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7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产业融合水平——基于江苏省10个示范园区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苏国东 唐玲 +2 位作者 罗海蓉 梅雪莹 贾新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1-279,共9页
农村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产业融合水平,为园区提档升级提供科学建议。选取30个评价指标,建立包括目标层、项目层、因子层的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项目层中农业产业化权重值最... 农村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产业融合水平,为园区提档升级提供科学建议。选取30个评价指标,建立包括目标层、项目层、因子层的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项目层中农业产业化权重值最高,因子层中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覆盖率权重值最高。从评价结果来看,10个示范园区产业融合水平呈现稳步提升趋势,其中泰州市泰兴市、宿迁市泗阳县、苏州市吴中区、淮安市淮安区的评价综合得分均大于4分,说明产业融合水平较高。产业融合水平与总产值、主导产业产值及龙头企业数量呈正相关,且示范园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到2.5万元以上,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覆盖率均超70%,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以江苏省为例对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与示范园区实际建设情况相符,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示范园 评价指标 利益联结机制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农经规[2024]1723号)
2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5年第4期36-40,共5页
农业农村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乡村振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根据《政府投资条例》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的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乡村振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根据《政府投资条例》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的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专项管理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经 预算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美集团发挥综合优势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3
《上海农村经济》 2025年第3期19-20,共2页
近年来,上海郊区涌现了一批利用资源优势,采用“小切口、新打法”方式促进一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近期,市农业农村委秘书处会同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市乡研中心开展了调研,形成了《清美集团发挥综合优势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松林生态农业... 近年来,上海郊区涌现了一批利用资源优势,采用“小切口、新打法”方式促进一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近期,市农业农村委秘书处会同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市乡研中心开展了调研,形成了《清美集团发挥综合优势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松林生态农业园构建循环农业新模式成效初显》《拼多多发挥平台纽带作用助推农产品出村进城》三个典型案例,供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发展 生态农业园 纽带作用 上海郊区 农产品 综合优势 金山区 利用资源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法与策略——以阳泉城区为例
4
作者 候婕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3期112-118,共7页
以阳泉城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旅游资源、城乡融合基础条件、周边消费基础及政府扶持措施进行评估。然后对总体定位、空间布局及市场群体定位展开分析。基于发展潜力及定位分析,以百团大战遗址公园等为重点依托,开展... 以阳泉城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旅游资源、城乡融合基础条件、周边消费基础及政府扶持措施进行评估。然后对总体定位、空间布局及市场群体定位展开分析。基于发展潜力及定位分析,以百团大战遗址公园等为重点依托,开展规划布局。最后进行营销方式及保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阳泉城区旅游资源雄厚,发展潜力巨大;规划布局具有可操作性;营销方式实现性强,可充分保障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中共创建第一城 非遗文化 文旅综合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兵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5
作者 蒋子怡 郝焕霞 《山西农经》 2025年第5期180-183,共4页
乡村振兴依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产业融合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兵团农村产业融合目前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产业融合层次低、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不足、优质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市场... 乡村振兴依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产业融合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兵团农村产业融合目前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产业融合层次低、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不足、优质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市场主体利益链接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基于此,兵团应通过以下路径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夯实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推动融合利益合理分配,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坚持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促进兵团农业品牌健康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催生农业融合新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促进云南县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研究——基于云南111个县域面板数据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季良 刘磊 丁美玲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云南县域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数字乡村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建设,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模型,采用北大《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评价指...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云南县域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数字乡村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建设,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模型,采用北大《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评价指数,以2018—2020年云南省111个县域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云南县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数字乡村建设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化和农民现代信息化素养,可以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区域来看,滇中、滇西地区促进效应明显,而滇东和边境地区尚不显著。提出树立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观念、抓住数字乡村建设机遇、探索现代农村和新型农业新形态、统筹数字乡村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规模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玉军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农村产业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选择,其赋予了农业产业新动能、激发了农村发展新活力、拓展了农民增收新空间。江苏省镇江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表明,培养壮大融合主体、优化集聚融合要素、巩固创新融合模式、稳定完善融合机... 农村产业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选择,其赋予了农业产业新动能、激发了农村发展新活力、拓展了农民增收新空间。江苏省镇江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表明,培养壮大融合主体、优化集聚融合要素、巩固创新融合模式、稳定完善融合机制,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针对融合层次不高、主体功能不强、要素供给不足等问题,应从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推动生产要素跨界流动、促进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等方面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以期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全面振兴 江苏省镇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调节与门槛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兰祥 汤唐群 郑飞鸿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金融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从子维度来看,其覆盖广度作... 金融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从子维度来看,其覆盖广度作用最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对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调节效应,且这一调节效应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第三,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地区间具有异质性。据此提出,应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与农村产业的奇妙对话——评《电子商务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关军锋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广义上电子商务,不仅关注交易本身,而且涵盖了从前端的客户关系到后端的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的电子化业务过程。电子商务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还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在数字经济的浪潮... 广义上电子商务,不仅关注交易本身,而且涵盖了从前端的客户关系到后端的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的电子化业务过程。电子商务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还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值得指出的是,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还促进了产业的融合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客户关系 电子商务 商业模式 全球经济增长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电子化业务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耕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李建军 李硕 《古今农业》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农耕文化泛指与农耕生产相关的综合性的知识形态和文化表征,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显著的地域性、意义和价值的多层面性以及低成本的可叠加性等特征而具有强大的使能性,是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 农耕文化泛指与农耕生产相关的综合性的知识形态和文化表征,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显著的地域性、意义和价值的多层面性以及低成本的可叠加性等特征而具有强大的使能性,是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有力杠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同质化竞争等严峻挑战,亟需发挥农耕文化的赋能作用。农耕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行动策略可以概括为三大步骤,即“普查”“链接”和“激活”。通过对农耕文化的“普查”并将其与现代生活和乡村产业发展相“链接”,有助于“激活”农耕文化和农业农村资源的巨大潜能,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进而赋能乡村农工文旅产业融合创新,整体推动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赋能 链接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福祉效应研究
