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皮肤偏振特性随其结构参数变化的研究
1
作者 王安 滕子嫣 +1 位作者 石嘉怡 高万荣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本文基于圆柱-双折射的皮肤真皮层简化模型,研究了人体皮肤偏振特性随其结构参数的变化特性。该工作第一次利用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所测得的人体皮肤的双折射参数值,分析了其双折射、二相色性以及退偏特性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而... 本文基于圆柱-双折射的皮肤真皮层简化模型,研究了人体皮肤偏振特性随其结构参数的变化特性。该工作第一次利用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所测得的人体皮肤的双折射参数值,分析了其双折射、二相色性以及退偏特性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该研究结果对于解释偏振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临床人体皮肤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在体监测具有重要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皮肤模型 双折射特性 二相色性 成像系统 退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皮肤等效材料弹性性能的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谢驰 刘念 +1 位作者 林大全 郭祚达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9-221,共3页
针对皮肤等效材料力学性能的特异性,我们对人体皮肤等效材料弹性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静载压入试验法进行等效材料的弹性测试,并设计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正确可行。
关键词 人体皮肤 等效材料 弹性性能 静压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皮肤及血液的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于常青 刘凡光 +1 位作者 顾瑛 李家泽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皮肤和血液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特征,探索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在体表进行无创血液成分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鲜红斑痣病人34例,男性15例,女性19例。分别测量患者病变处及与病变处相对照的正常处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所用激... 目的通过比较皮肤和血液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特征,探索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在体表进行无创血液成分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鲜红斑痣病人34例,男性15例,女性19例。分别测量患者病变处及与病变处相对照的正常处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所用激发光为自制Nd∶YAG脉冲激光器三倍频后产生的355nm激光,用光纤传输激发光和测量点发出的荧光,应用OMA系统(使用Andor公司相增强器)用于采集记录荧光光谱,并测量人抗凝全血的荧光谱作为参照。结果表皮在600~700nm光谱段对血液荧光几乎是透明的,在此波段,皮肤与血液荧光谱十分相似,在皮肤的荧光谱中含有血液的609.2、615.2、623.3、631.1、639.2、666.7、673.3、679.9和687.9nm特征荧光峰。结论通过荧光光谱分解,可以在体表进行血液荧光光谱检测,该方法有望成为无创血液分析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皮肤 血液 荧光光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人体皮肤摩擦不舒适度感知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炜 蒋玉石 +2 位作者 庞强 翟正绘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7-232,共6页
利用人体生理和心理反应反馈信号研究了不同性别人体前臂掌侧皮肤在不同法向加载摩擦条件下的不舒适度感知能力.试验在UMT-II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相应的生理反应信号:皮肤温度、电容以及脑电波利用NeXus-10生理反馈仪进行同步... 利用人体生理和心理反应反馈信号研究了不同性别人体前臂掌侧皮肤在不同法向加载摩擦条件下的不舒适度感知能力.试验在UMT-II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相应的生理反应信号:皮肤温度、电容以及脑电波利用NeXus-10生理反馈仪进行同步采集及定量分析;皮肤感知的心理信号借助于摩擦过程中受试者对疼痛、牵扯和灼热的感觉程度进行量化记分.结果表明:皮肤的摩擦系数在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皮肤的温度及电容普遍高于男性,但温度及电容在摩擦开始及结束时的差值在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脑电波幅值及高幅值波峰数大于男性;相应的女性在摩擦过程中不舒适的心理反应强于男性;所有受试者在摩擦过程中的不舒适感均随时间的延长及载荷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皮肤 性别 摩擦 不舒适度感知 生理反应 心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人体皮肤组织吸收光谱检测平台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志强 欧阳黎 张永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30-1334,共5页
