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杨亚洲影视作品的人生意识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杰 文卫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3,共2页
导演杨亚洲的影视作品风格自然朴实、感情真挚细腻,虽初看貌不惊人,但却如一股涓涓细流,往往能于无声处感人肺腑,引人共鸣。多年来,他的作品频频获奖,也基本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这证明了他已取得艺术与商业的双赢。杨导善于通过描... 导演杨亚洲的影视作品风格自然朴实、感情真挚细腻,虽初看貌不惊人,但却如一股涓涓细流,往往能于无声处感人肺腑,引人共鸣。多年来,他的作品频频获奖,也基本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这证明了他已取得艺术与商业的双赢。杨导善于通过描摹小人物特别是平凡女性的感情、婚姻经历来表达他对人生意识的独特体悟,由于情节的极度生活化,这种体悟往往会引发观众们的唏嘘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亚洲 影视作品 人生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国教堂文化透视中西方人生意识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亚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81-283,共3页
英国人一生中的大事都与教堂密不可分——从出生的洗礼,到成年后的结婚仪式,乃至离世后的安息之所。在日常生活中,周末到教堂祈祷一般也会与英国人相伴一生。教堂文化折射出英国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去教堂是他们与上帝对话的途径,也... 英国人一生中的大事都与教堂密不可分——从出生的洗礼,到成年后的结婚仪式,乃至离世后的安息之所。在日常生活中,周末到教堂祈祷一般也会与英国人相伴一生。教堂文化折射出英国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去教堂是他们与上帝对话的途径,也反映出他们如何面对现世的人生意识。他们对生死的看法与大多以佛道为宗的中国人有很大差异。认识中英这种宗教文化上的差异,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中西方交流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文化 教堂 教堂文化 人生意识 人生 世界观 中西交流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恩的宇宙人生意识 被引量:1
3
作者 晏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文结合新学与旧学两种宇宙观 ,围绕宇宙重建这一时代主题 ,从三种基本悖论关系和独化的主体意识的角度 ,论述了多恩的宇宙人生意识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
关键词 多恩 宇宙重建 悖论意识 宇宙人生意识 宇宙观 现代派 诗学研究 诗歌创作 英国 个人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本质是希望——论张承志小说的人生意识
4
作者 李天福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9-33,共5页
从主体论人生哲学的角度剖析张承志小说人生意识产生的基本动因,主要来源于社会人生的启迪,从其三个层面的内蕴看,既有理想,又有行动;既有思想,又有实践;既清醒现实,有高远深刻;从而确定了它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人生意识 反思 搏击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秋雨散文的人生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邢跃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8-52,共5页
余秋雨散文的人生意识邢跃余秋雨是一位卓越的艺术理论家和文化史学家,也是一位当代散文大家.他近年来发表的系列散文《文化苦旅》及续编《山居笔记》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推重。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思想力度,丰厚的文化内涵,深沉凝重... 余秋雨散文的人生意识邢跃余秋雨是一位卓越的艺术理论家和文化史学家,也是一位当代散文大家.他近年来发表的系列散文《文化苦旅》及续编《山居笔记》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推重。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思想力度,丰厚的文化内涵,深沉凝重的历史感,熠熠闪光的哲理品格,劲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散文 人生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躁于老井的人生意识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志忠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3-85,共3页
文学是作家人生体验感悟的结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对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生的理解与表现。因此,这种理解和表现,往往因作家不同气质不同的文化素养而千姿百态、各呈异彩。但是,当众多的作家作品对某一特定现象的理解都殊途同归... 文学是作家人生体验感悟的结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对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生的理解与表现。因此,这种理解和表现,往往因作家不同气质不同的文化素养而千姿百态、各呈异彩。但是,当众多的作家作品对某一特定现象的理解都殊途同归时,其中的意味就自然值得人们的咀嚼与反思。路遥《人生》、郑义《老井》、贾平凹《浮躁》这几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高加林与巧珍、黄亚萍,孙旺泉与巧英、喜凤,金狗与小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意识 高加林 贾平凹 作家作品 人生体验 文化素养 情爱故事 特定环境 现代文明 人生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白居易咏庐山诗的人生意识
7
作者 李田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4-16,共3页
