交通支静脉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36例(42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均行大隐静脉全程加下肢浅表曲张静脉穿刺激光烧灼闭合,同时在...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小腿交通支静脉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36例(42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均行大隐静脉全程加下肢浅表曲张静脉穿刺激光烧灼闭合,同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有病变交通支静脉。结果全组42条肢体术前检查有82支病变交通支静脉,术后随访1~18个月内彩超检查证实82支交通支静脉闭合。C6级的10条小腿溃疡肢体,于术后2~8周全部愈合。结论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小腿交通支静脉,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交通支静脉病变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对于合并有小腿溃疡的患者尤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交通静脉功能不 激光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配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光耀 鞠上 +8 位作者 王宁 邓莉娟 周彤 王雪皖 王涛 王岳 张素明 任莹莹 王刚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529-532,557,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压力治疗、压力配合泡沫硬化剂(FS)、压力配合腔内激光治疗(EVLT)对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IPV)的下肢静脉性溃疡(VL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90例伴有IPV的VLU患者临... 目的探讨单纯压力治疗、压力配合泡沫硬化剂(FS)、压力配合腔内激光治疗(EVLT)对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IPV)的下肢静脉性溃疡(VL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90例伴有IPV的VLU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压力治疗组(n=27)、压力配合FS组(n=31)、压力配合EVLT组(n=32)。观察3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随访1年内的溃疡再发情况。观察压力配合FS组和压力配合EVLT组患者局部红肿、疼痛、麻木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配合FS组与压力配合EVLT组患者溃疡的愈合时间均短于单纯压力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后,对患者随访1年,从溃疡愈合后的第5个月开始,单纯压力治疗组患者的溃疡复发率明显高于压力配合FS组和压力配合EVLT组患者(P<0.05)。压力配合FS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8%(8/31),低于压力配合EVLT组患者的53.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IPV的VLU患者,处理IPV至关重要,且泡沫硬化剂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少于激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性溃疡 交通静脉功能不 压力治疗 泡沫硬化剂 腔内激光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对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患者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兴昌 李治国 牛增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对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LEPVI)患者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SEP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LEPVI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62例。两组均实施SEPS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干...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对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LEPVI)患者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SEP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LEPVI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62例。两组均实施SEPS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干预,观察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实施围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静脉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康复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6.4%,有效率为13.6%;对照组痊愈率为71.0%,有效率为29.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32.3%(P<0.05)。观察组的疼痛、静脉曲张、静脉性水肿、溃疡数量、持续时间、溃疡直径及压迫性治疗7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EPS术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增加临床获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 腔镜下交通离断术 快速康复外科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窦新萍 张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110-111,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7例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交通静脉扩张、反流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诊断,同时,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X... 目的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7例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交通静脉扩张、反流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诊断,同时,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X线下顺性静脉造影定位,选择行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SEPS)术进行治疗之后,以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分别对彩超诊断的结果、静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 SEPS术后,共结扎交通静脉85条,其中,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一致的交通静脉77条,与经静脉造影定位一致的交通静脉75条,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6%和88.2%,经彩超诊断和经静脉造影诊断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对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与术前静脉造影定位、术后病理结果的比较均有较高的一致性,且检查无创,安全性好,能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从乐 袁婷 孟茹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9期107-107,109,共2页
目的探析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7月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在手术开始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检查,定位后对照手术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 目的探析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7月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在手术开始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检查,定位后对照手术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21例伴有浅静脉功能不全,29例伴有交通支静脉、深静脉、浅静脉功能不全;彩色多普勒术前对于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扎结果的符合率为85.33%,12条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出现漏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对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实现无创性诊断,同时准确率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原文传递
