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
1
作者 蔡涵哲 林俊彦 +1 位作者 王治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1,共8页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天气、进出站接驳特征差异的影响,构建基于MNL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模型标定。[结果及结论]模型标定结果表明,仅接驳距离特征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性别、出行目的等与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所研究的调查数据未捕捉到出行者年龄和接驳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性;对同和站晚高峰进站客流的晴天和雨天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进行检验,准确率分别达到86.0%和77.2%,说明考虑天气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是优于传统模型的。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应用于用地属性相似的目标站点,证实了该模型在实际客流预测中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客流 接驳交通方式划分 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sted-Logit模型的经济圈交通方式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易富君 邓卫 周竹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在分析经济圈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和舒适性等指标作为广义费用函数的主要构成属性,建立了基于Nested-Logit模型的经济圈交通方式划分方法.并采用出行疲劳恢复时间来描述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舒适程度,然... 在分析经济圈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和舒适性等指标作为广义费用函数的主要构成属性,建立了基于Nested-Logit模型的经济圈交通方式划分方法.并采用出行疲劳恢复时间来描述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舒适程度,然后用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求得疲劳恢复时间的价值.Nested-Logit模型是在一般多项Logit模型基础上的一种改进模型,考虑了各交通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对具有相似性的交通方式进行了分类,因此该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相对合理.同时通过分析这两种模型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一种求解Nested-Logit模型的方法,该方法程序化强,便于应用.最后以长三角经济圈部分城市之间的交通方式划分作为实例,说明了该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圈 Nested—Logit模型 交通方式划分 疲劳恢复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贾俊刚 杨东援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模式识别能力,而交通方式划分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分类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概率神经网络进行交通方式划分的建模,并给出了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方式划分问题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可... 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模式识别能力,而交通方式划分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分类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概率神经网络进行交通方式划分的建模,并给出了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方式划分问题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神经网络 交通方式划分 模式识别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D模型的区域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安文娟 陈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4-827,909,共5页
分析了MD模型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出行时间、费用、安全、方便和舒适等5个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完善了出行牺牲量的量化方法,加入了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的量化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建立了基于改进的MD模型的区域交通方式分担率预... 分析了MD模型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出行时间、费用、安全、方便和舒适等5个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完善了出行牺牲量的量化方法,加入了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的量化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建立了基于改进的MD模型的区域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方法,并提出了预测流程及预测模型中关键变量的求解算法;以沪宁通道内客运方式分担率的预测为实例,对比分析了改进前后MD模型及Logit模型的预测结果。验证了改进后MD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区域交通方式选择过程,预测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交通规划 交通方式划分 M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交通方式划分的NL模型巢式层次结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温惠英 曾文创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0年第4期35-38,共4页
为准确把握Nested-Logit模型(NL模型)在交通方式划分中的应用,以交通方式巢式层次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和各交通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在选择交通方式过程中首先考虑因素的不同,构造了不同的交通方式... 为准确把握Nested-Logit模型(NL模型)在交通方式划分中的应用,以交通方式巢式层次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和各交通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在选择交通方式过程中首先考虑因素的不同,构造了不同的交通方式巢式层次结构方案,并提出基于拟合优度度量的判断方法优选巢式层次结构方案。根据实例旅客出行调查数据,利用SAS软件对拟合优度度量系列组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拟合优度度量构造的巢式层次结构更能反映交通方式选择的真实性,克服了NL模型层次结构明显的主观判断偏离客观实际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模型 交通方式划分 巢式层次结构 拟合优度度量 S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选择交通方式划分模型及其在TransCAD中的实现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军 朱顺应 李安勋 《交通与计算机》 2007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介绍了TransCAD中交通方式划分模型,总结了利用离散选择模型在TransCAD中实现交通方式划分的操作规程;结合实例阐述了离散选择模型在TransCAD中应用的步骤,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值以及回归模型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分析表明,结合Tra... 介绍了TransCAD中交通方式划分模型,总结了利用离散选择模型在TransCAD中实现交通方式划分的操作规程;结合实例阐述了离散选择模型在TransCAD中应用的步骤,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值以及回归模型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分析表明,结合TransCAD利用离散选择模型进行交通方式划分可较为科学、直观和简便地获得各交通方式分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方式划分 离散选择 TRANSCAD 操作规程 多项式Log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方式划分离散选择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先龙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4年第2期28-35,共8页
本文章介绍了MNL、NL、HEV、MNP、MMNL等五种离散选择模型,重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理论基础与特点,并应用于交通方式划分案例,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NL模型能够较好解决存在于替选方案的相似性问题;MMNL预测误差最小,可靠性最高,... 本文章介绍了MNL、NL、HEV、MNP、MMNL等五种离散选择模型,重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理论基础与特点,并应用于交通方式划分案例,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NL模型能够较好解决存在于替选方案的相似性问题;MMNL预测误差最小,可靠性最高,较NL、HEV、MNP模型更能解决交通方式选择行为中存在的相似性、异质性问题,是一种对交通方式选择行为预测的有效方法。该研究对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通过简单选择某个离散选择模型开展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可靠,应根据模型特点谨慎选择、谨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选择模型 交通方式划分 MNL模型 NL模型 MMNL模型 HEV模型 MN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爱娣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针对目前较为关注的非集计类交通方式划分模型,对目前较为常用的Logit模型的原理进行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几种较为适用的Logit改进模型,最后采用文中介绍的模型对赣州市居民出行方式进行拟合比较.
