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3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 被引量:2
1
作者 边学芳 吴群 《广东土地科学》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及其代表的确定在理论界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为了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集体产权的合理流转,规范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本文针对长期存在的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的模糊、虚置与错位等问题,着重分析了其产生和形成的原因... 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及其代表的确定在理论界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为了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集体产权的合理流转,规范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本文针对长期存在的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的模糊、虚置与错位等问题,着重分析了其产生和形成的原因。由此在尊重历史和合乎法理的前提下,将集体土地所有杈主体界定为村民小组范围内的全体农民,并提出了使集体土地所有杈主体人格化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产权 农村土地产权主体 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代表 人格化 土地产权主体 农村集体 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流转 政策性建议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产权主体探讨 被引量:17
2
作者 盛亚 陶锐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4-807,共4页
提出“企业技术创新产权主体是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从利益相关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的现实角度,和企业技术创新是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缔结的一系列契约的理论角度分别论述这一观点。
关键词 产权主体 技术创新产权 利益相关者 显性契约 隐性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产权主体结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冯继康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02,共2页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作为农村土地制度体系中的基础与核心,其创新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近年来围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理论界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价值的思路,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本文认为,在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作为农村土地制度体系中的基础与核心,其创新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近年来围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理论界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价值的思路,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本文认为,在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分离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国家与农民双重所有的土地产权主体结构,更有利于农村土地制度运行目标的最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主体 制度创新 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主体合法性探求——以署名权为进路 被引量:4
4
作者 吕睿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我国具有判例性影响的三件纠纷为实证素材,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主体实践探求事实上形成了二元运行结构。以署名权问题遗留为破题之点,尝试借助科学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确主体界域,通过政府法定代理向族群参与管理的渐进,奠定... 以我国具有判例性影响的三件纠纷为实证素材,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主体实践探求事实上形成了二元运行结构。以署名权问题遗留为破题之点,尝试借助科学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确主体界域,通过政府法定代理向族群参与管理的渐进,奠定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制度创建的主体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知识产权主体 署名权 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产权主体制度安排的思考——以云南省普达措国家公园和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博 钟骁勇 《中国土地》 2018年第3期28-30,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地由各级各类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组成,是优质生态产品的重要载体。当前,自然保护地范围内,普遍...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地由各级各类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组成,是优质生态产品的重要载体。当前,自然保护地范围内,普遍存在国有和集体两类产权主体,两者之间主要通过租赁、征收、特许经营等制度安排达成合作,但往往存在稳定性差、制度成本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制度安排 产权主体 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 洱海 苍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A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困境及平衡策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茜 王家宏 《体育科研》 2018年第3期40-50,共11页
在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以CBA各产权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为切入点,纵向梳理中国篮球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之间的权力转移、俱乐部与中国篮球协会之间的利益抗衡、各代理公司之间的起落纷争以及俱乐部与代理公司相互... 在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以CBA各产权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为切入点,纵向梳理中国篮球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之间的权力转移、俱乐部与中国篮球协会之间的利益抗衡、各代理公司之间的起落纷争以及俱乐部与代理公司相互牵连的关系。探解中国篮协在"管办分离"的实践中,CBA各产权主体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解决办法。研究发现,在中国以公有产权为核心的产权制度和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体育管理体制下,CBA各产权主体主要面临以下困境:中国篮球协会权力平衡"难"、职业俱乐部权力获得"难"、CBA公司权利开发"难"。提出通过制定"竞合融通"的CBA产权制度、创建协同发展的CBA利益共同体、完善CBA公司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策略来平衡各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A 产权主体 利益 博弈 困境 平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公有产权主体原则:学理、必然与功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正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8,173,共15页
政府坚持何种产权原则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基于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的辩证统一,其中的客观基础是指生产力、所有制经济和产权,其中的主观条件是指政府坚持的生产力原则、所有制经济原则和产权原则。基于这一学理框架以及前期相关研究,可以... 政府坚持何种产权原则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基于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的辩证统一,其中的客观基础是指生产力、所有制经济和产权,其中的主观条件是指政府坚持的生产力原则、所有制经济原则和产权原则。基于这一学理框架以及前期相关研究,可以明确,新时代中国政府坚持公有产权主体原则既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持续坚持公有产权主体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具有理论合理性、逻辑必然性、实践和政策有效性;新时代中国政府坚持公有产权主体原则,具有化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健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国有企业,确保非公经济、非公资本、非公企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等经济功能。由此也可推论,尽管“竞争中性原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之一,但由“竞争中性”推导出“所有制中性”是缺乏逻辑上的必然性的;所谓“所有制中性”,无论是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看,都是错误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产权主体原则 政府 新时代 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多元化与国有产权主体虚置 被引量:3
8
作者 肖万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主体虚置问题 产权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产权主体多元化为突破口深化国有制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琦 唐文健 《华东经济管理》 2003年第4期64-66,共3页
本文根据十六大精神提出了内部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国有制改革思路;对改革中如何进行产权的初始界定、运用市场机制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和正确处理财政收入与国有资产经营与转让收入的关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产权主体多元化 国有制改革 市场机制 中国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清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78-80,共3页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资本可分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如何争取人力资本的最大效益,首先需明确人力资本对企业剩余收益拥有索取权;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产权主体 剩余索取权 剩余收益分配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主体和会计主体的联系与区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继飞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企业 产权主体 会计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的认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春洪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20-22,共3页
