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及其类型学研究
1
作者 陈浩 孟欣怡 陈友华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9,共15页
探究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及其多样化特征是深入理解收缩型城市发展特征及人口收缩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的重要基础。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识别收缩型中小城市,比较收缩型中小城市和发展条件相似的增长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 探究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及其多样化特征是深入理解收缩型城市发展特征及人口收缩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的重要基础。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识别收缩型中小城市,比较收缩型中小城市和发展条件相似的增长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指标之间的异同,研究发现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表现为更高的老龄化、少子化、家庭小型化和适育人口减少,以及更低的城镇化增幅、一产就业降幅和二产就业增幅,是优势人口流失和低发展水平共塑的人口结构特征。进一步将2010~2020年间各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家庭结构、地域结构与社会结构变化值作为考察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变迁进行类型学研究。综合人口结构变迁、人口收缩特征与经济社会基本面指标分析,结果发现,全国收缩型中小城市样本可以归纳为“产业调整冲击收缩型城市”“发展滞后长期收缩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平稳收缩型城市”和“虹吸外迁良性收缩型城市”四种人口结构变化类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收缩型中小城市的人口结构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但大部分城市并未出现人口结构的整体性衰退,部分城市反而迎来经济较快增长、财政压力减轻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等正面效应。基于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变迁的总体特征及内部差异,从总体和分类两个层次提出了应对不同人口结构变迁趋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负增长 收缩城市 人口结构 类型学 人口普查 规划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变迁对电影观影人次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实证
2
作者 张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7,共9页
科学研究人口结构变迁对于电影观影人次的影响,是当前阶段提振消费、优化区域市场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电影业居安思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里反指中国(内地)地区,不涵盖港澳台地区]仅2011年至2022... 科学研究人口结构变迁对于电影观影人次的影响,是当前阶段提振消费、优化区域市场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电影业居安思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里反指中国(内地)地区,不涵盖港澳台地区]仅2011年至2022年的面板数据,采取门槛效应回归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抑制我国电影业观影人次提升的重要因素,老年抚养比每增加1%,年度观影人次会下降4.16%。其中,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同时,我国家庭的少儿抚养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观影人次提升产生了抑制作用。此外,经检验,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重要的门槛变量,这为分析区域异质性提供了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迁 人口老龄化 人口自然增长率 面板数据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演化下县域基本公共教育资源调整及优化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3
作者 王瑜 李志刚 徐湖洋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0,共7页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从人口结构演化的视角,梳理县域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理论框架,分析人口结构演化对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具体...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从人口结构演化的视角,梳理县域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理论框架,分析人口结构演化对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具体情况评估县域基本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研究表明,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应关注教育资源的前瞻性投入、城乡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转化以及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提升。建议通过强化教育资源的动态调整、推进城乡一体化教育布局、实施精准政策导向等措施,优化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基本公共教育资源 城乡教育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变化背景下开展学校婚育文化教育的理路分析
4
作者 周宪章 申文缙 尹毅 《教育科学论坛》 2025年第3期25-30,共6页
在人口转型结构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开展学校婚育文化教育既是人口发展的需要、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来分析,开展学校婚育文化教育还须加强政策引领、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理念... 在人口转型结构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开展学校婚育文化教育既是人口发展的需要、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来分析,开展学校婚育文化教育还须加强政策引领、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以期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人口均衡发展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婚育文化 学校教育 理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视角下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
5
作者 赵凡翔 孙培乐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2期84-87,共4页
人口结构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前,河南省面临着多样化的人口问题。该文从人口结构视角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人口结构指标与人均体育产业增加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旨在探索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合理路径。结果显示:高... 人口结构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前,河南省面临着多样化的人口问题。该文从人口结构视角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人口结构指标与人均体育产业增加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旨在探索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合理路径。结果显示: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与人均体育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联度最高;城镇化率、性别比、常住人口、就业人数以及0~14岁人数与人均体育产业增加值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基于这些研究结果,该文提出了针对河南省人口结构的体育产业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体育产业 灰色关联分析 产业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人口结构与村庄变迁——兼论如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强 孙健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人口结构以及村庄变迁是一种必然现象。