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的实践理念 被引量:5
1
作者 汪信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共6页
关键词 实践理念 物的尺度 实践活动 人的实践 理论理念 现实化 实践结果 人的内在尺度 理论观念 客观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生成之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159,共8页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究竟存不存在历史规律,这历来是哲学历史观中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历史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也是承认历史规律的。但不同的历史观对历史规律有不同的理解,历史上大多数的决定论者都对...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究竟存不存在历史规律,这历来是哲学历史观中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历史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也是承认历史规律的。但不同的历史观对历史规律有不同的理解,历史上大多数的决定论者都对历史规律诉诸神学的与唯物主义的理解,唯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历史规律问题上既坚持历史的决定论,同时又赋予历史规律以实践唯物主义解释。人的社会、社会历史、社会历史规律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因而对社会历史规律也应赋予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社会历史发展之所以是有规律的,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规律的。社会历史规律虽然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创造与改变历史规律,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一旦形成也具有客观性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是有规律的,而且社会历史规律的展开表现为历史进步,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历史之所以表现为不断进步,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实践能力与水平是不断提高的。社会历史规律是有客观性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取消与改变规律,但正确地认识与把握历史规律可以充分利用规律积极的方面,减轻历史负效应对人们造成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历史规律 人的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检验人的实践活动的标准──从毛泽东的“生产力标准”到邓小平的“三个标准”再到马克思的“三个尺度”
3
作者 丛大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8-82,共5页
关于检验人的实践活动的标准──从毛泽东的“生产力标准”到邓小平的“三个标准”再到马克思的“三个尺度”丛大川“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人们通常把这一问题视为认识论问题。问题在于实践的问题首先和本质上是一个历史观问题,所... 关于检验人的实践活动的标准──从毛泽东的“生产力标准”到邓小平的“三个标准”再到马克思的“三个尺度”丛大川“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人们通常把这一问题视为认识论问题。问题在于实践的问题首先和本质上是一个历史观问题,所谓的真理的标准问题必须放在历史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人的实践活动 三个尺度 毛泽东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真理的标准 三个标准 历史观 检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检验人的实践活动的标准
4
作者 丛大川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4年第3期73-76,7+78-79,共7页
文章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进行了历史观的审视,认为作为检验标准的实践,本身有好坏、利弊的区别,因而提出了“检验人的实践的标准”首先是生产力标准,而生产力的发展应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是否有利于”为标准。要达到这个标... 文章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进行了历史观的审视,认为作为检验标准的实践,本身有好坏、利弊的区别,因而提出了“检验人的实践的标准”首先是生产力标准,而生产力的发展应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是否有利于”为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作者根据马克思的人类学观点,提出人类实践的真善美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实践活动 真理的标准 历史观 生产力标准 “三个是否有利于” 检验人 精神生产力 真理标准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授“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专科本第二章)的教学建议
5
作者 种海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年第2期21-25,共5页
关键词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专科本 第二章 教学基本要求 马克思哲学原理 教学建议 “两课”教学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原则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晓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4,14,共5页
对于马克思主义是否有主体性原则的思想,理论界经过多年的探索,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认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除了有一个客观性原则以外,还有一个主体性原则问题.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坚持什么样的主体性原则,则是看法不一... 对于马克思主义是否有主体性原则的思想,理论界经过多年的探索,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认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除了有一个客观性原则以外,还有一个主体性原则问题.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坚持什么样的主体性原则,则是看法不一的,我认为有进一步认识的必要,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以求得到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原则 人的主体性 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主义 自主性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 自然界 对象性活动 人的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探究
7
作者 刘改玲 杨喜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5期189-191,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具有相似性。随着高职院校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核心思想的确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具有相似性。随着高职院校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核心思想的确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工作相结合,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点,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如何正确开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实践化和实践的人化
8
作者 张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0-23,共4页
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本质上都是一门典型的人文科学.它的这一本性规定了它的基本主题是研究人与世界及其基本关系以及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中,在扬弃以往传统哲学的基础上,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人的问题... 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本质上都是一门典型的人文科学.它的这一本性规定了它的基本主题是研究人与世界及其基本关系以及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中,在扬弃以往传统哲学的基础上,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人的问题,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人这一哲学的中心和主题作了极为深刻的说明.他把哲学的逻辑归结为人——实践——人.这一从人的实践化到实践的人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和人的实践活动是其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及其存在、发展和自由的现实基础与中介,进而把人的世界归结为社会性、历史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现实世界.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人类在现实世界中,通过人的社会实践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学说.正是基于这一核心和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其合理性与现实性上超越了他以前的传统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 人的实践活动 实践 现实的人 自然界 感性世界 现实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实践和人道评价: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兼答张亮同志
9
作者 丛大川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9年第1期45-52,共8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 实践人道主义 人道评价 唯物主义 人的实践 价值观念 自然·人道主义 掌握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实践及影响
10
