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产业碳排放量估算与预测:以江苏省为例
1
作者 王经政 秦小丽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
文章提出区域产业碳排放量估算与预测模型构建的三步法,并以江苏省为例,研究表明:(1)现阶段江苏省第二产业碳排放量绝对占比仍很高,但相对占比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减少的碳排放量未能抵消第三产业增加的碳排放量,使得江苏省产业整体碳排... 文章提出区域产业碳排放量估算与预测模型构建的三步法,并以江苏省为例,研究表明:(1)现阶段江苏省第二产业碳排放量绝对占比仍很高,但相对占比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减少的碳排放量未能抵消第三产业增加的碳排放量,使得江苏省产业整体碳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江苏省第一、第二产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柴油、原煤、焦炭等高碳能源,第三产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汽油、柴油等低碳能源。(2)自“十五”以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是推动江苏省碳排放的主要正向驱动因素,经济发展和能源强度是引起碳排放量变化的最重要的正向和负向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调整缓解了碳排放压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较强的协同作用。(3)通过三步法构建的产业碳排放量估算与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高速发展的情景下,江苏省可提前实现碳达峰且有望如期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碳排放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经济增长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响应的产业碳排放差异化及传递效应研究
2
作者 田秀杰 李洋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为研究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进度,以农业和工业大省黑龙江为例,从全面多维的视角,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选取诸如农业活动、农用物资投入和工业过程等具有针对性的指标对三大产业碳排放进行测算,系统分析各产业碳排放的发展趋势和差异性... 为研究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进度,以农业和工业大省黑龙江为例,从全面多维的视角,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选取诸如农业活动、农用物资投入和工业过程等具有针对性的指标对三大产业碳排放进行测算,系统分析各产业碳排放的发展趋势和差异性。再通过Tapio脱钩、库兹涅茨曲线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产业碳达峰和传递效应展开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三大产业碳排放差异显著:一产和三产已经处于达峰阶段,二产将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经济规模、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一产、二产碳排放的传递效应高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碳排放 产业差异化 Tapio模型 库兹涅茨曲线 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脱钩弹性及驱动因素——基于Tapio脱钩模型与LMDI分析
3
作者 李汝晴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2-89,共8页
新发展阶段,明晰烟草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联,厘清烟草碳减排路径,将助力推动烟草领域“双碳”进程。基于2000—2021年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测算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系,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新发展阶段,明晰烟草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联,厘清烟草碳减排路径,将助力推动烟草领域“双碳”进程。基于2000—2021年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测算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关系,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对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2000—2021年中国烟草产业碳排放与产业增长的脱钩状态相对稳定,大多呈现衰退脱钩现象。亩产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而碳排放强度效应和生产规模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建议增加烟草行业的科研投入、优化烟草产业结构、提高亩产效益、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模、推进绿色科技革新等方面开展烟草行业碳减排工作,推动低碳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产业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LMDI模型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分析——以金属矿采选业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阳阳 王琴梅 《财经理论研究》 2013年第2期40-46,共7页
产业低碳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金属矿采选业为例来研究产业低碳化的实现路径。首先在Tapio脱钩指标基础上构建LYQ分析框架,然后对2001-2010年我国金属矿采选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进行因果链分解和指标测评。... 产业低碳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金属矿采选业为例来研究产业低碳化的实现路径。首先在Tapio脱钩指标基础上构建LYQ分析框架,然后对2001-2010年我国金属矿采选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进行因果链分解和指标测评。实证结果显示多数年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弱脱钩状态,其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起了主要作用,而价值创造弹性成为阻碍脱钩的主要因素,因此这两大行业未来应主要在大力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品上做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弹性 LYQ分析框架 金属矿采选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环境规制与生猪产业碳排放 被引量:1
5
作者 谭莹 李嘉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1期204-211,共8页
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省份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在财政分权的影响下对生猪产业的碳排放量产生的中介效应和门限效应。结果表明:第一,环境规制在财政分权的影响下有着显著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第二,环境规制中介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 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省份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在财政分权的影响下对生猪产业的碳排放量产生的中介效应和门限效应。结果表明:第一,环境规制在财政分权的影响下有着显著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第二,环境规制中介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全国空间层面上呈现“东严西松”的特征;第三,环境规制在不同程度的财政分权下也存在异质性特征。研究就此提出控制财政分权程度、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达到畜牧碳减排节能环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规制 生猪产业碳排放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贡献 被引量:2
6
作者 江文渊 曾珍香 张征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59,共8页