推进乡村建设,需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人口结构以及村庄变迁是一种必然现象。推进乡村建设,需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理清村庄变迁的趋势特点,针对各地区乡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科学确定乡村建设优先序,制定与农村人口结构及村庄布局相适应的发展策略。推进乡村建设,既要超前谋划,又要长短结合。“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聚焦阶段性任务,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因地制宜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现代化建设 人口结构 村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与人口结构转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婷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1,共4页
当下中国正在同时经历人口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两种力量将深刻影响我国的社会与经济面貌,且两者还会相互作用,形成更为复杂长远的效应。一方面,该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强化当前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 当下中国正在同时经历人口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两种力量将深刻影响我国的社会与经济面貌,且两者还会相互作用,形成更为复杂长远的效应。一方面,该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强化当前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多重影响。未来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能既不取决于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也不简单由人口受教育水平决定,而是更多建立在人口的知识结构与技能分布是否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发展适配,以及能否形成良性互动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人工智能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户分离变迁视角的大城市郊区化与人口结构再分布效应研究--基于南京市的实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浩 陈友华 陈昭 《人口与社会》 2024年第2期40-53,共14页
人户分离人口是城市流动型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特征及空间分布变迁为认识大城市郊区化趋势提供了重要视角。近20年来,南京市人户分离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占常住人口比重逐渐提高,其中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占总人户分离人口的比重显著提高,... 人户分离人口是城市流动型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特征及空间分布变迁为认识大城市郊区化趋势提供了重要视角。近20年来,南京市人户分离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占常住人口比重逐渐提高,其中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占总人户分离人口的比重显著提高,其人口学特征呈现高学历化和大龄化趋势,其空间分布从核心区集聚向近郊区集聚转变。基于以上变迁特征,重新认识了南京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及其程度,发现:(1)2000—2010年期间,南京经历了核心区和近郊区人口普遍增长的快速城市化阶段,外来流动人口是此时期近郊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2)2010—2020年期间,南京进入大规模城市郊区化阶段,核心区人口减少而近郊区人口集聚度显著增强,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取代外来流动人口成为近郊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3)2020年,南京的近郊区常住人口人户分离率高达54.4%,表明南京仍处于“迁居不迁户”的“半郊区化”状态,近郊区并未成长为相对独立于核心区、功能相对完整的综合性城区。郊区化带来了不均衡的人口结构再分布效应,要关注和积极应对核心区人口流失与人口结构衰退过快、近郊区“人户分离率”过高和远郊区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人户分离 郊区化 人口普查 人口结构再分布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科技创新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闫永琴 姜晓雨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人口要素和科技创新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度影响,人口要素与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文中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一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人口结构的4个维度出发,对人口结构、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 人口要素和科技创新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度影响,人口要素与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文中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一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人口结构的4个维度出发,对人口结构、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本地和邻近地区均为显著的抑制性作用。人口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均对本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邻近地区为正向溢出效应。劳动供给对邻近地区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人力资本未达到预期促进作用。此外,科技创新未能弥补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且存在部分遮掩效应。因此,仍需加强区域合作与整合,把握好老龄人口机遇,充分挖掘老龄人力资源,有效推进人口城镇化,加大研发投入强度,促进科技创新,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科技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遮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结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0
作者 邓远建 刘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725-4745,共21页
【目的】通过测度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水平,分析农村人口结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与路径,为推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使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 【目的】通过测度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水平,分析农村人口结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与路径,为推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使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L指数,通过MaxDEA软件对2000—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1)2000—2021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具有显著的时序性和空间差异特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2005、2013年为分界点呈现出先缓慢下降再平稳上升再迅速上升的趋势,其中最低值为2005年的0.5016,最高值为2020年的0.8872;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处于中等水平或中高水平,其中低水平的有1个省,中等水平的省份有15个,占48.39%,中高水平的省份有12个,占38.71%,高水平的省份有3个。