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法人人格混同”审计研究
1
作者 廖雷英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9-134,共6页
随着我国集团公司演变及发展,近年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申请增多,法院在关于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裁定中重要的判断依据是确认关联企业法人人格混同。实践中法院认为审计师出具的关联企业人员、业务及财产混同专项报告是证明关联企业法... 随着我国集团公司演变及发展,近年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申请增多,法院在关于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裁定中重要的判断依据是确认关联企业法人人格混同。实践中法院认为审计师出具的关联企业人员、业务及财产混同专项报告是证明关联企业法人人格混同的客观证据。本文从审计及财务角度出发,探讨审计师在梳理相关资料应执行的审计程序及得出审计结论,结合法院2018—2022年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判例,进一步厘清现阶段司法实践中,审计师在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申请中扮演的角色及需要执行的审计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企业 实质合并破产 法人人格混同 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会计在公司人格混同案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展源 《审计与理财》 2024年第7期57-60,共4页
人格否认制度自设立以来,其在我国案件判决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其中人格混同的认定标准一直未得到统一。因此,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没有合理的参照,由此可能带来同案不同判现象,导致判决缺乏参考性。本文拟分析我国人格否认制度诞生... 人格否认制度自设立以来,其在我国案件判决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其中人格混同的认定标准一直未得到统一。因此,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没有合理的参照,由此可能带来同案不同判现象,导致判决缺乏参考性。本文拟分析我国人格否认制度诞生到如今学界四要件理论的过程,以及实践判决中人格混同的认定因素,并选择一则真实案例,基于司法会计庭审辩论视角,运用案例研究法对人格混同的认定因素开展分析,以及对今后涉及人格否认的案件判决提出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否认 人格混同 司法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混同与法人独立地位之否认——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15号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军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8,共6页
15号指导案例反映了最高人民法院"慎重适用"、"从严掌握"法人独立地位否认的立场,但存在三点不足:一是偏重"人格混同"之构成的论述,而对"人格混同"为何"严重损害"债权人缺乏说明和... 15号指导案例反映了最高人民法院"慎重适用"、"从严掌握"法人独立地位否认的立场,但存在三点不足:一是偏重"人格混同"之构成的论述,而对"人格混同"为何"严重损害"债权人缺乏说明和论证。由此可能产生鼓励法院轻易否认法人独立地位的负面效果。二是"参照"适用《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不符合类推适用的要求。三是将"关联公司"作为认定"横向人格混同"进而否认法人独立地位的约束条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混同 法人 类推适用 关联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人格混同制度对人格否认的完善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治繁 周宵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1-63,共3页
文章在探讨并简要理清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理论研究现状的同时,提出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的概念,进而分析其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引起各界对公司法人人格混同问题的深入研究,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
关键词 公司法人 人格否认 人格混同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晚舟案的基本法律问题:“人格混同”“长臂管辖权”和“双重犯罪”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柳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4期90-96,共7页
孟晚舟案的核心法律问题是“人格混同”“长臂管辖权”和“双重犯罪”。如果美国金融机构提供的证据为事实,则华为与Skycom易被认定存在“人格混同”,进而认定孟晚舟构成虚假陈述。“长臂管辖权”本是美国联邦法律体制的产物,是特别类... 孟晚舟案的核心法律问题是“人格混同”“长臂管辖权”和“双重犯罪”。如果美国金融机构提供的证据为事实,则华为与Skycom易被认定存在“人格混同”,进而认定孟晚舟构成虚假陈述。“长臂管辖权”本是美国联邦法律体制的产物,是特别类型的属人管辖权,旨在美国各州保护本州及本州居民权利。近年来,美国将其扩展至国际领域,以扩张主权,打击其他国家。按照相关引渡条约,孟晚舟的行为必须构成“双重犯罪”,即在美国和加拿大均构成犯罪,才可以被引渡,而这需后续质证方能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晚舟案 长臂管辖权 人格混同 双重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人格混同的司法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米镝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Z期342-343,共2页
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公司人格混同等带有规律性的滥用公司人格行为已愈演愈烈,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规制公司问题的有效措施,尚未得到立法的确认,仅在司法解释和判例中初露端倪。
关键词 滥用公司人格行为 人格混同 司法解释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市场经济发展 规制 立法 判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公司人格混同
7
作者 谭玲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公司人格混同是公司人格与股东人格或其他公司人格完全混为一体 ,使公司成为股东或其他公司的另一个自我 ,形成股东即公司或公司即股东的情形。公司人格混同的表征为财产混同、业务混同和人员混同等。公司人格混同严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 公司人格混同是公司人格与股东人格或其他公司人格完全混为一体 ,使公司成为股东或其他公司的另一个自我 ,形成股东即公司或公司即股东的情形。公司人格混同的表征为财产混同、业务混同和人员混同等。公司人格混同严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违反了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基本要件 ,构成现代公司法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最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人格混同 独立人格 人格否认 组织机构 财产混同 业务混同 公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法人格否认法理中的“人格混同”——日本法近期判例的启示
8
作者 李凡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人格混同是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之一,而非适用情形。判定人格混同应采取谨慎与灵活相结合的判定方法。
关键词 人格混同 谨慎 灵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在关联公司人格混同案中的适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孟 华乐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27-29,共3页