[目的]综合考虑"水—土—能—碳"相互关系,研究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贡献,为天津市减排决策制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对天津市产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将水土资源因素引入Kaya恒等式,运用LMDI模型计算产业碳排放各影响因素的贡... [目的]综合考虑"水—土—能—碳"相互关系,研究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贡献,为天津市减排决策制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对天津市产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将水土资源因素引入Kaya恒等式,运用LMDI模型计算产业碳排放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结果]2004—2018年天津市各产业碳排放均呈现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水资源经济产出、人口数量促进天津市各产业碳排放,且前者为主要促进因素,水土资源因素抑制各产业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促进农业碳排放,而抑制其他产业碳排放,人均用地面积抑制农业碳排放,而促进其他产业碳排放;水土资源因素对各产业碳排放影响的变化与水土资源匹配度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单位用地面积用水量越多,其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越大。[结论]为实现节能减排,应发展节水产业,优化城市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发挥水土资源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碳排放 水土资源匹配度 LMDI模型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AP模型的云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碳排放影响情景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邓明翔 李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6-794,共9页
基于LEAP模型,通过设定经济技术情景方案,评估了云南省2012~2050年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参考情景相比,2050年云南产业碳排放在供给侧改革情景下将减少4.9亿t,但仍不能实现2030年左右达峰的减... 基于LEAP模型,通过设定经济技术情景方案,评估了云南省2012~2050年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参考情景相比,2050年云南产业碳排放在供给侧改革情景下将减少4.9亿t,但仍不能实现2030年左右达峰的减排目标;云南产业碳排放在未来将更加集中于电力、金属压延加工、非金属制品、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五大高碳产业部门,其中交通运输部门的贡献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其他部门的贡献率都呈下降趋势;七大高碳能源的产业碳排放贡献率高达96%,并保持相对稳定,其中煤炭类能源的贡献率将持续降低,而石油制品和天然气的贡献率将持续升高.为了实现低碳转型,云南省应加大总量控制目标的实施力度,重点加强交通运输部门的供给侧改革,并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同时提高其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碳排放 情景分析 LEAP模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A的产业碳排放关联及传导网络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小曼 张帅 袁长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9-236,共8页
为探究中国产业部门碳排放的关联及传导网络结构特征。基于2005、2010和2014年投入产出表及碳排放数据,利用未加权和加权前后向关联效应探究产业碳排放关联,并在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个体及整体网络特征... 为探究中国产业部门碳排放的关联及传导网络结构特征。基于2005、2010和2014年投入产出表及碳排放数据,利用未加权和加权前后向关联效应探究产业碳排放关联,并在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个体及整体网络特征。结果表明:(1)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及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产业未加权及加权前后向关联程度较大,承担着主要的溢出作用。(2)2005-2014年,产业碳排放的传导网络复杂性呈现下降趋势,但外部关联特性逐渐上升。(3)依据各产业部门在产业碳排放传导网络中的作用,可以将其划分为“经纪人”、“净溢出”、“净收益”和“双向溢出”4个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关联 产业碳排放传导网络 SNA 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影响研究
9
作者 冉紫衣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8期131-134,共4页
基于2003—2018年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的空间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2003—2... 基于2003—2018年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的空间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2003—2018年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平均每年增加249.9μg/m^(3);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在2003年的莫兰指数为0.186,2018年为0.014,在空间呈现出"东重西轻""南矮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表现出负向单调关系,技术水平与碳排放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分解分析的产业部门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以湖南为例
10
作者 杨顺顺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6期97-102,110,共7页
产业部门碳排放控制是区域低碳转型的关键。基于2007—2017年湖南投入产出表,从需求侧视角对湖南产业部门碳排放增量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7年湖南产业部门碳排放由1.95亿t增长至2.86亿t,但年均增长率由6.33%下降至1.52... 产业部门碳排放控制是区域低碳转型的关键。基于2007—2017年湖南投入产出表,从需求侧视角对湖南产业部门碳排放增量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7年湖南产业部门碳排放由1.95亿t增长至2.86亿t,但年均增长率由6.33%下降至1.52%。湖南产业部门碳增长主要受投资扩张效应影响,其次是消费拉动效应和流出变动效应,2012年后居民消费拉动效应的影响效力增长较快;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流入替代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目前能源结构效应仍较弱地促进碳增长,生产结构效应在2012年后由碳削减作用转变为碳增长作用。2012—2017年,湖南28个产业部门中有10个部门碳排放变动超过500万t,其主要受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影响,而技术进步相关因素的影响相对偏弱。研究结论可为湖南低碳转型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解分析 产业部门排放 驱动因素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产业碳排放的小尺度空间分布 被引量:10
11
作者 薛磊 李琦 刘帅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88-1198,共11页
基于城市乡镇街道空间单元及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定量方法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市2004和2008年第二、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市第二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变化不大,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第三产业的碳排放总... 基于城市乡镇街道空间单元及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定量方法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市2004和2008年第二、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市第二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变化不大,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第三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则有明显的增长,空间上呈现内城区碳排放值较高、且向外围圈层扩散的趋势;第三产业中分配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碳排放量较高,2008年分配性服务业碳排放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城市近郊区,生产性服务业碳排放的高值区分布于高端服务业较为集聚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碳排放 小尺度 空间分布 能源消费 北京市
