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泛在操作系统:面向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的新蓝海
被引量:
22
1
作者
梅宏
曹东刚
谢涛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7,共8页
面向未来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的新模式和新场景,一类新型操作系统——泛在操作系统(Ubiquitous Operating System,UOS)正在出现并处于探索成型期。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环境多变、需求多样、场景复杂,需要对硬件资源、数据资源、系统平台...
面向未来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的新模式和新场景,一类新型操作系统——泛在操作系统(Ubiquitous Operating System,UOS)正在出现并处于探索成型期。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环境多变、需求多样、场景复杂,需要对硬件资源、数据资源、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等进行柔性灵活的软件定义,以支持泛在感知、泛在互联、轻量计算、轻量认知、动态适配、反馈控制、自然交互等新应用特征。文章简要梳理操作系统的发展脉络,总结操作系统发展的“20年周期律”,认为随着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时代的到来,操作系统发展的新蓝海已然出现。文章分析了泛在计算新型计算模式与应用需求,阐述泛在操作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剖析其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创新机遇,分享了对我国发展操作系统的若干认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计算
泛在操作
系统
人机物融合系统
软件定义
原文传递
不确定环境下hCPS系统的形式化建模与动态验证
被引量:
2
2
作者
安冬冬
刘静
+1 位作者
陈小红
孙海英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99-2015,共17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复杂系统,例如人机物融合系统(human cyber-physical systems,简称hCPS),已与人类社会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软件系统所处的信息空间与人们日常生活所处的物理空间日渐融合.物理空间内环境的复杂多变、时空数据的爆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复杂系统,例如人机物融合系统(human cyber-physical systems,简称hCPS),已与人类社会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软件系统所处的信息空间与人们日常生活所处的物理空间日渐融合.物理空间内环境的复杂多变、时空数据的爆发增长以及难以预料的人类行为等不确定因素威胁着系统安全.由于系统安全需求的增长,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随之增加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构造智能、安全的人机物融合系统已成为软件行业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挑战.环境不确定性使得人机物融合系统软件无法准确感知其所处的运行环境.感知的不确定性将导致系统的误判,从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环境不确定性使得系统设计人员无法为人机物融合系统软件的运行环境提供准确的形式化规约.而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系统,准确的形式化规约是保证系统安全的首要条件.为了应对规约的不确定性,提出时空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相结合的建模方式,即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基于环境中时空数据对环境进行建模.根据安全软件的典型特征,采用动态验证的方式保证系统的安全,从而构建统一而安全的理论框架.为了展示方案的可行性,以自动驾驶车辆与人驾驶的摩托车的交互场景为例说明了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人机物融合系统的建模与验证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物融合系统
机器学习
不确定性建模
形式化验证
统计模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通量低熵算力网(信息高铁)
被引量:
9
3
作者
徐志伟
李国杰
孙凝晖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2,共7页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需要一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即全球规模的高通量低熵算力网,形象地简称为“信息高铁”。文章介绍了信息高铁的愿景,包括基础性需求、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系统结构。与互联网、云计...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需要一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即全球规模的高通量低熵算力网,形象地简称为“信息高铁”。文章介绍了信息高铁的愿景,包括基础性需求、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系统结构。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有网络计算系统相比,信息高铁的目标是原生支持“人机物”三元融合和低熵有序,降低系统无序的负面影响,提升系统通量与应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人机
物
”
融合
系统
低熵算力网
高通量计算
受限尾行为
智能流
原文传递
题名
泛在操作系统:面向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的新蓝海
被引量:
22
1
作者
梅宏
曹东刚
谢涛
机构
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北京大数据先进技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32018)。
文摘
面向未来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的新模式和新场景,一类新型操作系统——泛在操作系统(Ubiquitous Operating System,UOS)正在出现并处于探索成型期。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环境多变、需求多样、场景复杂,需要对硬件资源、数据资源、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等进行柔性灵活的软件定义,以支持泛在感知、泛在互联、轻量计算、轻量认知、动态适配、反馈控制、自然交互等新应用特征。文章简要梳理操作系统的发展脉络,总结操作系统发展的“20年周期律”,认为随着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时代的到来,操作系统发展的新蓝海已然出现。文章分析了泛在计算新型计算模式与应用需求,阐述泛在操作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剖析其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创新机遇,分享了对我国发展操作系统的若干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泛在计算
泛在操作
系统
人机物融合系统
软件定义
Keywords
ubiquitous computing
Ubiquitous Operating System
human-cyber-physical system
software definition
分类号
TP3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不确定环境下hCPS系统的形式化建模与动态验证
被引量:
2
2
作者
安冬冬
刘静
陈小红
孙海英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99-2015,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6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72150)
+2 种基金
上海市知识服务平台(ZF1213)
上海市科技计划(20ZR1416000)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杨帆计划(21YF1432900)。
文摘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复杂系统,例如人机物融合系统(human cyber-physical systems,简称hCPS),已与人类社会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软件系统所处的信息空间与人们日常生活所处的物理空间日渐融合.物理空间内环境的复杂多变、时空数据的爆发增长以及难以预料的人类行为等不确定因素威胁着系统安全.由于系统安全需求的增长,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随之增加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构造智能、安全的人机物融合系统已成为软件行业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挑战.环境不确定性使得人机物融合系统软件无法准确感知其所处的运行环境.感知的不确定性将导致系统的误判,从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环境不确定性使得系统设计人员无法为人机物融合系统软件的运行环境提供准确的形式化规约.而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系统,准确的形式化规约是保证系统安全的首要条件.为了应对规约的不确定性,提出时空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相结合的建模方式,即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基于环境中时空数据对环境进行建模.根据安全软件的典型特征,采用动态验证的方式保证系统的安全,从而构建统一而安全的理论框架.为了展示方案的可行性,以自动驾驶车辆与人驾驶的摩托车的交互场景为例说明了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人机物融合系统的建模与验证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人机物融合系统
机器学习
不确定性建模
形式化验证
统计模型检测
Keywords
human cyber physical system
machine learning
uncertainty modeling
formal verification
statistical model checking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通量低熵算力网(信息高铁)
被引量:
9
3
作者
徐志伟
李国杰
孙凝晖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2,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专项(GHJ-ZLZX-2021-06)。
文摘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需要一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即全球规模的高通量低熵算力网,形象地简称为“信息高铁”。文章介绍了信息高铁的愿景,包括基础性需求、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系统结构。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有网络计算系统相比,信息高铁的目标是原生支持“人机物”三元融合和低熵有序,降低系统无序的负面影响,提升系统通量与应用品质。
关键词
“
人机
物
”
融合
系统
低熵算力网
高通量计算
受限尾行为
智能流
Keywords
human-cyber-physical systems
low-entropy computing network
high-goodput computing
constrained tail behavior
intelligence flow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P391.4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泛在操作系统:面向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的新蓝海
梅宏
曹东刚
谢涛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2
原文传递
2
不确定环境下hCPS系统的形式化建模与动态验证
安冬冬
刘静
陈小红
孙海英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通量低熵算力网(信息高铁)
徐志伟
李国杰
孙凝晖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