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济人”与“社会人”——透析经济学两种范式的人性假定
被引量:
12
1
作者
邓春玲
《山东经济》
2005年第2期5-8,39,共5页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 ,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问题上迥然有异。“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最基本的假设 ,“社会人”是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 ,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问题上迥然有异。“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最基本的假设 ,“社会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假设。本文从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着手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 ,为发展和完善经济科学进行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
“经济人”
人性假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经济行为主体
西方经济学
透析
社会经济现象
经济学范式
假设问题
人性
假设
比较分析
经济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性假定与图书馆的使命管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曹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44-547,共4页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性假定的角度,阐述了人性假定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并论述了图书馆管理中结合人性假定融入"使命管理"这一新的管理理念的意义和现实性策略,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贯彻"以人为本"的管...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性假定的角度,阐述了人性假定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并论述了图书馆管理中结合人性假定融入"使命管理"这一新的管理理念的意义和现实性策略,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要渗透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定
使命管理
图书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邓研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7-22,共6页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则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中西"德治"与"法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设计。"德治"与"法治"分别构成了中西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定从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的角度看,固然提升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凝聚力,但却对中国政治发展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必须突破和超越人治的范畴,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相区分的前提下,参照西方的宪政理念与法治经验,方可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人性假定
性善论
性恶论
德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性假定:作为工具价值的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罗明星
《理论月刊》
2003年第7期36-38,共3页
人性假定是一种方法。侧重于工具价值的人性假定与侧重于人文价值的人性论不同,它不寻求人性理论自身的真理性,而是追求人性假定衍生出的社会后果。人性假定是维度与质态的统一。在维度上,人性假定有利己与利他的划界;在质态上,则有善...
人性假定是一种方法。侧重于工具价值的人性假定与侧重于人文价值的人性论不同,它不寻求人性理论自身的真理性,而是追求人性假定衍生出的社会后果。人性假定是维度与质态的统一。在维度上,人性假定有利己与利他的划界;在质态上,则有善与恶的区分。维度与质态的不同整合,构成不同的人性假定模式。人性假定通过经验推度与理性导引来完成,其运作可以从社会与个体两个层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定
工具价值
善性与恶性
利己与利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的人性假定与法律实现所需的道德支持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正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3,共5页
法律的调整是以人身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为人性假定,该人性假定忽略了人客观存在的精神性需要,人有时会以经济与人身利益的牺牲为代价追求精神性需要的实现,社会舆论与自我的道德评价关涉行为人归宿与爱以及尊重等精神需要的实现,因...
法律的调整是以人身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为人性假定,该人性假定忽略了人客观存在的精神性需要,人有时会以经济与人身利益的牺牲为代价追求精神性需要的实现,社会舆论与自我的道德评价关涉行为人归宿与爱以及尊重等精神需要的实现,因而当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相冲突时,人会以承担法律责任为代价,自觉地选择违法,从而使法律无法实现。所以,应将法律的调整与道德的调整相结合,使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相统一,以免使道德评价成为法律实现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的
人性假定
精神需要
社会舆论
道德评价
法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定”
被引量:
1
6
作者
邓研华
《党政论坛》
2011年第11期44-46,共3页
在中西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政治制度设计对于哲学人性论的依赖,一直是一个通贯的文化景观。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既是人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显现出人对自身的体认。“政治制度是人的劳作;它的根源和全部存在均有赖于...
在中西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政治制度设计对于哲学人性论的依赖,一直是一个通贯的文化景观。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既是人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显现出人对自身的体认。“政治制度是人的劳作;它的根源和全部存在均有赖于人的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人性假定
设计
中西
亚里士多德
政治文明
文化景观
政治动物
原文传递
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定”
被引量:
1
7
作者
邓研华
《长江论坛》
2011年第2期49-52,共4页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的。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的。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深入了解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不同的人性论基础,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人性假定
德治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学的人性假定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8
作者
张泰城
陈剑林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5,共6页
人性假定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研究政府职能正确定位的重要前提。古典经济学认为人的自利行为会导致整个社会福利增加。但古典经济学这一假定遭遇到"公用地灾难"的质疑。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缺陷,正确理解和把握地方政...