原文传递
供地控制指标引导产业碳排放的效率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游和远 吴次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6-141,155,共7页
基于DEA模型,构建供地控制指标引导产业碳排放效率分析的投入产出指标,并计算得到杭州市26个产业部门的总效率、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结果表明:供地控制指标引导产业碳排放的总效率普遍较低,其中仅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基于DEA模型,构建供地控制指标引导产业碳排放效率分析的投入产出指标,并计算得到杭州市26个产业部门的总效率、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结果表明:供地控制指标引导产业碳排放的总效率普遍较低,其中仅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供地控制指标引导产业碳排放的技术效率相对较理想,其中11个行业的技术效率为1;供地控制指标引导产业碳排放的规模效率无效是导致总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规模效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主要分布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针对效率上的缺陷,对25个行业进行低碳引导产业碳排放的供地投入产出优化,并根据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不同特征,设计低碳引导产业碳排放的供地策略,从而促进不同产业部门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地控制指标 产业碳排放 效率 DEA 杭州
原文传递
江苏省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评价
13
作者 江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8期4-7,共4页
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江苏省2018~2022年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创新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均对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 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江苏省2018~2022年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创新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均对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技术创新等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隐含碳排放效率。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与规划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并制定有效措施,以推动能源节约和减排、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并保持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以提升江苏省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第三产业隐含排放效率 DEA模型 技术创新 政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基于西北5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艳芳 栗新巧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430,共7页
运用西北5省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产业碳排放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与产业碳排放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①从总量来看,1999—2010年西北5省产业碳排放量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碳... 运用西北5省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产业碳排放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与产业碳排放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①从总量来看,1999—2010年西北5省产业碳排放量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碳排放量分别从1999年的3.22×107t、3.05×107t、7.80×106t、1.12×107t和3.02×107t增加到2010年的1.24×108t、6.86×107t、2.15×107t、5.76×107t和9.29×107t,从2008年起,陕西省的碳排放量开始高于全国平均值。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也呈现出波动增加趋势,宁夏的人均碳排放量在不同年份均高于其他4省。②从空间来看,西北5省之间的产业碳排放量存在内部差异,其排序为:陕西>新疆>甘肃>宁夏>青海。③西北5省产业碳排放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有某种相似之处,共同表现出:经济效应>人口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④不同影响因素对产业碳排放量的关联度存在省际之间的差异,人口效应表现为:宁夏>甘肃>新疆>青海>陕西,经济效应表现为:新疆>宁夏>青海>陕西>甘肃,结构效应表现为: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技术效应表现为:宁夏>青海>新疆>陕西>甘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 灰色关联分析 产业碳排放 影响因素 西北5省
原文传递
产业碳排放强度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子龙 王丹丹 邱士雷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3年第8期21-35,共15页
利用Laspeyres法,LMDI法和IO-SDA模型分别构建了产业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能源结构因素、能耗强度因素、经济结构因素、最终需求因素对国民经济35个产业部门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规律及贡献大小.结果表明:1)能... 利用Laspeyres法,LMDI法和IO-SDA模型分别构建了产业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能源结构因素、能耗强度因素、经济结构因素、最终需求因素对国民经济35个产业部门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规律及贡献大小.结果表明:1)能耗强度是推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致使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上升的主要因素为最终需求的不断上升,能源结构与经济结构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具有波动性.2)推动产业碳排放强度变动的主要因素也是能耗强度,能源结构与经济结构对其影响贡献相对较小.能耗强度下降致使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能源结构调整使得碳排放强度逐渐趋于负效应方向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碳排放强度先上升而后趋于下降.3)研究期限内各产业部门碳排放强度均不断降低,年平均降低率在5%左右.能源结构、能耗强度和经济结构对各产业碳排放强度影响波动规律具有一致性,其影响效果均为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周期约为6-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peyres法 LMDI法 IO-SDA模型 产业碳排放强度 因素分解
原文传递
郑州市不同产业的碳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丽朋 唐军 +3 位作者 赵荣钦 刘秉涛 丁明磊 张战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2-88,共7页