11
作者 王凯 赵燕 +1 位作者 谭佳欣 甘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4-226,共13页
探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对社会福祉的影响,对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析中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福祉效应。研究发现:第一... 探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对社会福祉的影响,对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析中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福祉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在时序上呈现“N”形波动演化特征,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社会福祉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凸显,形成以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为代表的高水平地区。第二,中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显著提升社会福祉水平,促进效应呈现“东北>东部>西部>中部”的异质性特征。第三,中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增进社会福祉,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此,提出了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福祉效应、增强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效应等建议,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和增进社会福祉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社会福祉 中介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赋能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评《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
12
作者 夏飞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在我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加速推动西部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是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然而,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高,严重制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产业融合发展 物流成本 理论与实践 陆海 战略需求 高质量发展 西部地区经济 地形复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健康科技趋势 推进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13
作者 张录法 《中国发展观察》 2024年第8期125-126,共2页
健康的重要性,不需赘述,是大家都熟知的“1”和“0”的关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后,大健康得到了极大关注和市场追... 健康的重要性,不需赘述,是大家都熟知的“1”和“0”的关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后,大健康得到了极大关注和市场追捧。但是,“大健康热”的背后,一直存在着一些隐忧。一方面,从民众观之,民众往往更看重的是医疗,更愿意为健康的末端买单,而预防、健康管理、康复等并未深入人心,因此,这个概念有被虚化的危险;另一方面,从产业观之,市场一度追捧的大健康,则往往成为无所不能的保健品或者改头换面的房地产等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发展 卫生与健康 民众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健康中国建设 房地产 保健品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策划为领统 谋定而后动——农林康旅产业融合发展之项目策划重要性
14
作者 宫斐 庞雪风 《广西林业》 2024年第8期38-41,共4页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振兴被列于首位,推动农林康旅产业融合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全面推进...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振兴被列于首位,推动农林康旅产业融合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国各地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不断涌现,项目策划、项目规划成为乡村振兴热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项目策划 全面振兴 党的十九大 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增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宁 王贵荣 +1 位作者 王福红 夏咏 《调研世界》 CSSCI 2024年第8期84-96,共13页
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对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测算,同时对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对甘肃省而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呈现整... 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对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测算,同时对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对甘肃省而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市级层面空间变化差异较大;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整体变化波动较大,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呈现由基本稳定到缓慢下降再到逐步上升的状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长期持续性影响,但对农民增收效应逐渐减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对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影响较小,主要促进了中等收入以上农民收入的提高。依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多方面提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农家乐旅游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润卿 罗娇霞 +1 位作者 陈政 刘益民 《经济师》 2024年第1期165-167,共3页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农家乐”这一新兴行业在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背景下出现。文章通过分析农家乐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的影响,并以湖南农家乐旅游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湖南农家乐旅...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农家乐”这一新兴行业在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背景下出现。文章通过分析农家乐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的影响,并以湖南农家乐旅游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湖南农家乐旅游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农家乐旅游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施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
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机制作用。研究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减少农业碳排放,对这一结果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机制作用。研究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减少农业碳排放,对这一结果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碳排放间起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数字经济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低财政支农区域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经济 农业碳排放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如何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18
作者 朱新宇 颜廷武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1,共13页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但不容忽视的是,科技与产业脱节仍是当前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问题。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但不容忽视的是,科技与产业脱节仍是当前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问题。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和进行稳健性分析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主要通过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两条路径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效果受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地区资源禀赋的约束,且农村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了门槛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如何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角度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视角下永州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19
作者 张姮 蒋仁州 胡红宇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3期87-89,共3页
该文基于供应链视角分析了永州市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永州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进而拓宽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标评价范围。该文通过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运用AHP法分析了影响农村产业融合的... 该文基于供应链视角分析了永州市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永州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进而拓宽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标评价范围。该文通过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运用AHP法分析了影响农村产业融合的因素,并在分析永州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湖南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和分析结果,得出了永州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全省所处的水平和地位,并提出了永州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旨在提升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州市 供应链 产业融合发展 评价体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产业链 做活竹文章——桃江县全力推进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合群 李盛姣 尹进 《林业与生态》 2024年第1期14-15,共2页
桃江县拥有竹林面积7.67万公顷,居全国第三,湖南第一。近年来,该县抢抓国家推动竹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机遇和“以竹代塑”等市场“东风”,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千亿竹产业的部署,以竹产业为核心,融文化、旅游、体育、大健康等产业... 桃江县拥有竹林面积7.67万公顷,居全国第三,湖南第一。近年来,该县抢抓国家推动竹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机遇和“以竹代塑”等市场“东风”,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千亿竹产业的部署,以竹产业为核心,融文化、旅游、体育、大健康等产业于一体,全力推进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发展 政策机遇 产业 竹林面积 全力推进 产业 桃江县 产业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