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否促进中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
1
作者 张灵雅 《四川冶金》 CAS 2024年第4期6-11,34,共7页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已经成为了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抓手。同时,资源要素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条件,在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城市创新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2006~2019年中部省份80个地级市十四年的数据,旨在研究产...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已经成为了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抓手。同时,资源要素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条件,在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城市创新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2006~2019年中部省份80个地级市十四年的数据,旨在研究产业专业化集聚和中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揭示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渠道和机制,探讨要素配置扭曲和科技人才集聚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形成对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城市创新水平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集聚 城市创新水平 要素配置扭曲 科技人才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方向能否带动边缘城市的崛起?——基于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元化集聚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宗斌 杨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84,共15页
从边缘城市产业的集聚方向切入,采用2003年至2015年179个边缘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元化集聚对边缘城市崛起的影响作用。结论表明,边缘城市产业专业化集聚度越高越容易崛起。采用边缘城市坡度与边缘城市新成立的公司数... 从边缘城市产业的集聚方向切入,采用2003年至2015年179个边缘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元化集聚对边缘城市崛起的影响作用。结论表明,边缘城市产业专业化集聚度越高越容易崛起。采用边缘城市坡度与边缘城市新成立的公司数交互项为产业专业化集聚的工具变量,有效解决了内生性问题。距离异质性检验发现距离核心城市超过200km后,边缘城市更应当选择“独善其身”的产业专业化集聚;城市规模异质性检验显示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于城市规模在50万-100万人口之间的城市影响作用最大。从要素积累效应进行机制分析,产业专业化集聚主要发挥劳动力蓄水池和创新要素共享的作用。从产业集聚方向的外部性分析,边缘城市产业专业化集聚促进本地城市崛起,而两种产业集聚方向都对边缘城市的邻近城市带来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元化集聚 边缘城市 核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基于我国省际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丹 于渤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32,共15页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双重压力,亟须依托高技术集聚塑造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有效应对挑战的关键。本文以我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区域创新环境要素探索了高技术产业专业...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双重压力,亟须依托高技术集聚塑造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有效应对挑战的关键。本文以我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区域创新环境要素探索了高技术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多元路径与复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能够通过“专业化集聚—研发资金主导型”“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下多维度协同型”“创新资源—多样化集聚/政府支持—数字经济协同型”3种路径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路径存在地区异质性;依赖于特定创新环境,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具有协同效应而非此消彼长;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等效替代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结论有效揭示了两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环境因素联动匹配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复杂机理,扩展了现有研究,使理论充分对话实践,为不同省市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针对性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 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环境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多维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张雯熹 吴群 +1 位作者 王博 黄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110,共11页
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城镇化进程的紧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从城市经济学理论出发,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分析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应用... 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城镇化进程的紧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从城市经济学理论出发,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分析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应用2003-2015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对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动态面板模型,从全行业-全国、全行业-三大区域、分行业-全国、分行业-三大区域的不同维度,考察分析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化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①从全行业-全国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都能够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②从全行业-三大区域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更受益于多样化集聚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更受益于专业化集聚的影响。③从分行业-全国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工业专业化集聚对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④从分行业-三大区域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服务业专业化集聚能够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工业专业化集聚能够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可见,在不同的行业或区域中,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化影响。因而,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应根据战略需要,立足于分行业或分区域的阶段特征,制定实施差别化的产业集聚政策,由此才能够针对性、有效性地提升区域要素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样化集聚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多维度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产业集聚、要素流动与区域工业化——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新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何雄浪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5,89,共11页
文章扩展了贸易成本的范围,认为贸易成本不仅包括产品运输成本,而且也包括要素流动成本,并引入前后向产业联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可解的中心—外围模型,并探讨了在各种条件下相应的经济学含义,认为在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对... 文章扩展了贸易成本的范围,认为贸易成本不仅包括产品运输成本,而且也包括要素流动成本,并引入前后向产业联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可解的中心—外围模型,并探讨了在各种条件下相应的经济学含义,认为在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对落后地区的技术支持必不可少,并应重视区域间产业发展的互动,否则,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难以有效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产业集聚 要素流动 区域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类型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多重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武 姚保帅 黄蕊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56-62,共7页
