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产品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基于产品工艺假定的再测算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宇 李欣蓓 +1 位作者 孟渤 周梅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190,共19页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CO_(2)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但中国官方能源数据为产业维度,投入产出表为产品口径,已有研究常混淆产业与产品排放,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基础排放数据核算存在偏差。对此,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创新地提出了基于产品工艺假...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CO_(2)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但中国官方能源数据为产业维度,投入产出表为产品口径,已有研究常混淆产业与产品排放,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基础排放数据核算存在偏差。对此,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创新地提出了基于产品工艺假定将产业排放量转化为产品排放量的方法(产品法),比较和分解了能源消耗法(能耗法)、产业工艺假定法(产业法)与该方法的核算差异,揭示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对于纯产品部门,三种方法核算的CO_(2)排放量相同,没有次要产品的扰动,产业部门的能源数据与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口径一致。对于混合产品部门,核算存在显著差异;能耗法与产业法会低估高排放部门的排放,高估中低排放部门的排放;以主要排放部门为例,非金属矿物制造、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高排放部门平均被低估5608万吨(2.6%)和10121万吨(4.6%)CO_(2)排放;煤炭采选产品、石油炼焦和核燃料加工品、化学产品等中低排放部门平均被高估2538万吨(14.3%)和3104万吨(17.5%)CO_(2)排放。进一步分析显示,核算差异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中的产品来源和生产关联部门的排放差距。基于此,本文建议在构建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产品部门CO_(2)排放清单时,注意数据口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排放核算 投入产出模型 产品工艺假定 产业工艺假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