本文运用光电无损检测技术 ,采用皮外反射式测量方法 ,通过光纤光谱仪和虚拟仪器构建人体皮肤组织吸收光谱检测平台 该平台适合于光子 组织相互作用基础研究及激光美容临床检测 ,可协助医师进行病理诊断和病变程度判别
关键词 人体皮肤 检测平台 组织光学 吸收光谱 虚拟仪器 无损检测 Labview 激光美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人体皮肤摩擦性能测试仪的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宏凯 樊鸣鸣 +1 位作者 弓娟琴 戴振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9-493,共5页
随着对人体皮肤摩擦学特性研究的展开,目前还没有适用的设备对脸颊、额头等不规则形状部位进行测试,本文研制了一种便携式的摩擦性能测试仪,并在不损害皮肤情况下进行人体皮肤摩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仪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在0.2... 随着对人体皮肤摩擦学特性研究的展开,目前还没有适用的设备对脸颊、额头等不规则形状部位进行测试,本文研制了一种便携式的摩擦性能测试仪,并在不损害皮肤情况下进行人体皮肤摩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仪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在0.2~2N的接触正压力和10~60mm/s的滑行速度范围内,皮肤摩擦系数与施加的接触正压力及滑行速度无关.自然状态下,手背、手掌、前臂屈侧、前臂伸侧、前额部位皮肤摩擦系数在性别间的差距较小,但脸颊部位皮肤摩擦系数女性却远大于男性.护肤品处理后,各测试部位皮肤摩擦系数在性别间的差距都有所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皮肤 摩擦性能测试仪 正压力 滑行速度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喇曼光谱法检测人体皮肤中类胡萝卜素 被引量:2
7
作者 南楠 邵永红 +1 位作者 姜耀亮 檀慧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种强抗氧化剂在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人体中的含量可以用来表征人体的健康状况。为了研究人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采用了共振喇曼光谱法检测人体皮肤中的类胡萝卜素。经过反复实验得到了实验参量的... 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种强抗氧化剂在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人体中的含量可以用来表征人体的健康状况。为了研究人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采用了共振喇曼光谱法检测人体皮肤中的类胡萝卜素。经过反复实验得到了实验参量的最佳选择。例如选择测量部位为拇指内侧,入射波长473nm、入射光强度20mW、曝光时间5 s。同时通过甘油匹配的方法增加了探测到的喇曼信号的强度。利用拟合差分算法有效去除了荧光背景噪声。最终获得了明显的人体皮肤中类胡萝卜素的喇曼光谱。结果表明,用共振喇曼光谱法检测人体皮肤中类胡萝卜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喇曼光谱 类胡萝卜素 人体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电镜技术制定慢性荨麻疹患者递减疗法的治疗方案——评《人体皮肤电镜图谱》 被引量:2
8
作者 高磊 张郁 +2 位作者 张均秀 梁永强 李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04-I0005,共2页
慢性荨麻疹皮肤病是常见、普通的皮肤病,该病理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风团、血管性水肿等症状。该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发病因素的影响,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历史、生活习惯、职业以及饮食方面推断发病原因,并根据患者情况制... 慢性荨麻疹皮肤病是常见、普通的皮肤病,该病理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风团、血管性水肿等症状。该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发病因素的影响,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历史、生活习惯、职业以及饮食方面推断发病原因,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无根治方法,但可控制。医学技术的进步及电镜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开展该类疾病进一步的研究与治疗工作,提升了该疾病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根治方法 电镜技术 递减疗法 皮肤 人体皮肤 可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人体皮肤炎症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永生 尤立平 +4 位作者 杨顶权 马蕾 李慧清 许光仓 张立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0-461,共2页
