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递进式: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1
作者 朱舒坤 石文卓 《消费导刊》 2007年第8期197-198,共2页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有了人与人的和谐,才能进一步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尺,把诚信友爱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有了人与人的和谐,才能进一步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尺,把诚信友爱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把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作为奋斗目标,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人的和谐 和谐社会 基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社会技术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和谐发展 社会个体 社会技术 社会工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自我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和谐思想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仕伟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5期6-9,共4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产主义做了初次探讨,认为共产主义是在扬弃私有财产基础上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持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消灭异化,实现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产主义做了初次探讨,认为共产主义是在扬弃私有财产基础上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持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消灭异化,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达到人的本质的真正确证。因此在《手稿》中包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能动性与受动性 人与自然的和谐 异化 人与人的和谐 共产主义 人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经济的“绿色发展”创建社会的和谐氛围——对“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纪尧 董长瑞 王世贵 《价值工程》 2005年第9期6-9,共4页
“和谐社会”是2005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讨论的重点话题和主题。“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方式、理念的进步与完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和要求。在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的情况下提出建立“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2005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讨论的重点话题和主题。“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方式、理念的进步与完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和要求。在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的情况下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目标虽明确,道路却艰难。正视不和谐才能建设和谐。因此,我们应通过经济的“绿色发展”解决不和谐因素,置社会的和谐于经济的“绿色发展”基础之上。为此,本文分析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认识;进而分析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继之解释何为经济的“绿色发展”?如何通过“绿色发展”,解决现实中的不和谐因素,创建社会的和谐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法兼治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丁锐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09年第8期78-79,共2页
德法兼治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制度基础。当今,人际关系和谐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本文从道德规范和法律机制两个层面分别阐释了德法兼治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德法兼治 人与人的和谐 和谐社会 德治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人力资本配置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6
作者 边婷婷 赵利军 +1 位作者 顾志良 陶秋燕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9Z期37-37,共1页
一.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和谐的社会,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这两大主题。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人力资本配置 优化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客观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传统和谐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睿蕾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6,82,共4页
社会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研究、借鉴历史积淀下来的极为丰富的“和谐”思想,是这一课题的基础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 社会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研究、借鉴历史积淀下来的极为丰富的“和谐”思想,是这一课题的基础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和谐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内涵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身心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角下人的和谐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成正兴 《发展》 2010年第2期55-55,共1页
社会要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和谐发展的,离开人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和目标指向。人的和谐发展还包含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 人的和谐发展 社会视角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社会主体 人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9
作者 杨建军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2,共4页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法律方法 社会矛盾 人与自然的和谐 社会纠纷 人与人的和谐 利益冲突 非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农村建设中农村财会信息的作用
10
作者 董丽 《中国农业会计》 2009年第9期52-53,共2页
一、农村财会信息是农村和谐的纽带 和谐农村包含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组织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组织与组织的和谐等。其中人与人的和谐又包括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之间的和谐、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与其管理者之间的和谐。人与组织的和谐... 一、农村财会信息是农村和谐的纽带 和谐农村包含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组织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组织与组织的和谐等。其中人与人的和谐又包括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之间的和谐、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与其管理者之间的和谐。人与组织的和谐包括社员与农村合作组织之间的和谐、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和谐、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和谐等。和谐需要在信息对称基础上达成相知和互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和谐 农村建设 财会信息 农村合作组织 人与人的和谐 组织成员 人与自然的和谐 政府管理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费短信不利于和谐表达
11
作者 郜书锴 《东南传播》 2007年第5期47-,共1页
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新闻媒介和受众之间的和谐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新闻人物的评选活动中,新闻媒体采取的短信收费行为显然不利于和谐表达.
关键词 收费 新闻媒体 人与人的和谐 新闻媒介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评选活动 和谐社会 行为 人物 短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活动与和谐社会
12
作者 蔡艳山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5期39-41,共3页
审美活动是感性与理性处于自由、和谐状态的活动,是现代人愉悦身心的精神家园,它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审美活动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感性与理性 精神家园 审美情趣 精神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以处众 促进人际和谐
13
作者 陈岩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征中国传统观念里,和谐不仅是外部形式的审美追求,同时,更把和谐的理念提升到政治理想、伦理道德、个人的生理、心理乃至宇宙观的层面。汤一介先生把这种和谐概括为“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 征中国传统观念里,和谐不仅是外部形式的审美追求,同时,更把和谐的理念提升到政治理想、伦理道德、个人的生理、心理乃至宇宙观的层面。汤一介先生把这种和谐概括为“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这是一种“普遍和谐”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传统观念 审美追求 政治理想 伦理道德 普遍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利益协调与构建和谐社会
14
作者 赵平俊 《新东方》 2007年第5期4-6,共3页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妥善协调利益关系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和谐体系,既指自然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指人与人的和谐。和...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妥善协调利益关系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和谐体系,既指自然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指人与人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要求矛盾的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利益协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的本质 人与自然的和谐 协调利益关系 人与人的和谐 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内涵
15
作者 王焕平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7期46-47,共2页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字义上看,“和”字为象形字,最早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庄稼边奏乐看书;反映出历经战乱的人们对于社会稳定、悠闲自得的追求。“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在中...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字义上看,“和”字为象形字,最早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庄稼边奏乐看书;反映出历经战乱的人们对于社会稳定、悠闲自得的追求。“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既有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仰慕的“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也有以后“盛世”的和谐社会。当然,传统的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洽、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有着诸多的不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具有独特的时代意蕴,它历史地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深刻挖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实现和谐社会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古代历史 人与人的和谐 社会和谐 社会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创建和谐企业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芸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65-66,共2页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什么足和谐企业?企业在处理内部关系、外部关系时要体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循环发展、遵章...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什么足和谐企业?企业在处理内部关系、外部关系时要体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循环发展、遵章守法、诚信至上、团结协作、关爱员工“的企业。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行使基本职能,落实科学维权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企业和谐创建过程中必将而且能够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动员和带领职工群众实现人与企业的双赢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企业 工会组织 社会主义的本质 人与人的和谐 和谐劳动关系 职工群众 社会和谐 国家富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和谐管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蛟捋 崔树娥 《经济论坛》 2007年第12期82-84,共3页
一、企业和谐管理的内涵 所谓企业和谐管理,就是企业按照“和谐”理念,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以使有效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 一、企业和谐管理的内涵 所谓企业和谐管理,就是企业按照“和谐”理念,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以使有效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的大统一,获得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管理 企业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经济效益 和谐 生态经济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8
作者 韩冰 黄正泉 《理工高教研究》 2007年第5期71-72,共2页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构建都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高等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发展科技、传...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构建都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高等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发展科技、传播先进文化、培养人才等方面,其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高等教育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人的发展 人与社会 人与自身 先进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实现官兵自身和谐发展
19
作者 王凯 《政工学刊》 2008年第1期52-53,共2页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要倡导人的自身和谐,特别是内心世界的和谐。创建和谐军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官兵自身的内在和谐,努力实现官兵自身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和谐发展 自身 官兵 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社会 内心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观
20
作者 邓海英 《文教资料》 2006年第1期26-27,共2页
本文试从马克思美学的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出发,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观,即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中,达到自然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而社会和谐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 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