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下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潘劲松 刘大中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45-147,共3页
文章着重分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下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相应地提出了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职 人文素质课程 改革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陶莉 袁剑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者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互动相结合,实现"翻转课堂",对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课程的发展和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在人文素质课程"慕课&qu...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者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互动相结合,实现"翻转课堂",对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课程的发展和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在人文素质课程"慕课"实施中,只有结合人文素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慕课"的特色与优势,才能切实促进和提高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其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人文素质课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职业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0,共2页
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对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职业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文课程的三个模块:基于人文精神滋养、文化传承和基本语用的通识模块,基于职业人文修养及职业化语用的专识模块和基于行业企业精神养成的特识模块。
关键词 高职 人文素质课程 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络人文素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振华 宋楚平 《职教论坛》 2005年第09X期39-41,共3页
文章分析了网络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网络应用素质的深远意义,对在高校开展网络人文素质教育并将其纳入高校课程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指出高校网络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比哲学、文学或史学意义上的人文素质内涵来的具... 文章分析了网络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网络应用素质的深远意义,对在高校开展网络人文素质教育并将其纳入高校课程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指出高校网络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比哲学、文学或史学意义上的人文素质内涵来的具体、丰富和现实,应当是生动活泼、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要具有超越时代面向未来的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络人文素质课程 必要性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解梅 段兴利 陈红 《职业时空》 2010年第6期108-109,共2页
人文素质课程是适应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目前,我国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实施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相关改进对策。
关键词 工科类高校 人文素质课程 实施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彰显思政教育价值的实践思路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爱明 杨芳 周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24期22-23,共2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医学人文课程应该有新气象、新作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一起协同育人,自觉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学懂、弄通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政治理论,勇于...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医学人文课程应该有新气象、新作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一起协同育人,自觉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学懂、弄通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政治理论,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找准结合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素质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茶艺与茶文化”课程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余芳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随着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深化,“茶艺与茶文化”课程依托线上课程平台和课外社团,构建“一虚二实”的课堂形态,“理论知识—专项技能—综合能力”三段式教学模式,“线上学习评价+课堂展示评价+社团服务评价”多元多维全过程评价体系... 随着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深化,“茶艺与茶文化”课程依托线上课程平台和课外社团,构建“一虚二实”的课堂形态,“理论知识—专项技能—综合能力”三段式教学模式,“线上学习评价+课堂展示评价+社团服务评价”多元多维全过程评价体系,较好地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加了学时数量和实践机会,有效增进了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 茶文化 人文素质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制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开发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邱志军 陈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8-21,共4页
五年制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应在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分析五年制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开发的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设计显隐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满足需要的网络共享课程资源,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教学和学习生态。通... 五年制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应在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分析五年制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开发的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设计显隐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满足需要的网络共享课程资源,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教学和学习生态。通过营造全员、全环境育人的氛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素质训练与评价,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人文素质课程 开发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视域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功能的拓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莫勇明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4-56,共3页
课程定位欠合理、课程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功能单一。深入分析社会各层面对人文素质课程的不同需求,从需求的视角提出,通过整体优化课程资源为拓展课程功能提供动力、通过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 课程定位欠合理、课程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功能单一。深入分析社会各层面对人文素质课程的不同需求,从需求的视角提出,通过整体优化课程资源为拓展课程功能提供动力、通过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优化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对课程培养方式的需求等,探索拓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功能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视域 人文素质课程 人才培养规格 课程资源 课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潘劲松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3期237-238,共2页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综合运用讨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对于增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 人文素质课程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黎红 《文教资料》 2012年第19期167-169,共3页
当今世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我国高校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设了人文素质课程,然而,在大多数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当今世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我国高校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设了人文素质课程,然而,在大多数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单一陈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基于此,对于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也就非常必要。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课程考核等方面对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课程 教学现状 教学模式 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对接行业文化的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方 王朝晖 《职业时空》 2012年第3期11-12,共2页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应该以与行业文化的对接作为其发展的关键举措,其能够实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与行业文化的相互渗透,能够使行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格,使认同和接受行业文化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得到更好地发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对接行...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应该以与行业文化的对接作为其发展的关键举措,其能够实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与行业文化的相互渗透,能够使行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格,使认同和接受行业文化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得到更好地发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对接行业文化可通过以下路径: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显性课程与行业文化的对接,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隐性课程与行业文化的对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课程 行业文化 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施端银 杨道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220-223,共4页
通过对在校生进行问卷抽象调查和个别访谈,本文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农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现状,探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中存在的的问题,提出要从课程设置科学化、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方式灵活化、考核方式多样... 通过对在校生进行问卷抽象调查和个别访谈,本文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农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现状,探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中存在的的问题,提出要从课程设置科学化、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方式灵活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和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化等途径,加强农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课程 人文素质教育 农类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MOOC时代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莉 蒋奇 《文教资料》 2021年第12期191-193,136,共4页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MOOC开放的学习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向实体课堂教学要效率,在实体课堂环节注重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既坚持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的引导、管控等主导性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MOOC开放的学习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向实体课堂教学要效率,在实体课堂环节注重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既坚持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的引导、管控等主导性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在人文素质课程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品行修养和培养志趣人格,强化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 人文素质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5
作者 蓝如中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7-29,共3页
"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灵魂,是高职学生应该努力奋斗的一种境界。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显得十分重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课程设... "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灵魂,是高职学生应该努力奋斗的一种境界。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显得十分重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课程设置边缘化、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高职院校应构建"精彩课堂+丰富活动+积极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对接,提升人文素质课程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服务的能力,真正实现全面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工匠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武娜 《福建茶叶》 2019年第8期167-167,共1页
本文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对高职人文素质课程进行探究,寻找当前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瓶颈,寻求人文素质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通之策,以便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对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引领作用,提升人文素质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人文素质课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礼凤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2-95,100,共5页
以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微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变化的同时也给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身处"微时代"的广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应转变... 以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微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变化的同时也给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身处"微时代"的广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正视"微时代"教育面临的新特点、新情况,把握、掌控"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变化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探索、总结"微时代"背景下人文素质课程改革的新策略和新思路,大胆拥抱"微时代"的新技术,与时俱进地进行课堂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人文素质课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学习动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红 《文教资料》 2011年第10期220-222,共3页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摆在高等院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在许多院校“轻通识、重专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人文素质教育难以深...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摆在高等院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在许多院校“轻通识、重专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人文素质教育难以深入推进。文章就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学习动力不足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借鉴国内外企业管理和培训中的先进理念,依托知名企业文化活动的经典案例.结合专业教育开展教学活动中,探讨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的对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素质课程 学习动力 现状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广根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中,从教学内容、课程体例、方法理念和实现途径等方面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努力适应当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需要。
关键词 高职 人文素质课程 传统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素质课程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妮 《文教资料》 2014年第10期152-153,共2页
以网络交互式平台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方面有明显优势。本文从人文素质课程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基本程序及具体举措三方面进行阐释与分析。
关键词 人文素质课程 网络交互式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