关联公司的兴起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关联公司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使资源的分配达到了比较合理的状态,有利于企业间的合作;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则利用关联公司人格混同来逃避法律责任。2008年最高人民... 关联公司的兴起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关联公司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使资源的分配达到了比较合理的状态,有利于企业间的合作;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则利用关联公司人格混同来逃避法律责任。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一则公报案例表明,虽然法院并不能直接适用《公司法》相关法条对关联公司人格混同行为进行规制,但是可以适用民法基本原则要求关联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这样的判决结果更符合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人格否认 关联公司 人格混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关联公司人格混同的规制——以最高法指导案例15号为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子佳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7-59,共3页
我国《公司法》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对实践中常见的关联公司滥用法人独立地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却无具体规定,这对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极为不利。2013年1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四批指导案例,其中15号案例表明了... 我国《公司法》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对实践中常见的关联公司滥用法人独立地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却无具体规定,这对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极为不利。2013年1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四批指导案例,其中15号案例表明了关联公司人格混同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的条件及效果,进一步完善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公司 人格混同 法人人格否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公司人格混同情形下法人人格否认问题之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盛勇 罗叶 贾仁发 《时代金融》 2019年第32期85-88,91,共5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投资者投资设立多个公司,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关联公司应然而生。在实践中,大量出现投资者利用其设立或者控股的各个公司来进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比如转移关联公司的财产,以最大化实现自己的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投资者投资设立多个公司,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关联公司应然而生。在实践中,大量出现投资者利用其设立或者控股的各个公司来进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比如转移关联公司的财产,以最大化实现自己的利益。与之同时,许多关联公司发生人格混同的司法案件在实践中出现,并且成上升趋势,典型案例为最高法2013年公布的指导案例15号。虽然,我国公司法规定了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则,即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是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关联公司发生人格混同的情形下要否认法人独立地位,也没有人格混同的法律概念。实践中关联公司发生人格混同的情形下,是否能够适用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法人人格否认规则,从指导案例15号的判决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法院将关联公司发生人格混同的情形扩大至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理由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否妥当?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司法实践中有关关联公司人格混同的案例,比较相关案例判决的异同,在结合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从而给出作者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公司 人格混同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混同的姐妹公司共担责任的法理基础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楼东平 陈文东 《法治研究》 201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2006年《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确定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规定滥用公司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是,针对股东操纵姐妹公司导致人格混同的情形,司法实践中却常常是判决姐妹公司共同承担责任,而没有追究股东责... 2006年《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确定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规定滥用公司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是,针对股东操纵姐妹公司导致人格混同的情形,司法实践中却常常是判决姐妹公司共同承担责任,而没有追究股东责任,其法理依据何在?本文通过探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结合我国审判实践以及学者观点,指出人格混同下姐妹公司共担责任的法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混同 法人人格否认 反向揭开公司面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中的人格混同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春晖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第4期103-106,共4页
2005年《公司法》中首次引入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而在实际判决中却不常被法官援引适用。现行《民法典》和《公司法》虽然都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出了规定,但实践中既存在标准把握不严而滥用这一制度的现象,同时也存在因法律规定较为原则... 2005年《公司法》中首次引入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而在实际判决中却不常被法官援引适用。现行《民法典》和《公司法》虽然都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出了规定,但实践中既存在标准把握不严而滥用这一制度的现象,同时也存在因法律规定较为原则、抽象,适用难度大,而不善于适用、不敢于适用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情形进行了解释与细化。而人格混同作为一种常见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情形,也在《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中得到了细致的解释,对于人格混同的适用应综合考虑六种情形,通过考察公司与股东财产是否混同进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人格否认 人格混同 财产混同 《九民纪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人格混同的治理——兼论《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的修改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新新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2-69,共8页
