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数量红利、人口质量红利与城市经济韧性
1
作者 何雄浪 王诗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62,共17页
人口是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合理的人口分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充裕的适龄劳动人口将形成有利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投资和消费局面,创造出人口机会窗口,从而提升城市承担风险和恢复经济的能力。当前,我国人... 人口是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合理的人口分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充裕的适龄劳动人口将形成有利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投资和消费局面,创造出人口机会窗口,从而提升城市承担风险和恢复经济的能力。当前,我国人口正经历从总量持续增加到持续减少、素质由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和短寿命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长寿化转变的阶段。文章在讨论人口数量红利、人口质量红利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内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全国272个城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就人口数量红利、人口质量红利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口质量红利能够显著增强城市经济韧性,人口数量红利的影响效应则不明显;城市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口数量红利的影响效应不存在明显的城市异质性特征,且对任何一类城市的经济韧性提升作用均不显著。而人口质量红利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在“胡焕庸线”东南片区的城市、内陆城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更明显,对其余城市的影响效应则较弱;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增强了人口质量利用效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影响则不明显,甚至有削弱人口质量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趋势;同时,劳动生产率在人口质量利用效率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集聚在人口质量利用效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中存在门槛效应,迈过门槛值以后,人口质量利用效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作用会减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认为需要通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推进其向西部等边疆地区延伸,着力发挥信息化在促进信息要素流动、拓宽劳动力获取就业信息渠道中的作用;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为城市承受外部冲击与恢复经济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数量红利 人口质量红利 城市经济韧性 异质性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红利变化对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人口质量红利上升视角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徐泰平 陈颇 《湖北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结构发生转变,人口质量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攀升。对此,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人口质量红利上升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结构发生转变,人口质量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攀升。对此,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人口质量红利上升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否考虑控制变量,人口质量红利上升均能显著推动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且其影响具有明显时滞性。就各控制变量而言,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中东部地区人口质量红利上升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程度要远高于西部地区。最后,为进一步丰富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从人口质量红利上升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质量红利上升 体育用品制造业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人口质量红利与农业发展:以中国东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琦 郭剑雄 《西北人口》 CSSCI 2013年第6期13-18,24,共7页
由工业化、城市化引致的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加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为农业由人口数量红利型向人口质量红利型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作为内地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在农村人口偏好结构正在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人力资本虽... 由工业化、城市化引致的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加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为农业由人口数量红利型向人口质量红利型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作为内地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在农村人口偏好结构正在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人力资本虽对农业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低于现代物质资本的贡献,东部地区农业发展仍依赖物质资本红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农村人口质量偏好进一步得到强化,东部地区将率先实现人口质量红利型农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偏好结构 人口质量红利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步入人口质量红利时代 被引量:5
4
作者 黄乾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8-69,共2页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人口规模依然庞大,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人口抚养比相对较低,人口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质量将大幅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良好的人口环境。
关键词 人口数量红利 人口结构红利 人口质量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质量红利——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4
5
作者 黄凡 段成荣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近年来劳动力的减少持续引发担忧。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探讨了人口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的关系,并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以往历次人口普查、《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近年来劳动力的减少持续引发担忧。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探讨了人口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的关系,并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以往历次人口普查、《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两者人口基础和经济贡献的最新情况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我国人口红利正从传统人口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一方面,人口红利缓慢式微,表现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重持续下降,老龄化和高龄化进一步加速,人口总抚养比由减转增,人口数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人口质量红利逐渐显现,表现为: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大幅提升,人口健康水平明显改善,人口质量红利替代人口数量红利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更大的积极作用。应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以及推进积极老龄化,进一步挖掘人口质量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人口质量红利 教育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质量红利: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1
6
作者 詹韵秋 王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2期20-32,共13页
