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反馈改变正常人群生理功能的非线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波 傅贤 +5 位作者 吴丽 刘红英 李又福 张伟劲 李现亮 高庆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8-52,共5页
目的借助近似熵(Ap En)和交叉近似熵(Cross-Ap En),研究生物反馈过程中脑电、心电的变化,从而发现生物反馈对机体的治疗机制。方法 60例健康受试者纳入研究,其中30例为生物反馈实验组,30例为正常对照组。以肌电生物反馈作为反馈方法,同... 目的借助近似熵(Ap En)和交叉近似熵(Cross-Ap En),研究生物反馈过程中脑电、心电的变化,从而发现生物反馈对机体的治疗机制。方法 60例健康受试者纳入研究,其中30例为生物反馈实验组,30例为正常对照组。以肌电生物反馈作为反馈方法,同时记录脑电和心电的变化,每次生物反馈刺激间隔3 d,作为一个生物反馈阶段,总共7个阶段。采集的数据进行近似熵和交叉近似熵的非线性研究。结果心电方面,随着实验进展,心电Ap En增高。脑电方面,脑电Ap En早期无明显变化,但在最后2次生物反馈阶段可见额叶脑电Ap En升高。当综合分析心电和脑电的关联时,每个生物反馈阶段的EC值[脑电(EEG)和心电图(ECG)之间的Cross-Ap En值]均不同程度地升高,在第3和7实验阶段有2个明显的高值。结论该实验观察生物反馈过程中2种生理学指标的变化,同时通过一种新的数学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生物反馈能够同时影响心电生理和脑电生理系统,使2个系统表现出更加良好的神经网络协调性和自我组织的整合能力,揭示生物反馈潜在的治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人体对照试验 脑电 心电 近似熵 交叉近似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对正常人群心脏功能影响的非线性研究
2
作者 张波 傅贤 +5 位作者 吴丽 刘红英 李又福 张伟劲 李现亮 高庆春 《广州医药》 2015年第6期20-23,共4页
目的目前对于生物反馈发挥治疗作用的机理还未完全研究清楚,该实验借助近似熵(Ap En)这一新型的非线性研究方法,研究在生物反馈过程中心电的变化,从而希望发现生物反馈对心脏功能的潜在影响。方法总数30人的健康正常受试者纳入研究,其... 目的目前对于生物反馈发挥治疗作用的机理还未完全研究清楚,该实验借助近似熵(Ap En)这一新型的非线性研究方法,研究在生物反馈过程中心电的变化,从而希望发现生物反馈对心脏功能的潜在影响。方法总数30人的健康正常受试者纳入研究,其中20人为生物反馈实验组,10人为正常对照组。该实验采用肌电生物反馈作为反馈方法,同时记录心电的变化。实验所得数据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近似熵(Ap En)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平均心率在最后两个生物反馈阶段高于对照组。随着实验进展,实验组的心率标准差逐渐缩小,而心率和心电Ap En明显增高。结论该实验发现生物反馈能够影响心电生理系统,使得心脏系统变得更加健康,展现出更强的抗应激能力,从而揭示了生物反馈潜在的治疗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人体对照试验 心电 近似熵 非线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