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让“人是目的”成为伟大的政治信仰——关于人工智能与政治传播关系的省思 |
荆学民
刘元顿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2
|
从德性义务理解“人是目的”的道德律令 |
陈旭东
汪行福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3
|
马克思的“人是目的”思想与民生幸福 |
江德兴
庄立峰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4
|
人是目的:权利视野中的道德教育 |
王啸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5
|
如何理解康德的“人是目的”的观念 |
刘作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4 |
7
|
|
6
|
“人是目的”与“以人为本” |
武高寿
|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7
|
“人是目的”:一种理想的功利论——康德的功利思想探析 |
贺汉魂
廖鸿冰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8
|
人是目的——康德人学思想的当代解读 |
王兆良
|
《巢湖学院学报》
|
2006 |
3
|
|
9
|
论“人是目的”的教育观——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谈起 |
毛伟霞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0
|
论康德的“人是目的”公式及其在生命伦理学中的意义 |
姚云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1
|
康德“人是目的”道德法则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
王君娜
荣光涛
刘波
|
《中国校外教育》
|
2013 |
2
|
|
12
|
人是目的:对《资本论》的一种哲学解读 |
徐国超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3
|
从“人非目的”的教育到“人是目的”的教育——谈教育的有为与无为 |
卢献
|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4
|
“人是目的”的局限性及对其突破 |
刘冬雪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5
|
康德“人是目的”研究综述 |
王丹丹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9 |
0 |
|
16
|
试析康德“人是目的”命题中的为个体道德思想 |
向祚群
|
《理论观察》
|
2007 |
0 |
|
17
|
“人是目的”与“以人为本”的内在逻辑 |
康晓强
|
《邓小平理论研究》
|
2009 |
0 |
|
18
|
论康德的“人是目的”及其现代价值 |
张帅
|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9
|
康德“人是目的”命题浅析 |
张金录
|
《前沿》
|
2004 |
3
|
|
20
|
康德的“人是目的”命题与当代道德教育 |
杨絮
|
《莆田学院学报》
|
2006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