关于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的认识李春洪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是构成产权关系的两个基本要素。分析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加深对产权概念的认识,把握社会主义产权制度改革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产权主体的... 关于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的认识李春洪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是构成产权关系的两个基本要素。分析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加深对产权概念的认识,把握社会主义产权制度改革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产权主体的认识所谓产权主体,是指依法拥有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客体 法人产权主体 价值形态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产权特征 自然人产权 生产经营 所有权 形态化 经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重建农村承包地的产权主体——聚焦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伯君 钟怀宇 《天府新论》 2007年第6期43-48,共6页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完全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成为严重阻碍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影响农村经济市场化改变,抑制农民权益最大化的制约性瓶颈。因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经营...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完全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成为严重阻碍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影响农村经济市场化改变,抑制农民权益最大化的制约性瓶颈。因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经营制度、收益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使农村经济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农民成为承包地的产权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农村承包地 产权主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特征、产权主体与创新效率关系——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产权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朝云 《技术经济》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 财富 产权经济学分析 创新效率 产权主体 经济特征 经济要素 创造 特征表现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产权主体制度再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淑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8-52,共5页
中国农村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权主体制度上。集体所有权主体虚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退位、农民(农户)在集体产权关系中缺位和村民委员会越位是比较突出的表现。从法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考察,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中国自建国... 中国农村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权主体制度上。集体所有权主体虚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退位、农民(农户)在集体产权关系中缺位和村民委员会越位是比较突出的表现。从法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考察,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中国自建国以来对农村产权制度的设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总体要求,对农村产权主体制度进行再设计,是解决问题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再设计,让集体所有权主体就位、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复位、让农民(农户)在产权关系中定位、让村民委员会在职能上归位,可以有效地扫除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和稳定农村社会的制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制度 产权主体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语境下农地产权主体利益之冲突与协调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鹤群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43-48,共6页
我国农地所有权主体结构,由初始政治安排的农民私有的单一主体结构,演进为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二元主体结构,形成以国家主体的主导性、集体主体的虚位性为特征的土地产权利益配置机制,剥夺和限制了农民的土地产权,造成我国农地产... 我国农地所有权主体结构,由初始政治安排的农民私有的单一主体结构,演进为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二元主体结构,形成以国家主体的主导性、集体主体的虚位性为特征的土地产权利益配置机制,剥夺和限制了农民的土地产权,造成我国农地产权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紧张。虽然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刻意回避农民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农民对土地的永久使用权,但是"国家—集体—农民"的利益冲突并没有从制度上根本改变。因此,改革和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必须规范国家利益主体的行为边界,限制公权力对集体和农民的利益侵夺,进一步界定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完善制度,赋权农民,以协调农地产权各方主体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二元产权主体结构 制度创新 农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产权主体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家骅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5期54-61,共8页
研究居民产权主体是微观经济运行的一个新视角。黄家骅博士多年立足于居民经济理论的探索,自1996 年以来,他从居民投资行为的研究入手,独辟蹊径,层层推进, 大胆而有创见地提出了中国第二步改革战略的三个重要命题: 一是居民... 研究居民产权主体是微观经济运行的一个新视角。黄家骅博士多年立足于居民经济理论的探索,自1996 年以来,他从居民投资行为的研究入手,独辟蹊径,层层推进, 大胆而有创见地提出了中国第二步改革战略的三个重要命题: 一是居民市场主体论,确认居民是市场运行的主体;二是居民要素贡献论,确认居民是要素终极供给者;三是居民产权保障论, 确认居民是产权保障的对象。本文是黄家骅博士研究居民产权问题的一篇新作,也是他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居民经济问题的力作,希望能引起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主体 现代市场经济 土地使用权 产权制度 生产要素 企业产权 市场行为主体 所有权 经济体制改革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主体的共同利益诉求——EVA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成彦 《中国农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产权主体 共同利益诉求 EVA 经济增加值 企业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主体与财务目标选择——基于格林柯尔系的案例研究
19
作者 许小青 黄小勇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134,共6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财务目标相关文献的回顾,并结合企业契约理论,形成了基于产权主体效用目标函数的财务目标选择理论框架,再通过对格林柯尔企业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印证这一理论框架,同时得到相应的研究结论:存在理想的财务目标———企... 本文主要通过对财务目标相关文献的回顾,并结合企业契约理论,形成了基于产权主体效用目标函数的财务目标选择理论框架,再通过对格林柯尔企业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印证这一理论框架,同时得到相应的研究结论:存在理想的财务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但由于企业产权主体的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非合作博弈而在现实中难以执行,所以只存在于企业极限之中;财务目标受制于企业真正的掌控者的效用目标函数,这是客观事实;在承认这一事实时,企业对此并不是无所作为,可以通过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来约束和激励企业真正的控制者,使财务目标尽可能地接近最优化的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主体 财务目标 人力资本 状态依存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产权主体完善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20
作者 杜明义 杜国蓉 +1 位作者 曾雪玫 央金 《发展研究》 2011年第10期50-53,共4页
产权主体明确是产权权益保障的前提与基础。我国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出现了较多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地产权主体不完善造成。因此,应通过合理制度与机制设计,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强化农民使用权主体,确保农民为... 产权主体明确是产权权益保障的前提与基础。我国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出现了较多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地产权主体不完善造成。因此,应通过合理制度与机制设计,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强化农民使用权主体,确保农民为市场主体,维护农民为收益权主体,使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成为主体产权,切实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城乡统筹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农地产权主体 土地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