公司人格混同是指公司人格不独立,与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相关关联公司人格混同。《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司法实践中对公司人格混同的治理主要适用该制度。但该制度适用主体范围过窄,客观适用情形表述太过... 公司人格混同是指公司人格不独立,与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相关关联公司人格混同。《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司法实践中对公司人格混同的治理主要适用该制度。但该制度适用主体范围过窄,客观适用情形表述太过原则,导致司法实践中适用困难。因此,建议修改法条,扩大适用主体范围。应从广义上界定公司人格混同概念,规定公司人格混同的构成要件,将其作为客观适用情形;同时,客观适用情形还应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和司法解释等,以将该制度细化、类型化,从而便于实践操作。针对公司人格混同的现象,还应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治理手段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公司人格混同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人格混同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15
作者 吴涛 《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12Z期242-243,共2页
公司人格混同诉讼中,原、被告分别承担怎样的举证责任才算合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司法机关。是由原告自证主张,还是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证明其行为的正当性;抑或由法院依职权调取相关证据,也或者可以三者兼而有之?在这里,法官应根据公... 公司人格混同诉讼中,原、被告分别承担怎样的举证责任才算合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司法机关。是由原告自证主张,还是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证明其行为的正当性;抑或由法院依职权调取相关证据,也或者可以三者兼而有之?在这里,法官应根据公平和诚信原则,充分运用其司法裁量权,综合当事人的举证能力等因素最终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混同 举证责任 司法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人人格混同和否认”的认定与分析——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二终字第55号判决评析
16
作者 郑溶 郑志华 郭顺强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1-73,共3页
《公司法》将公司人格的滥用者限定在公司法律关系的特定群体,即公司股东,特别是具有实际支配能力的股东。但在实际发生的情形当中,滥用公司人格的并不仅仅限于公司股东,不具有股东身份的公司董事、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也有可能为了... 《公司法》将公司人格的滥用者限定在公司法律关系的特定群体,即公司股东,特别是具有实际支配能力的股东。但在实际发生的情形当中,滥用公司人格的并不仅仅限于公司股东,不具有股东身份的公司董事、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也有可能为了谋取私利而滥用公司人格。如何解释与适用《公司法》第20条第3款所设立的制度,避免简单地向一般条款逃逸是司法实践中应当认真对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混同 人格否认 一般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公司人格混同司法适用的再思考
17
作者 李岳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7-89,共3页
公司人格混同是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之一,在对其进行认定时应突破"人格形骸化"的局限,同时应从理性第三人的角度对于债权人是否会将多个公司混淆做出判定。在规制人格混同现象方面,应侧重于完善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职能以... 公司人格混同是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之一,在对其进行认定时应突破"人格形骸化"的局限,同时应从理性第三人的角度对于债权人是否会将多个公司混淆做出判定。在规制人格混同现象方面,应侧重于完善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职能以及股东的信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否认 人格混同 人格形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对公司人格混同法律规制的建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玉珊 《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5期65-66,共2页
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本原则“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有效地限制了股东的债务责任,成为鼓励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实践中一些不法投资者利用公司人格混同手法,滥用公司法人人格,... 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本原则“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有效地限制了股东的债务责任,成为鼓励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实践中一些不法投资者利用公司人格混同手法,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为防止这些不良现象进一步恶化,维护社会的交易安全,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人制度 人格混同 法律规制 社会经济发展 股东有限责任 法人人格独立 公司法人人格 债务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跨国公司人格混同认定标准的新发展及风险规避——以孟晚舟案为例
19
作者 李让 朱小静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61-568,共8页
跨国公司内部各实体间,特别是母子公司间人格混同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后果。晚近发生的孟晚舟案表明美国跨国公司人格混同认定标准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我国在美投资企业有必要充分评估被认定为人格混同的风险。以孟晚舟案为典型案例,剖析了... 跨国公司内部各实体间,特别是母子公司间人格混同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后果。晚近发生的孟晚舟案表明美国跨国公司人格混同认定标准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我国在美投资企业有必要充分评估被认定为人格混同的风险。以孟晚舟案为典型案例,剖析了美国对公司人格混同认定标准的新发展,包括扩张适用传统认定标准、突破部门法界限进行逆逻辑认定以及对核心概念进行扩大解释。在此基础之上,给出我国在美投资公司规避人格混同风险的路径,包括尊重美国公司人格混同认定的一般标准和特殊要件;援引与己有利的判例作为抗辩依据;利用实证数据评估风险;利用美国行政救济穷尽原则及其例外制度规避行政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混同 认定标准 风险规避 美国 跨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公司人格混同的认定标准及责任承担
20
作者 郝天娇 罗澜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7-91,共5页
公司法将公司的独立人格与股东的有限责任确立为两大基本原则,以确保公司具备独立的法人主体资格并能独立对外承担责任。公司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确实能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集团化、规模化公司运营方... 公司法将公司的独立人格与股东的有限责任确立为两大基本原则,以确保公司具备独立的法人主体资格并能独立对外承担责任。公司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确实能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集团化、规模化公司运营方式在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例,这类公司我们称为关联公司。关联公司在实际控制人的操控下,容易为公司之间进行财产转移、债务规避提供庇护所。现有法律虽对关联公司中人格混同的认定及责任承担问题正在逐步完善,但在司法适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适用条件、举证分配、责任承担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切实保障利益相关人权益,规范公司管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公司 人格混同 认定标准 责任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