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脆弱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 被引量:66
1
作者 李双成 吴绍洪 戴尔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1-626,共6页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对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构建了针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涵盖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境 3个方面 ,评价指标分别是物种多样性、群...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对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构建了针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涵盖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境 3个方面 ,评价指标分别是物种多样性、群落覆盖度、NPP、建群种年生长量、地表干燥度以及土壤有机碳等。评价系统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划分为轻微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以及系统崩溃 4级。作为案例研究 ,构建了结构和性能优化的多层感知器 ,评价了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脆弱性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研发网络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悦 杨乃定 +1 位作者 张延禄 冯丽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4,共6页
基于研发网络脆弱性的概念、表现特征和构成因素,从外部环境、内部结构、成员关系、网络治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序关系-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引入正态云模型提出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通过对Z... 基于研发网络脆弱性的概念、表现特征和构成因素,从外部环境、内部结构、成员关系、网络治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序关系-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引入正态云模型提出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通过对Z生物医药研发网络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识别出成员间产品竞争程度和风险规避能力两个关键脆弱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网络 脆弱性 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P的地铁站点网络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3
3
作者 许葭 宋守信 +1 位作者 袁朋伟 段晓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为准确判定地铁网络中各个站点的安全现状,建立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网络脆弱性评价模型。首先,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通道因素3个维度分析网络脆弱性的内涵,并依据复杂网络理论,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地铁站点的网络脆弱性评... 为准确判定地铁网络中各个站点的安全现状,建立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网络脆弱性评价模型。首先,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通道因素3个维度分析网络脆弱性的内涵,并依据复杂网络理论,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地铁站点的网络脆弱性评价体系。其次,基于ANP法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建立评价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系统为例,对其11项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依据该模型评定各个站点的网络脆弱性。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地铁网络整体安全状态良好,国贸站和七里庄站是脆弱性最高的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点 复杂网络 评价模型 网络脆弱性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网络脆弱性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月月 李晓娟 李璐璐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450-455,共6页
地铁已经成为民众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地铁一旦发生事故,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恢复运营.因此,为了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降低紧急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对地铁网络脆弱性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人、设、环、管”四个要素构建... 地铁已经成为民众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地铁一旦发生事故,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恢复运营.因此,为了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降低紧急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对地铁网络脆弱性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人、设、环、管”四个要素构建地铁网络脆弱性评价体系,对地铁网络脆弱性进行分析.以福州地铁二号线为例通过DEA模型评价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权重及有效指标.结果显示一级指标中“设”和二级指标乘客的行为与客流量大等方面对地铁网络脆弱性影响较为显著.根据分析结果对地铁网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降低地铁网络的脆弱性,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网络 脆弱性 评价体系 DEA模型 风险因素 有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脆弱性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自南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3年第8期107-111,共5页
通过研究智能电网脆弱性评价方案,发现评价过程中不需要任何人工介入和干预。同时,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分析4个不同数据来源,编制对应的数据模糊方案,主要包括采用10个神经网络模块和7个相同算法,最终得到7个[0,1]区间上的解模糊输出... 通过研究智能电网脆弱性评价方案,发现评价过程中不需要任何人工介入和干预。同时,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分析4个不同数据来源,编制对应的数据模糊方案,主要包括采用10个神经网络模块和7个相同算法,最终得到7个[0,1]区间上的解模糊输出值。其中,ERP和OA系统的输入数据采用模糊方案流程运行统计结果,设备节点的录波图数据以及电网拓扑量化数据采用基于TOPSIS的归一化模糊方案,输出解模糊方案采用去量纲线性投影方案将数据高保真地投影到[0,1]区间。相较以往涉及到诸多主观评价的评价方案,该方法的客观性和实时性更强,与其他大数据挖掘系统的数据整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网脆弱性 评价模型 TOPSIS 模糊神经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沈小燕 刘浩学 晏远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0-184,共5页
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降维功能对评价指标进行特征提取,选用合适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在建立多层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降维功能对评价指标进行特征提取,选用合适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在建立多层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MAT-LAB对企业安全现状进行实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优于其他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本文得到的综合模型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危险货物运输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的校园网脆弱性等级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思峰 任林 任立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网络脆弱性评价是有效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首要任务.分析了现有的评价技术的缺陷,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了校园网脆弱性等级评价模型,构建了灰色理论的评价架构,列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评分矩阵、三角权函数、灰色评价系数、权重矩阵、评价向量... 网络脆弱性评价是有效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首要任务.分析了现有的评价技术的缺陷,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了校园网脆弱性等级评价模型,构建了灰色理论的评价架构,列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评分矩阵、三角权函数、灰色评价系数、权重矩阵、评价向量矩阵和评价结论值,为校园网脆弱性等级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网络脆弱性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多媒体子系统脆弱性评价技术研究
