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畜共患病病原——猪螺杆菌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广智
王明艳
罗毅
徐世行
何顺东
崔尚金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农业部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北京科学观测实验站
沈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沈阳市沈河区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
-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8-128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30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计划(ASTIP-IAS15)。
-
文摘
猪螺杆菌(Helicobacter suis,H.suis),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典型螺旋状外形,菌体末端因有平均4-10个鞭毛而具有高度的活动性。猪螺杆菌是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病原,近些年才被比利时科学家分离并成功体外培养。猪螺杆菌不同于主要感染人的幽门螺旋杆菌,猪螺杆菌主要感染大部分的猪,处于屠宰年龄的猪的感染率约在60%-95%。猪螺杆菌感染主要导致猪发生胃炎,胃部不适和降低猪的体重增加率。更重要的是,猪螺杆菌也感染部分人,造成患者发生各种胃部不适、胃病甚至胃癌(如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猪螺杆菌感染后虽然引发了机体强烈的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但是该菌进化了数种毒力因子用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最终可以持续地定植在宿主胃内,破坏胃上皮细胞稳态,引发慢性炎症,甚至胃癌。目前科学家对于猪螺杆菌的传播途径还不是很清楚,猪肉和相关制品,唾液,粪便可能是造成细菌传播的途径。猪、小鼠和蒙古沙鼠是目前常用的研究猪螺杆菌致病机理的动物模型。虽然猪螺杆菌对猪的健康、生产性能和动物福利乃至人的健康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猪螺杆菌分离培养比较困难,细菌体外培养需要微需氧环境(85%N2,10%CO2和5%O2),国内对猪螺杆菌研究相对较少,一般主要涉及细菌的检测方面。目前,关于猪螺杆菌致病机理的资料比较少。通过分析猪螺杆菌基因组结合已知发现,大家推测该菌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机制来干扰或逃避宿主防御应答:鞭毛的高度运动性和对酸的中和能力、对胃上皮细胞的较高黏附性、对氧化应激压力的解毒能力、诱导细胞死亡和免疫调节等。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猪螺杆菌研究经历以及文献资料从猪螺杆菌的研究历史、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培养条件、流行现状、致病机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旨在提高国内对猪螺杆菌及其致病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为猪螺杆菌未来的研究和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
关键词
猪螺杆菌
人畜共患病病原
胃病
毒力因子
致病机理
-
Keywords
Helicobacter suis
zoonotic pathogen
gastric diseases
virulence factors
pathogenesis
-
分类号
S852.6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猪链球菌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田云
孙彦伟
-
机构
广东省动物防疫监督总所
-
出处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
文摘
猪链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现已对我国部分省市的养殖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菌血清型众多,生化特征变化较大,鉴定困难。本文就其中几种鉴定方法,如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分子水平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猪链球菌
鉴定
人畜共患病病原
生化特征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宋曦玉
杨继磊
程林峰
张亮
-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
出处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732-73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701561)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17SF-107)
-
文摘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是引起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的一种极其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具有高病死率,是地球上传播最广泛的蜱传病毒。最近的数据显示,作为传播媒介的蜱的地理分布正在扩大,从而可能使更多的人群暴露于CCHFV。但目前,CCHF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和预防控制疫苗,这使CCHFV疫苗的研制成为人类的紧迫目标。本文主要总结了当前CCHFV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疫苗存在的问题及研制策略。
-
关键词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疫苗
-
Keywords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Zoonosis pathogen
Vaccine
-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R512.8
[医药卫生—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