(2)农村人口结构各指标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3)农村人口结构中少儿抚养比、男女性别比、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依赖于农业绿色技术效率。(4)农村人口结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指标的影响系数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负向影响的指标中,农村少儿抚养比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农村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最为显著,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显著。【结论】中国各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农业人口结构抑制农业绿色发展且区域各异。因此,需要构建可持续的农村劳动力要素投入体系,挖掘培育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补齐区域对外开放水平短板,健全生态导向的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结构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发展 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人口结构变化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机理研究
11
作者 李江涛 王学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81-91,共11页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外贸依存度是一个关键变量,而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消费和生产变化,又是决定外贸依存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建立了人口结构与外贸依存度的理论模型,选择42个国家1980—2022年的面板数据,并引入政府和...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外贸依存度是一个关键变量,而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消费和生产变化,又是决定外贸依存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建立了人口结构与外贸依存度的理论模型,选择42个国家1980—2022年的面板数据,并引入政府和家庭消费份额作为中介变量,实体部门杠杆率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人口结构影响外贸依存度的机理,结果发现:城镇化率、年龄抚养比、老龄化率、劳动力参与率、女性劳动力占比等人口结构,与外贸依存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在发达国家、高人均GDP国家更为显著;城镇化率通过消费份额影响外贸依存度,政府消费份额、家庭消费份额起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政府、家庭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强化了城镇化率对外贸依存度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人口结构 外贸依存度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威海市人口结构变动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和对策
12
作者 王秋芳 《经济师》 2024年第2期156-157,共2页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是当前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人口是消费的基础。人口结构变动对消费升级既有挑战也存在机遇。山东省威海市人口总量较少,自然增长率连年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少儿抚养比上升,这些变动不利于消费增长,但城镇...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是当前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人口是消费的基础。人口结构变动对消费升级既有挑战也存在机遇。山东省威海市人口总量较少,自然增长率连年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少儿抚养比上升,这些变动不利于消费增长,但城镇人口比重、人口素质提升则有利于消费结构改善。因此,应根据人口变动趋势,制定消费政策,引导不同人群的消费升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内需 人口结构 消费升级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人口结构、金融约束与金融资产配置
13
作者 周弘 张壹维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2-93,共12页
本文使用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家庭人口结构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探究金融约束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家庭中子女数量对风险市场参与深度起促进作用,老人数量抑制了金融资产的持有和风险市场参与深度。机制分... 本文使用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家庭人口结构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探究金融约束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家庭中子女数量对风险市场参与深度起促进作用,老人数量抑制了金融资产的持有和风险市场参与深度。机制分析发现,子女数量通过刺激家庭获取收入,缓解了家庭面临的金融约束,从而促进风险市场参与深度,而老人数量增强了家庭的金融约束,从而减少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深度,且子女数量对金融约束的缓解作用大于老人数量的抑制作用。基于此,从促进新生人口增长、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以及加强金融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人口结构 金融约束 金融资产配置 抚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因素对“村改居”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马德浩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11,F0002,共12页
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探讨了人口结构因素对“村改居”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影响。在“村改居”社区居民中,不同年龄段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呈“倒U”形趋势,男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高于女性居民;不同年... 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探讨了人口结构因素对“村改居”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影响。在“村改居”社区居民中,不同年龄段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呈“倒U”形趋势,男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高于女性居民;不同年龄段男性居民在体育参与的频率和强度上存在差异,而不同年龄段女性居民在体育参与的频率和强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非农业户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高于农业户籍居民,且非农业户籍居民在体育参与上受社区环境满意度和体育健身类社团发展情况的影响较为显著。不同家庭规模对居民体育参与的影响显著,其中家庭人数为“3~4人”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最高。不同婚姻状况对居民体育参与影响也较为显著,其中已婚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最高。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呈现出随受教育程度、月收入、阶层位次提高而增加的趋势,受教育程度、月收入、阶层位次对居民体育参与的频率和强度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村改居”社区 居民 体育参与 人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崇左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李莹 《新丝路》 2024年第13期86-88,共3页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该地区的人口总量、素质及结构密不可分。因此,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耦合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理论上剖析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在实践上以崇左市为研究对象,通过...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该地区的人口总量、素质及结构密不可分。因此,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耦合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理论上剖析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在实践上以崇左市为研究对象,通过OLS回归方法,对崇左市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并提出崇左市人口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产业结构 崇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人口结构对消费转型升级的影响