8
作者 徐群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9-90,100,共3页
IP多媒体子系统(IMS)在带来网络融合以及业务提供能力增强的同时,也给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因而其脆弱性的研究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借鉴了通用脆弱性评分系统(CVSS)的思想提取IMS脆弱性评估的指标,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了... IP多媒体子系统(IMS)在带来网络融合以及业务提供能力增强的同时,也给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因而其脆弱性的研究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借鉴了通用脆弱性评分系统(CVSS)的思想提取IMS脆弱性评估的指标,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了IMS脆弱性等级评价模型。构建了灰色理论的评价架构,列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评分矩阵、三角权函数、灰色评价系数、权重矩阵、评价向量矩阵和评价结论值,为IMS脆弱性等级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网络脆弱性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评价指数体系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彬 黄海涛 +1 位作者 王涛 彭思远 《综合运输》 2023年第11期43-48,53,共7页
为把握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整体状况,本文参考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网络安全框架、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设计框架、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框架等通用型安全能力评价模型和特色行业安全能力评价模型,明确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评价... 为把握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整体状况,本文参考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网络安全框架、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设计框架、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框架等通用型安全能力评价模型和特色行业安全能力评价模型,明确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评价对象和评价原则,建立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评价体系,构建网络安全建设情况指数、网络安全运行能力指数、网络安全态势指数等评价模型,并引入专家调查法确定权重和指数加权分析法计算。该评价模型对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迭代建设、持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网络安全 评价指数 评价模型 安全风险
原文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郭白铁路专用线安全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红国 张鹏 雷艳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02,124,共5页
郭白铁路专用线基础设备落后,自然灾害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安全评价意义重大。由于BP神经网络对郭白铁路专用线安全评价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故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郭白铁路专用线安全评价模型。模型采用... 郭白铁路专用线基础设备落后,自然灾害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安全评价意义重大。由于BP神经网络对郭白铁路专用线安全评价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故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郭白铁路专用线安全评价模型。模型采用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算法,相较于常规算法,具有收敛快、计算精确和预测精度较高等优点。针对郭白铁路专用线自身的特殊性,建立一套便于赋值和贴合实际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增加了模型的可靠性。基于BP神经网络的郭白铁路专用线安全评价模型和通过模型预测出来的结果,为郭白铁路专用线科学的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BP神经网络 安全评价 模型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有效性评价
11
作者 鲁放 牛晨祎 李晓娟 《综合运输》 2025年第2期39-43,53,共6页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虽然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盲目修建将会给城市带来过度的财政负担,并产生资源浪费的问题。为了探究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有效性,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32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有...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虽然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盲目修建将会给城市带来过度的财政负担,并产生资源浪费的问题。为了探究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有效性,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32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有效性做出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模效率较高,纯技术效率相对较低,表明我国线网规模整体投入较为充足,但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同城市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应当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北京、上海、广州的网络规模已经成熟,深圳等城市还可以继续扩大规模,其他则需要控制规模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规模 有效性评价 三阶段DEA模型
原文传递
小区开放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的数学模型
12
作者 谭武霜 袁艺 雷怡 《数据挖掘》 2018年第1期9-16,共8页
本文运用了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评价模型、BA无标度网络模型和等效通行模型等对小区开放后对周边道路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首先分别考虑外部、内部影响因素对周围道路通行的影响,得出小区内部结构越复杂,开放程度越大,所处位置较偏远的小... 本文运用了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评价模型、BA无标度网络模型和等效通行模型等对小区开放后对周边道路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首先分别考虑外部、内部影响因素对周围道路通行的影响,得出小区内部结构越复杂,开放程度越大,所处位置较偏远的小区类型周边道路通行能力越好。然后在得到的最优内部影响指标下,获得了最佳小区结构下小区开放后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评价模型 BA无标度网络模型 Greenshields线性模型 等效通行模型 加权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经济
13
《运输经理世界》 2002年第8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指数平滑模型 土地适宜性评价 区城经济 公路建设管理 可行性研究 交通建设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电网脆弱性综合指标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9
14
作者 韩泽文 苏永清 +1 位作者 岳继光 张鲲鹏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9-94,共6页
为评估节点故障对电网的静态性能的影响,构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在由最大连通子集与网络平均效率组成的结构脆弱性指标,以及由失负荷比例与电网功率传输效率组成的功能脆弱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 为评估节点故障对电网的静态性能的影响,构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在由最大连通子集与网络平均效率组成的结构脆弱性指标,以及由失负荷比例与电网功率传输效率组成的功能脆弱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脆弱性综合指标。该方法克服了多种指标赋权时,主观性强、容易出现与实际数据不相符的现象。最后通过对IEEE-118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比较了随机、节点度、节点电气介数、传统线路介数以及线路电气介数5种不同的攻击对电网的脆弱性综合指标、各个单一指标的影响,同时验证了该综合指标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模型 脆弱性综合指标 熵值模糊综合评价 IEEE-118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