基于敏感指数法对我国2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韧性进行了测算,并考察了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元化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抗冲击时期,产业多元化集聚,尤其是相关产业多元化集聚能够增强城市经济韧性,而产业专业化集聚则没... 基于敏感指数法对我国2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韧性进行了测算,并考察了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元化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抗冲击时期,产业多元化集聚,尤其是相关产业多元化集聚能够增强城市经济韧性,而产业专业化集聚则没有正向作用。相比之下,在恢复调整期,产业专业化集聚可以提高城市经济韧性,而产业多元化集聚,特别是相关产业多元化集聚则没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专业化与多元化集聚相互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取决于二元产业集聚的类型,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元化集聚 城市经济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经济韧性与产业集聚之间的交互效应
7
作者 白积洋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52-64,129,共14页
利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探索中国2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产业集聚专业化和多元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双向关系及其空间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存在紧密的双向正相关关系,意味着专业化集聚不仅能提升城市经济的... 利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探索中国2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产业集聚专业化和多元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双向关系及其空间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存在紧密的双向正相关关系,意味着专业化集聚不仅能提升城市经济的韧性,同时,一个城市经济韧性的增强也会吸引更多的专业化产业集聚。然而,多元化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却呈现出相反的关系。此外,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也不容忽视,这意味着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和经济韧性不仅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产业集聚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城市经济韧性的增强既依赖于本地产业集聚的专业化,也受益于周边地区产业集聚的多元化。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污染、市场消费、空间质量、技术支撑等因素对产业集聚和城市经济韧性的相互作用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对外开放并未起到预期的促进作用。不同经济区位和地理位置的城市在影响因素上也有所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专业化产业集聚 多样化产业集聚 交互效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环境规制为调节变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慧 邓又一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69,共8页
基于外部性理论,利用2009—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全样本和区域分样本两方面探讨了工业产业专业化集聚与相关多样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存在空间相关... 基于外部性理论,利用2009—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全样本和区域分样本两方面探讨了工业产业专业化集聚与相关多样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性,分别呈现出“一损俱损”“荣辱与共”“一荣俱荣”的城市群特征;工业产业专业化集聚和相关多样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有影响,且环境规制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但对于不同的研究样本,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对于处在“一损俱损”“荣辱与共”阶段的城市群,应聚焦主要问题,通过发展主要方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向“一荣俱荣”城市群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相关多样性 外部性理论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产业集聚与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瑞霞 王攀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3年第4期21-34,共14页
本文借助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所覆盖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检验了数字金融对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 本文借助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所覆盖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检验了数字金融对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其边际影响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现阶段产业专业化集聚是数字金融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而产业多样化集聚的作用不显著;数字金融的各个维度都对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影响,但金融数字化服务程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需要借助产业专业化集聚发挥作用,而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则直接作用于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鼓励欠发达地区的传统金融服务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在产业承接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提高数字金融在欠发达地区的覆盖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产业专业化集聚 中介作用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
10
作者 林木西 雷智中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6-70,共5页
随着人口红利衰减等因素影响,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技术创新型转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关键问题。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指标,而城市群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素会产生直接影响。利用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模型定... 随着人口红利衰减等因素影响,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技术创新型转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关键问题。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指标,而城市群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素会产生直接影响。利用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模型定量测算不同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趋势,并计量检验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变化趋势,产业专业化集聚以促进技术效率变化为主要途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样化集聚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国OFDI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倩倩 杨蕾 《对外经贸》 2020年第10期16-21,共6页
基于双重产业集聚视角,以中国2010-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理论和实证结合以及整体和局部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位数回归、全样本回归和东南沿海地区回归,分析了OFDI对母国不同产业集聚形式的影响因子以及在不同产业集聚视角... 基于双重产业集聚视角,以中国2010-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理论和实证结合以及整体和局部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位数回归、全样本回归和东南沿海地区回归,分析了OFDI对母国不同产业集聚形式的影响因子以及在不同产业集聚视角下OFDI对母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和影响路径。结果表明:OFDI会产生积极的母国产业专业化集聚效应和消极的产业多样化集聚效应;从全国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比产业多样化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而OFDI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抑制母国的技术创新发展;从东南沿海地区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比产业多样化集聚对技术创新的抑制效果大,而OFDI通过产业集聚对母国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样化集聚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5
12
作者 殷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1-135,共5页
数字金融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引擎。基于此,文章利用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和递归效应模型检验数字金融是否通过产业集聚途径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1)数字金融对全... 数字金融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引擎。基于此,文章利用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和递归效应模型检验数字金融是否通过产业集聚途径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1)数字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其中,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以及使用深度均通过降低产业专业化集聚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而数字化程度通过增加产业专业化集聚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通过增加产业多样化集聚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覆盖广度 使用深度 数字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妍 薛腾鹿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4-67,共4页