人性假定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研究政府职能正确定位的重要前提。古典经济学认为人的自利行为会导致整个社会福利增加。但古典经济学这一假定遭遇到"公用地灾难"的质疑。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缺陷,正确理解和把握地方政府职能并进行定位,既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更能促进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定
主体抉择
职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性假定的历史分析
9
作者
罗明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3-27,共5页
不同的人性假定模式应置于与之相对应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对人性假定的历史分析 ,可以揭示其伦理性的工具价值 ,辩证展示人性假定的社会功能 ,以期为当代社会的人性假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性假定
历史分析
善性
恶性
社会功能
利己
假定
利他
假定
工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宋朝对大理国的人性假定
10
作者
赵永忠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9期6-9,共4页
虽然宋朝与大理国之间未发生过战争,但宋朝还是对大理国作出了富于军事攻击性的人性假定。这种假定体现在一些边吏的话语中,也体现在宋朝通过密切与大理国周边民族或民族政权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防御大理国的西南防御体系中。宋朝之所以...
虽然宋朝与大理国之间未发生过战争,但宋朝还是对大理国作出了富于军事攻击性的人性假定。这种假定体现在一些边吏的话语中,也体现在宋朝通过密切与大理国周边民族或民族政权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防御大理国的西南防御体系中。宋朝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假定,一个原因是宋朝认为大理国就是南诏国的继续,而南诏国具有很强的军事攻击性;另一个原因是宋朝当时受到富于军事攻击性的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严重的威胁。虽然宋朝的假定与具体事实不符,但还是取得了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大理国
人性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政府官员人性假定问题探究
11
作者
孙伟伟
冷向明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8,共5页
政府官员人性假定问题是制度创新因而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提性问题。公共管理学界关于政府官员是"经济人"还是"公共人"聚讼不已。综述学界观点,梳理"经济人"和"公共人"的概念,应当明确"...
政府官员人性假定问题是制度创新因而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提性问题。公共管理学界关于政府官员是"经济人"还是"公共人"聚讼不已。综述学界观点,梳理"经济人"和"公共人"的概念,应当明确"经济人"机会主义倾向和可能利他但却是有条件利他的特性;"公共人"是在既定条件约束下理性的、利他的、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具有非人格化特征以及有限理性和无条件利他等特性。"经济人"是政府官员人性实然状态的基本属性,"公共人"是政府官员人性的应然状态。应当以"经济人"为基础,以"公共人"为导向构建政府官员的管理制度,将政府官员的行为导向"公共领域的企业家"行为,从而奠定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行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官员
人性假定
经济人
公共人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性假定:经济学视角下的解读
12
作者
张晓波
《生产力研究》
2013年第3期21-23,30,共4页
社会科学在构建宏大的理论体系时,都或明确或隐喻地包含一种人性假定,即对人的本性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构建理论体系和经济学说,也同样或明确或隐喻地涉及人性假定。围绕着为什么要对人性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
社会科学在构建宏大的理论体系时,都或明确或隐喻地包含一种人性假定,即对人的本性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构建理论体系和经济学说,也同样或明确或隐喻地涉及人性假定。围绕着为什么要对人性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经济学视角下的人性假定的必要性,文章回顾与简评了自亚当.斯密发表他的经济学说以来主流经济学对人性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体会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定
经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人性假定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13
作者
王昳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5期87-88,共2页
在人类思想史上,人性一直是哲学家、社会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观点,以儒家苟子为代表;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他们大都从人的...
在人类思想史上,人性一直是哲学家、社会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观点,以儒家苟子为代表;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而在管理学、经济学领域,人性的假定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问题,目的旨在如何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定
中国文化
社会学家
人的本性
人性
本善
人性
本恶
社会伦理
人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作”经济学人性假定
14
作者
韦倩
杜慧敏
董妍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3期35-36,共2页
从人类站立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开始,合作行为就一直伴随着我们走到今天。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与他人的合作而存在。经济中人类的合作行为随处可见,比如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习...
从人类站立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开始,合作行为就一直伴随着我们走到今天。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与他人的合作而存在。经济中人类的合作行为随处可见,比如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完成一些简单的交易,而不会有些许的怀疑是不是法律或契约不能阻止人们经常性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在某些交易中,人们可能更容易产生合作。比如,人们可能更相信从大型超市中购买商品的质量,而不是在街头小店。试验证明,人类对合作有一种自然的偏好,合作或者利他行为与人类理性并不违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经济学
人性假定
人类理性
机会主义行为
合作行为
日常生活
大型超市
利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织理论中人性假定的演进及评述
被引量:
1
15
作者
辛本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8-260,共3页
人性假定是组织理论内容、结构和变化的理论依据。不同组织理论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型人”、“复杂人”等的人性假设的演进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各种社会组织的不断扩散、联合,尤其反映组织规...