白居易自唐宪宗元和十年被贬江州司马后,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破灭,政治态度由积极而转向消极,人生意识形态也开始复杂多变。这些变化,也必然反映到他的诗歌创作中来。他在咏庐山的一些花木等诗篇中,则明显地呈现出这一时期的思想特征。
关键词 白居易 庐山诗 人生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的潜流——话剧《同船过渡》的人生意识
8
作者 瘳全京 《戏剧之家》 1996年第3期13-16,共4页
一我明白,眼前的这台《同船过渡》,是苏珊·朗格所谓的"戏剧幻象"——"以戏剧动作的形式展示出来的虚幻的历史。"(《情感与形式》)然而,我的灵魂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一次精神潜流的冲击和涤荡。从编、导、演外在... 一我明白,眼前的这台《同船过渡》,是苏珊·朗格所谓的"戏剧幻象"——"以戏剧动作的形式展示出来的虚幻的历史。"(《情感与形式》)然而,我的灵魂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一次精神潜流的冲击和涤荡。从编、导、演外在的平静、沉稳与深邃中,我感受到他们内心那精神潜流传达出来的难耐的焦灼。这焦灼,在戏里化作一种象征——远逝的帆影与远逝的汽笛声,组构成对于人类的共通的心灵、共通的情感的悠悠呼唤。我把这种呼唤,视为《同船过渡》的人生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意识 情感 过渡 精神 人与人 戏剧 密切相关 话剧 潜流 剧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张承志小说的人生意识
9
作者 李天福 《重庆师专学报》 1995年第4期53-56,共4页
读张承志的小说,我们总是不能轻松下来。在那些简单的故事情节背后,在并不丰满的人物形象身上,在冷静抑或热情的抒情议论中,我们始终能够捕捉到许多东西:历史的反思、哲学的感悟、文化的探寻、人生的求索……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张承志 小说 现代 人生意识 主体论人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人生意识
10
作者 王飞旺 《九江师专学报》 1992年第1期66-70,93,共6页
中国古典诗歌绵延数千年,数量浩繁。它们有没有共同点?是不是有脉相承?回答这个问题会因为视角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答案。比如,可以从古典诗歌的人民性上去考察,也可以从古典诗歌的艺术性去考察,还可以从古典诗歌的美学原则上去考察。本... 中国古典诗歌绵延数千年,数量浩繁。它们有没有共同点?是不是有脉相承?回答这个问题会因为视角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答案。比如,可以从古典诗歌的人民性上去考察,也可以从古典诗歌的艺术性去考察,还可以从古典诗歌的美学原则上去考察。本文意欲独辟蹊径,从人生意识的角度,用宏观研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人生意识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的人生意识与文学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思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95-208,共14页
本文从白居易的人生意识出发,论述了他的人生意识与文学实践的关系。作者认为,白居易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典型性,表现为尊王与适性、饥食渴饮与往生弥勒的矛盾统一,它是中唐士人从神圣堕入平凡以后的一种必然选择;与... 本文从白居易的人生意识出发,论述了他的人生意识与文学实践的关系。作者认为,白居易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典型性,表现为尊王与适性、饥食渴饮与往生弥勒的矛盾统一,它是中唐士人从神圣堕入平凡以后的一种必然选择;与此相应,这种人生观渗透到他的文学实践,"为君为臣为民为事为物而作"与为己为文而作并存于他的文学观念之中;在他以宗教追求寻找生活意义的影响下,他对文学虚构性的认识超过了前人,并以叙事文学的创作,使他的文学实践成为他的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人生意识 文学实践 文学创作 人生 人生 士人 文学意义 文学虚构 中唐
原文传递
人生主体意识的追求与斗决——论潘金莲的人物性格塑造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共锋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2-34,共3页
在《金瓶梅》众多的人物中,作者成功塑造了潘金莲这个出身低微女子进入上层社会后,为追求自己的人生主体意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甚至扭曲性格进行你死我活的斗决,走上了心狠手辣、作孽犯罪的道路。最后,作者让武松用一把锐利的尖刀,剖... 在《金瓶梅》众多的人物中,作者成功塑造了潘金莲这个出身低微女子进入上层社会后,为追求自己的人生主体意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甚至扭曲性格进行你死我活的斗决,走上了心狠手辣、作孽犯罪的道路。最后,作者让武松用一把锐利的尖刀,剖开了这个年轻的女性的胸膛,挖出了一颗强烈地追求人生主体意识价值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潘金莲 人生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汉宫秋》的人生悲幻意识
13
作者 刘衍青 闻桂英 《固原师专学报》 1998年第4期10-12,16,共4页
传统研究者一般认为马致远的《汉宫秋》是一部忠君爱国剧,但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遭际、作者创作的思想倾向、以及《汉宫秋》的艺术手法及各色人物殊途同归的命运着眼则会发现,《汉宫秋》迫切要传达的是历史的虚无感与人生的悲幻意识。
关键词 马致远 创作倾向 艺术手法 人物形象 杂剧 时代背景 《汉宫秋》 人生悲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毛泽东人生哲学发微
14
作者 杨信礼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9-68,共10页
