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用融合式《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校企合作课程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曾德全 胡一明 +4 位作者 张培志 刘颖 艾田付 梁成成 谢冬福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12期168-174,共7页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学科体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其课程具有知识面广且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教师为中心、知识碎片化、偏重理论化、与前沿脱节的问题,难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人才。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学团队开...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学科体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其课程具有知识面广且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教师为中心、知识碎片化、偏重理论化、与前沿脱节的问题,难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人才。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学团队开发产学研用融合式《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教师与学生并重、模块与系统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经典与前沿并重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与企业开展的科技攻关项目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应对新科技革命挑战下的机械工程人才。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digit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the attribute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its curriculu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and fast update spee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have the problems of teacher-centered, knowledge fragmentation, emphasis on theory, and disconnection from the frontier,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urgently needed by society.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the teaching team developed an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application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for the “Digit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urse. This model emphasiz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equally, balances modules and systems, integrates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combines classics with cutting-edge methods. It incorporates practical teaching through technological research projects in collaboration with enterprises to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shape their innovative abilities, and cultivat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alents capable of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校企合作课程 产学研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合转型发展,产学研用融合,推动协同创新——记“新型焊接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
作者 余世浩 陈冰泉 《电焊机》 2016年第8期122-124,共3页
"新型焊接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级培育)围绕中心的重点任务开展研究工作,在创建满足国内焊接材料与技术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体、打造国内在焊接材料领域的知名品牌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协作,... "新型焊接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级培育)围绕中心的重点任务开展研究工作,在创建满足国内焊接材料与技术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体、打造国内在焊接材料领域的知名品牌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协作,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极大地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有效推动了专业的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材料与技术 协同创新中心 转型发展 产学研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
作者 任瑞娟 谢银平 《产业创新研究》 2025年第5期175-177,共3页
本文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研究背景现状出发,梳理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形式、新时代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学内涵,以及在民办高校中注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最后剖析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本文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研究背景现状出发,梳理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形式、新时代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学内涵,以及在民办高校中注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最后剖析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立足区域发展需求,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注重市场、行业的最新动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办学供给条件与内容,打造高水平教学师资队伍与高品质课程资源;创设特色国际办学、游学项目,培养全球公民视野;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助力提升产学研用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民办高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林常委、刘毅委员联名建议——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4
作者 董林 刘毅 《协商论坛》 2024年第7期32-32,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内容与重要实现形式,对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体系 产学研深度融合 目标导向 成果转化应用 企业主导 创新驱动发展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引领,产学研用融合,培养医工交叉的微无创医学人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炼 王智彪 +3 位作者 白晋 杜永洪 颜家珍 王翠萍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6年第4期284-287,共4页
大型医疗器械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微无创医学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重庆医科大学为适应医学发展需求,以医工交叉的培养理念、产学研用融合的培养机制、两前移、两贯通的培养途径,积极进行微无创医学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 大型医疗器械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微无创医学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重庆医科大学为适应医学发展需求,以医工交叉的培养理念、产学研用融合的培养机制、两前移、两贯通的培养途径,积极进行微无创医学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和实践,成为科研引领教学改革的范例,为超声微无创医学领域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融合 医工交叉 微无创医学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面向国家战略的“产学研用多维融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探索——以“风景园林设计1”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仇渊勋 胡坤宁 +1 位作者 李方正 李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51,共5页
新时代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科肩负着新的使命,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科学型硕士培养体系中的核心课程“风景园林设计1”为例,在分析国家战略下的学科发展新趋势、人才培养新目标两... 新时代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科肩负着新的使命,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科学型硕士培养体系中的核心课程“风景园林设计1”为例,在分析国家战略下的学科发展新趋势、人才培养新目标两方面课程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新时代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产学研用多维融合”的新要求。进一步把握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课程实践新方向包括国家战略导向突破选题普适瓶颈、前沿热点问题激发研究创新能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团队优势互补、重大建设项目推动产学研用联动4个方面。之后分别从产、学、研、用4个角度,总结出课程实践的具体策略包括课程选题时效性、前沿技术应用性、团队组织灵活性和教学实践创新性,并详细论述了4项反馈成果,以期为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方向指引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 产学研用多维融合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昌实践模式: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之路 被引量:20
7
作者 邵全卯 熊杰 吕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共5页
介绍了浙江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昌实践模式"。新昌实践模式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前置到企业与基层,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课题需求清单,以高校教授导师为课题责任人、企业导师配合指导、研究生团队为实施主... 介绍了浙江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昌实践模式"。新昌实践模式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前置到企业与基层,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课题需求清单,以高校教授导师为课题责任人、企业导师配合指导、研究生团队为实施主体、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并提供运行保障,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产生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昌实践模式 研究生 培养模式改革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暖地区全生命周期降碳节能技法体系研究与实践
8
作者 梁铭强 胡咏嘉 +1 位作者 廖锦周 成月 《中国勘察设计》 2025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在绿色化、数字化、工业化的发展浪潮中,工业园区及其建筑作为我国产业活动的主要载体,常被定位为精准减排的落脚点、攻坚区,确保其节能、减耗、提质、减碳工作的落实,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佛... 在绿色化、数字化、工业化的发展浪潮中,工业园区及其建筑作为我国产业活动的主要载体,常被定位为精准减排的落脚点、攻坚区,确保其节能、减耗、提质、减碳工作的落实,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佛北战新数智城综合楼项目为例,通过近零碳创新技术研究与项目应用实践,将产、学、研、用相融合,探索并形成一套夏热冬暖地区全生命周期降碳节能技法体系。该体系将具备系统性、普适性,且控本提效,有助于落实《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碳创新技术 降碳节能 产学研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视角下现代水产业链构建与协同创新探索
9
作者 刘鑫 刘信勇 郭芳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7期94-97,共4页
文章旨在从南水北调工程的视角出发,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为确保水资源安全为科学依据,提出现代水产业链建设思路。结合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对水资源的监测、处理及循环利用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企业融通协同创新及... 文章旨在从南水北调工程的视角出发,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为确保水资源安全为科学依据,提出现代水产业链建设思路。结合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对水资源的监测、处理及循环利用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企业融通协同创新及人才培养关键要点,形成系统、全面、高效的水产业链提供可行性方案,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为推动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贡献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现代水产业链 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企业融通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10
作者 李勇 李小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70-472,共3页
为了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水平,有效发挥实习基地功能,分析了实习基地建设的困难,结合黄淮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实际,创新构建校内实习基地、校企一体化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多元化、高规格的实... 为了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水平,有效发挥实习基地功能,分析了实习基地建设的困难,结合黄淮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实际,创新构建校内实习基地、校企一体化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多元化、高规格的实习基地群。发挥实习基地实践育人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功能,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实习基地运行机制,提高实习基地管理水平。为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基地良性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管理专业 实习基地群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规定
11
《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年第11期2-4,共3页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22号《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规定》已于2021年5月14日经市人民政府第14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市长廖国勋2021年5月2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化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促进...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22号《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规定》已于2021年5月14日经市人民政府第14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市长廖国勋2021年5月2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化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与津南区协同发展,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创新发展聚集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人民政府 常务会议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推进创新 天津市市长 协同发展 体制机制创新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中国照明科学技术大会将于2025年11月7日至9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 大会启动征文,欢迎投稿!
12
《照明工程学报》 2025年第2期48-48,共1页
中国照明科学技术大会是中国照明学会打造的高规格、高水平产学研用融合交流平台,集学术交流、技术推广、成果展示、项目对接等服务于一体。其宗旨是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照明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关键词 照明科学技术大会 中国照明学会 产学研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