作者 王光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82-87,共6页
试论毛泽东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实践及影响王光银近年来,中外党史学界对毛泽东接班人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职位接班人的问题上,有大量的论文及专著出版。笔者认为:培养“个人”接班人,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培养和造就千... 试论毛泽东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实践及影响王光银近年来,中外党史学界对毛泽东接班人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职位接班人的问题上,有大量的论文及专著出版。笔者认为:培养“个人”接班人,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则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人的实践 红卫兵 上山下乡运动 干部参加劳动 社会主义道路 修正主义 接班人理论 知识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关于人学的总体性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18
11
作者 倪志安 侯继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6,共7页
建构科学的人学理论 ,关键是为其确立一个总体性方法论。马克思以前的哲人们未能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 ,目前理论界对人学研究所陷入的困境 ,关键在于没有或没能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一问题。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 ,... 建构科学的人学理论 ,关键是为其确立一个总体性方法论。马克思以前的哲人们未能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 ,目前理论界对人学研究所陷入的困境 ,关键在于没有或没能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一问题。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 ,只有自觉地把它运用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之中 ,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属性 ,准确地揭示人的本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的实践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关于“设计”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8
12
作者 陶富源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5-40,51,共7页
由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关于"设计"的哲学思考陶富源人类的基于实践的认识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人在实践中通过反映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或者说,反映是从实践到认识的中介,这是大家熟知的。那么,从认识到... 由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关于"设计"的哲学思考陶富源人类的基于实践的认识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人在实践中通过反映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或者说,反映是从实践到认识的中介,这是大家熟知的。那么,从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介环节 设计程序 人的实践活动 哲学思考 本质特征 物质性 实施方案 价值创造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马克思哲学本文的“解喻式”阅读看实践唯物主义的全新特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怀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19-26,共8页
从对马克思哲学本文的“解喻式”阅读看实践唯物主义的全新特质刘怀玉一、走出隐喻的误区,重建马克思哲学本文的“阅读-解释方法论”终于“发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进... 从对马克思哲学本文的“解喻式”阅读看实践唯物主义的全新特质刘怀玉一、走出隐喻的误区,重建马克思哲学本文的“阅读-解释方法论”终于“发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进而终于“发现”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人的世界 历史客观性 人的实践活动 自然唯物主义 实体性隐喻 具体辩证法 认识论哲学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底什么是“实践”?──兼论中国当代哲学家的思想任务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鹏程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20-26,33,共8页
本文是对方兴未艾的“实践哲学”的评论。作者首先强调“实践”概念的界定,对这一概念作了历史回溯与科学分析。在肯定“实践”的基础意义与“实践哲学”的时代趋向的同时,要求人们研究和把握实践的思想性、目的性、文化性,对此作了... 本文是对方兴未艾的“实践哲学”的评论。作者首先强调“实践”概念的界定,对这一概念作了历史回溯与科学分析。在肯定“实践”的基础意义与“实践哲学”的时代趋向的同时,要求人们研究和把握实践的思想性、目的性、文化性,对此作了细致的论述。作者从而得出结论:实践不是哲学的归结,而是新的哲学思考的起点,研究实践的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规定性,是哲学所面临的任务。哲学家在研究实践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观念论与理论哲学的建构,以便在新的思想基础上实现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的结合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中国当代哲学 理论哲学 研究实践 人的思想 人的实践 实践行为 思想性 结合和统一 亚里士多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的致思理路——兼论“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认识断裂的马克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婷 张澍军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10期228-234,共7页
学界关于"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认识断裂的马克思"的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漠视了马克思哲学的人文意蕴,因而亟需重新梳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致思理路。从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到人的实践本质的发掘,再到将实践... 学界关于"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认识断裂的马克思"的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漠视了马克思哲学的人文意蕴,因而亟需重新梳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致思理路。从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到人的实践本质的发掘,再到将实践的观点提升到思维方式的高度并运用于对社会历史的解构确立起唯物史观,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通过实践一脉相承的,是一种实践的人道主义。那些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反人道主义"的观点是没有洞悉唯物史观内涵的人文关怀的结果;那些认为马克思人学思想存在"认识的断裂"的观点是漠视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连续性和层层深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实践本质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实践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实践观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万古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对象性的活动 人化的自然界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内在固有的尺度” 合规律 人的实践活动 对象世界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标准的合目的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期38-44,共7页
关键词 合目的性 实践标准 人的实践活动 黑格尔 实践规律 客观性 价值走向 外部世界 主观目的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存在与辨证法──论实践派的辩证法观 被引量:2
18
作者 衣俊卿 《现代哲学》 1999年第1期82-88,共7页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人道主义 人的存在 新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人的实践活动 自在自然 人的本质 辨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如何可能的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强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2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结合 现实存在 实证研究 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 精神劳动 人类意识 物质劳动 原始意识 亚里士多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规律的属性及规律内容探求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景荣 《理论与现代化》 1995年第1期38-42,共5页
实践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规律,即人的有意识、有目的,通过一定的社会联系形式,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所进行的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客观物质活动的规律。 过去,我们习惯于从规律的根本内容和作用范围上把规律区分为自然规律。
关键词 实践规律 具体形式 正负效应 人的实践活动 整体效能 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规律 实践过程 改造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