SEPS术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18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文静 胡世荣 +2 位作者 姚红 赵雄 廖祥伟 《微创医学》 2007年第5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行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肢18例,行SEPS术后,常规作浅静脉点状剥脱及选择性行大隐静脉结...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行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肢18例,行SEPS术后,常规作浅静脉点状剥脱及选择性行大隐静脉结扎抽剥术。结果曲张静脉团块消失,下肢静脉血淤滞得到解决,色素沉着减轻,溃疡愈合,随访11~21个月无复发;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缝合创口减少。结论SEPS术适合个体化微创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创伤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瓣膜功能不 腔镜 交通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进健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7期191-194,共4页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疾病,合并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后,通常出现下肢静脉性溃疡,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传统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通常忽略对交通支静脉的治疗,近年来,腔镜、腔内激光、射频、泡沫硬化剂、微波等技术不断应用于大...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疾病,合并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后,通常出现下肢静脉性溃疡,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传统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通常忽略对交通支静脉的治疗,近年来,腔镜、腔内激光、射频、泡沫硬化剂、微波等技术不断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中,尤其是加强了对交通支静脉的处理,本文对各种术式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疗价值研究
15
作者 王颛婷 王兰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疗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行下肢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资料,均于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情况,定位后对照手术结果,分析彩...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疗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行下肢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资料,均于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情况,定位后对照手术结果,分析彩超的诊疗价值。结果 本组82例患者经手术结扎离断交通支静脉共有162条,其中确诊为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共有153条,而彩超检出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142条,漏诊8条,误诊3条。彩超与手术病理结果诊断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符合率为92.81%,其中彩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扎定位在Cockett I的符合率94.67%、Cockett Ⅱ的符合率90.24%、Cockett Ⅲ的符合率80.00%、Hunter的符合率87.50%、Dodd的符合率100.00%、Boyd的符合率100.00%,彩超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657,P=0.720),彩色超声诊断特异度93.33%、灵敏度93.33%、阳性预测值97.67%、阴性预测值82.35%和准确度93.33%。Kappa值为0.736(>0.75),P<0.05。结论 本文肯定彩超能够帮助医方在术前明确患者是否存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 诊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交通支腔镜下离断术(附57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乐平 冯超 +1 位作者 顾毅 刘彤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85-486,共2页
目的 探讨小腿深筋膜下静脉交通支腔镜下离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57例经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患者 ,在腔镜下行下肢深、浅静脉交通支结扎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目的 探讨小腿深筋膜下静脉交通支腔镜下离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57例经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患者 ,在腔镜下行下肢深、浅静脉交通支结扎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小腿内侧中下段局部肿胀 7例 ,多在一周内自行消失 ,切口感染及皮肤灼伤各 2例 ,经治疗后治愈。所有病例浅静脉曲张消失 ,皮肤色素沉着显著减退 ,溃疡 2~ 3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肢深静脉交通结扎术 下肢浅静脉交通结扎术 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 合并症 下肢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位腔镜下小腿交通支离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17
作者 马爱珠 李松莲 +1 位作者 叶和珍 邓超频 《护理与康复》 2010年第1期25-26,共2页
总结30例超声定位腔镜下小腿交通支离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做好术前准备,加强下肢皮肤护理;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外,重点加强患肢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下肢交通支功能不全 小腿交通离断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激光联合内镜下交通支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以宽 朱仕钦 +2 位作者 罗文军 孙建明 沈庆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70-2372,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对186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行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或联合内镜下交通支结扎(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的... 目的分析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对186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行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或联合内镜下交通支结扎(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顺行性静脉造影确诊,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无深静脉、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VLT组98例,EVLT+SEPS组88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随访3~3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曲张静脉消失满意,在胀痛感、皮肤瘙痒、内踝区水肿缓解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溃疡均愈合,但对于溃疡患者,EVLT+SEPS组在溃疡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溃疡复发上优于EVLT组。结论有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无溃疡形成时,可只行浅静脉手术;当有溃疡形成时,应同时行浅静脉手术和小腿交通支结扎手术。EVLT是治疗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有效措施,EVLT联合SEPS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时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激光治疗 内镜下交通结扎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交通瓣膜功能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19
作者 周志军 牟财国 +2 位作者 罗文 张卫中 沈吉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675-676,共2页
关键词 内镜 深筋膜下交通离断术 治疗 下肢静脉性溃疡 交通静脉瓣功能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三维技术在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普生 罗云峰 +2 位作者 方驰华 史福军 邓鉴文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 研究数字三维技术在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的应用。方法 入组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115例(119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采集其下肢CT静脉造影数据,利用数字三维技术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 目的 研究数字三维技术在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的应用。方法 入组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115例(119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采集其下肢CT静脉造影数据,利用数字三维技术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对119条下肢静脉三维模型进行详细的手术方案设计及可视化手术预演,寻找小腿部、溃疡底部及其周边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并准确定位,指导术中行大隐静脉激光闭合+交通静脉激光闭合术。术后根据手术效果,评价数字三维技术在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的应用价值。结果 119条患者下肢静脉三维模型与实际患者完全吻合,深、浅静脉及各交通支相互关系清晰;术后119条肢体浅静脉曲张条消失,所有溃疡均在术后7-28天完全愈合,疗效满意;随访6-30个月,未见静脉曲张及溃疡复发。结论 数字三维技术有利于下肢交通静脉的寻找及定位,准确处理功能不全的深、浅静脉及交通支,有利于激光闭合静脉曲张及下肢慢性溃疡的愈合,减少静脉曲张及溃疡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静脉功能不 静脉性溃疡 数字三维技术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