产业碳排放是区域主要碳排放源。为了解不同产业碳排放的特征,为企业碳核查及碳交易提供数据支撑,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对2000—2011年的产业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对产业碳排放强度及碳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郑州市产业碳... 产业碳排放是区域主要碳排放源。为了解不同产业碳排放的特征,为企业碳核查及碳交易提供数据支撑,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对2000—2011年的产业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对产业碳排放强度及碳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郑州市产业碳排放量增长迅速。产业碳排放量由2000年的613.87万t增长到2011年的2 010.52万t,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率为11.6%,其中制造业(特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是产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郑州市产业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2005年产业碳排放强度为1.95 t/万元,2011年下降到1.31 t/万元,下降率为18.74%;部分行业碳排放强度呈增加趋势,如塑料品制造业2011年的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的增加了约4倍。3郑州市产业碳减排潜力巨大。2050年,低碳情景下的产业碳排放量为5 072.26万t,比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量减少了814.14万t,碳减排比例约为13.83%。4低碳情景下的产业碳排放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基准情景下的。低碳情景下的产业碳排放于2038年达到峰值(5 324.14万t),基准情景下的产业碳排放于2046年达到峰值(5 914.37万t)。5为推动城市低碳转型,郑州市要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改造传统制造业,改善能源结构,限制高耗能产业行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些结论可为郑州市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碳排放 减排潜力 郑州市 情景下 基准情景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动态研究——基于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峰 胡剑波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7-87,共11页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在开放条件下,根据Kaya恒等式,运用非竞争型I-O模型和LMDI分解模型,考察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对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的贡献值与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除2015—2017年外,规模效应和总效应的贡...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在开放条件下,根据Kaya恒等式,运用非竞争型I-O模型和LMDI分解模型,考察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对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的贡献值与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除2015—2017年外,规模效应和总效应的贡献值均为正,强度效应的贡献值为负,而结构效应的影响不是单一方向的;规模效应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从28个产业部门来看,所有产业部门规模效应的贡献值均为正,而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近年来,越来越多产业部门总效应的贡献值为负;在不同时间段,产业部门三种效应的贡献率及其排名变化较大。从三次产业来看,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强度效应以及总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规模效应的贡献率始终位居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部门隐含排放 影响因素 非竞争型I-O模型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碳排放演变特征与低碳发展研究
18
作者 袁欣萌 秦金玉 +3 位作者 崔嘉慧 侯丽娜 叶俊兰 陈夏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3期7-9,共3页
探究山东省各行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对制定行业低碳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双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6大行业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IPCC碳排放核算体系、Tapi 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探究。实... 探究山东省各行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对制定行业低碳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双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6大行业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IPCC碳排放核算体系、Tapi 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探究。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997~2017年,山东省碳排放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增长速度先快后缓。(2)工业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与山东省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一致。(3)6大行业碳排放与经济脱钩情况:农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趋势为扩张负脱钩-衰退脱钩;工业主要呈现弱脱钩状态;建筑业由负脱钩转向正脱钩;交运仓储业弱脱钩趋势明显;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由连接转向正脱钩;生活消费和其他在部分间达到强脱钩。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山东省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对山东省低碳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碳排放 经济增长 Tapio脱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视角下的低碳石化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19
作者 王荣栋 王进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25年第2期64-67,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全球各国正积极行动以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石化产业碳排放比例高,产业仍处于增长期,有增碳需求,实现“双碳”目标面临重大挑战。为提高领域内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起点、避免重复研发导致科研资源浪费,本文...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全球各国正积极行动以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石化产业碳排放比例高,产业仍处于增长期,有增碳需求,实现“双碳”目标面临重大挑战。为提高领域内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起点、避免重复研发导致科研资源浪费,本文通过梳理石化产业发展现状、透视低碳石化竞争环境、洞悉低碳石化发展方向等维度,为创新主体技术研发路线优化、专利技术壁垒识别等高质量技术创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主体 石化技术 路线优化 中和 产业碳排放 资源浪费 重大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征集《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产业碳排放》标准参编单位的函
20
作者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第12期9-10,共2页
各有关单位:经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批准,《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产业碳排放计算》协会标准正式列为计划项目,为保质保量圆满完成标准制定任务,使标准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和可操作,现面向全国业内有关单位公开征集标准制定工作组成... 各有关单位:经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批准,《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产业碳排放计算》协会标准正式列为计划项目,为保质保量圆满完成标准制定任务,使标准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和可操作,现面向全国业内有关单位公开征集标准制定工作组成员,参与标准制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橡胶 标准制定工作 废轮胎 参编单位 协会标准 产业碳排放 排放计算 轮胎循环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