人性假定是组织理论内容、结构和变化的理论依据。不同组织理论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型人”、“复杂人”等的人性假设的演进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各种社会组织的不断扩散、联合,尤其反映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跨区域的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发展趋势。组织理论的人性假定演进的实质是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是现代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在组织理论上的客观反映,更是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定
组织
组织理论
原文传递
人性、会计人、和谐会计
被引量:
4
16
作者
涂云友
武智慧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人性假定
会计人
和谐
社会制度
人的自然性
人的本性
历史条件
趋利避害
社会交换
心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宪政制度的人性基础
17
作者
王彩云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任何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定基础上的。西方宪政制度的人性基础是人的善恶双重性 :人性的罪恶与卑劣 ,使限制国家权力成为宪政的核心问题 ;人的神性与善性 ,使保障个人权利成为宪政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西方宪政
人性
基础
政制
国家权力
个人权利
制度
限制
人性假定
保障
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及其在制度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
4
18
作者
孙立梅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39-42,共4页
人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之一。不同的制度模式往往隐含着不同的人性假定。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客观地分析人性的复杂性、变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并在制度设计过...
人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之一。不同的制度模式往往隐含着不同的人性假定。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客观地分析人性的复杂性、变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并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理论
制度设计
人性假定
马克思主义
体制改革
中国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制度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
1
19
作者
孙立梅
《东岳论丛》
2003年第2期76-79,共4页
人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之一。不同的制度模式往往隐含着不同的人性假定。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客观地分析人性的复杂性、变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并在制度设计过...
人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之一。不同的制度模式往往隐含着不同的人性假定。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客观地分析人性的复杂性、变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并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作用 ,才能够顺利推进当前的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理论
制度设计
人性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人性善恶观对中西法律传统的影响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杨莉
《巢湖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人性假定是研究法及法现象的人性基础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而人性善恶观又是法的人性假定的主要内容。中西法律传统中法理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人的根本认识有差异,同时中西法律传统中对人性善恶的假定中又存在某些相似或共同之...
人性假定是研究法及法现象的人性基础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而人性善恶观又是法的人性假定的主要内容。中西法律传统中法理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人的根本认识有差异,同时中西法律传统中对人性善恶的假定中又存在某些相似或共同之处,所以从人性善恶观对中西法律传统的影响出发,可以发现和认识中西法律传统的某些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定
人性
善恶观
中西法律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人”与“社会人”——透析经济学两种范式的人性假定
被引量:
12
1
作者
邓春玲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山东经济》
2005年第2期5-8,39,共5页
文摘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 ,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问题上迥然有异。“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最基本的假设 ,“社会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假设。本文从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着手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 ,为发展和完善经济科学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社会人”
“经济人”
人性假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经济行为主体
西方经济学
透析
社会经济现象
经济学范式
假设问题
人性
假设
比较分析
经济科学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B82-053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性假定与图书馆的使命管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曹蓓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44-547,共4页
文摘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性假定的角度,阐述了人性假定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并论述了图书馆管理中结合人性假定融入"使命管理"这一新的管理理念的意义和现实性策略,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要渗透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价值。
关键词
人性假定
使命管理
图书馆管理
Keywords
humanity assumption
mission management
library manaagement
分类号
G2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9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邓研华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7-22,共6页
文摘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则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中西"德治"与"法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设计。"德治"与"法治"分别构成了中西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定从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的角度看,固然提升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凝聚力,但却对中国政治发展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必须突破和超越人治的范畴,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相区分的前提下,参照西方的宪政理念与法治经验,方可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政治制度
人性假定
性善论
性恶论
德治
Keywords
political system