关键词 交通方式划分 预测模型 LOGIT模型 集计方法 选择枝 Dogit模型 Box-Cox模型 广义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L模型在交通方式划分中的新发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吴中 毛荣昌 《交通标准化》 2004年第7期40-42,共3页
MNL模型作为Logit模型的基本型式,在非集计方式的交通方式划分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MNL模型 交通方式划分 非集计方法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义华 胥勇 《交通与计算机》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模糊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模式分类能力,而交通方式划分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模式分类问题。文章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交通方式划分问题进行了建模,通过对FNN和BP神经网络(BPNN)方法运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证实模糊神经网络具有收敛速度快、... 模糊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模式分类能力,而交通方式划分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模式分类问题。文章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交通方式划分问题进行了建模,通过对FNN和BP神经网络(BPNN)方法运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证实模糊神经网络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是模式划分问题的一种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交通方式划分 模糊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帅 周涛 胡圣华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5期21-22,共2页
在分析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的一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应用概率神经网络进行交通方式划分建模,并给出了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交通方式划分问题不仅有很强的解释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四阶段法 交通方式划分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交通方式划分研究——以北京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宫晓刚 刘春荣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马尔科夫链模型法是一种适用于随机过程的科学有效的动态预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生命科学、计算机、心理、社会等科学领域中.马尔科夫链模型在市场占有率预测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将交通方式的分担率视作不同交通方式的市场占有率... 马尔科夫链模型法是一种适用于随机过程的科学有效的动态预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生命科学、计算机、心理、社会等科学领域中.马尔科夫链模型在市场占有率预测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将交通方式的分担率视作不同交通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北京市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客流分担率进行预测,通过建立二次规划模型对转移概率矩阵求解,预测结果误差较低,证明该方法可用于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方式划分 马尔科夫链模型 公共交通 分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交专用道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预测
13
作者 郭艳艳 严凌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26期89-89,共1页
本文以设置公交专用道后的城市交通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公交专用道的城市交通方式划分模型,预测了设置公交专用道后公交的分担率,结果表明,自行车、电动车向公交转移的比例较高,该模型能够反应居民出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实用性较好。
关键词 公交专用道 交通方式划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两阶段客流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14
作者 吴祖峰 张晓斌 《城市交通》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1发展历程 1)初级阶段宁波交通模型雏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对宁波市进行了机动车OD调查、居民OD调查以及道路交通量调查。1997年,同济大学和宁波市规划设计... 1发展历程 1)初级阶段宁波交通模型雏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对宁波市进行了机动车OD调查、居民OD调查以及道路交通量调查。1997年,同济大学和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了《宁波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该项目以1992年调查数据为基础,参考日本做法,采用“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分配”三阶段交通需求分析法,通过EMME/2交通规划软件首次建立了宁波交通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模型 宁波市 城市规划设计 综合交通规划 上海同济大学 道路交通规划 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集计模型在交通方式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浩然 任刚 王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5期44-49,共6页
建立出行者基本属性与交通方式选择的关系模型,研究影响和引导城市交通方式结构的有效措施.采用非集计模型建立出行者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行属性与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函数关系,从城市统计资料中获取城市居民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 建立出行者基本属性与交通方式选择的关系模型,研究影响和引导城市交通方式结构的有效措施.采用非集计模型建立出行者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行属性与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函数关系,从城市统计资料中获取城市居民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行属性数据,应用非集计模型来推算和预测交通方式结构.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与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行属性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甚微.非集计模型所推算的交通方式结构较为精确,用于交通方式结构的预测是可行的.所建立的模型亦用于研究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非集计模型可用于交通方式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对可控影响因素的引导和调整,达到优化交通方式结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方式结构 非集计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SP调查的非集计模型在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的应用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志明 邓卫 郭唐仪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8年第3期59-64,共6页