人口质量红利作为近年来数量型红利式微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开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也产生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现有研究,从人口质量红利的内涵、理论源泉、经济效应、度量标准、内外部实现条件以及人口质量红利对数量红... 人口质量红利作为近年来数量型红利式微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开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也产生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现有研究,从人口质量红利的内涵、理论源泉、经济效应、度量标准、内外部实现条件以及人口质量红利对数量红利的替代效应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梳理。研究发现,人口质量红利目前国外关注较少,国内为主要研究领域,且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存在着概念不清、指标不明、定量不足、研究不细等问题。最后,基于现有研究,在对人口质量红利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便为人口质量红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人口质量红利的实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质量红利 概念界定 研究综述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口质量红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91,共4页
文章通过采取2002~2011年十年的年度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与人口质量红利有关的变量,结果发现:在与人口质量红利有关的变量中,城市化水平对人口质量红利的释放,具有正的影响,而且富有弹性。基于此,中国... 文章通过采取2002~2011年十年的年度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与人口质量红利有关的变量,结果发现:在与人口质量红利有关的变量中,城市化水平对人口质量红利的释放,具有正的影响,而且富有弹性。基于此,中国在向人口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有效推进城市化,并加大国家层面的教育投资,配套合理的教育政策以及劳动者健康保障的制度安排,从而使人口质量红利提升速度加快,以适应当前的调结构,促增长,满足经济增长需要,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人口质量红利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吴雯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5期25-28,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人口红利逐渐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充分发挥人口质量红利的作用,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人口红利逐渐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充分发挥人口质量红利的作用,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希望通过人口质量红利高质量利用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质量红利 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用机制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口数量红利到人口质量红利--基于143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丁小浩 高文娟 黄依梵 《新华文摘》 2022年第13期120-123,共4页
经济增长是全球各国政府、社会公众与专家学者所追寻的永恒主题,分析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与作用机制被视作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这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 经济增长是全球各国政府、社会公众与专家学者所追寻的永恒主题,分析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与作用机制被视作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这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质量红利 经济增长理论 影响要素 面板数据 下降趋势 生育率 人口数量红利 实证分析
原文传递
质量、数量双重视角下的中国人口红利经济效应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杨成钢 闫东东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35,共11页
文章通过扩展MRW模型构建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人口数量红利与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并利用中国1989~2014年各省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人口质量红利会因... 文章通过扩展MRW模型构建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人口数量红利与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并利用中国1989~2014年各省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人口质量红利会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率和投资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对人口数量红利的替代作用。人口数量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2.86%,其中贡献最大的年份是1990~2001年,平均贡献率在20%左右,2010年之后其贡献率开始明显下降。人口质量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39%,其贡献率总体呈现波动中不断上升的趋势。人口质量红利的贡献率在2010年前后开始明显上升并超越人口数量红利的贡献率,也即从那时起人口质量红利开始逐步替代人口数量红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研究结论表明在进行经济政策设计时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这种新的动力机制和要素特点,主动适应经济增长的新趋势,积极顺应增长要素变化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口质量红利 人口数量红利 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人口结构和质量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诺金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共11页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两个阶段的经济增长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研究表明,新时代下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已经消失,转而进入人口负债阶段;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两个阶段的经济增长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研究表明,新时代下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已经消失,转而进入人口负债阶段;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未来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年龄分布和就业分布的人口结构红利和制度改革是新时代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高等教育的收益不高,推广高等教育对经济的直接支持作用有限。外部需求减少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对我国外向型经济产生冲击,新时代下这一因素的负面影响还将持续。基于以上发现,为促进中国经济更有质量地运行在合理区间,从挖掘人口数量红利、收取就业结构红利、扩大人口质量红利、注意转向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红利 人口质量红利 经济增长 新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潜在优势、内在张力与推进对策
12
作者 张丽珍 李凤梅 《黑河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7-41,115,共6页
人口规模是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巨大的人口规模内嵌着消费市场规模效应,劳动力供给充足以及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一方面,人口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人口结构... 人口规模是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巨大的人口规模内嵌着消费市场规模效应,劳动力供给充足以及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一方面,人口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人口结构性矛盾与人口空间分布矛盾凸显;另一方面,人口发展不充分,具体表现为人口负增长趋势显著。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应当聚焦银发经济建设,培育高素质劳动力,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打造友好型生育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巨大 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质量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数量双重视阈下人口红利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半参数可加面板模型
13
作者 张维星 周之浩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44-49,共6页