目的 建立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acid ,AA)人体皮肤炎症模型。方法 在健康志愿者前臂屈侧做0 .0 3 %AA、0 .16%AA、0 .8%AA、4%AA、2 0 %AA、40 %AA浓度的点刺试验 ,分别记录其 3 0min红斑面积、风团面积。结果 点刺AA后 5min左右... 目的 建立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acid ,AA)人体皮肤炎症模型。方法 在健康志愿者前臂屈侧做0 .0 3 %AA、0 .16%AA、0 .8%AA、4%AA、2 0 %AA、40 %AA浓度的点刺试验 ,分别记录其 3 0min红斑面积、风团面积。结果 点刺AA后 5min左右即可产生红斑、风团 ,大约 3 0min产生最大红斑与风团 (个别在 3 0~ 60min达最高峰 ) ,2~ 4h后消退(个别在 6h后消退 )。炎症模型中以 2 0 %AA产生的红斑、风团表现较为稳定。结论 通过点刺试验可建立稳定的AA人体皮肤炎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点剌试验 炎症模型 人体皮肤炎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皮肤模型的ECVAM体外皮肤刺激验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运动 郑洪艳 +3 位作者 杨小冉 李铭 任冬梅 董益阳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6-229,共4页
关键词 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 验证 人体皮肤模型 皮肤刺激 EpiSk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分析人体皮肤热效应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东青 刘志高 +1 位作者 陈杰轰 李晖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研究了He-Ne激光辐照下人体皮肤组织传热过程温度场空间分布的动态规律。利用有限元法实现皮肤组织非稳态传热方程的模拟计算,获得了人体皮肤组织光致热效应的径向和轴向分布行为及时间变化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激光外科临床应用中激光参... 研究了He-Ne激光辐照下人体皮肤组织传热过程温度场空间分布的动态规律。利用有限元法实现皮肤组织非稳态传热方程的模拟计算,获得了人体皮肤组织光致热效应的径向和轴向分布行为及时间变化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激光外科临床应用中激光参数的合理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光热效应 Pennes方程 有限元模拟 人体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皮肤真实感实时渲染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蒙召 王宽全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3年第6期33-35,共3页
人体皮肤是一种高度散射的半透明材质,与光线之间的交互过程很难建模和模拟,因此皮肤的真实感实时渲染比较困难。从基于模糊化处理的渲染、基于纹理空间的渲染和基于屏幕空间的渲染等三方面,对皮肤真实感实时渲染进行综述,详细分析了每... 人体皮肤是一种高度散射的半透明材质,与光线之间的交互过程很难建模和模拟,因此皮肤的真实感实时渲染比较困难。从基于模糊化处理的渲染、基于纹理空间的渲染和基于屏幕空间的渲染等三方面,对皮肤真实感实时渲染进行综述,详细分析了每种方法实现的思路和原理,方法之间的改进和差异,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作了总结和比较等,最后给出了将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皮肤 模糊化处理 纹理空间 屏幕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学的人体皮肤生成技术
13
作者 宫可想 周淑秋 常宪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7-209,共3页
随着虚拟人在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虚拟人体模型的仿真技术越来越精巧复杂,为能满足人体仿真效果,且技术方法快速简捷,该文借鉴人体皮肤的生理学结构,探寻出一种基于NURBS曲面的人体皮肤纹理模型的设计方法,动态模拟人体皮肤的生理变化。
关键词 人体皮肤 NURBS曲面模型 皮肤纹理 皱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皮肤反射光测试仪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王怡 祁燕 +2 位作者 孙立 侯金茹 刘剑刚 《微循环学杂志》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使用一种新的光学容积脉波测定分析技术在临床上进行了初步观察。该仪器采用微机控制全部操作,对采集到的光学容积描记图(OPG)图形采集、保存、复现和分析进行控制,自动分析后可得到二十多项生理参数,经临床对34例患者OPG... 使用一种新的光学容积脉波测定分析技术在临床上进行了初步观察。该仪器采用微机控制全部操作,对采集到的光学容积描记图(OPG)图形采集、保存、复现和分析进行控制,自动分析后可得到二十多项生理参数,经临床对34例患者OPG参数的观察,发现与健康人比,患者OPG参数劣化,其中最大高度和降中峡高度降低,收缩期充血指数下降,流入容积速度与流出容积速度缩短,平均灌注速度与相对供血量显著降低。通过与传统甲襞微循环观察比较结果发现,上述参数与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具有密切相关性。此外,对部分患者心功能进行检测,发现随心功能异常程度增加,患者OPG参数趋向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反射仪 医疗设备 人体皮肤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皮肤微血管网络 被引量:1