the hypothesis of human nature
doctrine of good human nature
doctrine of evil human nature
the rule of virtue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性假定:作为工具价值的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罗明星
机构
广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7期36-38,共3页
文摘
人性假定是一种方法。侧重于工具价值的人性假定与侧重于人文价值的人性论不同,它不寻求人性理论自身的真理性,而是追求人性假定衍生出的社会后果。人性假定是维度与质态的统一。在维度上,人性假定有利己与利他的划界;在质态上,则有善与恶的区分。维度与质态的不同整合,构成不同的人性假定模式。人性假定通过经验推度与理性导引来完成,其运作可以从社会与个体两个层面展开。
关键词
人性假定
工具价值
善性与恶性
利己与利他
分类号
C93-02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的人性假定与法律实现所需的道德支持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正峰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3,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商业信托法律制度问题研究"(项目号06CFX016)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法律的调整是以人身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为人性假定,该人性假定忽略了人客观存在的精神性需要,人有时会以经济与人身利益的牺牲为代价追求精神性需要的实现,社会舆论与自我的道德评价关涉行为人归宿与爱以及尊重等精神需要的实现,因而当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相冲突时,人会以承担法律责任为代价,自觉地选择违法,从而使法律无法实现。所以,应将法律的调整与道德的调整相结合,使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相统一,以免使道德评价成为法律实现的障碍。
关键词
法律的
人性假定
精神需要
社会舆论
道德评价
法律评价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定”
被引量:
1
6
作者
邓研华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党政论坛》
2011年第11期44-46,共3页
文摘
在中西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政治制度设计对于哲学人性论的依赖,一直是一个通贯的文化景观。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既是人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显现出人对自身的体认。“政治制度是人的劳作;它的根源和全部存在均有赖于人的意志。
关键词
政治制度
人性假定
设计
中西
亚里士多德
政治文明
文化景观
政治动物
分类号
D59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定”
被引量:
1
7
作者
邓研华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长江论坛》
2011年第2期49-52,共4页
文摘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的。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深入了解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不同的人性论基础,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关键词
政治制度
人性假定
德治
法治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学的人性假定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8
作者
张泰城
陈剑林
机构
井冈山大学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5,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地方政府的空间经济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07JA79006)
文摘
人性假定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研究政府职能正确定位的重要前提。古典经济学认为人的自利行为会导致整个社会福利增加。但古典经济学这一假定遭遇到"公用地灾难"的质疑。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缺陷,正确理解和把握地方政府职能并进行定位,既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更能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人性假定
主体抉择
职能定位
Keywords
the human nature hypothesis
subject choic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性假定的历史分析
9
作者
罗明星
机构
广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3-27,共5页
文摘
不同的人性假定模式应置于与之相对应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对人性假定的历史分析 ,可以揭示其伦理性的工具价值 ,辩证展示人性假定的社会功能 ,以期为当代社会的人性假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性假定
历史分析
善性
恶性
社会功能
利己
假定
利他
假定
工具价值
Keywords
human nature assumption
historical analysis
good and evil
egoistic and altruistic
分类号
B82-06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宋朝对大理国的人性假定
10
作者
赵永忠
机构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9期6-9,共4页
文摘
虽然宋朝与大理国之间未发生过战争,但宋朝还是对大理国作出了富于军事攻击性的人性假定。这种假定体现在一些边吏的话语中,也体现在宋朝通过密切与大理国周边民族或民族政权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防御大理国的西南防御体系中。宋朝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假定,一个原因是宋朝认为大理国就是南诏国的继续,而南诏国具有很强的军事攻击性;另一个原因是宋朝当时受到富于军事攻击性的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严重的威胁。虽然宋朝的假定与具体事实不符,但还是取得了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
宋朝
大理国
人性假定
Keywords
Song Dynasty
Dali Kingdom
human nature assumption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府官员人性假定问题探究
11
作者
孙伟伟
冷向明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出处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8,共5页
文摘
政府官员人性假定问题是制度创新因而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提性问题。公共管理学界关于政府官员是"经济人"还是"公共人"聚讼不已。综述学界观点,梳理"经济人"和"公共人"的概念,应当明确"经济人"机会主义倾向和可能利他但却是有条件利他的特性;"公共人"是在既定条件约束下理性的、利他的、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具有非人格化特征以及有限理性和无条件利他等特性。"经济人"是政府官员人性实然状态的基本属性,"公共人"是政府官员人性的应然状态。应当以"经济人"为基础,以"公共人"为导向构建政府官员的管理制度,将政府官员的行为导向"公共领域的企业家"行为,从而奠定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行为基础。
关键词
政府官员
人性假定
经济人
公共人
制度安排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性假定:经济学视角下的解读
12
作者
张晓波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出处
《生产力研究》
2013年第3期21-23,30,共4页
文摘
社会科学在构建宏大的理论体系时,都或明确或隐喻地包含一种人性假定,即对人的本性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构建理论体系和经济学说,也同样或明确或隐喻地涉及人性假定。围绕着为什么要对人性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经济学视角下的人性假定的必要性,文章回顾与简评了自亚当.斯密发表他的经济学说以来主流经济学对人性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体会和思索。
关键词
人性假定
经济人
分类号
F01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人性假定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13
作者
王昳玢
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5期87-88,共2页
