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理据、挑战及路径
1
作者 魏强 高国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发展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部署。这一命题提出的理据,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科学指导、中国共产党对人口与现代化关系的长期探索、应对当前人口发展新形势作出的...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发展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部署。这一命题提出的理据,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科学指导、中国共产党对人口与现代化关系的长期探索、应对当前人口发展新形势作出的战略决策。当前,实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挑战,诸如人口素质现代化水平制约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景,人口规模巨大带来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难度升级,人口结构与分布影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发展新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人口分布新格局下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焦若水 高怀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3,共13页
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的重要方向,以往的民族工作重点聚焦民族地区与民族身份,但对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民族人口分布的结构性转变关注不足。通过分析第五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的重要方向,以往的民族工作重点聚焦民族地区与民族身份,但对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民族人口分布的结构性转变关注不足。通过分析第五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现人口大流动模糊了以胡焕庸线为界的传统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内聚性减弱、分散化程度提高,带来东南地区大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突显与传统民族地区“两头”难兼顾的挑战。立足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空间分布特点,需要不断深化推进多民族互嵌式发展格局,从国家战略和全局思维统筹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功能,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夯实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微观路径和基层基础,持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作 人口负增长 胡焕庸线 人口发展新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与进路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学馨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40,F0002,共13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得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不断深化和拓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及其人口高质量发展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得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不断深化和拓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及其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人口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条件。在人口发展新形势下,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但目前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人口及其质量的结构性失衡、人口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相协调的制约。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优化人口现代化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向而行、为人口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现代化环境和完善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实现人口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从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最为坚实的生产力基础与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发展新形势 经济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4
作者 陈国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3-47,共5页
人口规模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人口发展新形势的少子化特征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其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权的功能更加凸显,并为开展小班小校教育形态的探索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少子化和城镇化导致生源减... 人口规模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人口发展新形势的少子化特征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其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权的功能更加凸显,并为开展小班小校教育形态的探索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少子化和城镇化导致生源减少和学校数量减少,生源减少导致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和公用经费紧张,教学质量低下导致群众对小规模学校失去信心等。新形势下要实现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改变单纯依靠人口数据为依据的学校撤并方案,设置多维度的学校撤并方案;合理运用政策工具,优化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政策供给;开展小班小校的办学探索,实现特色发展;吸纳社会力量,形成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乡村教育 人口发展新形势 生源减少 学校撤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整体思维推进新时代人口政策体系构建
5
作者 钟水映 《国家治理》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在技术创新驱动日益重要的发展模式下,人口因素能否支撑起高质量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口挑战,反映了新的发展阶段人口再生产形势多维而复杂的特点,因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必须对... 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在技术创新驱动日益重要的发展模式下,人口因素能否支撑起高质量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口挑战,反映了新的发展阶段人口再生产形势多维而复杂的特点,因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人口发展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调整。以整体思维和“大人口观”引领,从“宜生、优育、尽用、适老”四个方面着手构建适应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口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口政策体系 人口发展新形势
原文传递
面向2035的师范生供需趋势预测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分析
6
作者 周永新 钟云华 李杨铭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6期61-76,共16页
论文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师范生2004—2035年供需关系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在供过于求及基础教育教师需求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教育培训行业曾为稳定师范生就业需求起过一定的作用;“双减”过后,如果师范生供给规模继续保持... 论文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师范生2004—2035年供需关系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在供过于求及基础教育教师需求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教育培训行业曾为稳定师范生就业需求起过一定的作用;“双减”过后,如果师范生供给规模继续保持过去的增长趋势、维持现有状况不变、或参照需求端下降趋势逐年递减,师范生就业供过于求的状况都将极度恶化,不可持续;而如果对现有师范生供给规模减半、并参照需求端的下降逐年递减,才有可能将失衡的师范生就业供需关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研究建议教育统计部门可考虑进一步公布初高中阶段分学科的教师数以供参考;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加强对教师供需关系的宏观规划;教师培养机构和考生家长应更加理性面对教师行业的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供需趋势 系统动力学 人口发展新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