15
作者 柏树令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 2004年第5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人体皮肤 微血管网络 细胞间质 淋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皮肤上轮胎印痕的鉴定与应用
16
作者 欧阳常青 赵幼鸣 杜号军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第23期216-217,共2页
人体皮肤上的轮胎印痕往往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和诉讼的关键证据,皮肤上的轮胎印痕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痕迹鉴定的难度非常大。综合利用各项痕迹技术,对人体皮肤上的轮胎印痕和嫌疑肇事车辆的轮胎花纹进行全面、细致地勘查... 人体皮肤上的轮胎印痕往往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和诉讼的关键证据,皮肤上的轮胎印痕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痕迹鉴定的难度非常大。综合利用各项痕迹技术,对人体皮肤上的轮胎印痕和嫌疑肇事车辆的轮胎花纹进行全面、细致地勘查、分析和比对,可以得到同一认定或种属认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皮肤 轮胎印痕 比对检验 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皮肤上甲酚测定方法的研究
17
作者 马军营 田崇彬 孙文鉴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9年第6期338-339,共2页
本文研究了人体皮肤上甲酚测定方法。用无水乙醇浸湿的小棉球擦拭一定面积的皮肤上的甲酚,自然挥发干后,用丙酮洗脱,经气相色谱 F F A P 毛细管柱分离, F I D 检测甲酚三种异构体,计算出皮肤上甲酚总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 本文研究了人体皮肤上甲酚测定方法。用无水乙醇浸湿的小棉球擦拭一定面积的皮肤上的甲酚,自然挥发干后,用丙酮洗脱,经气相色谱 F F A P 毛细管柱分离, F I D 检测甲酚三种异构体,计算出皮肤上甲酚总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 .6 % ;加标回收率在93 .2 % ~104 % 之间;检测下限为0 .18ng ,线性范围为0 .5 ~1000μg/ ml(2 .0 ml 丙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皮肤 甲酚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肢接受腔-人体皮肤界面往复摩擦能量损耗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纪伟 展茂利 +1 位作者 李炜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9-456,共8页
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多功能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在往复摩擦模式下模拟假肢接收腔-残肢皮肤穿戴界面,研究了不同切向力作用下两种常用的假肢接受腔材料与皮肤的摩擦能量损耗.结果表明:接受腔-皮肤界面往复摩擦过程中,随着切向力的增加,皮... 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多功能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在往复摩擦模式下模拟假肢接收腔-残肢皮肤穿戴界面,研究了不同切向力作用下两种常用的假肢接受腔材料与皮肤的摩擦能量损耗.结果表明:接受腔-皮肤界面往复摩擦过程中,随着切向力的增加,皮肤发生的弹性变形增大,皮肤摩擦前后的温差增加,摩擦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增大.接受腔材料表面结构直接影响着残疾人穿戴假肢的舒适性.相较于表面粗糙度较大的国内生产接受腔材料,表面粗糙度较小的进口接受腔材料降低了皮肤的摩擦能耗,减轻了皮肤的发热和变形,降低了皮肤损伤的风险,提高了与皮肤界面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腔材料 人体皮肤 往复摩擦 能量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人体皮肤测量仪的设计
19
作者 俞斌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7年第6期11-13,共3页
提出了人体皮肤检测与诊断一体化的设计构想,给出了温度、湿度、酸碱度3个指标的采集、传输、处理以及显示。整个系统构思是通过先进的皮肤传感器采集人体皮肤的温度、湿度、酸碱度3个指标的值,送至TMS320VC5402进行处理,并通过USB接口... 提出了人体皮肤检测与诊断一体化的设计构想,给出了温度、湿度、酸碱度3个指标的采集、传输、处理以及显示。整个系统构思是通过先进的皮肤传感器采集人体皮肤的温度、湿度、酸碱度3个指标的值,送至TMS320VC5402进行处理,并通过USB接口传输至PC机的用户界面程序,供用户界面程序处理与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人体皮肤 测量仪 U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人体皮肤成为触摸屏
20
作者 李新苗 《通信世界》 2010年第9期31-31,共1页
国际上的研究者开始以人体作为通信传输工具进行应用研发,除了将人体作为触摸屏,人体还可以成为宽带传输的介质。
关键词 触摸屏 人体皮肤 通信传输 宽带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