文摘
在人类思想史上,人性一直是哲学家、社会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观点,以儒家苟子为代表;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而在管理学、经济学领域,人性的假定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问题,目的旨在如何提高效率。
关键词
人性假定
中国文化
社会学家
人的本性
人性
本善
人性
本恶
社会伦理
人的本质
分类号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作”经济学人性假定
14
作者
韦倩
杜慧敏
董妍
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3期35-36,共2页
文摘
从人类站立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开始,合作行为就一直伴随着我们走到今天。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与他人的合作而存在。经济中人类的合作行为随处可见,比如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完成一些简单的交易,而不会有些许的怀疑是不是法律或契约不能阻止人们经常性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在某些交易中,人们可能更容易产生合作。比如,人们可能更相信从大型超市中购买商品的质量,而不是在街头小店。试验证明,人类对合作有一种自然的偏好,合作或者利他行为与人类理性并不违背。
关键词
“合作”经济学
人性假定
人类理性
机会主义行为
合作行为
日常生活
大型超市
利他行为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织理论中人性假定的演进及评述
被引量:
1
15
作者
辛本禄
机构
吉林大学商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8-260,共3页
文摘
人性假定是组织理论内容、结构和变化的理论依据。不同组织理论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型人”、“复杂人”等的人性假设的演进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各种社会组织的不断扩散、联合,尤其反映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跨区域的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发展趋势。组织理论的人性假定演进的实质是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是现代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在组织理论上的客观反映,更是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人性假定
组织
组织理论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人性、会计人、和谐会计
被引量:
4
16
作者
涂云友
武智慧
机构
四川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人性假定
会计人
和谐
社会制度
人的自然性
人的本性
历史条件
趋利避害
社会交换
心理学家
分类号
F230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宪政制度的人性基础
17
作者
王彩云
机构
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文摘
任何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定基础上的。西方宪政制度的人性基础是人的善恶双重性 :人性的罪恶与卑劣 ,使限制国家权力成为宪政的核心问题 ;人的神性与善性 ,使保障个人权利成为宪政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西方宪政
人性
基础
政制
国家权力
个人权利
制度
限制
人性假定
保障
双重性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D02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及其在制度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
4
18
作者
孙立梅
机构
复旦大学社科部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39-42,共4页
文摘
人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之一。不同的制度模式往往隐含着不同的人性假定。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客观地分析人性的复杂性、变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并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作用 。
关键词
人性
理论
制度设计
人性假定
马克思主义
体制改革
中国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制度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
1
19
作者
孙立梅
机构
复旦大学社科部
出处
《东岳论丛》
2003年第2期76-79,共4页
文摘
人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之一。不同的制度模式往往隐含着不同的人性假定。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客观地分析人性的复杂性、变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并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作用 ,才能够顺利推进当前的体制改革。
关键词
人性
理论
制度设计
人性假定
分类号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人性善恶观对中西法律传统的影响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杨莉
机构
湘潭大学法学院
出处
《巢湖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文摘
人性假定是研究法及法现象的人性基础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而人性善恶观又是法的人性假定的主要内容。中西法律传统中法理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人的根本认识有差异,同时中西法律传统中对人性善恶的假定中又存在某些相似或共同之处,所以从人性善恶观对中西法律传统的影响出发,可以发现和认识中西法律传统的某些异同。
关键词
人性假定
人性
善恶观
中西法律传统
分类号
D909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济人”与“社会人”——透析经济学两种范式的人性假定
邓春玲
《山东经济》
200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性假定与图书馆的使命管理
曹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定”
邓研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性假定:作为工具价值的思考
罗明星
《理论月刊》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法的人性假定与法律实现所需的道德支持
刘正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定”
邓研华
《党政论坛》
2011
1
原文传递
7
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定”
邓研华
《长江论坛》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经济学的人性假定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张泰城
陈剑林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人性假定的历史分析
罗明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试论宋朝对大理国的人性假定
赵永忠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政府官员人性假定问题探究
孙伟伟
冷向明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人性假定:经济学视角下的解读
张晓波
《生产力研究》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关于人性假定的几点思考
王昳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合作”经济学人性假定
韦倩
杜慧敏
董妍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组织理论中人性假定的演进及评述
辛本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原文传递
16
人性、会计人、和谐会计
涂云友
武智慧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西方宪政制度的人性基础
王彩云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及其在制度设计中的运用
孙立梅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制度设计中的运用
孙立梅
《东岳论丛》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谈人性善恶观对中西法律传统的影响
杨莉
《巢湖学院学报》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