人口红利转型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理论分析对半参数可加模型进行拓展,从人口数量红利、人口质量红利两个维度对人口红利的经济效应进行非参拟合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人口数量红利对促进... 人口红利转型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理论分析对半参数可加模型进行拓展,从人口数量红利、人口质量红利两个维度对人口红利的经济效应进行非参拟合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人口数量红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形”非线性特征;人口质量红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在发挥劳动人口数量优势的同时,培养高端人才、加快创新人才驱动是快速释放人口红利效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数量红利 人口质量红利 经济效应 半参数可加模型 动态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生产转型、红利结构变迁与现代农业增长——来自21个高水平工业化国家的经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剑雄 刘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3,共9页
人口生产量质转型带来农业增长人口红利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本进入农业生产,实现了传统的报酬递减型技术向现代递增型技术的转换,从而使其成为现代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对21个高水平工业化国家1980—2011年农业增长的相关经验数据分析表... 人口生产量质转型带来农业增长人口红利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本进入农业生产,实现了传统的报酬递减型技术向现代递增型技术的转换,从而使其成为现代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对21个高水平工业化国家1980—2011年农业增长的相关经验数据分析表明,人力资本超越土地、劳动力、物质资本已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农业增长已进入人口质量红利驱动阶段。中国农村人口生产正处在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的转变期,这预示着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生产转型 人口质量红利 高水平工业化国家 现代农业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85万人!人口负增长“危”中存“机”
15
作者 丁娟 《四川省情》 2023年第2期24-26,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末突破14亿人,2021年末达到峰值141260万人,2022年末下降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是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引发全网关注。实际上,人口发展进入人口数量红利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末突破14亿人,2021年末达到峰值141260万人,2022年末下降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是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引发全网关注。实际上,人口发展进入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的窗口期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比起减少的数字,未来更应注重人口质量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负增长 人口质量红利 质量提升 人口数量红利 窗口期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量质转型与中国经济增长——从马尔萨斯陷阱到内生型增长的人口变迁视角审视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剑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33,共12页
随着人口生产阶段的变迁,分别存在着马尔萨斯型增长、刘易斯型增长、索洛型增长和内生增长的经济增长类型的演化。在经济增长的不同类型中,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同。人口增长作为工业化扩张的有利条件,构成刘易斯型高速增长的重... 随着人口生产阶段的变迁,分别存在着马尔萨斯型增长、刘易斯型增长、索洛型增长和内生增长的经济增长类型的演化。在经济增长的不同类型中,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同。人口增长作为工业化扩张的有利条件,构成刘易斯型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工业化扩张阶段以外的其他经济增长类型中,人口增长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能在普遍意义上获得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主要原因的结论。越过人口红利期的中国经济,必须实现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和开掘人口质量红利的增长动力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迁 经济增长类型 人口质量红利 中国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边境地区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变迁研究(2000~2020) 被引量:4
17
作者 晏月平 徐岗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4,共14页
云南边境地区传统地理区位劣势明显,“兴边强边、稳边富民”行动和现代化建设面临一定挑战。如何破解区位劣势积极融入边贸口岸经济,有力推进人口与经济有序协调分布,探索富有边境地区特色创新发展的“云南模式”,对推进沿边地区高质量... 云南边境地区传统地理区位劣势明显,“兴边强边、稳边富民”行动和现代化建设面临一定挑战。如何破解区位劣势积极融入边贸口岸经济,有力推进人口与经济有序协调分布,探索富有边境地区特色创新发展的“云南模式”,对推进沿边地区高质量全局发展意义非凡。文章使用2000年以来3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历年云南统计年鉴数据,探讨了2000~2020年云南省边境县(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的变迁趋势,并构造面板数据基于OLS回归分析人口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该区域人口负增长范围持续扩大,经济发展总体积极向好,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区域内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边境县(市)应综合调控区域人口空间格局,以适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提升人口质量,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加快就业人口向文旅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农文旅、民俗风情旅边境全域游;抓住机遇释放边贸与口岸红利,简化通过报关流程,助力边贸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边境 人口与经济 耦合协调 OLS回归 人口质量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普查公报看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课题组 黄洪琳 劳印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1年第12期4-7,共4页
全国和各省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呈现出总量增加、流动活跃、城镇化加快、中心城市集聚、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丰富且素质提高等特征,但同时存在人口分布不均衡,核心区域人口过密、外围区域相对稀疏,东高... 全国和各省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呈现出总量增加、流动活跃、城镇化加快、中心城市集聚、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丰富且素质提高等特征,但同时存在人口分布不均衡,核心区域人口过密、外围区域相对稀疏,东高西低、分化加剧,人口负担系数加大、人口素质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还需持续关注人口与经济的协同、产业与人口空间布局的优化、养老产业建设以及人口质量红利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与经济 人口质量红利 人口负担系数 人口普查 养老产业 外围区域 空间布局 人口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吗?——基于职工教育投资视角
19
作者 陈慧瑕 《国际商务财会》 2024年第6期12-20,共9页
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激发人口质量红利、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文章基于职工教育投资视角,研究了地区营商环境对A股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企业职工教育投资显著正相关。上述关系在存... 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激发人口质量红利、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文章基于职工教育投资视角,研究了地区营商环境对A股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企业职工教育投资显著正相关。上述关系在存在较高非生产性支出与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经济结果分析表明上述关系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人力资本投资 职工教育投资 人口质量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结构性政策与制度安排应对高龄少子化挑战
20
作者 迟福林 《社会治理》 2021年第10期41-42,共2页
实行"选择性退休"的实质是把退休年龄选择的自主权交给个人,同时通过养老金调整机制强化对个人自主选择"延迟退休"的有效激励。在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领取养老金的比例、继续就业等方面,鼓励根据自身情况... 实行"选择性退休"的实质是把退休年龄选择的自主权交给个人,同时通过养老金调整机制强化对个人自主选择"延迟退休"的有效激励。在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领取养老金的比例、继续就业等方面,鼓励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不同的退休年龄和养老金领取方案。通过选择性退休的结构性政策和制度安排,使得个人自主选择延迟退休成为常态,从而对缓解劳动力不足、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起到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 有效激励 自主选择 养老金 结构性 人口质量红利 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