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园区经济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企业集群——两个案例的启示 |
武盈盈
陈俊科
周衍平
|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2
|
都市圈产业组织形式的研究 |
陈跃刚
吴艳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3
|
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电信产业组织形式调整 |
张秋红
刘国亮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4
|
铁路长期垄断经营的原因及其产业组织形式 |
谢从军
|
《技术经济》
|
2005 |
0 |
|
5
|
浅谈入世后我国农业的潜在优势和新产业组织形式 |
聂洪光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6
|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组织形式及其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 |
姜长云
|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7
|
“公司加农户”: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创新——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层面的分析 |
黄祖辉
郭红东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7 |
7
|
|
8
|
空间性交易成本:产业组织空间形态的演变 |
鲍伶俐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9
|
对产业组织的重新阐述——基于熊彼得式经济分析的角度 |
李煜伟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
2006 |
2
|
|
10
|
崭新的视角 有益的探索——评《新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
于良春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1
|
运输产业组织特点对运输企业成本的影响——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的比较 |
颜军林
颜秀玲
张萍
|
《铁道经济研究》
|
2004 |
1
|
|
12
|
空间性交易成本:产业组织空间形态的演变 |
王春艳
鲍伶俐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3
|
试论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
李力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
1998 |
2
|
|
14
|
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产业组织研究(下) |
张晟立
|
《浙江统计》
|
2005 |
0 |
|
15
|
“入世”后我国农业产业组织战略探析 |
张友泰
|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6
|
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溯源 |
周兵
冉启秀
|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21
|
|
17
|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产业风险投资组织效率评价 |
王旭
刘国斌
|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8
|
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与集群政策 |
刘长全
李靖
朱晓龙
|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9
|
中小企业集群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邢孝兵
徐洁香
|
《山东经济》
|
2004 |
4
|
|
20
|
我国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证 |
陈晓静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