毛泽东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政治领袖,其个性品格和思想事业,高山景行,震古铄今,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对几代中国人的意识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毛泽东并非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早年亦曾为探寻宇宙真理... 毛泽东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政治领袖,其个性品格和思想事业,高山景行,震古铄今,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对几代中国人的意识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毛泽东并非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早年亦曾为探寻宇宙真理和人生真谛而上下求索、泛观博览、历尽曲折、备尝艰辛。研究青年毛泽东的人生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早期 宇宙人生意识 人生哲学 身心并完 自我实现 主体自我 真理 实现自我 大本大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照社会世相,探究人生真谛——论新时期上海的小说创作
15
作者 戴翊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2年第4期165-174,共10页
本文对新时期上海的小说创作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论述,认为关注和评价不同时期出现的、带有某种普遍意义的观念倾向,探求不同人生追求的价值意义;以一定的社会历史内涵为基点观照人生,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心问题进行艺术的生发;从文... 本文对新时期上海的小说创作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论述,认为关注和评价不同时期出现的、带有某种普遍意义的观念倾向,探求不同人生追求的价值意义;以一定的社会历史内涵为基点观照人生,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心问题进行艺术的生发;从文化视角对人生的活跃而又丰富的现实存在之中去表现人们的心态情绪和心理品格;表现当代女性在婚姻伦理方面的现实处境、自身弱点和实现自身价值所遇到的困扰等,是新时期上海小说创作取得成绩的几个主要方面,文章还对文学创作的地域色彩和艺术创新问题发表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小说创作 社会人生 观照 人生价值 知识分子 自身价值 作品 人生意识 世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人生哲学的逻辑发展
16
作者 孙月才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2年第4期80-89,共10页
本文以思想史为背景,考察比较了中国和西方人生哲学发展的逻辑行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于人生意义的探讨,西方传统文化侧重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但通过不同途径都在中古社会达到出世与入世相统一的人生理想。由于中国没有发展到资本主义... 本文以思想史为背景,考察比较了中国和西方人生哲学发展的逻辑行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于人生意义的探讨,西方传统文化侧重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但通过不同途径都在中古社会达到出世与入世相统一的人生理想。由于中国没有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的行动概念没有达到主体性高度,缺乏近代气象。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是西方人生哲学发展的逻辑结果,它出于西方而又超越西方,为中国人生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人生哲学 人生理想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逻辑发展 主体性 人生意识 入世 人贵于物 出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人”:无所适从的人生 被引量:9
17
作者 贺更行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7-69,共3页
“克隆人”将对人类的传统人生价值观发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我”的意识 ,生死观和命运观。
关键词 克隆人 人生观自我意识 生死观 命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生殿》对“人生”命题的哲学思考
18
作者 孙明霞 《太原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50-52,65,共4页
《长生殿》"李杨情缘"之变,与其说是王朝变乱,反射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不如说是作者用情感的直觉,打开了人生意识之门,在人生时空中积极探索人生的意蕴,使作品对人生况味、人生哲学有着跨时代的共鸣和思考。
关键词 《长生殿》 艺术眼光 直觉形式 人生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人生的艺术评论——评王必胜文艺评论集“缪斯情结”
19
作者 叶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95-99,共5页
一王必胜在评坛亮相时,大约是1986年这样的光景,在这之前,他还沉浸在对现代文化名人的研究之中。关于1986年以来,黄子平有个形象的说法令人难以忘怀:新观念像条狗,撵得人喘不过气来。文化——历史批评。
关键词 人生 人生意识 必胜 文学现象 文艺评论 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 当代小说 生命意识 缪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伤的人生三部曲——刘震云小说类型剖述
20
作者 高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5-38,共4页
1 也许应该这样描述刘震云:在八十年代历史发展的变革期,在商品经济的浪潮滚滚而至、各种观念纷纭并呈、世态与人心沸沸扬扬,尤其是文坛上的派系和技法风云变幻——总之是在那个刚刚逝去、却仍余音袅袅的喧闹浮躁声中,他,似乎唯有他,带... 1 也许应该这样描述刘震云:在八十年代历史发展的变革期,在商品经济的浪潮滚滚而至、各种观念纷纭并呈、世态与人心沸沸扬扬,尤其是文坛上的派系和技法风云变幻——总之是在那个刚刚逝去、却仍余音袅袅的喧闹浮躁声中,他,似乎唯有他,带着人生旅途的一路风尘、满怀酸楚,从乡下的“塔铺”,到军营里的“新兵连”,再到城市的“单位”,朴实而本份,自然而亲切地走向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三部曲 刘震云小说 新兵 作家 人生小说 人生意识 八十年代 人生奋斗 云实 沸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