16
作者 徐侃 《现代商业》 2024年第24期113-116,共4页
本文以浙江省消费转型升级中的人口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浙江省人口结构变化的现状,存在人口老年化开始凸显、地级市人口呈现不均衡的分布状态等特点,分析了浙江省的消费结构现状,主要为人均消费支出大幅度提升、地级市消费不均衡、... 本文以浙江省消费转型升级中的人口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浙江省人口结构变化的现状,存在人口老年化开始凸显、地级市人口呈现不均衡的分布状态等特点,分析了浙江省的消费结构现状,主要为人均消费支出大幅度提升、地级市消费不均衡、西部消费支出相对偏低等。并对浙江省人口结构变化和消费转型升级之间进行了线性回归检验分析,选取了1~15岁幼年人口指标、16岁~59岁青年中年人口指标、60岁以上老年人口指标和浙江省人均消费支出指标,呈现出显著性特征。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城乡服务平台,构建老年消费市场,开发消费新业态鼓励消费多元化,通过产业升级,鼓励构建消费支撑体系等策略促进浙江省消费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化 消费转型升级 相关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00-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福建省流动人口结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胡泰 林李月 +2 位作者 朱宇 柯文前 肖宝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76-2184,共9页
基于2000-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福建省各县域流动人口结构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福建省流动人口结构的省内化趋势增强,快速省内化的区域在空间上连结成3条“东南-西北”走向的横轴;相较于市辖区,... 基于2000-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福建省各县域流动人口结构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福建省流动人口结构的省内化趋势增强,快速省内化的区域在空间上连结成3条“东南-西北”走向的横轴;相较于市辖区,县和县级市省内化倾向更加突出。(2)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就业规模促进流动人口结构向省际化方向演化,第三产业就业规模和普通县则促进流动人口结构向省内化方向演化;相较于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流动人口结构演化对空气质量和公共服务条件的响应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拓展了对中国人口流动结构转变规律的认识,亦可以为推动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结构 流动人口 人口普查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余年澳大利亚华人移民人口结构变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彩丽 颜廷 《八桂侨刊》 2024年第2期25-37,94,共14页
澳大利亚自霍华德政府移民政策改革后,华人移民人口结构朝技术化、年轻化、高质量化的方向发展。近十余年来中国对澳移民数量尤为庞大,华人移民人口结构亦发生变化,如家庭移民数量上升,但仍以技术移民为主导;雇主担保类技术移民数量上升... 澳大利亚自霍华德政府移民政策改革后,华人移民人口结构朝技术化、年轻化、高质量化的方向发展。近十余年来中国对澳移民数量尤为庞大,华人移民人口结构亦发生变化,如家庭移民数量上升,但仍以技术移民为主导;雇主担保类技术移民数量上升,独立技术移民数量下降;商业投资移民持续走高;内地华人移民日益年轻化,而港台华人移民年龄有所上升。这些变化为澳大利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如大批中国商业投资移民的到来促进了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年轻有技术的华人移民为澳大利亚提供高价值的劳动力,亦缓和了人口老龄化现象;华人移民更加积极融入澳大利亚社会,为多元文化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华人移民 人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管振 孙志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9,共11页
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教育对人口结构的作用。将这一因素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在估计理论模型中相关参数的基础上,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教育对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教育通过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和经济... 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教育对人口结构的作用。将这一因素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在估计理论模型中相关参数的基础上,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教育对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教育通过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和经济体技术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第二,教育通过降低生育率和提升寿命,推动人口老龄化和提升人口抚养负担,并通过推迟毕业时间,降低劳动参与率;第三,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强于对劳动参与率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人均收入的增长。总而言之,教育解释了人口结构的变动,但是并未加剧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经济压力。研究结果不仅扩展了教育经济影响的分析视角,也对完善我国公共教育和生育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人口结构 老龄化 劳动参与率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增长与收缩对经济韧性的异质性影响与作用路径:基于人口结构视角
20
作者 张娅莉 雍璐宁 +2 位作者 董蕴萱 RAMAMOORTHY Ayyamperumal 王梅梅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84-93,共10页
基于甘肃环县不同乡镇的人口特征空间分布和人口结构差异,将乡镇分为收缩型乡镇和增长型乡镇,采用模糊推理方法测算环县各乡镇经济韧性水平,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乡镇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比不同乡镇类型人口结构变化对乡镇经... 基于甘肃环县不同乡镇的人口特征空间分布和人口结构差异,将乡镇分为收缩型乡镇和增长型乡镇,采用模糊推理方法测算环县各乡镇经济韧性水平,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乡镇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比不同乡镇类型人口结构变化对乡镇经济韧性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收缩型乡镇和增长型乡镇的人口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环县乡镇之间经济韧性水平发展严重不均衡,乡镇经济韧性水平受人口密度、总人数、高中及以上人口比例、批发与零售业人员比例、科技人员比例、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多个因素影响;批发与零售业人员比例和科技人员比例对于增长型乡镇经济韧性的影响较大,人口数量和质量对于收缩型乡镇经济韧性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将人口增减与乡镇重构相结合,为黄土高原乡镇多方位发展和城乡融合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收缩 人口结构 收缩型乡镇 增长型乡镇 经济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