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分维度来看,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对城乡居民消费升... 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分维度来看,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有促进作用。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电商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电商产业多样化集聚发展体系、打造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机制以及构建城乡居民消费一体化生态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产业集聚 城乡居民消费升级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样化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两广城市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璐 《当代经济》 2012年第23期109-111,共3页
本文以两广地区3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各个城市的专业化系数与多样化系数,通过构建包含知识溢出效应的城市产出模型,实证检验了两广地区城市的知识溢出效应,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 专业化产业集聚 多样化产业集聚 MAR溢出 Jacobs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皮雪琴 《现代营销(上)》 2022年第2期71-73,共3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理念加快了产业集聚的形成。本文利用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多样化和专业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多样化和专业化都显... 绿色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理念加快了产业集聚的形成。本文利用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多样化和专业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多样化和专业化都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通过计量分析法论证产业专业化集聚和专业多样化集聚分别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后基于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在区域内产业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样化集聚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洁 汪甜甜 陈浩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2-61,共10页
本文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产业集聚模式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存在互相影响的作用规律,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独立... 本文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产业集聚模式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存在互相影响的作用规律,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独立效应分别表现出不显著和显著促进的特征,协同效应依次起到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作用,而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均不显著;进一步引入城市规模的虚拟变量,多样化产业集聚至少对中等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的一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专业化产业集聚只对小城市释放了经济发展红利。因此在比较优势下,中等及以上城市应选择多样化的产业集聚模式,“小而精”的专业化产业集聚模式与小城市发展更为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产业集聚 多样化产业集聚 人口规模 经济发展 联立方程 城市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题城市创业活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基于企业多样化与产业专业化视角
17
作者 柳卸林 郭鹏 +1 位作者 吉晓慧 常馨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基于创业知识溢出理论与集聚经济研究,以2015-2021年中国内地GDP100强城市为样本,建立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重点探究城市创业活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剖析企业多样化集聚、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创业活动与地区经济发展关... 基于创业知识溢出理论与集聚经济研究,以2015-2021年中国内地GDP100强城市为样本,建立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重点探究城市创业活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剖析企业多样化集聚、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创业活动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城市创业活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企业多样化集聚能够强化城市创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创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于中部地区没有表现出相同作用;③产业专业化集聚抑制城市创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业 经济发展 企业多样化集聚 产业专业化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竞争、产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发展--基于269个地级市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方杏村 张寒寒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3-41,共9页
以2007-2019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城市绿色发展,同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税收竞争、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发展影响。结果表明:(1)在经济距离权重和反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我国城市绿色发... 以2007-2019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城市绿色发展,同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税收竞争、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发展影响。结果表明:(1)在经济距离权重和反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我国城市绿色发展呈现正向溢出效应。(2)税收竞争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专业化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多样化产业集聚通过与税收竞争的交互项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影响,不利于城市绿色发展。(3)东部地区的税收竞争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税收竞争却对绿色发展表现出抑制作用;专业化产业集聚不利于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但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绿色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竞争 专业化产业集聚 多样化产业集聚 城市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产业集聚、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 被引量:23
19
作者 何雄浪 李国平 《经济学(季刊)》 2007年第4期1021-1040,共20页
本文扩展了贸易成本的范围,认为贸易成本不仅包括产品运输成本,而且也包括要素流动成本,并引入前后向产业联系,认为中间产品使用及种类的增加所创造的成本和需求联系效应有利于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文章发展了可解的... 本文扩展了贸易成本的范围,认为贸易成本不仅包括产品运输成本,而且也包括要素流动成本,并引入前后向产业联系,认为中间产品使用及种类的增加所创造的成本和需求联系效应有利于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文章发展了可解的中心一外围模型,并探讨了在各种条件下相应的经济学含义,认为在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对落后地区的技术支持必不可少,重视区域间产业发展的互动,否则,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难以有效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产业集聚 空间成本 区域工业化
原文传递
城市规模、产业集聚模式选择与城市经济效率
20
作者 黄阳平 甘景丰 林欣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38,共19页
大城市的规模继续扩大真的不利于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吗?不同规模的城市应该发展何种产业集聚模式呢?本文以2003-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先负后正... 大城市的规模继续扩大真的不利于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吗?不同规模的城市应该发展何种产业集聚模式呢?本文以2003-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先负后正的U型关系,由负转正的平均城市规模为174万人。第二,专业化集聚程度的提高加强了规模-效率间的U型关系,城市规模小于129万人时,规模对效率的抑制作用得到增强,规模大于129万人时,促进作用得到增强。多样化集聚程度的提高减弱了规模-效率间的U型关系,城市规模小于237万人时,规模对效率的抑制作用得到减弱,规模大于237万人时,促进作用得到减弱。第三,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直接影响分别是城市规模开口向上和向下的二次函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如何更合理配置人口资源、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提高城市经济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样化集聚 城市经济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