实际调查RP数据(Revealed preference data)具有可靠性,而意向调查SP数据(Stated Preference data)具有灵活性。为了更好地将两类数据结合起来,减少交通调查的工作量,提高调查的精确性,本文分析研究了RP/SP组和调查方案的设计,应用非集... 实际调查RP数据(Revealed preference data)具有可靠性,而意向调查SP数据(Stated Preference data)具有灵活性。为了更好地将两类数据结合起来,减少交通调查的工作量,提高调查的精确性,本文分析研究了RP/SP组和调查方案的设计,应用非集计模理论及调查所得石河子市组合数据,建立了交通方式划分的MNL模型,并应用spss13.0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模型拟合度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利用该模型对石河子市交通方式分担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调查数据 意向调查数据 交通方式划分 MNL模型 spss1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运输通道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颖 邵春福 《物流技术》 2010年第21期72-75,共4页
通过分析LOGIT模型效用函数构造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利用BP神经网络解决方式划分问题的基本原理。利用BP神经网络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对LOGIT模型的效用值的确定进行改进,构造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运输通道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最后给出了一... 通过分析LOGIT模型效用函数构造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利用BP神经网络解决方式划分问题的基本原理。利用BP神经网络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对LOGIT模型的效用值的确定进行改进,构造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运输通道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详细介绍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建立、训练仿真的过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交通方式划分问题不仅有很强的解释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运输 交通方式划分 运输通道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复合网络的出行交通分配组合模型研究
18
作者 陈玲娟 胡轩 +3 位作者 郑小毅 汤文 王竹 徐琳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9期80-85,共6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交通分配组合模型,解决传统四阶段方法缺乏联系导致误差逐渐放大的问题。文章基于构建的城市复合网络,将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整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交通方式选择和交通分配的影响。通过基于A*算法的备选路径集查找方法,... 文章提出了一种交通分配组合模型,解决传统四阶段方法缺乏联系导致误差逐渐放大的问题。文章基于构建的城市复合网络,将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整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交通方式选择和交通分配的影响。通过基于A*算法的备选路径集查找方法,求解给定OD上的k短路径情况。采用广义费用公式对多方式出行效用进行计算,将费用、时间和换乘行为进行统一量化。最后,建立交通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组合模型,采用多层次迭代平衡求解,优化交通方式分担率。算例分析验证了组合模型在流量分配方面的优势,具有更好的路段流量均衡性和较低的阻抗时间。该模型可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网络 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法优化的轨道交通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康文峰 孙宝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3年第3期74-78,共5页
轨道交通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缓解交通拥挤,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建造、运行、维护费用,到目前为止只有香港、大阪等少数几个地区能够回收运营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针对轨道交通沿线居民的通... 轨道交通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缓解交通拥挤,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建造、运行、维护费用,到目前为止只有香港、大阪等少数几个地区能够回收运营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针对轨道交通沿线居民的通勤出行,了解居民出行方式的机制,以便有关单位或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轨道交通的乘坐率。文中根据非集计建模的流程,以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多项Logit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参数检验和解释。为了减小影响因素相关性带来的交互作用,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变量进行筛选,通过模型参数检验的同时,模型检验中的命中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方式划分 轨道交通 非集计模型 主成分分析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距离曲线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征 刘英舜 石飞 《交通标准化》 2006年第8期157-160,共4页
利用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建立居民出行方式距离曲线,研究城市居民出行的规律,一方面能够了解城市内在因素对市民出行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将建立的居民出行方式距离曲线用于交通方式划分,可以弥补常用交通方式划分方法的不足。
关键词 距离曲线 出行方式 决策 交通方式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